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網訊 受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影響,東北、山東等地的強風雨將會對設施農業、蓄禽養殖、沿海地區的水產養殖業等產生較大影響,農作物倒伏風險較大,低洼地塊或現內澇。農作物如何防禦?中國天氣網特別採訪了農業氣象專家,快來get農業防臺知識。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颱風「巴威」防禦工作
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8月26日已進入黃海,之後將明顯加快腳程,中央氣象臺預計,「巴威」將於27日上午以颱風級在遼寧東部到朝鮮西部一帶沿海登陸。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8月25日消息,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此次颱風「巴威」的影響,緊急部署颱風防禦工作,要求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山東等地農業農村部門切實做好各項防禦措施,切實減輕災害損失。
黑龍江大部作物處於成熟期 警惕颱風帶來的倒伏風險
目前東北地區玉米、大豆、水稻等秋收作物正處於產量形成關鍵階段,「巴威」對東北地區影響時間長,農業氣象專家建議上述地區需重點防範強風雨引起的農作物倒伏和農田積澇。
以黑龍江為例,黑龍江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專家王銘介紹,目前黑龍江小麥已成熟,玉米和水稻進入乳熟期,大豆進入鼓粒期,大部地區作物長勢較好,發育進程早晚不一,但均在安全成熟期。目前高稈農作物植株高度達到頂峰、穗粒重量大增,在颱風及其攜帶雨水的作用下,是較易發生倒伏現象的時期。雨水會使植株地上部分重量增加,同時引起莖稈物理強度降低,此次颱風影響還會造成根系土壤鬆動,支持能力下降,在大風的作用下,容易引起高稈農作物倒伏。同時降水會在地勢低洼農田匯集,可能形成積水內澇,對作物灌漿成熟不利。
王銘表示,黑龍江農作物倒伏風險較大,低洼地塊或現內澇,建議當地提前採取疏通農田溝渠、加固農業設施等措施,增加查田力度,及時排澇,及時採收成熟果蔬,以避免或減輕颱風對農業的不利影響,同時要加強後期田間管理,注意預防病蟲害。
遼寧部分地區土壤過溼 颱風過後應儘快排澇
針對遼寧目前的農業情況,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郭安紅介紹,8月之前,遼寧西部和北部曾出現農業乾旱,8月上旬遼寧開始出現降水,但並沒有完全緩解旱情;8月中旬之後遼寧降水逐漸轉為偏多,上述地區旱情得到明顯緩解。而近幾天,受颱風影響遼寧再次出現強降雨,部分地區出現土壤過溼的現象。
以大連為例,大連市氣象服務中心農業氣象服務科專家尹遠淵介紹,8月以來,大連市降雨偏多,尤其是普蘭店北部、莊河等地已連續出現較強降水,土壤水分趨於飽和,受颱風「巴威」外圍雲系影響,26日凌晨開始,大連陸續出現陣雨或雷陣雨,預計將持續到27日傍晚前後。建議大連當地降雨後應儘快排澇降漬,促進植株恢復生長;大風易造成玉米等高稈作物倒伏,果樹落果折枝,農戶要做好農作物、果樹防倒和大棚等生產設施加固措施,避免災害損失。
另外,目前大連地區處於休漁期,颱風影響主要是漁業養殖方面,需防範颱風帶來的風雨影響,尤其是黃海北部風力偏大,建議廣大養殖戶及時加固漁港設施和堤壩,做好養殖設施防護和養殖池水位管理工作;建議船隻及時回港避風,人員上岸,確保生產安全。
專家詳解颱風來臨前後農作物及水產防禦妙招
最後郭安紅補充,上述地區的農民朋友需抓緊搶收已成熟的瓜果蔬菜等作物,未下雨地區及時清理疏通田間溝渠和畜禽場排水系統,防止發生大面積內澇;水產養殖區可設置防逃堤壩,防止水產物逃逸;同時強化安全生產,避免發生次生災害。大風降雨天氣,農民朋友儘量減少外出作業,確實需要外出作業,首先做好個人安全防護;進入棚室進行農事操作時,一定要對牆體、骨架等進行檢查,消除坍塌、鬆動等安全隱患,避免因棚體坍塌造成人身傷害;要檢查電路,及時更換受損的電線、插座等,保證用電安全;要仔細檢修電動捲簾機、電動卷膜器等機械和設備,保證其安全運行。
降水過後要儘快疏浚田間溝渠,尤其是地勢低、曾發生作物淹水的地塊,要確保儘快排水,保證田間排水暢通,防止澇漬危害;退水後,及時扶正植株;部分蔬菜作物,暴雨過後要及時清洗葉面殘留的淤泥,以促進作物儘早恢復光合作用;對受澇田塊,追肥要快,養分要全,數量要足,起到養根護葉的作用;雨後田間溼度增大容易引發病蟲害,要及時噴藥,綠色防控。
另外,因情施策處理倒伏作物植株,對被水衝歪或衝倒的果樹等及時進行扶正、培土、加固,必要時進行支撐綁縛;對發生倒伏和受損的設施大棚、支架等,特別是主體框架已倒伏的,要及時清理倒伏現場,擇期重建,部分棚體和棚膜受損的要及時進行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