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食代
在美國測試大半年後,肯德基終於要開始在中國市場賣「植物肉(plant-based meat)」炸雞了。
昨天,肯德基中國在官方微博宣布,推出雞肉風味的植物蛋白製品「植培黃金雞塊」。該公司在一份通報中將新品形容為食物界的「新能源」,因為它使用創新技術,並跨界用植物基食材創造出了「媲美真肉的質感和風味」。
這也讓肯德基成為了在中國市場率先採用植物蛋白製品的西式快餐品牌之一。
「植物肉」炸雞來中國了
不過,目前只有一部分消費者可以搶先體驗。該公司表示,新品將首先在上海肯德基和平餐廳、廣州肯德基花城灣餐廳、深圳肯德基阿里中心餐廳三家餐廳開始上市「公測」,嘗鮮價為1.99元/5塊。
根據肯德基官博顯示,4月20日-4月22日,測評體驗預售券將於每日8:00開始在肯德基APP限量預售,消費者可憑「預售券」對應日期,在4月28日-4月30日到指定餐廳進行線下兌換。
小食代留意到,發售不久,3個城市的門店今天(20日)發布的「預售券」已經被美食愛好者們火速申領一空。
也許很多看官會有疑問:「這不就是我們的素雞素肉嗎?」
事實上,這一波全球「植物肉」風潮下的產品和中國消費者熟悉的「素雞」並不完全是一回事兒。簡單來說,「植物肉」使用的現代技術提升了擬真度,從口感和味道上來說更接近肉類。
公開資料顯示,製作「植物肉」需要將大豆的蛋白水解,進行熱反應,釋放植物中的「肉味」分子,同時要將大豆蛋白的球狀蛋白變成拉絲蛋白,以更好模擬纖維狀的動物蛋白,從而帶來「有嚼勁」的口感。
肯德基今天在一份通報中表示,此次推出的雞肉風味植物蛋白製品,使用了「專屬烹製工藝」。在原料方面,主要選用了大豆蛋白、小麥蛋白,並添加了豌豆蛋白以豐富植物肉層次感,再經「特殊工藝處理」,打造出更接近肉類的質感和風味。
「為了增加產品的口感,肯德基還在雞塊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馬蹄丁,提升了咀嚼快感的同時也會讓產品多汁美味。」該公司介紹道,新品具有「可與真實雞肉相媲美的咀嚼感」。另外,為提升美味度,「植物蛋白雞塊」還佐以多種辛香料,並配有一層特製的酥脆外裹層,給味蕾帶來全新體驗。
全球掀起的「植物肉」風潮
這並非肯德基在全球範圍內第一次推出「植物肉」產品。
小食代介紹過,早在去年8月,肯德基就與植物肉供應商Beyond Meat合作,在美國亞特蘭大的一家餐廳推出了「植物肉炸雞塊」。該話題很快在國內也引發了消費者討論,還一度上了熱搜。
同樣,這家快餐連鎖也是選擇了先小範圍進行公測,收集消費者反饋,然後再進一步擴大銷售網點。肯德基當時表示,作為品牌食品創新策略的一部分,肯德基「有經常測試獨特而美味的新菜品的傳統」,並會考慮到食品趨勢,以及評估顧客對新品測試的反饋。
據外媒此前報導,肯德基售出的「植物肉」炸雞在開賣不到五小時內售罄,消費者甚至在該餐廳開門前數小時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據悉,新品評價也不錯。「肯德基植物肉炸雞味道很贊,我們的顧客很難分辨出來它是植物基的,很多顧客評價說『它嘗起來像雞肉』。」肯德基美國公司總裁凱文·霍克曼(Kevin Hochman)當時曾在一份通報中說。
隨後在今年2月,肯德基將與Beyond Meat合作推出的植物肉產品擴展到了更多的美國餐廳,包括位於夏洛特市(Charlotte)、納什維爾市(Nashville)及其周邊地區的70多家肯德基餐廳。
肯德基也並非唯一一家試水「植物肉」市場的餐飲巨頭。
小食代介紹過,在中國市場,全球三大比薩巨頭之一的棒約翰上周五宣布在近150家餐廳推出了「植物肉披薩」。而在海外市場,星巴克在加拿大推出「植物肉三明治」,麥當勞在加拿大推出名為P.L.T.的「植物肉漢堡」,漢堡王在美國銷售「植物肉」皇堡等;不過它們暫時均未引入中國市場。
未來或在全國上市
參照肯德基美國的做法,在此番「公測」之後,未來「植物肉」產品有望在更多肯德基中國門店銷售。
「肯德基將傾聽消費者真實反饋,並繼續探索和優化配方與工藝,力求打造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的植物蛋白產品。」該公司在今天發布的一份通報中說。
肯德基還在通報中表示,此次推出的「植培黃金雞塊」選擇了「在植物肉生產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國際肉類合作夥伴,並在此次產品研發過程中運用了其全球供應鏈資源整合優質原材料。
小食代進一步了解到,上述提到的合作夥伴是嘉吉(Cargill)。作為「全球四大糧商」之一,嘉吉也正在不斷加碼植物肉市場,包括投資北美豌豆蛋白生產商Puris等。
「如果之後要全國上市,就必須要考慮供應商的產能是否能跟上,不可能賣兩天就斷貨了,所以後續有可能會多方面考量合作夥伴關係。」一位業內人士今天告訴小食代。
事實上,除了餐飲巨頭,植物肉供應商也在積極布局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
市場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肉類替代食品規模約為46億美元,到2023年有望達到64億美元,亞洲是增長最快的地區。
美國Impossible Foods的執行長帕特·布朗去年曾對CNBC表示,中國市場是這家公司的「巨大機遇」。美國Beyond Meat此前則表示,計劃在2020年底前開始在中國進行生產。
在中國,「植物肉」的消費需求也呈現增長趨勢。
根據益普索Ipsos調研數據顯示,超過70%的消費者認為目前食用的加工肉製品(午餐肉等)可以被替代;植物基人造肉的替代性比實驗室培養肉更高,尤其在加工肉製品與豆製品的品類中,86%的消費者表示將會在新冠疫情後改變肉類消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