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東西文明的大和魂塑造:走向軍國主義的日本式文化自信

2020-12-22 小炒說

在中文簡體書寫的歷史文本中,東鄰日本的現代化始於明治維新。事實並非如此,德川幕府時代的「蘭學」的傳播足以說明鎖國其實並不徹底,東瀛之開化遠勝中國的明清帝國。

1868年的倒幕成功之後,以西南武士為中堅的明治政府現代化樹立為一種國家主義取向的改革運動,確立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的政策。誠然如此,彼時部分日本精英階層還是意識到日本要想強大,就必須與舊文明告別,即脫亞入歐、全面西化。正如福澤諭吉所言:「試看今天日本的形勢,實在是徒有文明之名,而無文明之實;徒具文明的外形,而缺乏內在的精神。」

福澤諭吉所倡導的「脫亞入歐」論在明治初期的日本其實還需要面對很大阻力,「尊王攘夷」尚是那個時代日本社會的輿論主潮。然而,即便是在強烈國家主義主導之下,明治時代的日本政治精英始終能夠清醒地認識到日本必須要向西方文明學習。

福澤諭吉

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時任早稻田大學校長的日本憲政派政治家大隈重信在《越佐教育雜誌》上發表了《我國文明和國民教育》一文,文中言及:

我國因與支那交往便利,儒學盛行。但儒學僅具有完備的道德形式,且實質內容卻十分衰弱。平安時代擺脫漢學,樹我國風,遂以完美之「和俗」證明了我國文化的生命力。但我國國民屢屢被視為極易接受同化力的國民。正如藤原所言,我國的衰弱乃是自鎌倉時代至今一直咀嚼支那和印度文明的結果,我國今日之文明也是封建文明交流的賜物。現在接觸歐洲文明,乃是我國的機遇。

大隈重信將近世日本的衰落歸結為亞洲文明的影響,其中還特別讚賞平安時代的「和風」,即不受亞洲其他國家(主要是中國)影響的獨特的日本文化。大隈重信是明治重臣,他的觀念反映了國家意志,可以說「脫亞入歐」不僅是當時日本社會知識精英的吶喊,也是天皇制國家意志的訴求。

然而,明治政府的「脫亞入歐」只是實現國家強盛的的工具理性,西化可能帶來的政治文明的西式現代化,並非他們所樂見。所以,明治精英們在倡導技術層面的西化同時,又極力保存所謂的日本文明精髓,倡導所謂的「和魂洋才」。比白川生在其《和魂洋才主義》一文說中說,「如果不以大和魂集合國人,國家的前途豈不令人寒心」。

如何去詮釋「大和魂」,日本文化精英其實陷入了一種尷尬。「大和魂」必然要拒絕全盤西化,但是又要反對將日本同源於漢文化,與他們筆下那個腐朽衰敗的舊亞洲文明切割開。「和魂」的內核是要說明,日本文明並非源於古代漢文化,而是日本民族文化同化力的產物。充分表明日本古代文化就具有自創性的民族主義立場。

彼時的日本文化精英將「和魂」與傳說中的日本古史聯繫在一起,《和魂漢才說》一書對「和魂」出典做出了所謂的考證:

和魂即所謂大和魂。從天地初發始,高天原出生到現今萬物生成,高天皇生下靈神,靈神生下神皇,神皇將靈神賜給千萬國的本國,生出大日本穗端國,大日本生出神民,這是自然而然的,假如不能蠱惑異國的橫道,也就不能稱之為神隨的精神了。

按照他們的解釋,日本的「和魂」是一種純粹的神靈天賜,是神對於大和民族的眷顧,是日本獨一無二的精髓,那自然與中國無關。「和魂洋才」塑造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民族主義,也形成了日本人病態的文化自信。他們相信所謂的「和魂」,既超越了傳統亞洲文明,又勝過偏重講求物質文明的西洋文明,是整個寰宇中最優秀的文明。

明治政府與學界的這種「和魂洋才」理論又形成一種互動,「和魂」教育被貫穿於國民教育體系中,「忠君愛國」成為「和魂」養成的核心要義。原本應該成為文化啟蒙教育的事情,在這裡淪為為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的灌輸,這正是日本近代瘋狂悲劇命運的根源。

1879年,元田永孚為明治政府起草了《教學大旨》。在《教學大旨》中,元田永孚主張恪守守祖宗之訓典,把西學限定為知識才藝的範圍,重視以「仁義忠孝」的傳統教化。明治政府塑造忠順臣民是從娃娃抓起的,1881年夏,元田永孚奉天皇之命完成修身教科書《幼學綱要》,以幼童為教育對象,內容包括「孝行」「忠節」「友愛」「信義」等20個德目及其釋義、儒家「四書五經」和日本「國典」的語錄等。通過《幼學綱要》,幼童從小就被教導仁義忠孝,灌輸忠君愛國思想。現代國民並沒有養成,明治國家的服從機器從幼童開始就培養了。

1890年,明治政府正式頒布《教育敕語》將「忠孝」精神進一步融入所謂的「國體精神」之中,以培養人們做一名忠順天皇的「臣民」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文化民族主義至此徹底轉化為日本人對於君國的忠誠。

1895年,由文部省審定出版了一套由金港堂書籍株式會社所編輯的《小學日本歷史》教科書,分為前編、後編、外編。將古代紀元神話正式納入小學歷史教材,例如:第二章神武天皇,第三章日本武尊,第四章神功皇后,第五章仁德天皇等等。整個教材忠實於《教育敕語》的精神,突出對天皇忠誠。

經過明治時代的改革和擴張,日本實現了國家崛起,其膨脹的民族心理在教育領域又得到體現。大正十一年(1922年),文部省審定的《帝國讀本》問世,《帝國讀本》的命名,反映日本經歷明治時期已加入了列強的行列,成為大日本帝國。換言之,「帝國」已經成為日本文化的一種象徵符號,強烈的民族主義躍然紙上。

本應價值中立,充當社會良心的高等學府也籠罩在明治政府國家主義的陰霾之下。1885年,森有禮成為明治政府的第一任文部大臣,他宣揚國家主義,主張培養忠君愛國的人才,他的國家主義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國體教育主義」,即教育要絕對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他說:

學政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國家。譬如在帝國大學提高教務,凡涉及學術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應以國家的利益為重,把國家的利益放在最前面。

帝國的控制不止局限於日本的國立大學(尤其是帝國大學),對於有著一定自由主義的私立大學,帝國政府也沒有放棄插手。原本日本的私立高校設置認定的權限屬於地方,認定程序和形式簡單,國家並不染指,私立學校的發展是相對自由的,但1903年的《專門學校令》和1918年的《大學令》打破了這種局面。《專門學校令》頒布後「私立學校設置認定的權限移交到文部大臣之手」,《大學令》更是規定在私立大學設置認定時制定嚴格的標準,從而將私立大學也納入了國家主義教育體系中。

正是明治時代開始的文化民族主義和教育國家主義,才塑造了日本軍國主義青年,到了昭和時代達到登峰造極。文化自信被轉化為文化國家主義,而在特殊的日本國體下,則又被轉化為對於天皇的忠誠,這正是軍國主義對於近代日本啟蒙一次扭曲。文化自信的背後是近代日本國力的崛起,然而被虛驕膨脹的強盛幻想遮蔽的不止是天皇政府,也蠱惑了全體日本國民,最後的瘋狂與毀滅其實在明治時代就有定數。

相關焦點

  • 環球時報:「大和魂」埋著反智主義基因
    原標題:【日】新井一二三:「大和魂」埋著反智主義基因   今年日本NHK電視臺的「大河劇」即投入最多資本的歷史連續劇,叫做《花燃》,以明治維新前夕的思想家吉田松陰的妹妹為主人翁。吉田松陰虛歲三十時牽涉謀反案件而被處死,可他在松下村塾教育出來的學生後來名聞天下,如伊藤博文、山縣有朋。
  • 軍國主義狂熱的年代,這些日本人選擇說「不」!
    魯迅於1934年11月17日致蕭軍、蕭紅的信中曾說,「日本一切左翼作家,現在沒有轉向的,只剩了兩個(藏原與宮本)。我看你們一定會吃驚,以為他們真不如中國左翼的堅硬。不過事情是要比較而論的,他們那邊的壓迫法,真也有組織,無微不至,他們是德國式的,精密,周到,中國倘一仿用,那就又是一個情形了。」
  • 中國古典文化是東亞文明走向未來的基石
    江戶時代的林羅山主張將朱子學與日本神道相融,以達到神儒合一的境地。石田梅巖提倡神儒佛三教合一,甚至通過社會教化運動,使儒家思想逐漸滲入日本社會的各個層面,成為日本社會文化心理的主要構築力量。所以,以儒學為主幹的中國古典文化傳入日本後,對日本的歷史文化發展及其社會進步都有著顯著的影響與作用。近代日本學者內藤湖南認為:「要想知道日本文化的根源,就必須先了解中國文化。」
  • 【政法文化】檢察文化塑檢魂 文明花開滿庭芳
    【政法文化】檢察文化塑檢魂 文明花開滿庭芳 2020-11-26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和軍國主義同流合汙的知識分子們
    「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的戰爭,對外目的是粉碎英美勢力,而對內則是近代文明所帶來的精神疾患的根本治療」,文藝評論家龜井勝一郎在發言中說,「當然可以認為,我國的古典精神是治療文明之毒的靈丹妙藥。」這代表了許多與會者的共識。他們認為,日本的最大病患,就是過分吸收西歐近代文化和制度而滋生出了毒素。
  • 李慎明:讓太極文化和太極拳在全國進一步普及並儘快走向世界
    [關鍵詞]太極文化 太極拳 黃河文化 中華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1] 我們召開黃河文化與太極拳的學術研討會,就是踐行總書記上述指示的一個實際行動。  文化和文明是人類特有的產物與積澱。
  • 立此存照:和軍國主義同流合汙的知識分子們
    「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的戰爭,對外目的是粉碎英美勢力,而對內則是近代文明所帶來的精神疾患的根本治療」,文藝評論家龜井勝一郎在發言中說,「當然可以認為,我國的古典精神是治療文明之毒的靈丹妙藥。」這代表了許多與會者的共識。他們認為,日本的最大病患,就是過分吸收西歐近代文化和制度而滋生出了毒素。
  • 隱藏千年秘史,被軍國主義利用,日本童話「桃太郎」的坎坷身世
    吉備津彥神社而吉備津彥命涉及一個「吉備溫羅妖鬼傳說」,據說日本的吉備國(日本在設置令制國以前存在的一個國,別名吉備道、備州。其地域為今岡山縣全境、廣島縣東部、香川縣島嶼部分以及兵庫縣西部,吉備國曾與筑紫國、出雲國、大和王權、越國、毛野國等國同時並立,為當時日本較為強大的地方勢力政權,後來服屬於大和王權統治。)
  • 二戰反思:美國從日本撤軍,日本還會回到軍國主義時代嗎?
    現在美國從日本撤軍,日本也不可能回到軍國主義時代,軍國主義時代有自己的社會背景和時代背景,而這些背景從目前來看,日本整個社會是不復存在的。日本軍國主義的第一個要素就是日本天皇專制制度,天皇專制制度在當下已經不復存在,尤其是在美軍駐日期間,對日本進行的政治,社會,經濟的民主化改革,使得天皇制度在日本已經成為一個名義上的象徵,不僅沒有實權,甚至在社會上所起到的一種信仰精神,照比過去也大大折扣。
  • 為文化自信提供堅實支撐
    為中華民族守住文化的根與魂2019年7月6日,中國考古界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浙江良渚古城遺址,這座「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成功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史、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以這樣的方式進一步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
  • 全民瘋狂,教育軍事化,日本軍國主義是如何形成的?
    日本越來越強化的並且已經超出了正常範圍的武士道精神,18世紀開始向世界嶄露頭角,直到二戰期間,受過正規訓練的日本神風突擊隊以自殺式攻擊的方式對美國戰艦橫衝直撞。此時的日本青年表現出的是誓死效忠天皇、隨時準備獻身的形象,並且讓西方人印象深刻的是,日本人的自殺式攻擊不僅僅存在於精英團體裡面,普通士兵裡面也大量存在。
  • 重塑二次元文化自信
    近期,兩名男子穿著日本軍服在南京抗戰遺址拍照的行為點燃輿情,其病態三觀被社會唾棄,兩人也因尋釁滋事被南京警方處以15日行政拘留,付出了應有的代價。這種極端媚日現象雖然只是個案,但如何提高二次元等亞文化圈話語權,進一步增強青年文化自信,則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媚日青年的產生與二次元文化密切相關。
  • 留住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與魂
    作為國家文化建設重要主題活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近年來更加著意使公眾成為活動的主人,將國家行動轉化為每一個國民的文化自覺。以營造出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升國民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眾所共知,中國歷史悠久,文明源遠流長。
  • 日本陸軍又嫉妒又羨慕,綽號「大和旅館」,大和號究竟多麼奢華?
    說起"大和"號戰列艦,一方面它作為日本軍國主義罪惡的象徵,葬身魚腹是理所當然;另一方面如果僅僅從裝備的角度分析,"宇宙戰艦"自然名不虛傳。在二戰時期日本軍人眼裡,大和號不僅是一艘戰艦,憑藉著奢華的生活條件被當之無愧的冠以"大和旅館"稱號。
  • 尾田塑造了愚蠢的御田,猥瑣的桃之助,腦癱的大和,還強吹他們
    和之國篇目前已經進入高潮階段,這個號稱有史以來最大的篇章卻看出尾田自己在狂吹自己的國家,也就是日本。因為和之國的原型就是古時候的日本。而根據目前最新一話996話的劇情內容,小蜘蛛看出尾田是塑造出三個角色,從他們登場那一刻,就強吹他們,吹上天那種。 這三人分別是光月御田、光月桃之助、大和。
  • 遣唐使的文化&飲食流傳,了解古今被塑造的日本
    日本從中國帶回來了玉工,木工、瓦工、泥工,手工業等等。到了明治維新之後,儘管日本派出了一千多人的研修生,到先進國家發達國家學各行各業,但是他們回來之後不是一味的輸入,而是在消化之後,向周邊國家輸出它的文化。很多我們用的現代漢語修辭都來自於明治維新。比如「直面人生」,「直面」這個詞是日語。
  • 日本慫恿德國軍艦進入南海,讓人想起二戰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是日本的文化母國,日本之所以能夠"文明化",與中華文化的傳播與輻射密不可分,不論是武士道、茶道、空手道、文字、建築、信仰莫不受其影響。對於日本來說,若不能戰勝中國,那麼在民族心理上永遠不會自信,只有打敗了自己的師父,日本自覺才能真正"出師",才能統領亞洲,走向世界,日本是中國最好的徒弟,也是最有野心的徒弟。
  • 由慧能與笛卡爾的二元論走向文化自信
    笛卡爾的思維影響了牛頓,要不怎麼牛頓最後找到原動力的時候到了上帝那裡,更主要是對於哲學出現了巨大的分叉,一個是走向了絕對精神領域,一個是黑格爾的絕對精神,但是黑格爾牛逼啊,雖然理論是唯心主義,但是人家的辯證法已經達到了人類的巔峰,實際就是你說東他說西,你說打狗他說罵雞;另外一個是走向了現象主義,那就是以薩特為代表的存在主義,以及之後的胡塞爾的現象主義,薩特的「
  • 渡來人與「彌生飛躍」:日本文明是如何形成的?
    這些人通常是因國內戰爭頻繁或隨文化交流傳播而移居日本,他們人數不多,遠不到能改變日本民族基因的程度,但擁有高度文明,他們移居到日本,對日本發展自然能起到極高的作用,農耕技術、土木建築技術,以及燒制陶器、鍛鐵、紡織等農業文明均是由他們在日本傳播開並擴散的(日本彌生時代稻作文化傳入日本,雖然日本繩文時代後期就有稻作,不過真正開始普及,要到公元前3世紀以後才迅速在日本列島傳播開來)。
  • 海賊王中的大和就是尾田榮一郎先生的理想日本國
    ,所以他才敢於向讀者輸送他的看法和堅持他的民族主義——現實主義和民族主義者才是一個真正站直腰的人,那種和平主義者要麼是思想太幼稚,要麼就是高曉松式的沒有真本事的人,國與國之間每分每秒都是競爭關係,都是現實主義的民族主義,尾田榮一郎早就看透了這一切,所以他現在在和之國篇才敢於把「大和」直接畫進漫畫——大和相當於我們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