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成功澆築,秦淮區中牌樓地塊保障房項目一期工程主體結構順利封頂,這標誌著該項目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秦淮區中牌樓地塊保障房項目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街道,東至秦淮教師公寓、南至霞光裡小區、西至東風河、北至宏光路。2019年6月,該項目正式開工,由越城集團下屬南京地靈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0.42萬㎡,主要建設內容為保障性住房和與之相關的學校等配套設施,被列入全市2019年主城區「十三五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為市重點保障房項目。目前在建的一期工程佔地約 2.15萬㎡,總建築面積5.2萬㎡,共建設8棟建築單體,從6層至11層(地下一層)不等,可建保障房源396套。
提起建築施工工地,許多人的印象是「晴天揚塵、雨天泥濘」。而在中牌樓地塊保障房項目施工現場,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整潔乾淨的水泥路面,排列有序的材料堆場,統一編號的配電箱櫃,隨處可見的安全警示牌,通過圍牆分隔管理的施工區、辦公區、生活區……「井然有序」和「精細化」、「標準化」是這個工地給人最深刻的感受。
文明施工是安全施工的基礎,也是城市良好形象的體現。作為市重點保障房項目,中牌樓地塊保障房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民主施工、精細化管理,不斷改善工地的生活、工作環境,減少環境汙染,以施工現場安全文明的標準化、精細化,將施工對周邊居民的影響降到最小。日前,項目一期樁基及支護工程接連榮獲「市級標準化文明示範工地」及「江蘇省建築施工標準化星級工地」兩項稱號。主體工程正在申報「市級標準化文明示範工地」。
精細管理,高質高效
在項目工地,「精細化」隨處可見。辦公區的牆上,各種規章制度和工程時序進度表詳細明析,文明施工宣傳欄圖文並茂;生活區的牆上,有各個區域負責人員、保潔人員的姓名;施工現場的所有危險部位,都貼有醒目的危險源警示牌,時刻提醒著工人注意安全……
據現場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6月開工建設以來,公司堅持把打造精品工程、創造品牌優勢作為項目建設的目標,以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科學組織、創先爭優,強化精細化建設管理,不斷提高施工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
項目現場原為秦淮區最大的棚戶集中區,工地周邊道路狹小,交通不便。為提高施工效益和確保生產安全、工程質量,讓被徵收居民儘快入住新居,地靈公司進一步細化優化施工組織方案,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明確節點,責任分工到人,堅持做到每周一檢查、一整改、一點評,每月一總結和不定期巡查。
工地揚塵是工程的老大難問題。項目按精細化建設管理要求,對裸露土方進行覆蓋,在施工現場四周布置連續圍擋並加設噴淋系統。項目配備灑水車、霧炮機,安裝揚塵檢測儀與視頻監控系統對現場進行實時監控,並做好常態化檢查,強化管理,將「定檢、常檢、專檢、節檢」相結合,常態化抓好環保管控等各項工作。
自今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地靈公司一邊嚴防死守狠抓工地疫情防控,一邊積極開展復工復產,嚴格按照「領導帶頭、責任包幹、以上率下」的原則,對復工人員嚴格落實排查登記和每日三次測量體溫制度,備足了體溫測量表、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同時做好人員體溫測量、登記和車輛消毒,採取分區、分餐管理,嚴格對外省施工人員的隔離和監管。過硬的舉措讓中牌樓保障房項目成為秦淮區第一個通過防疫復工申請的保障房建設項目。
黨建引領,服務群眾
越城集團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於項目開工同時即成立由地靈公司黨支部牽頭、秦淮區環保局、秦淮區質、安監站及屬地中華門街道、曙光裡社區、雙橋新村社區、中華門派出所、越城集團各相關部門及監理、設計、施工等單位的黨員共同組成的中牌樓保障房建設工程臨時黨支部,以黨建為引領,將群眾工作做好做細。
由於施工現場緊鄰居民區,如何保證工程質量並將施工噪音、揚塵等影響降到最低也是施工的一大難點。在項目臨時黨支部的牽頭帶領下,一方面通過優化作業方案,施工單位及時調整土方外運時間,儘量減少施工噪音汙染。同時,在施工機械運行道路上灑水降塵、安裝防塵網、清洗施工出入車輛等措施文明施工,減少擾民。另一方面,通過聘請周邊居民作為環保監督員、每月定期召開環保監督員交流會、邀請周邊居民參觀施工現場等舉措,主動問策於民、問效於民,得到了周邊群眾的理解與支持,有效化解了12345等民生實際問題。
此外,臨時黨支部各成員單位聚焦工地重點環節與部位、重要節點、關鍵人員與崗位開展各類文明施工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現場督促指導問題整改,平均每月至少1次督查檢查,形成了基層黨建工作與項目建設「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一期工程建設將轉向建築裝飾、安裝及室外工程階段,計劃2022年全面竣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