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在東郊記憶召開的「時尚峰會」徹底火了。峰會由康泰納仕中國旗下時尚產業媒體「Vogue Business in China」舉辦,全稱:2020《新時尚之都指數報告》發布峰會。
作為僅成立一年的時尚媒體,「Vogue Business in China」的這份報告受到了業內高度稱讚。其中,成都——「中國新時尚之都第一城」的正式發布,更迅速「轟炸」無數人朋友圈。
短時間內,多家權威媒體、資深記者,對此做了大篇幅的報導。虎嗅點評:成都,一座最敢花錢的城市;成都人,一群最會悅己的人。
△ 成都太古裡
然而,當無數鏡頭對準成都時尚與消費,一個頗為精彩的觀點是:成都獲冕「中國新時尚之都」,離不開藝術生產力賦能城市。正如物理的盡頭是數學,時尚的盡頭則是藝術。
從古至今,成都一直是孕育藝術的肥沃土地,尤其是縱覽中國近幾十年的藝術發展,它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篆刻到行為藝術、從水墨到當代油畫,幾乎所有的藝術門類在成都都有頂尖力量存在,這在中國極其罕見。其中,成都在當代藝術領域的造詣,更是「開創級」的。活躍於此的藝術家,諸如周春芽、何多苓、程叢林等,打開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新紀元,是中國藝術家中身價最高的群體之一。他們的出現,使成都躍升「當代藝術重鎮」,成都話成為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工作語言。
△ 成都博物館(圖據成都博物館網站)
但,藝術不是專屬於藝術家的狂歡,被譽為「藝術第三城」,成都濃厚的藝術底蘊與拔地而起的眾多藝術機構、場館,密不可分。與此同時,一個令人矚目的事實是,成都人的藝術消費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諸如1992年廣州雙年展、上海的美術批評家提名展,均是由成都企業家出資。成都人關注藝術之早、投入之巨,超乎想像。此外,一份相關數據顯示,川籍藏家每年在大型拍賣企業的流動交收額度保守估計在10億元以上,成都藏家貢獻頗大。
△ 藝尚錦江效果圖
儘管成都藝術底蘊深厚、成都人願意為藝術買單,但牆內開花牆外香,相比北京、上海的藝術發展,成都是藝術資源大市,卻從來不是藝術產業大市。早前便有學者指出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成都藝術與產業結合薄弱,始終困於傳統藝術發展的「牢籠」。藝術,不應局限在一幅畫、一場展,它應滋生出更多於城市、人們有益的價值,才能走得更加長遠。在《成都學習倫敦南岸 將開始「錦江藝術復興」》一文中,我們就首次觀察到在金融城、錦江畔,一座城市超級藝術地標——藝尚錦江,正以藝術之勢能悄然崛起。它的到來,不僅為金融城的都會風貌增添了一股人文浪漫氣息,更重要的是,它創新將藝術與產業融合,展開了成都藝術未來發展的城市藍圖。
縱覽全球藝術發展,從韓國Heyri藝術村到美國紐約蘇荷區,將藝術轉為城市生產力的案例有不少。而在國內,以北京798藝術區為代表,堪稱「藝術生產力的極致演繹」。
圍繞藝術,798藝術區通過構建畫廊機構、展覽門票、文創商店、餐飲住宿等在內的系列藝術產業集群,不僅成為深刻影響城市的藝術地標,更直接產生龐大效益。
數據統計:僅2019年,798藝術區就做了近3000場藝術展覽和品牌活動,共計到訪遊客超950萬。知情人士透露,等著在798租房的光藝術機構就排到了幾十號開外,一房難求。
看回成都藝尚錦江,坐落於國際城南金融城核心地段,同時扼守千年錦江的稀缺資源,它從誕生起就註定不平凡。
△ 藝尚錦江效果圖
藝尚錦江總佔地約50畝,總建面約23萬方。以藝術為核,其重磅規劃有城市美術館、藝SHU街區、文創孵化寫字樓、攬江平層等多維藝術集群。於外,藝尚錦江有著超一流的「顏值」,是當之無愧的藝術地標。據悉,它的建築與景觀設計分別邀請到國際知名的基準方中和美國AECOM公司量身定製,整體以現代立體美學風格設計,簡約時尚,於城南金融城、錦江畔形成了一道靚麗的建築天際線。
與此同時,藝尚錦江高層建築採用全玻璃幕牆包裹,並以流水線條勾勒,遠觀,猶如起風的錦江水面泛起漣漪,動態藝術美感中頗有成都生活的意境。而在如鑽石般璀璨的城市美術館外立面內側,藝尚錦江還創新融入了光彩工程,依託四季主題,夜間將呈現「芙蓉花開」的光影盛景。
△ 藝尚錦江美術館效果圖
△ 藝尚錦江美術館實景圖
於內,藝尚錦江與全球前沿的藝術區相同,通過藝術產業的聚集、藝術產業生態的構建,其將徹底實現把藝術轉為生產力的重要目標,打破成都藝術發展的局限。比如,項目罕見地規劃了城市大型美術館,其不僅將完全自持並引進國際頂流IP運營以保證後期品質,未來包括美術展覽、特色展會、時尚發布、文化交流、文創商業等多種文化休閒業態的引入,將搭建起城市藝術文化交流的全新平臺。
不僅是傳統的辦展看畫,它旨在連結更多藝術文化相關的產業,成為成都深厚的藝術積澱下,一個集中引入、輸出與轉化的藝術風暴中心,更具影響力、號召力。
再比如,以開放式布局的藝SHU街區,諸如藝術機構、文創商店、特色餐飲等業態的引入,將進一步加深、加大藝尚錦江「藝術生產力」的轉化。而對於文創孵化寫字樓,接棒走出成都、走向世界的藝術中堅力量或將從這裡誕生。更多我們能想像的是,未來:某頂級藝術藏品的拍賣,將以藝尚錦江為原點,由成都企業、成都人自己主導;坐落於此的一家文創主力店,將帶有「成都藝術」標籤的商品推向了全球;一年舉辦展覽超百場,吸引客流數十上百萬……
△ 藝尚錦江效果圖
上述種種,藝尚錦江將完成從「藝術地標」向「藝術引擎」的角色轉換。但,不僅是以藝術為城市賦能,聚焦每一位藝尚錦江的業主,他們更將真切感知到「藝術生產力」的益處。據悉,藝尚錦江攬江平層,已在對外銷售,建面約56-270㎡的面積段滿足客群的多方面需求。一方面,身居城市頂尖藝術地標,他們將享受到成都前所未有的藝術生活,濃鬱的藝術氛圍、最新的藝術動態、國際的藝術鑑賞,都將在這裡交匯。試想一下,於此遠可眺金融城都會繁華,近可觀錦江水自然流淌,下樓即是各項藝術大展,成都難尋第二處。
另一方面,以藝術為門檻,藝尚錦江將聚集一群來自天南地北、極熱愛藝術、追求藝術的高淨值人群。他們共聚於此,將形成成都少有的高品質「藝術文化圈層」。
△ 藝尚錦江實景圖
最後,是當藝術化為生產力後,所帶來的資產升值。以798藝術區為例,當藝術轉為城市生產力後,一個鮮明的變化是:藝術區效益在提升,越來越多的遊客與商家在此聚集,帶來了土地與資產的價值增長。而於藝尚錦江而言,藝術產業的加持、藝術生產力的賦能,將使它猶如一顆心臟,擺脫時間更迭,吸附愈發多的藝術人群向這裡靠攏,形成多維度裂變效應。
△ 藝尚錦江實景圖
目前,藝尚錦江的整體建設正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外立面呈現已達95%以上。不論是它於城市的賦能,還是於藝尚錦江業主的價值,都將在不久的將來一一兌現。
更加重要的是,如果說昨天的成都只有藝術,以藝尚錦江為轉折點,明天的成都將會是一個發展更加全面的藝術產業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