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時候宋先生到鄭州中原萬達一家華為手機店詢問有沒有華為mate40手機,銷售回信是剛好有一部,而買這款手機需要配999型藍牙耳機,否則不賣。
宋某覺得推銷的方式不太合理,如果加上耳機需要八千元,也不太合算,便選擇拿出自己手機錄視頻保存證據,向消費者維權單位舉報,這一幕正好被手機店店員發現後拒絕拍攝並刪除視頻,雙方發生爭執後,六七人將宋先生推離手機店,並報警送到派出所。
接著宋先生找到小莉幫忙,在記者的介入下進店詢問詳情,先有男店員多次推搡擋住記者的攝像設備,後該男子被告知後離開,並表示店裡不能拍照。
店長的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款手機只能在網上進行銷售,並不能進行單機銷售,警方表示如果有違法行為將會徹底調查。
評論
大概奇貨可居說的就是這回事了,其實商家為了利益進行一些花樣的促銷方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花樣再多也不能違反基本原則。以耳機為例,在早期的手機採購中,分銷耳機和充電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賣點,到了最近幾年,耳機和充電器都開始退市,特別是耳機,目前基本上還沒有分銷耳機的銷售方式。
以我個人來說,已經很久沒買過耳機了,換了三部手機都沒配上耳機,本身耳機也是一種可有可無的產品,不送就不送吧,咱感覺損失也不大。
不過這家店不但取消了早前的配送模式,還改成了搭載式銷售方式,一千多塊的耳機不能不買,簡單粗暴地理解,這大概就是真正的捆綁銷售方式吧,正好規則又不允許這樣做,宋先生有意見也可以理解。
結節
新聞記者小莉最後說了十四個字的總結「商品雖然賣不出去,但底線還沒破」,我覺得總結非常有意義。奇貨可居的商品,銷售自然希望儘可能的撈點利,作為消費者也可以理解,但一口咬定這款手機只能裝著買不到就單賣似乎有點不太合理。期望在派出所介入下核實商家銷售的合理性,讓消費者輕而易舉地購買,合法銷售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