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北京】10月15日報導
獵雲網近日獲悉,專注「網際網路+基層醫療」賦能服務體系建設的明醫眾禾宣布於近期完成上億元B輪融資,由創新工場領投,沂景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人才引進和業務拓展。
此前,明醫眾禾曾先後獲得4輪融資。2018年8月,明醫眾禾宣布完成上億元A2輪融資,戰略投資方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參與。2017年11月,明醫眾禾宣布獲得60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通和毓承領投,Pre-A輪投資方遠毅資本跟投。
明醫眾禾創始人兼CEO姜強表示,「創新工場在網際網路及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布局很深,能吸引這樣擁有全球視野和資源的股東加入,是對明醫眾禾團隊和模式的充分肯定。」姜強認為,雙方合作將推動國家醫療「強基層」戰略的落地,推進和帶動更多優質、可靠、可信醫療資源和先進技術下沉,更好地為基層百姓健康服務。
創新工場合伙人楊小龍表示:「明醫眾禾對於基層醫療市場深耕細作,為終端用戶進行信息化賦能,為政府政策落地和智能監管提供服務支持。我們非常認可明醫眾禾團隊利用網際網路手段賦能基層所付出的努力,期待並看好公司的未來發展。」
天眼查信息顯示,明醫眾禾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5年8月,法定代表人為姜強。醫德幫診所生態服務雲SaaS平臺(簡稱「醫德幫」)是明醫眾禾的核心產品,集成了「雲診所」、「雲醫療」、「雲藥房」、「雲醫教」四大服務體系。深度耕耘基層市場四年多,向基層醫療機構提供覆蓋醫教、醫療信息化、醫保數據服務、醫藥供應鏈、醫療合作的綜合賦能解決方案,服務已覆蓋山東、廣東、河北等11個省、80個地市、13萬家基層診所及村衛生室,惠及村民超1.5億人。
第一家重心在「村」級的網際網路+醫療創業公司
「基層醫療機構是基層百姓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的首要和持續治療點,是服務百姓健康的網底支點,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底層支撐機構。推進分級診療落地,強基層,是我國醫療改革的核心要求。明醫眾禾是第一家把服務重心做到『村』這個級別的網際網路+醫療創業公司」,明醫眾禾創始人兼董事長姜強介紹,「我國有6億左右人口生活在農村,日常的醫療健康服務,由上百萬基層醫生來提供。明醫眾禾四年如一日紮根農村,服務這些最基層的醫療機構。」
基層醫生正在使用「醫德幫」SaaS系統和APP
目前村裡的硬體設施網絡基礎已經建設比較完善,但是村級的醫療系統「網際網路+」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網際網路+恰恰是能把一線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的有力武器。鄉村醫生學習能力強,但是他們目前的工作技術手段並未「網際網路化」。面向這樣有一定基礎但是並不網際網路化的「赤腳大夫」,明醫眾禾是如何讓他們裝上專業軟體,用起APP的?
明醫眾禾創始人姜強的答案是「用腿跑」。無論多偏遠的基層診所和鄉村衛生室,明醫眾禾都會有專屬的管家(明醫眾禾共享業務員)提供服務,這些管家,就是姜強所說的「腿」。4年時間,明醫眾禾雲藥房共發展了兩千多位共享業務員。就是這幾千條腿,把明醫眾禾的基層醫療賦能服務傳遞到了十幾萬家醫療終端。「我們內部統計了一下,公司這些業務員每個月要跑21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5.3圈。」說起這些「腿」,姜強顯得很自豪,「這是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所不具備的,也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護城河:開源、節流、提效多維度的賦能服務
據了解,明醫眾禾目前已搭建完成了一個圍繞中國最基層醫療機構的全面賦能型生態體系,信息化賦能、醫藥賦能和醫療賦能三大業務板塊都已步入正軌。
姜強介紹,明醫眾禾在基層醫療信息化領域多年持續投入,已建立了一個涵蓋HIS、LIS、ERP、CRM、醫保統籌結算和公衛的基層醫療機構集成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化賦能,幫助診所提升經營管理效率。
信息化既是基層醫療機構升級轉型的內在需求,同時也是政府、衛健、藥監和醫保等多個部門強化基層醫療監管與服務的政策要求。2019年4月28日,國家衛健委和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全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範(試行)》,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提出了細分建設要求;2019年5月7日,衛健委等五部門發布《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明確要求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行業監管與服務;2019年5月15日,國家醫保局和財政部聯合發布《關於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20年底前取消個人帳戶,向門診統籌,這一要求勢必會強化基層醫保費用的信息化監管。在基層醫療信息化領域積累多年的明醫眾禾,正在以政策為抓手,在原有系統的基礎上,為各地政府提供政策下行落地和智能監管服務。
明醫眾禾基層醫療SaaS系統示意圖
目前,明醫眾禾已和國家衛健委科學技術研究所和國新健康等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共同在青島、拉薩等多個地區為當地政府部門提供基層醫療、醫藥和醫保的監管與服務信息系統支撐服務,該成熟的系統與服務正在多個地區洽談和落地中。
醫藥賦能業務是明醫眾禾的第二個賦能業務。2017年,明醫眾禾對六千多家基層門診做藥品需求調研,發現基層藥品供應存在很大的問題,「少藥」現象非常普遍,藥品總體質量問題較多。
明醫眾禾對近6000家基層醫療機構的藥品需求調研統計
2017年5月,明醫眾禾雲藥房模式1.0版正式上線試點,開始嘗試打通藥品代理商、廠商、GSP倉儲物流端、基層終端和業務員多重角色,為終端客戶提供集約式的、計劃性的藥品供應服務。經過兩年的打磨升級,明醫眾禾雲藥房越來越趨近於智能化。
姜強認為,「基層藥品供應鏈的未來將會是廠商直營、終端直定、分區域分散倉配(GSP和第三方物流)、O2O推廣(推單/推店/推廠/推新知)多種模式並存的局面。」明醫眾禾的供應鏈數位化平臺已經完整實現了產品管理、需求管理、訂單管理、業務人員管理和營銷管理的數位化。隨著數據量的增加,平臺對用戶購藥需求和交易習慣的刻畫越來越清晰、動態、實時,為推進基層藥品供應的智能性、集成性和計劃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進一步提高基層藥品供給的效率,降低成本,方便百姓就地就醫用藥。「
信息化賦能為基層醫療提升效率,醫藥賦能降低成本,醫療賦能則為基層增加收入。經過先期半年多的探索,明醫眾禾近期正式成立醫療賦能業務部,同時推出基層「新診所」戰略,計劃用1年的時間,幫助10萬家基層診所提升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藉助網際網路實現基層百姓就醫」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路「的目標。
隨著網際網路醫療AI技術的發展,基層醫療機構需要藉助新的技術、新的環境和設施,採用新的營銷方式和經營模式,進一步提升醫療水平,拓展醫、康、養、護四位一體的服務能力,構建「新診所」。明醫眾禾的基層「新診所」戰略,就是通過醫療項目賦能和診所經營賦能,幫助這些基層醫療終端向「新診所」升級轉型。
明醫眾禾基層「新診所」戰略構想
據了解,截止目前,明醫眾禾已經在疼痛、胃腸、病毒性疾病、頑固性過敏、C肝、兒童營養等專科專病專藥領域集成優質醫療資源,幫助基層醫療機構向「新診所」轉型升級。其中,「新診所」戰略下的基層疼痛管理中心、兒童營養管理中心、西轉中等多項賦能服務已經在試點打樣。
為了幫助基層醫療機構的執業者提升經營意識和經營能力,明醫眾禾已在試點建立區域性的診所經營聯盟,升級診所管家服務,為聯盟會員提供診所CRM小程序、輔助診療工具、各類經營性類課程和培訓以及健康科普內容宣傳等營銷服務,增強聯盟會員之間的區域性協同服務。
據姜強透露,明醫眾禾正在積極申辦網際網路醫院。屆時,網際網路醫院將成為醫療項目下沉合作的平臺,通過技術共享、服務能力共享、採購需求共享和會員共享,推動合作診所提升診療能力、藥事服務能力以及更多的百姓健康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