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裡康內經典配樂作品 莫裡康內這十首代表作歌曲不容錯過

2020-12-24 閩南網

  莫裡康內經典配樂作品 莫裡康內這十首代表作歌曲不容錯過

  愛電影的人,心裡都有一張埃尼奧·莫裡康內的歌單。我們或因電影注意到他的音樂,或因音樂更沉浸於電影。

  一個甲子的職業生涯,500多部電影配樂還不是莫裡康內的全部。他謙稱自己不算最勤奮的作曲家,但從古典、爵士,到實驗、搖滾、民謠、即興,浩瀚作品,無所不包。

  7月6日,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在羅馬去世,享年91歲。《衛報》選了十首莫裡康內,為讀者提供重新認識他的萬千路徑中的一條。在周末,你可以以此為線索,進入莫裡康內和電影的世界。

  2016年,莫裡康內憑藉《八惡人》拿到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人民視覺 資料圖

  1、《黃金三鏢客》—— 電影《黃金三鏢客》(The Ecstasy of Gold, 1966)原聲

  莫裡康內最著名的西部電影主題曲,前好萊塢大樂團時代,三分半鐘不可思議的弦樂鳴奏, Edda Dell'Orso的無詞人聲在打擊樂上凌空而起。

  這段音樂在當時就光芒四射,1968年Hugo Montenegro的翻唱版本在歐美皆打進排行榜前十。後來的知名翻唱者包括Metallica,Jay-Z用過其採樣,它還出現在不計其數的影視劇和廣告中。幸而,在流行文化中的嬗變並未減損原曲的魅力。其飽滿和真誠,豐富的立體感依然是最高峰。

  2、米娜 -《Se Telefonando》(1966)

  莫裡康內在流行歌曲領域最受歡迎的這支歌,可惜沒能流傳到義大利以外的地區。它多美:史詩般地攀升音域,莫裡康內的特質已現。它的合唱旋律顯然收到法國警笛聲的影響,長號加重了貝司的分量,人間的美都送給奉獻美好旋律的女聲。

  3、The Group -《The Feed-back》(1970)

  莫裡康內的音樂根源來自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斯託克豪森、貝裡奧和布列茲。在他混雜了真實環境聲的「西部音樂」中,這些作曲家的影響清晰可見。

  但他並未止步於此。他玩實驗音樂,與實驗音樂團體Gruppo di Improvvisazione Nuova Consonanza的合作幫助他從古典領域通往現代之聲。

  這支團體1966年的首張專輯已能與倫敦著名的即興音樂團體AMM並肩。到了1970年,以The Group名義發行的《The Feed-back》在放克節奏和古怪音效中有奇效。

  4、瓊·貝茲 – 《Here's to You 》(1971)

  說莫裡康內寫流行歌曲是獨闢蹊徑還遠遠不夠。和《Se Telefonando》一樣,瓊·貝茲的這首作為單曲發行的《Here's to You》亦受序列音樂的影響。整首歌只有四句歌詞,歌詠Nicola Sacco和Bartolomeo Vanzetti兩位1927年橫死於美國的義大利籍無政府主義者。

  隨著四句歌詞的重複,情感強度遞增。2004年韋斯·安德森在電影《水中生活》(The Life Aquatic)裡把這首歌用作原聲,你能聽見它在積累力量後的爆炸。

  5、《Bambole》—— 電影《痙攣》(Spasmo,1974)原聲

  莫裡康內為一些驚悚片寫的配樂頗有他玩前衛音樂的調性——同一個主題不斷變奏,以極其優美的旋律襯託影片的怖人。一遍一遍聽下去,疏鬆的器樂和吟唱中空隙漸大,生出很難描述的感受。

  6、《天堂之日》—— 電影《天堂之日》(Days of Heaven ,1978)原聲

  《天堂之日》在奧斯卡最佳原聲的角逐中惜敗於《午夜快車》(Midnight Express),而這只是莫裡康內五次與小金人失之交臂中的一次。

  泰倫斯·馬利克的這部作品美而餘味悠長,除了入圍最佳原聲,還拿了最佳攝影和最佳服裝的提名。在視聽語言的光芒下,故事本身似乎黯淡。還是說,這些本身就是電影想表達的全部。寥寥幾幕,音樂輕拂,就是時代的縮影?

  7、《Cockeye's Song》—— 電影《美國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 1984)原聲

  《美國往事》是莫裡康內和萊昂內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它的情感如此飽滿,創作方式也與從前不同。音樂的完成遠遠早於電影,萊昂內經常把原聲帶到拍攝現場,根據音樂構思場景。很難從這部原聲裡挑出一首最好的,它們渾然一體。如果一定要選,就選註定厄運的團夥成員菲利普·「鬥雞眼」·斯坦之歌吧。Gheorghe Zamfir的排簫攪人心腸,勾人魂魄。

  8、《Gabriel's Oboe》—— 電影《教會》(The Mission, 1986)原聲

  2001年莫裡康內接受《衛報》採訪時,表示《教會》的原聲不應該在那屆奧斯卡輸給《午夜旋律》(Round Midnight),因為後者不是原創音樂。

  後來,一個由作曲家組成的評委團把《教會》評為「史上最佳電影原聲」,多少平息了莫裡康內的失望。

  它無疑是莫裡康內職業生涯中最美的作品之一,尤其是,閃閃發光的主題曲《Gabriel’s Oboe》。

  9、《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Malèna , 2000)原聲

  一個甲子的職業生涯中,莫裡康內一直有個聲名在外:所作電影原聲通常好過影片本身。

  早年他用火花四濺的實驗音樂為六零年代胡扯的義大利喜劇片配樂,七零年代用魔鬼般的前衛搖滾配爛糟糟的《驅魔人II》(Exorcist II: The Heretic)……莫妮卡·貝魯奇出演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倒絕非爛片。是一部好電影,傷感而沉重。莫裡康內的音樂卻出奇地華美、浪漫、感人,是他後期最好的作品之一。

  順便說一句,那年奧斯卡《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再次在奧斯卡惜敗,輸給譚盾的《臥虎藏龍》原聲。

  10、《L'Ultima Diligenza per Red Rock》—— 電影《八惡人》(The Hateful Eight, 2016)原聲

  在人生的倒數第二部電影中,莫裡康內回歸西部片。這次他的合作對象是昆汀·塔倫蒂諾。二人的關係不像莫裡康內和萊昂內、朱塞佩·託納多雷一樣是好友。二人的關係比較複雜,體現之一或許就在《八惡人》的配樂中。很多橋段是莫裡康內的舊作,來自《怪形前傳》《驅魔人II》等影片。為《八惡人》新寫的樂曲則有他早年的邪典風範,面對黑暗,推進再推進。(澎湃新聞記者 錢戀水 編譯)

原標題:紀念|通往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的十首歌

責任編輯:李曉靈

相關焦點

  • 通往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的十首歌
    愛電影的人,心裡都有一張埃尼奧·莫裡康內的歌單。我們或因電影注意到他的音樂,或因音樂更沉浸於電影。 一個甲子的職業生涯,500多部電影配樂還不是莫裡康內的全部。他謙稱自己不算最勤奮的作曲家,但從古典、爵士,到實驗、搖滾、民謠、即興,浩瀚作品,無所不包。
  • 配樂大師莫裡康內:用音樂創造電影的靈魂 | 逝者
    莫裡康內被描述為「一個具有神秘光環的人」,他的名字仿佛就是電影配樂的同義詞。在他一生寫下的500多首電影配樂中,包括但遠不止於《美國往事》、《天堂影院》、《海上鋼琴師》這樣的經典名作。「在賽爾喬·萊昂內(Sergio Leone)導演的一系列『意面西部片』中,莫裡康內的配樂絕不是一個背景……它有時是個陰謀家,有時是一筆諷刺,其曲調在前景中和任何一個演員的臉一樣生動。」
  • 紀念|通往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的十首歌
    愛電影的人,心裡都有一張埃尼奧·莫裡康內的歌單。我們或因電影注意到他的音樂,或因音樂更沉浸於電影。一個甲子的職業生涯,500多部電影配樂還不是莫裡康內的全部。他謙稱自己不算最勤奮的作曲家,但從古典、爵士,到實驗、搖滾、民謠、即興,浩瀚作品,無所不包。7月6日,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在羅馬去世,享年91歲。
  • 逝者|莫裡康內:他的音樂給電影以靈魂
    莫裡康內曾為超過500部電影創作配樂,曾創下一年為27部電影配樂的驚人紀錄,代表作包括《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黃金三鏢客》《西部往事》等。2007年他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作曲家。2016年,他憑藉昆汀·塔倫蒂諾的《八惡人》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
  • 再見莫裡康內,用電影配樂講故事的人
    但請將思緒屏住,回想起熒幕上漂流在大西洋上的維吉尼亞號,紐約貧民窟的倉庫與餐館,美國南部荒涼的沙漠與小鎮,還有義大利南部的電影院和西西里島……腦海裡浮現出了零碎的音樂碎片,拼湊出你的電影編年史,也串聯起他作為電影配樂大師的一生。生於羅馬臺伯河畔,莫裡康內的父親是一名傑出的爵士小號手,也是莫裡康內的音樂啟蒙人,教授了他一些簡單的識譜、作曲和小號演奏能力。
  • 紀念|莫裡康內的音樂不僅是電影的一部分,它就是經典本身
    莫裡康內的律師最早對外證實了他離世的消息。據稱,他上周摔了一跤後旋即被送往醫院,檢查發現大腿骨折。對於這個年齡的老人而言,這無疑是危及性命的大傷。酷愛下西洋棋的莫裡康內在這場與死神的對弈中,終究沒能贏得勝利。
  • 配樂大師莫裡康內魂歸「天堂電影院」
    莫裡康內在彌留之際,感謝家人的陪伴,也感謝無數熱愛其作品的樂迷,為他的創作帶來了巨大的鼓舞和支撐。&nbsp&nbsp&nbsp&nbsp莫裡康內在半個多世紀的音樂生涯中,參與製作的各國電影配樂不下400部。
  • 莫裡康內去世:電影配樂大師還是沒等到王家衛的「禮物」
    據外媒報導:義大利作曲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去世,享年91歲。在電影《一代宗師》中,王家衛採用了莫裡康內的配樂,他說莫裡康內是他觀影的美好回憶。而王家衛監製的莫裡康內傳記電影本計劃今年公映,可惜莫裡康內還是沒等到王家衛的這份「禮物」。大師去世,王家衛特地發文悼念:往事長存,心中有過。
  • 配樂大師莫裡康內走了,天堂也許有電影院,但他的音樂已永留人間
    但必須認識到的是,他那無比豐富的音樂語彙是建立在龐雜的作品數量基礎之上的,而它們當中,真正成為經典並受到樂迷喜愛的作品比例其實並不高。對於一名作曲家來說,一部代表作足以使其流芳百世,而莫裡康內的大師身份則是建立在一長串經典作品之上的,但必須記住,他的作品實在是太多了。
  • 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離世,從此《天堂電影院》裡多了天籟般旋律
    當今最偉大的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因為上周摔斷了股骨,導致併發症在羅馬去世,享年92歲。他一生中曾經給《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美麗的傳說》等500部電影配過樂,留下了經典無數。《美國往事》劇照《美國往事》的成功和莫裡康內的配樂密不可分,不過據說《美國往事》早在開拍7年前,莫裡康內的配樂便已譜好,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1989年,萊昂內因心臟病離世。他與莫裡康內的默契配合,給影史留下了一段傳奇。
  • 電影原聲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去世
    原創 經典947 經典947日期獲奧斯卡獎的電影原聲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去世,享年91歲。莫裡康內出生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起初他與《荒野大鏢客》導演賽爾喬·萊昂內(Sergio Leone)保持密切合作,為他拍攝的《黃金三鏢客》和《美國往事》等六部電影創作了配樂。莫裡康內為《天堂之日》、《豪情四海》、《天堂電影院》,《不可觸犯》、《阿爾及爾之戰》等影片創作的配樂均廣受推崇。
  • 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去世:「我相信死後有另一個世界」
    之後是萊昂內的《神機妙算》(Le Clan des Siciliens,1969)、《對一個不容懷疑的公民的調查》《教會》《阿爾吉爾之戰》《鐵面無私》和託納託雷的電影作品。最後我還是有十四段影像要放,沒辦法再減少,數量比正常多了一倍。但我決定冒險,就不要管時間了。莫裡康內早上稍晚會坐火車來,我們約了共進午餐,我去找他的時候才想到,我們從來沒有一起吃過飯。
  • 埃尼奧·莫裡康內往事:沒給《發條橙》配樂,我感到遺憾
    莫裡康內十分高產,曾為超過500部電影創作配樂,代表作包括《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黃金三鏢客》《西部往事》等。2007年他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作曲家。
  • 聽完莫裡康內的十大最佳電影原聲,才算了解他的一生
    作為義大利西部片的先驅,《荒野大鏢客》不僅為觀眾迎來了一位新的反英雄角色,更是帶來了莫裡康內那創造性的配樂——口琴、口哨、人聲、鐘聲、電吉他...當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時,所帶來的的音樂力量,也讓義大利作曲家莫裡康內一炮而紅。02.
  • 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西部往事》成影史傳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號:文藝語絲 ,ID:gh_91d106e7fe78】一生為400多部電影配樂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7月6日,因併發症在羅馬逝世莫裡康內曾為400多部電影製作過配樂,其中包括《美國往事》《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黃金三鏢客》《西部往事》和《八惡人》等耳熟能詳的經典電影。莫裡康內創作的音樂有著宏大構架的故事,意境幽深的配樂,都使得整部電影更加豐富和深邃了。
  • 傳奇配樂大師莫裡康內去世 享年91歲
    時光網訊 傳奇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上周在羅馬摔傷了髖部,今日由於併發症去世,享年91歲。  莫裡康內對電影配樂史有著革命性的貢獻,他與著名義大利導演賽爾喬·萊昂內合作「賞金三部曲」《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黃金三鏢客》,令莫裡康內在電影配樂界名聲大噪,其粗糲、瀟灑的小號主題和獨特的口哨獨奏,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並開創電影音樂史上的先河。
  • 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去世,《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天堂電影...
    {"title":"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去世,《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等電影配樂均出自他手", "url":"https://www.cqcb.com/entertainment/2020-07-06/2643347.html", "image":"https://
  • 紀念作曲家莫裡康內:電影之於他猶如大海之於1900
    莫裡康內1928年出生於羅馬,父親是一名傑出的爵士小號手,也是他的音樂啟蒙人,在父親的教導下,莫裡康內6歲就開始作曲,12歲進入羅馬聖切契裡亞音樂學院學習。2007年,莫裡康內從導演、演員伊斯特伍德手中接過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獎盃,成為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作曲家與擅長交響樂配樂的大師漢斯·季默、約翰·威廉士等人相比,莫裡康內的音樂風格並不那麼恢弘磅礴,他的創作風格輕盈,多變,特別能與電影人物共情。
  • 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走進埃裡奧·莫裡康內的音樂世界
    2005年,美國電影學會「AFI百年百大電影配樂」評選中,莫利康內1986年的作品《戰火浮生》(又名《教會》)排名23。莫裡康內一生為500多部電影創作過配樂,留下的經典數不勝數,由於篇幅有限,在此大致回顧一下這位音樂靈魂詩人的一生和他的代表作。
  • 《海上鋼琴師》傳奇配樂大師走了,留下太多經典
    在古典音樂唱片領域,莫裡康內已獲得27張金碟,7張白金碟,3張金碟。久不發微博的王家衛也發微博悼念大師的離去。在王家衛的電影《一代宗師》中,曾經用到莫裡康內的配樂。接下來,就給大家列舉下,關於莫裡康內的40件事,帶你了解這位音樂界的奇人。1.莫裡康內1928年生於羅馬,畢業於聖切契裡亞音樂學院,曾為超過500部的電影、電視寫過配樂,風格橫跨古典、爵士、流行、搖滾、電子、世界音樂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