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辭公職下海,55歲創業做「國人快餐」,70歲要再開1000家店!

2020-12-15 蔣東文

麥當勞創始人雷·克洛克52歲創業,開創快餐連鎖模式,將麥當勞推向全世界;山德士上校,肯德基之父,65歲開始創業,被拒絕1009次之後依然初心不改……大概只有在餐飲行業,才有這麼多的大齡創業者。

他,47歲,他辭公職下海,成為北京吉野家總經理。

他,55歲,他重新出發,創立和合谷,被譽為「國人快餐」,至今發展出150餘家連鎖店,2017年,獲弘毅投資旗下百福控股注資5000萬,要開店1000家。

他50餘年職業生涯中僅有三次賽道轉換,每次都能成為新賽道的「王者」。如今,已過古稀之年的他,不忘初心仍在賽道上奔馳,被譽為國人快餐泰鬥!

他就是中國的「稻盛和夫」—— 和合谷創始人趙申!

19世紀中期,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湧來許多淘金者,但金子越來越難淘,當地氣候又乾燥,水源奇缺,不少人饑渴而死。

這時,17歲的亞摩爾靈機一動,放棄淘金,引來河水,用沙子過濾後將清水挑到山谷,賣開了「大碗茶」,他不去發大財卻去賺小錢,引來不少人訕笑,但當許多淘金者空手而歸時,亞摩爾已經掙了6000美元,成了富翁。

進入餐飲業之前,趙申曾是擁有「北京市十佳廠長」、「首鋼勞模」光環的首鋼電梯廠廠長。

光環籠罩下的趙申,起初並沒有把快餐這一行看在眼裡。「一部電梯上萬個部件,吉野家的一碗飯才有多少技術含量?」

8個月的時間裡,吉野家的董事長「多」顧茅廬,趙申終於被對方的真誠和執著所打動,從首鋼辭去廠長職務,進入快餐領域。

其實,趙申也有自己的盤算:作為「十佳」廠長,他在首鋼向上發展的空間基本上到頭了,47歲的他覺得自己還可以接受新的挑戰。

而且,中國人一提起快餐,首先想到的是肯德基、麥當勞這些洋品牌,很少有能與它們齊名的中式快餐品牌。

彼時的趙申有一個不一樣的夢想:"我希望做一個中國人自己的快餐品牌。"這便是後來的和合谷。

如今,創業16年,和合谷已經開出了150多家連鎖店,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快餐公司之一。而且,年過古稀的趙申也沒有放緩步伐,豪言未來幾年還將開店1000家!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出生時,整個國家也正迎接著初升的太陽;他們成長中,祖國也正經歷著發展中的風雨考驗;他們曾為祖國無私奉獻自己,現在也見證著祖國日新月異的建設成就。

1949年,作為新中國同齡人的趙申,出生在上海,童年在弄堂文化中度過。

彼時,能穿上軍裝去北大荒屯墾戍邊,是許多有志青年學生迫切嚮往的。19歲的趙申有幸光榮成為首批赴黑龍江軍墾農場知識青年中的一員。

歲月如流,往昔如在眼前。

作為一名老知青,趙申在屯墾戍邊十餘載間,當過戰士、班長、炊事員、統計員、農業技術員,後來做了一營部政治幹事(團委書記),再調任二連任政治指導員(黨支部書記)。

人生路漫漫,一段故事的結束,是一段故事的開啟,屬於趙申新的徵程也即將拉開序幕。

趙申於1981年底進入首鋼帶鋼廠任工人。

1987年首鋼電梯廠因產品滯銷,工廠停工,形勢艱難。面對虧損行將倒閉的首鋼電梯廠,首鋼高層決定在公司12萬人中招賢。

時年38歲的趙申自告奮勇,通過自薦、考試、考核、答辯脫穎而出,成為首鋼歷史上通過自薦和雙考走上廠長崗位的第一人。

臨危受命的趙申,不負眾望,很快將一個爛攤子打造成為北京市首家通過ISO9000認證的企業。

上任的第二年,工廠生產的電梯重要部件就開始打入國際市場,首鋼電梯廠成為第一個登上電梯世界名錄的中國企業。

1993年首鋼電梯廠產品出口香港、韓國、日本、歐洲等21個國家和地區。

欲做「國人快餐」的趙申,雖然從沒做過廚師,卻依舊成了中國的「稻盛和夫」。

1995年,首鋼電梯廠廠長趙申,憑藉著驕人的業績被評為北京「十佳廠長」。那時可能沒人想到,在短短的一年之後,他就辭職下海,進入了餐飲企業吉野家。

1996年,北京吉野家董事長找到時任首鋼電梯廠廠長的趙申,想請他擔任北京吉野家的「操盤手」。

最終,在多番的盛情邀約下,辭去公職徹底轉行,從首鋼辭職成為北京吉野家總經理,直到八年後離開。

到吉野家之後,趙申扮演著救火隊長的角色。在他的努力下,企業逐步扭虧為盈,據測算,早在2003年的趙申的薪資就已經達到了130萬元。

2003年7月14日,躊躇滿志的趙申向媒體宣布了北京吉野家的戰略目標:2007年,北京吉野家將實現100家連鎖店,銷售額突破10億元人民幣!

然而,突然而來的一個不合理的調令,令55歲的趙申心灰意冷,沒多久就離開了這個原本想做到退休的企業。

每個人的成長都帶著時代的印痕。

在外人眼裡趙申和吉野家之間有道不完的「恩怨情仇」,在趙申自己看來卻是對人生的一種收穫,能夠步入快餐領域,並且滋生振興國人快餐的想法,他還真的要感謝「吉野家」。

雖然離開吉野家時並痛快,但這一年《經濟日報》一篇題為《在「吉野家」想到中式快餐》的「快論」裡提到的中式快餐現狀更令趙申鬱悶。

快論文章對中式快餐充滿激情的呼喚,讓趙申思索良久,他婉言謝絕了正大集團謝國民董事長的邀請,決定用自己人生的最後一次機會,去創建一個快餐方面的民族品牌。

憑藉此前的經驗累計,趙申在自己55歲這一年信心滿滿地投入到創業大潮中,從一個行業參與者變成了操盤者。

2004年3月10日,和合谷的首家門店—西單中友店(現已改名為漢光百貨店)正式營業,一個新的中式快餐品牌就此誕生。

和,和睦,和諧;合,合作,合一。和合,既代表著企業文化,也象徵把中華民族的傳統飲食、南北風味精華與現代快餐元素進行巧妙揉和改良,融會貫通的經營理念。

之後的幾年裡,借著北京舉辦奧運的東風,和合谷發展勢頭強勁,在京城餐飲圈和消費者中聲名鵲起,門店數量也從一位數增長到兩位數。

和合谷的訣竅很簡單,就是兩點:一是堅持品質,即匠人精神;二是堅持「少即是多」,不貪心,不受外界幹擾。

後來,趙申潛心研究的宮保雞丁飯成為和合谷當之無愧的爆品,每天可賣出15000多碗,累計銷售已超過2000萬份。平均每售出4碗餐就有1碗是宮保雞丁飯。

目前,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開出了將近150家門店,月均服務顧客數達到200多萬人。

「古稀不忘初心在,餘熱生輝更精神。」這句話形容趙申的成就,再合適不過了。

近兩年,餐飲業的連鎖化增長表現突出,餐飲連鎖門店正在以3倍於整體餐飲的增長率擴張。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達46721億元,中國餐飲連鎖門店增長率為27.4%,而中國餐飲市場實際增長率僅8%。

可見,餐飲業的連鎖化正在成為一種趨勢,餐飲連鎖門店正在以3倍於整體餐飲的增長率擴張。

機遇之下,餐飲行業也迎來新的變局!

這是一個新老餐飲思維碰撞的時代,是一個餐飲大變革的時代,專業、敬畏餐飲、敬畏產品是餐飲人始終要堅守的品質,但不能固守,否則思維反而受限,難以從自己的牢籠中跳脫出來。

經驗僅適用於一些非核心的環節上,餐企要想破局和創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勢必要衝破經驗的層層束縛,才能抵達高峰,領略到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意趣。

參考資料:

餐飲面孔《國人快餐泰鬥》、

中國餐飲網《和合谷趙申:一個人的角力》、

中國企業家雜誌《55歲創業,開出了120多家連鎖店,70歲的時候,他還要再開1000家店》

相關焦點

  • 和合谷創始人趙申:55歲創辦快餐企業,如今年淨利潤近50萬
    和合谷創始人趙申,曾經下鄉屯墾戍邊十幾載,做過首鋼電梯廠廠長,北京吉野家總經理,帶領吉野家扭虧為盈,卻在吉野家走向巔峰之時遭遇免職。2003年,已經55歲的他開始再次創業,立志打造國人快餐品牌和合谷。他在北京是知名的實幹家,1981年,結束十幾載的屯墾戍邊,進入首鋼做了一名工人,就在1987年,首鋼電梯廠因為虧損面臨倒閉,首鋼決定從12萬員工中招賢,38歲的趙申通過層層篩選成為廠長。他帶領面臨倒閉的首鋼電梯廠不僅實現扭虧為盈,還成為首鋼出口創匯第一人,首鋼歷史上第一個通過ISO9000認證的企業。1995年時他與四通的段永基、燕京的李福成一起被評為「北京市十佳廠長」。
  • 52歲再創業成功,他是「快餐大王」麥當勞之父
    因此,克羅克想方設法地找機會工作,比如在叔叔開的冷飲店裡幫忙,去雜貨店做夥計等等,也慢慢地有了一點自己的積蓄。在高一那年,他存夠了100美元,就找來兩個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小小的樂器店,由於從小學鋼琴,他還在店裡邊彈邊唱來吸引顧客。然而,小店的生意不太理想,幾個月後就關門了,克羅克又換了一份賣咖啡豆和小商品的工作。
  • 「十萬個品牌故事」開出10000+家店,「草根」快餐品牌的逆襲!
    品牌故事華萊士創始人華懷餘和華懷慶兩兄弟是溫州蒼南人,20歲中專畢業後,華懷慶安份守紀地做了8年的會計。之後,因為想買一臺捷達帶著8000塊積蓄下海創業,賣過領帶,開過鞋廠,也擺過地攤。嗅覺敏銳的福建商人嗅到了西式快餐這一塊的商機,搶在肯德基麥當勞之前再地級、縣級市開店,填補當地市場空白的同時也分一杯羹。「1998年至2002年,錢最好賺。」據從事該生意的宋先生回憶,當時投資約100萬元就可在地級市開一家和麥當勞相當規模的餐廳。
  • 人到中年,70後現在創業做什麼生意好?
    而當70後退出職場時,卻又發現一些自己已經老了,現在只有一些保安、保潔、環衛、收銀員等這樣的工作在等著你。實際上,最早一批1970年出生的女職工,今年已經迎來了50歲的退休年齡。所以,社會形勢所迫,現在的70後也只能走上了自主創業做生意的道路。
  • 55歲日本自衛隊軍官兼職做牛郎!還是夫妻店!因賣點獨特生意火爆
    這其中,最出名的又莫過於牛郎店。眾所周知,這裡不缺的就是揮金如土、一夜豪擲千金的故事。暴利吸引了不少男人前來,想要掙一筆快錢。而有一家風俗店,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一開就是十年,屹立而不倒,究竟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 文藝青年56歲創業,70歲娶老婆,90歲身價高達2.6萬億
    曾經一手讓玉溪煙聲名鵲起的褚時健,鋃鐺入獄,晚年喪女,74歲仍然承包荒山種植橙樹,果斷創業,十年後的他搭上電商順風車,「褚橙」供不應求,褚時健從一代「煙王」,成為了「中國橙王」。知名影視城「橫店」如今成為了中國影視的搖籃,而它的創始人徐文榮60歲才有了開辦橫店的想法,逢山開山,遇墳挖墳,才讓橫店短時間崛起!
  • 滔博明年要在貴州開出47家店……
    (贏商網貴州站 報導)2017年12月14日,贏商網貴州站發出《品牌徵集令|2018年,你的品牌要在貴州拓店嗎?》後,陸續有品牌報名,目前,我們已發布了兩期品牌貴州拓店計劃,前兩期不管是經典還是創新品牌,從動物園到海洋館,從海裡撈8家到合力超市50家,引起了很多項目的關注。
  • 72歲宮雪花:47歲參加選美,55歲被稱中國第一美婦,今風韻猶存
    不得不說年輕時的宮雪花顏值美豔不可方物,但是卻也拍過三級,卻又在47歲硬生生的活出了另一番模樣,55歲還被讚譽為是「中國第一美婦」。02其實宮雪花不是她的原名,出生在上海的她叫江迅,家境一般,但是卻長相出眾,身材窈窕,深受大家的喜歡。當時還在上學的她就有很多人追求。
  • 她42歲下崗 43歲開始創業 用1萬元賺到數十億 逆襲成億萬富婆
    任正非雖然43歲才開始創業,但是卻創造了華為這樣讓無數國人驕傲的公司。其實,除了任正非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外,我國還有很多富豪也是如此,比如:煌上煌的創始人徐桂芬。徐桂芬的一生可以說是傳奇無比,前半生,下崗……,後半生,從一個普通的下崗女工逆襲成女企業家,坐擁數十億。
  • 和田一夫:70歲從零開始
    我的一生經歷過三次失敗,第一次是我21歲、讀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們一家的財產被大火燒掉了,店也被燒掉了,這是我們也是我的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失敗是遇到經濟危機,在海外的第一筆投資——70年代在巴西的投資全部損失;這次是我的第三次失敗。我最大的判斷上的失誤是在泡沫經濟崩潰的最初、日本經濟已出現衰退的時候,但是我還盲目擴大我的店和我的投資,現在看來這是我最大的失誤。
  • 47歲華裔「鞋王」意外離世!終生未婚,只留給世界「三雙鞋」
    原標題:47歲華裔「鞋王」意外離世!終生未婚,以房車為家,只留給世界「三雙鞋」哈佛學霸出身,27歲創業做網際網路「鞋王」,35歲以10億美元身家登上《財富》億萬富豪榜……如果不是英年早逝,謝家華本可以書寫更多傳奇。
  • 66歲才開始創業,曾被拒1009次,靠做炸雞成為全球最大餐飲巨頭!
    這個世界知名的"上校"現在在超過100個國家的14000各連鎖店為各國食客烹飪美味的快餐。他同樣花白的白色西裝和鬍子,讓眾多迷戀肯德基的食客倍感親切。山德士12歲時輟學,出去打拼。沒有學位,他只能從事低收入、低門檻的工作。參軍前他做過農民、畫家、推銷員等。後來在山德士自己努力攻讀法律學士學位。24歲時,山德士成為了一名律師,並最終安定下來過上了穩定的生活。但在一個案件中,他在法庭上直接與客戶發生衝突,最終被拘留並被永久禁止執業。山德士在事業受到打擊後決定自己創業,但他沒想到會變得更艱難。
  • 95後都在淘寶創業!淘寶店主平均年齡只有25歲
    )北京】7月30日報導貓也要穿漢服、沙縣小吃口味做冰淇淋、能穿去蹦迪的漢服……淘寶正變得越來越好玩,因為淘寶店主也在越來越年輕,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5歲!淘寶數據顯示,今年疫情以來,上淘寶開店的人越來越多,平均每天有4萬人湧入淘寶開新店,而這些店主的平均年齡只有25歲。即將於8月10日在線上舉辦的淘寶造物節,就是這群年輕創業者的展示舞臺。在淘寶,看25歲的中國年輕人都在幹什麼?這群年輕人每天都在琢磨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
  • 70歲的文徵明,行書寫《歸去來兮辭》,仍然是熟悉的精到
    1488年的時候,18歲的文徵明回蘇州參加鄉試,考中了長洲縣生員。你可能想不到,在歲試的時候,他因為字寫得太難看,被列為三等,遺憾落榜。書法史留名的書法大家文徵明,18歲的時候還能因為寫字影響考試成績,看來他在書法方面的天分並不比普通人強多少,至少,算不上是天賦異稟。現在問題來了,早年並不算是出色的文徵明,為何能在書法方面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呢?是突然悟出了什麼高招絕技嗎?是受到了高人的指點之後猛然頓悟嗎?其實,沒那麼玄乎。
  • 淘寶店主平均年齡只有25歲,每天誕生1000多個「鬼點子」
    貓也要穿漢服、沙縣小吃口味做冰淇淋、能穿去蹦迪的漢服……淘寶正變得越來越好玩,因為淘寶店主也在越來越年輕,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5歲!7月30日的淘寶造物節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以95後為主體的中國年輕人正把淘寶作為創業的首選平臺。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選擇來淘寶開店。
  • 56歲創業70歲娶美女秘書,86歲執掌萬億帝國,利潤已是華為2倍
    創業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我國通過創業發家致富的人不在少數,現在國家也非常支持創業,給予創業者非常多的優惠政策。但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創業要趁年輕才行,很多人在年輕時候沒有意識到創業帶來的機遇,但到了中年再想創業就會有很多的顧慮,後來再三思考下索性放棄了。
  • 45歲老闆創業開飯館,利用「一個玻璃箱」,一年到手120萬,易學
    因為現在這類活動差不多所有的店都在做,對顧客來說已經不稀奇了,沒有吸引力,反正大家都打折,那我為什麼偏偏要來你家呢?想要做比別家店都吸引顧客的活動,這就很考驗老闆的頭腦了。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飯館老闆利用「抓錢」,為自己抓來了一大把的顧客,賺得盆滿缽盈。
  • 2000元可以做什麼生意?2000元創業15年開10家服裝店
    之後,他乾脆辭掉工作,專心「下海」。 而在那個時代,堂堂的大學畢業生放棄穩定的工作去販賣衣服,被很多人所不解。2000元可以做什麼生意?2000元開家服裝店怎麼樣?2000元創業15年開10家服裝店,然而,克服重重困難的沈啟坤,用15年時間證明了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的。2000元起家的沈啟坤,目前已擁有10家服裝連鎖店,覆蓋周邊諸多縣區。這個上世紀90年代的大學生是怎樣當上老闆的?
  • 19歲創業第1年賺20萬,29歲身價45億
    很多人都想創業,但他們似乎有一個同樣不創業的理由:我沒有錢,我要是有錢的話,怎麼怎麼樣……似乎只要有錢,他就一定能創業成功。可是馬雲的創業經歷告訴我們,沒錢,同樣可以創業,同樣可以創出一番偉大的事業。近年來,青年創業,無疑是時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提出,給創業者們帶來了更 寬鬆的創業環境,令不少懷揣夢想的年輕人躍躍欲試。伴隨著青年創業者的不斷加入,創業行業也變得更加有活力,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好。不管你從事那種創業項目,只要敢於去嘗試,勇於去堅持,一定會換來成功的青睞。
  • 75歲宗慶後「第三次創業」,高調入局奶茶市場,目前已開店300家
    2019年底,據娃哈哈官方透露,宗慶後有了「第三次創業」的想法。幾個月後,娃哈哈真的開始了行動! 2019年12月,娃哈哈在杭州開了一家名為「HAHATEA」的奶茶店,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反響,也許是這個名字太晦澀了。開店後,娃哈哈生意火爆的現象並未出現。幾個月後,大眾也才知道了宗慶後「第三次創業」的內容。很明顯,宗慶後也盯上了奶茶市場這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