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記憶之六」貼春聯,貼出美好的願景和祝福

2020-12-17 齊魯壹點

貼春聯,貼出美好的願景和祝福

白來勤

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中國的老百姓們,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喜迎佳節,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春聯也叫對聯、門聯、楹聯、對子、春貼、春榜、門對等。朝鮮、韓國、越南這些國家,因為深受華夏文明影響,也和我們一樣過春節、貼春聯。

紅學大家周汝昌,對春聯非常推崇,認為「春聯是舉世罕有倫比的最偉大、最瑰奇的文藝活動。」的確,春聯具有最為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文藝活動,呈現出最為深廣的民間智慧。

戰國時代開始,家家戶戶在大門的兩邊懸掛「桃梗」,或稱「桃符」。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桃符是一寸寬、七八寸長的兩塊桃木,上面分別寫著「神荼」和「鬱壘」。有的桃符上,還畫著「神荼」和「鬱壘」的神像。傳說,在東海的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桃樹下面,有主管萬鬼的神荼和鬱壘。他們法力無邊,只要發現有鬼做壞事,就會把惡鬼捆起來餵老虎。

《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左神荼、右鬱壘,可壓邪驅鬼,這也就最早的「門神」了。

五代十國時,公元964年除夕,後蜀之主孟昶,命學士辛寅遜在桃木上題寫聯語。辛大才子寫完後,頗有藝術造詣的孟昶,看了很不滿意。孟昶自己拿來毛筆,親自題寫了一副春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在孟昶的提倡下,駢體聯語,替代了「神荼」、「鬱壘」。桃符,除了避邪驅災,還能祈福、祝願。人們一度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隨著敦煌遺書的深入研究,世界紀錄協會宣布:世界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這幅春聯,由唐朝劉丘子撰寫,時間是開元十一年,也就是公元723年,比孟昶題聯早240年。

宋代,春聯一度寫在桃木上,王安石在詩中記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北宋《歲時雜記》記載,當時的人們,很喜歡把吉祥話刻在桃木板上。後來,桃木板逐步被紙張替代,但還不是很盛行。南宋《夢梁錄》記載,除夕要貼「迎春牌兒」,其實就是紙制的春貼了。

明代,「桃符」真正改稱為「春聯」。明代陳雲瞻記載,春聯之名,始自明太祖朱元璋。當時,朱元璋定都南京。每到除夕,要求公卿士庶家,都要在門口張貼一副春聯。朱元璋自己,微服出遊,與民同樂。朱元璋自己還親筆題寫春聯,贈給學士陶安等臣子。在朱元璋的大力推廣下,春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正因為這個原因,有兩個春聯的傳說都和朱元璋有關。

有一個傳說,有一次朱元璋巡視的時候,發現一家殺豬店忙得沒空找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場題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屠戶不敢張貼,決定高懸在中堂,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後,命人賞了三十兩銀子。

還有一則倒貼「福」字的傳說,也與朱元璋有關。朱元璋用「福」字作記號,準備殺人。為了救人,馬皇后命令全城百姓,在天明之前張貼「福」字。有戶人家不識字,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氣急敗壞的朱元璋,打算拿這家開刀。馬皇后勸道:「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朱元璋認為有理,便放了這家人。貼倒「福」,成了傳統,一來討個吉利,二來紀念馬皇后。

清代的富察敦崇,認為春聯就是桃符。當時的文人墨客,進入農曆十二月之後,就在集市裡書寫春聯,換些潤筆的費用。小年祭灶之後,大家開始張掛春聯,各家各戶,舊貌換新顏。

最常見的春聯,以對聯形式出現,工整、對仗,這就是「門聯」。然而,作為春聯,它既包括一些單條春聯,上面寫上一些吉祥的話,被稱作「春條」、「春語」(一段祝賀春節的話);還包括正方菱形的「鬥斤」,也叫「門葉」、「鬥方」。還有一種春聯,是專門貼在大門兩扉的,叫做「門心」。鬥方是在方方正正的紅紙上,有時單寫一個「福」字。張貼的時候要倒貼,取其「倒」(到)的諧音來寓意「洪福到來」。鬥方有單字鬥方,如「春」、「喜」、「福」、「壽」、「滿」、「有」等,斜放豎立書寫。最普遍的就是福字貼,按例,大家都喜歡倒貼「福」字。山西陝西一帶,進一步演化出倒貼「有」字鬥方的習俗。也有雙字的鬥方,如「大吉」、「常滿」等,通常是直著書寫的。金桔盆上,貼「大吉」;米缸上面,貼「常滿」或「滿」字鬥方。還有四字的鬥方,如「花開富貴」、「出入平安」、「黃金萬兩」、「日進鬥金」、「開門見喜」、「開門萬福」、「滿院春光」、「春光明媚」、「滿院生輝」等。「春語」一般是一段祝賀的話或勉勵的語言。如「百善孝為首,萬惡淫當先」、「從簡入奢易,由奢反儉難」。

春聯、春條的內容豐富多彩。張貼的時候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如給屋梁上貼「抬頭見喜」;給銀柜上貼「黃金萬兩」、「招財進寶」;給面甕上貼「米麵如山」;給老人炕頭上貼「身臥福地」、「壽比南山」;給青年人床頭上貼「身強力壯」、「少者懷志」;給庭院裡貼「滿院生輝」、「吉星高照」;給牲畜口廄裡貼「騾馬成群」、「六畜平安」;給糧倉上貼「年年豐收」、「五穀豐登」;給廚房裡貼「小心燈火」、「嚴防火災」;給鬥上貼「日進鬥金」;給車轅上貼「日行千裡,夜走八州」等等。顧名思義,花盆花瓶上,貼「花開富貴」。大門之上,貼「出入平安」、「開門見喜」、「開門萬福」。院子裡面,貼「滿院春光」、「春光明媚」、「滿院生輝」。雞鴨舍,貼「雞鴨滿圈」。牛羊棚,貼「牛羊成群」。院中大樹,貼「樹大根深」。炕頭牆上,貼「幸福健康」。廚房裡,貼「勤儉節約」等。總之,內容要有針對性,使人高興,使人滿意。如貼錯地方,就會鬧出笑話來。以前,就有人,因為不識字。想著不都是四個字麼,貼哪不是貼。於是,他就快刀斬亂麻。在豬圈上,貼上「人口平安」;在臥室內,貼上「肥豬滿圈」。一時,傳為笑談。這個故事,被清朝李光庭記載下來。收在《鄉言解頤》裡。

傳統的春聯,一般寫在白色的紙上,後來才改在紅紙上書寫。中國百姓認為,桃木也是紅色的,紅色吉祥,可以驅除邪穢,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近些年,也開始流行金色紙張書寫的春聯。而在今天的朝鮮、韓國,包括國內的朝鮮族居住區域,仍然保留了最初的習慣,也就是在白紙上寫春聯。寺廟尼庵,則統一用黃紙。

家裡有老人去世的,當年貼白對聯,第二年貼綠對聯,第三年貼黃對聯。也有的地方,當年貼黃對聯,次年貼藍對聯,第三年貼綠對聯。還有的地方,乾脆三年都不貼對聯。這種春聯,採用特別顏色的紙張書寫,俗稱「孝聯」、「孝春聯」或「丁憂聯」。第四年,守孝期滿,才能張貼紅紙寫的春聯。在福建省的莆田、仙遊、福清、興化地區,喪家貼素色春聯,多為綠色春聯。普通人家張貼白頭春聯,或稱白額春聯。也就是在大紅紙上方,留出約10釐米長的白紙額頭,也叫做聯頭。

滿族崇尚白色,清朝宮廷,一度用白紙寫春聯,外包藍邊,內鑲紅條。民國後,滿人逐漸被漢族同化,這一風俗日漸消失。

各地貼春聯的時間,略有差異,有在臘月二十三貼的,也有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貼的。春聯,象徵喜慶吉祥,不能隨意焚燒、撕扯、毀壞或者塗畫春聯。一般來說,春聯要一直掛到來年。貼新春聯前,才能摘下來。有的地方,會把舊春聯燒掉,寓意是:去除舊年的晦氣,迎接新春的福氣。有一個神話,說春聯是天上的神仙。春聯被燒掉後,神仙就會飛到玉帝那裡,會給家庭帶來好運氣。在此期間,如果春聯有破損,需及時修補。也有些地方,認為春聯就是用來驅逐年獸的。過完元宵或者是農曆「二月二」之後,就可以摘除春聯了。更多的人,採取放任不管的原則,貼上後,由著它日曬雨淋、剝蝕脫落。

貼春聯的禁忌

禁忌一:左右聯勿貼錯

在張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要區分上下聯關鍵在最後一個字,根據格律規定,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普通話三聲、四聲)結尾,下聯則是平聲字(普通話一聲、二聲)結尾。

貼對聯時應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左與右則以面對大門或壁柱來分。之所以這樣張貼,是因為直行書寫都是從右到左,所以念對聯也是從右向左念。

禁忌二:貼春聯的時間

民間有一種神話的傳說: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撕破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家家戶戶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等。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有除舊布新的意思。

禁忌三:福字不可隨意貼

貼春聯的同時,有的人家還喜歡貼「福」字,但貼「福」字不是都要倒著貼。 1.大門上的福字必須正貼。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之意,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種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須鄭重不阿,端莊大方,故應正貼。 2.箱柜上的福字要倒貼。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會一直來到家裡、屋裡和柜子裡。 3.特殊情況。如一年中家中有意外發生,希望轉運的朋友可以將福字倒貼。

禁忌四:貼門神不要貼反

貼門神要注意兩張門上的人物臉是相對的,不要貼反了。老式建築的大門都是對開的兩扇門,門神正好一邊貼一張,而現在的住房都是單扇門,兩張門神只能貼在同一扇門上,粘貼時要注意位置的美觀大方。

禁忌不門當戶對

選擇春聯時,還要注意「門當戶對」,以協調大方為宜。小門貼大聯或大門貼小聯都不合適,既影響美觀,也容易令人產生其它不好的聯想。普通人家,選15到20釐米寬的春聯。商鋪店家,根據門面寬窄,選20到30釐米左右的春聯。即使是機關大院,春聯也不宜超出40釐米的寬度。

作者系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金融作家協會秘書長、西安市灞橋區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西安市文史館研究員,陝西省文學藝術創作人才「百人計劃」首批(2017-2019)入選作家,曾出版詩集《聖像與陽光》、散文集《生命禮讚》《牆縫蘆葦》等多部文學專著,榮獲中國西部「魯迅雜文獎」、第三屆「中國金融文學獎」等多種獎項,多篇散文作品入選一些省市的高考、中考試卷或模擬試卷和教輔資料、特色教材。

《陌上風文藝》主辦:金穗文學社主編:王新靖 楊新剛 主創:白來勤 亦凡 楊崇德 淡霧 王安之 蘇銀東 畢瓊 孔凡勇 白春業 完顏蕙蕙編輯:單連強 朱婧 滕悅 趙曙光 許冉冉 郇長亮 崔吉皓信箱:shirihe@foxmail.com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豬年貼春聯,那「貼春聯」用英語怎麼說?你們那過年貼春聯嗎?
    每年春節咔咔家都要貼春聯,看著喜氣洋洋。昨天跟老媽出去轉悠買了一副春聯,然後拍照P圖炫耀給Adam看。Adam反手就發了下面這個對聯給我,喲!老外也有春聯。Adam還跟我說:「你知道這副春聯在國外特別受歡迎嗎?」,我含糊了一下,因為這怎麼看著像打油詩呢?大家不妨看看,是不是還挺押韻。嘻嘻。
  • 寫春聯、貼春聯,這些常識要熟記
    有民間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曾大力推廣春聯,在他定都金陵(現在的南京)之後,為了活躍春節的文化氛圍,他命令朝廷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在除夕之前,每家每戶都貼一副對聯貼在門上,內容要喜慶歡樂,歌頌太平盛世,祈福祝福蒼生社稷永樂安康。他還要親自巡察民間街坊居所,賞讀各類春聯。所以,春聯在明朝曾盛極一時。
  • 貼春聯 送福字 掛燈籠 過新年
    過春節 貼春聯是中國人最有年味兒的習俗之一象徵著吉祥也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把春聯貼在家門口時才是真正過年的開始「賀佳節滿門吉祥,迎新春全家幸福」······在春節來臨之際,為營造節日氣氛,表達對親戚的新春祝福,富蘊縣人民檢察院開展為親戚貼春聯活動
  • 春聯怎麼貼上下聯最新春聯怎麼貼 春聯幾點貼最好怎麼分上下聯
    春聯怎麼貼上下聯 春聯怎麼貼 春聯幾點貼最好怎麼分上下聯時間:2020-01-24 11: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聯怎麼貼上下聯 春聯怎麼貼 春聯幾點貼最好怎麼分上下聯 2020春節就要到了,很多人都已經在準備寫春聯,貼春聯了,不過也有些人不知道春聯該怎麼貼
  • 春聯怎麼貼上下聯 2020春聯怎麼貼 春聯幾點貼最好怎麼分上下聯
    春聯怎麼貼上下聯 2020春聯怎麼貼 春聯幾點貼最好怎麼分上下聯時間:2020-01-19 11: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聯怎麼貼上下聯 2020春聯怎麼貼 春聯幾點貼最好怎麼分上下聯 2020春節就要到了,很多人都已經在準備寫春聯,貼春聯了,不過也有些人不知道春聯該怎麼貼
  • 春聯怎麼分上下聯,「福」字究竟該正著貼還是倒著貼?答案來了
    在咱們中國過年,有一項傳統習俗,就是貼對聯和「福「字,「福」字年年貼,家家貼,但很多人往往就弄錯了。那麼對聯和「福」字到底 應該怎麼貼才是正確的?小編今天就帶您抓緊時間學習一下,避免貼錯!
  • 韓國人春節不貼春聯貼「輓聯」?網友:明顯是抄作業抄錯了
    我們中國人喜歡在喜慶的節日裡貼喜聯,特別是春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門口貼春聯,用以增添節日喜慶的氣氛,通過春聯表達主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如果身邊有書法高手,手寫的春聯自然是最受歡迎的,如果沒有的話,到商店裡買一副印刷的也未嘗不可,總之一定要有,沒有春聯的春節是不完整的。
  • 男子貼春聯被鎖門外 一手拎肥褲一手攔車取鑰匙
    那些「年」 那些事: 糖水蠟筆雪地鞋都成記憶裡的 「年味」  生活報2月11日訊 春節將至,有人感慨「記憶裡小時候的年味兒正在離我們漸行漸遠」,盼年的喜悅漸漸被物質的豐盛消解。趙麗君告訴記者,那個年代不知道啥叫飲料,只知道糖水很好喝,為了能讓這碗糖水變得更富有「風味」,趙麗君和哥哥、姐姐們腦洞大開,在糖水裡加了少許白醋,合起來酸酸甜甜的,直到現在,那味道趙麗君仍記憶猶新。  春節·春聯  貼春聯被鎖門外 拎著棉褲瓤子去親戚家取鑰匙  講述人:韓曉  去年春節,一大早,韓曉跟爸爸一起貼春聯。
  • 寫春聯貼春聯 /尹燕忠
    寫春聯貼春聯尹燕忠在我的小時侯,物質生活匱乏,精神生活也不豐富,看書書少,更沒智慧型手機與平板彩色電視機。他也不拿架,有他自己的筆和墨,站著凝神一鼓作氣拿下了。那時寫的是:「江山千古秀,祖國萬年春」、「忠孝傳家遠,詩書繼世長」之類的,後來聽說他在唐山犯事了,說他有問題了,後來就不敢找他了。每年都是要貼對聯的。莊戶人家說:「一老年家了,也就圖個新鮮唄。」
  • 貼福字、寫春聯、掛燈籠、備年貨……北京這些街道話年味,迎新年
    當熟悉的童謠飄蕩在耳邊,新春開幕前最美的一段音符奏響,空氣中滿溢著喜慶和年味兒。人們忙著貼福字、寫春聯、掛燈籠、備年貨,翹首以盼新春的到來。▲東城區建國門街道西總布社區組織腰鼓隊、居民代表和小學生一起,喜氣洋洋走街串巷給居民院貼福字,將喜氣福氣送到每家每戶。
  • 在農村,家中有人去世禁忌多:三年不貼春聯,初五前不能走親戚?
    這個習俗的用意在於讓逝者走得體面一些,其次就是,斬斷三千煩惱絲,是對逝者的一種祝福和祈禱,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不再有煩惱,不再惆悵。也有的覺得是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尤其是家裡是老人去世的話,最好是多保留頭髮一段時間,也算是對父母的一種尊重,是孝道的延續。
  • 鄉村「老師」和兒子們有關「周末信教」和「除夕貼春聯」的故事
    理由之二是每天對周末去聚會有個寄託。信這個教,周末都要去聚聚,這樣的話,老年人平時從周一到周六在家裡就會有個盼頭,盼著周末到來的聚會。老年人對未來有盼頭總比一個人在家裡空虛瞎想好,對未來有盼頭對健康是有好處的。理由之三是周末去聚會多是步行,這樣能鍛鍊身體。
  • 春節貼對聯的講究!你貼對了嗎?
    春節貼對聯的講究!你貼對了嗎?時間:2020-01-24 11: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節貼對聯的講究!你貼對了嗎? 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將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那麼,馬上要過年了,2020年春節貼對聯有什麼講究?其寓意是什麼?
  • 春節年俗知多點,說說貼福字、倒貼福字的起源和傳說
    貼福字的起源和傳說貼福字由來已久,據說起源3000多年前的周朝,與大名鼎鼎的姜子牙有關。由於《封神榜》小說的存在,姜子牙在民間儼然神仙一樣存在,姜子牙輔助周武王滅了商紂王,贏得天下後,手執封神榜,開始封神,之前那位嫌棄姜子牙貧窮的前妻馬氏,亦前來討封。
  • 為什麼老人去世後,子孫三年不貼對聯
    那就是老人去世後,喪主在三年內是不能貼對聯的。 眾所周知,貼對聯是中國的傳統年俗。除夕這天,人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對聯貼上。 據傳貼對聯不僅可以起到闢邪的作用,還代表人們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 年年過年貼春聯,你知道春聯的由來嗎?有一個人起到關鍵作用
    小編的老爸在貼春聯又到了一年一度貼春聯置辦年貨過大年的時候了,小編家把養了一年的肥豬殺了,親戚朋友分了分。臘月二十三「辭灶」供養了灶神。就算開始過年。今天是臘月二十八,老爸「打了姜」開始貼春聯。正門對聯就是:接福接平安,迎春應富貴你知道嗎?中國貼春聯,最早起源於西周的桃符
  • 你知道春節如何貼對聯嗎?帖對了福氣、財運可以倍增!
    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這是何等的幸福。過年,最具有意義的當然是這年夜飯了。滿滿一大桌子好吃的,是讓小編最期待的啦!
  • 貼錯對聯不順一年,你家對聯貼對了嗎?
    春節,是中華民族「節之首」, 在我國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民間保存最廣的習俗當是貼春聯和貼門神,貼春聯,是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貼春聯的習俗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
  • 小S生日「Elly貼軀殼照出賣」Lily加碼 本尊激動:想讓媽媽哭死啊
    記者林彥君/臺北報導小S(徐熙娣)今(14日)過42歲生日,大女兒Elly(許曦文)貼出2張小S睡翻的照片,祝媽媽生日快樂,二女兒Lily也發文獻上祝福,讓小S看了超感動,直呼:「想讓媽媽哭死啊!」▼Elly貼出小S睡覺照片祝生日快樂。
  • 《萬事萬物由來》,紀念中國習俗,趣說守歲貼春聯的由來
    那麼,頭髮和舅舅有什麼必然的關係呢?清軍入關後,為了體現「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國主張,決定推行一種奇怪的髮式:男人將頭髮從前部到腦頂剃去,再將四周的髮際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間集中的一塊和一個長長的大辮子。除夕之夜,一家大小圍坐一起,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