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幾何體的畫法
球體畫法
對於初學者來說,三維空間的感覺比較弱,要解決這一問題,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輔助線表現出球體的空間結構。
明暗和光影對於「球體」的表現非常重要,因為在繪製石膏體時,其立體感都是通過物體表面的陰影和明暗結構來呈現的。
在球體的基本外輪廓畫出來之後,在球體表面添加明暗交界線,在球體下面添加投影,在了解球體的明暗結構和畫法之後,根據下方所提示的光源照射角度,分別為其添加光影,看看是否具有立體感。
刻畫球體明暗交界線向亮部過渡的調子,注意亮灰暗的關係,突出球體的體積感。
正方體畫法
對於初學者來說,看到正方體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它很簡單。的確,正方體確實是石膏幾何體中較為基礎的形體,但即使是簡單的形體,也不容易將其畫得準確無誤,要認真對待,逐步將其掌握。
正方體會產生3個明暗面,大體上分為亮面、灰面和暗面,再加上最暗的明暗交界線和投影,這樣就形成了正方體的五大調子。
細緻刻畫,即使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分清各個明暗面,在刻畫時也不可一味死塗。我們可以看到,在左側正方體的各個明暗面中,無論亮面、灰面還是暗面,調子都是在大的色調中產生一些細微的變化,如暗面中的反光部分。這樣細緻地處理正方體的明暗關係,可使畫面透氣、不悶,有表現力。
長方體畫法
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對長方體的基本造型進行分析,逐步掌握長方體在不同角度下的繪製方法。
長方體的明暗繪製與正方體相似,雖然3個可見面的面積不同,但是其處理明暗的方法還是相似的,在繪製長方體的陰影時可參照正方體陰影的繪製方法。
細緻刻畫,雖然確定了亮、灰、暗的大塊面,但每個面中還有色調上的微妙變化。這個環節要求畫者把受光長方體的亮面、灰面和高光表現出來,並加強投影和明暗交界線的刻畫,進一步豐富長方體表面的明暗色調,對細節進行深入刻畫,完善長方體的外形結構。
圓柱體畫法
在繪製圓柱體的外輪廓時,可以藉助中心線。圓柱體是對稱圖形,找到中心線並連接相應的點,就可以快速畫出圓柱體的輪廓線。
圓柱體的形態呈柱狀,它本身有很多圓形透視的變化。要分析圓柱體的基本形態,掌握圓柱體形態的塑造技法。
繪製圓柱體時,明暗交界線的位置是至關重要的。首先確定好光源,通過觀察確定出明暗交界線的位置,為之後的刻畫打好基礎。
圓柱體的明暗表現並不像它的形態結構那麼容易掌握,中間面積較大的這個面不是平整的,而是一個大的轉折面,所以在表現其明暗時,要體現出「轉」的感覺。
從確定好的明暗交界線處向暗處漸變加深,繪製明暗調子。調子的排列角度不要過大,應依照光源照射的角度順勢交叉畫出,注意畫到反光的部位時要稍亮一些。繼續畫出投影,要注意投影近實遠虛的變化。
圓錐體畫法
圓錐體的明暗表現與圓柱體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因為其表面並不是平直塊面的結構,而是一個大的轉折面,繪製時可參考圓柱體的明暗畫法。
在表現圓錐體的明暗時可參照右側的塊面示意圖,由於圓錐體為大的轉折面結構,所以需在其表面表現出細緻的色調過渡,從而體現出圓錐體的體積感,使其表面「轉」起來。
圓錐體是典型的圓形透視形體,從底面開始視平線逐漸變高,圓面逐漸變小,最後變成一個點。繪製的難點在於底面圓的透視和側邊交會處的處理,還有弧形側面明暗體積的塑造。
圓錐體的側面邊和底面圓是相切的關係,要注意圓的透視,不然連接起來會很奇怪。繪製底面圓時,可以先畫出透視正方形,再切出透視圓,處於暗部的塊面,包括明暗交界線、暗部、投影統一起來畫。確定好光源位置後就沿著明暗交界線開始深入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