兩年前,一部《大江大河》看得人意猶未盡,最終以豆瓣8.8收官。
時隔兩年,《大江大河2》同樣在冬季開啟,很多觀眾已經把第一部的劇情忘記得差不多,卻並不影響觀看這一部。
新起點,新徵程,王凱飾演的宋運輝也有了新變化。
從金州到東海,宋運輝依舊執拗,依舊技術過硬,依舊大局為重,所不同的是,現在的他達成目標靠的並不只是「軸」,還有技巧。
我們依舊記得那個夏天,宋運輝反覆背誦人民日報,給自己掙來高考錄取的機會。而今,宋運輝再碰壁,他會拿閔廠長開刀。
時間進入1990年前後,政策發生轉變,各地項目競爭激烈。
宋運輝所在的東海申報的項目,目光長遠,運用新技術,考慮日後產品升級,也考慮到消除高能耗高汙染的問題。
可是,這樣一個項目竟然被否定了,真正被看中的,則是濱州老廠的高能耗項目,原因是產量大。
這種審批思路在今天看來完全不可取,也正是供給側結構改革所淘汰的思路。然而,在那個粗放式生產的年代,則完全不同。
宋運輝為了當面見到負責審批的路司,找到了金州閔廠長,使用的策略很到位,大致意思就是:你如果不動用關係給我引薦路司,我就只能回到金州搶你廠長的位子。
閔廠長無疑是個狡猾角色,一邊違心的表示自己歡迎宋運輝回金州,一邊又表示自己希望金州人出去開枝散葉。
見到路司後,宋運輝雖然盡力稱述自己項目的優勢,卻因為產量比不過濱州項目,不得不被路司否定。
雖然在觀眾看來,路司沒有眼光,不選擇宋運輝的項目,然而,站在他的角度,在這一時刻,他算不上小人。
一方面,他考慮到產量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宋運輝的新技術能和濱州的高產量強強聯合,甚至還考慮到宋運輝能否發揮聰明才智的問題。
只不過,就在他自以為考慮周祥的時候,宋運輝卻提出異議。在這個時候,體制內固定的思維方式凸顯出弊端,他並沒有認識到自己考慮問題的不妥,反而認為宋運輝完全在為自己的前途據理力爭。
單憑這樣的衝突,就足以讓路司站到宋運輝對立面,而之後,宋運輝繞過路司,讓東海的項目獲得審批,再一次打臉路司,就難免讓對方給自己穿小鞋了。
在這一局中,宋運輝雖然成長了,但是體制內的弊端凸顯,與真正做實事產生了嚴重的衝突,讓一心為公的宋運輝成了犧牲品。
之後,宋運輝回到金州的家裡,劇集又給我們上演了一場「羅生門」。
程廠長為了給自己兒子安排工作,以宋運輝得罪路司和閔廠長為理由,演出一場苦肉計,逼著宋運輝去求閔廠長。
而另一邊,閔廠長又直接道破程廠長的苦肉計,還與宋運輝來一出同為「廠女婿」的心心相惜。
看似針鋒相對的說法,卻讓人覺得雙方都沒有說假話。
而這時,宋運輝再次給我們展示了他的聰明才智。
把自己一手提拔的人全部調往東海,跟著自己一起做項目。這樣一來,自己在東海更容易立足,又賣給閔廠長一個人情。
狡猾的閔廠長再次「得了便宜還賣乖」,一邊吐槽宋運輝挖自己的人,一邊又還給他一個人情,順手安排了程廠長兒子的工作。
從這場戲中,我們再一次看到了宋運輝對人情世故的把握,這一點比他在第一部中強太多。如果說在上一部中完全不懂為人處世,那麼現在,他便屬於知人情而不世故。
不過,宋運輝依舊有很大成長空間。
這一點在短短的兩集中就已經道明。
受閔廠長「廠女婿」言論的影響,宋運輝對程開顏產生了疑心,他覺得妻子為了給自己哥哥掙得好處,也在自己跟前演戲了。
其實,無論是大尋,還是觀眾都可以看出,程開顏還是那個頭腦簡單的單純女孩。
只不過,一旦有了疑心的種子,任你再單純,也會產生誤會,而心直口快的程開顏一旦發現自己優秀的丈夫與另一位優秀的女子有往來時,同樣會產生各種疑心病。
這樣看來,宋運輝離婚的種子已經播下。
綜上可見,單單宋運輝這一條線就聚集了種種人情世故和戲劇衝突,而《大江大河2》的主角有三位,通過三種不同身份的人物代表,為我們描繪出時代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