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麗氣象吧丨是霧是霾還是雨?這幾日的濟南為何如此朦朧?

2021-01-20 齊魯網

齊魯網7月31日訊(記者 高亞南)濟南市氣象臺2017年07月31日06時繼續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今天白天到夜間陣雨,早晨到上午有霧,東北風3級,今天最高氣溫27℃。明天白天到夜間小雨,東北風3~4級,明晨最低氣溫23℃,明天最高氣溫29℃。


為何近期濟南市大霧天氣頻發?光臨濟南的到底是霧還是霾?近期縈繞在濟南市區的主要是霧。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霧預報,山東近日一直有輕霧。據了解,在水汽充足、微風及大氣穩定的情況下,相對溼度較大時,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

濟南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 記者 廖亮 攝

霧和霾有什麼區別?

霧和霾均可以使大氣混濁、視野模糊,還可能互相變換角色,不過本質來講,二者並非同根生。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低能見度的自然現象,是近地面的空氣中水汽凝結( 或凝華) 的產物。霾是由於空氣中懸浮著大量的顆粒物所導致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種混濁現象。霧和霾是一種天氣現象。

濟南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 記者 廖亮 攝

通常,在氣象上霧和霾是通過相對溼度來區分的,相對溼度高於90%時的低能見度現象稱為霧,相對溼度低於80%時發生的低能見度現象稱為霾,相對溼度介於兩者之間的是霧和霾共同作用的結果。事實上,霧和霾之間並不總是存在一個截然分明的界線,霧和霾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簡單地用某個相對溼度值將其嚴格區分開。即使是一些相對溼度高於90%的大霧天氣,也不能完全排除人為汙染的因素。

由於霧是水滴或者冰晶組成的,雖然影響能見度,但對健康影響不大;近年來,所發生的霾主要與化學成分複雜的PM2.5有關,對人體健康有害。

[責任編輯:楊凡、韓薇、高亞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海麗氣象吧丨山東13市有雨,多地大霧預警,這些高速入口臨時關閉
    今天白天到夜間陣雨,早晨到上午有霧,東北風3級,今天最高氣溫27℃。明天白天到夜間小雨,東北風3~4級,明晨最低氣溫23℃,明天最高氣溫29℃。(點擊查看:海麗氣象吧丨是霧是霾還是雨?這幾日的濟南為何如此朦朧?)
  • 中原中「霾」伏 焚燒秸稈是主因 11日霧霾有望消散
    「晴倒是晴著,就是這霧霾又來搗亂了,說晚上能見『紅月亮』,結果這大白天的,太陽倒像是個『紅月亮了』。」昨日,我省多地出現霧霾,我市也不幸陷在了「霾」伏圈中,說好的「紅月亮」被霧霾遮了靚影,連太陽都被霧霾逼得走起了「朦朧範兒」。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稱,空氣汙染主要是焚燒秸稈造成的。
  • 重慶霾黃色預警預示什麼?霧和霾到底有什麼區別(圖)
    本報記者 雷鍵 攝  【重慶霾黃色預警】昨日,重慶市氣象局發布今年首個霾黃色預警,預計1月3日-5日,主城多地將出現能見度小於3000米的霾。氣象部門預測,今天主城會遭遇PM2.5輕-中度汙染。明天開始,重慶大部分地區將迎來降雨,遺憾的是降雨偏弱,仍不利於大氣染物擴散。汙染程度?
  • 為何說「陰陽之氣亂則霧」?古代認為出現霧會有什麼徵兆
    而天地日月星辰和天文氣象的形成,更是陰陽二氣的結果。如《列子》說「日月星辰,積氣中有光耀者」。對於雲、霞、雷、雪等,古代文化的認識分別是:陰陽聚為雲;霞者,赤雲氣也;虹,陰陽不當交而交者,天地淫氣也。另外還有「陰陽相薄,感而為雷」;「天地積陰,寒則為雪」。這篇文章要說的是與霧相關的文化。
  • 濟南唱響「七月雨」,降雨或將持續四天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孟彤暉 濟南報導太陽逐漸在濃厚的雲彩中隱去身形,隱隱約約的涼風吹響了「七月雨」的前奏。從今日起連續四天,泉城將唱響「七月雨」。據濟南市氣象臺預報,濟南今天雷陣雨,溫度22-31℃,明天小雨,溫度21-28℃。
  • 市民不用擔心這是水汽形成的輕霧
    這兩天早晨,紹興整座城市仿佛籠罩著一層薄紗,天空灰濛濛,能見度也不高,難道是「霾出沒」?「別擔心,這是水汽充沛形成的輕霧,不是霾。近期偏南暖溼氣流較強,水汽充足,所以形成了輕霧。」昨天上午,市氣象臺副臺長沈玉偉為市民解開了疑惑。
  • 今天雨過天晴雲開霧散 本周末冷空氣將殺到
    氣象監測顯示,過去幾天,華北數十萬平方公裡的地區都中了「霾伏」。昨天,金華的天空也是陰沉沉的,能見度有點低。許多市民都在擔心,金華的霧霾是不是和北方地區一樣嚴重?出門要不要戴個口罩?對此,金華氣象臺專家說,昨天金華沒有監測到霾,主要以霧為主。昨天下午三點鐘時,能見度還有3.5公裡,離大霧級別(能見度小於1公裡)還有一段距離,只能算輕霧。
  • 這兩天杭州都將「仙霧繚繞」!今早的霧從哪來?北方霧霾深重 會影響...
    都市快報訊 今天早上起來,大家是不是覺得霧蒙蒙的一片,整個杭州都仙霧繚繞的,高速也有部分路段封路了,到了中午還是灰濛濛的感覺,就有小夥伴問,這到底是霧還是霾?對此,浙江氣象臺表示,近期,我國霾天氣主要在華北平原,今天我省白茫茫的是霧,不是霾!
  • 古代如何把天文氣象與「陰陽二氣」聯繫起來,去解釋雨露雪霜
    而天地日月星辰和天文氣象的形成,更是陰陽二氣的結果。如《列子》說「日月星辰,積氣中有光耀者」。對於雲、霞、雷、雪等,古代文化的認識分別是:陰陽聚為雲;霞者,赤雲氣也;虹,陰陽不當交而交者,天地淫氣也。另外還有「陰陽相薄,感而為雷」;「天地積陰,寒則為雪」。這篇文章要說的是與霧相關的文化。
  • 小布說天氣丨來不及多說了,我要去買帽子了
    小布說天氣丨來不及多說了,我要去買帽子了 2020-12-09 0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霧霾天氣預報:大部氣溫回升 華北黃淮局地重度霾
    預計,今明兩天(12月9日至10日),我國大部地區進入冷空氣間歇期,氣溫將有所回升,華北、黃淮一帶霾天氣發展增多,局地將現重度霾。12月11日開始,新一股較強冷空氣發力,將自西向東給中東部地區帶來猛烈降溫,局地氣溫降幅可達10℃左右,多地將紛紛創下氣溫新低。
  • 花非花霧非霧,接地氣詩人白居易的這首詩,卻意境朦朧堪比李商隱
    根據《唐才子傳》中記載,白居易寫詩有一個關鍵步驟,就是寫完後一定要讀給家裡的老嫗聽,聽完後還要問她們是否能夠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如果不能理解,白居易就會繼續修改,直到大家都能一下子聽出這首詩在講什麼。老嫗就是老婦人,有的目不識丁,只是在白居易家中打雜的。但白居易堅持做到讓她們都能夠理解,可以他的詩是有多直白了。
  • 今年的雨為何這麼多?氣象預報預警為何如此精準?中央氣象臺專家...
    副高偏強、入梅較早成暴雨主因今年的雨為何這麼多?大氣環流形勢是最直接的影響因素。今年我國南方的強降雨發生頻繁、間歇期短,與6月以來的大氣環流形勢密切相關。基於這兩個原因,致使冷暖空氣在長江中下遊交匯,梅雨鋒偏強,導致長江中下遊地區降水明顯偏多。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認為,強降雨發生的具體位置、強度和影響時間,還與中小尺度對流系統活動、局地地形影響等多種複雜因素有關。面對暴雨導致的洪澇等自然災害,應如何加強防範?
  • 天氣|天津霧入「仙境」!高速封閉!航班取消!留言分享!
    今晨天津又「霧」入仙境能見度小於200米不少開車出門的親們表示一片霧茫茫......啥也看不見!網友紛紛調侃霾的醇厚+霧的仙氣讓高層大樓直插雲霄有一種走在路上莫名要飛升上仙的感覺如此大的霧霾必然會對交通造成影響天津交通情況匯總高速:多條高速均封閉根據@天津高速公路 今天6點消息因河北省和天津市境內降霧
  • 中國古代氣象智慧及其書寫
    早在夏代,已有觀象授時之說,設有「天地四時之官」;《夏小正》以夏代十二月為綱,記述了每月星象、氣象、物象及所應從事的農事和政事。至殷商,時人開始自覺觀察、認識並記載各種氣象,甲骨卜辭中風、雲、雨、雪、雹、霧、霰、霜、雷、電、虹等氣候現象,是世界最早的氣象記錄之一。
  • 漯河首批35套霧森系統調試完成,降塵除霾作用明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劉一龍「由市城管局負責建設的第一批35套道路霧森系統的安裝調試已全部完成,試運行以來除塵霾效果逐步顯現,特別是近日大風天氣較多,對市區抑制揚塵較作用明顯,得到了周邊單位、企業、商戶的認可好評。」
  • 漯河道路霧森系統造出「仙境」,降塵除霾還淨化空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劉一龍4月10日上午,記者在漯河市區多個路段看到,該市引進的降塵除霾新工藝——道路霧森系統已提前完成安裝施工,35套霧森系統全部進入調試階段。市民走在該路段,如同進入了 「仙境」中。
  • 阜陽:高速公路推行霧天安全行車引導系統
    與大霧瀰漫不同,團霧的勢力範圍比較小,就像一朵落在地上的雲彩,團霧外視線良好,團霧內四顧朦朧;而且能見度很低,一般只有十至二十米;覆蓋範圍呈一段一段的形態,有的地方少,有的地方很濃;覆蓋面積大小也不一致,一般來說,大的團霧覆蓋面積長約五公裡,小的團霧僅有一公裡。
  • 安徽19個縣市發布大霧預警 專家:霧裡有霾 做好防護
    原標題:霾還沒散,大霧又來湊熱鬧!安徽19縣市發預警由於擴散條件不好,安徽省大部大氣質量轉差。9日夜到10日早晨,江淮大地又被一場大霧籠罩。截至10日晨7點30分,安徽省有19個縣市發布預警。氣象專家表示,這場大霧裡混有了霾,提醒市民注意做好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