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第二天,部隊緊急指示:必須十分重視排除地雷

2020-12-25 網易

2020-12-21 13:43:50 來源: 得到永遠呀

舉報

  越南於1975年春季取得抗美救國戰爭勝利之後,黎筍集團的地區霸權主義野心急劇膨脹,全力謀求建立印支聯邦,企圖稱霸中南半島。為達此目的,河內當局軍事控制寮國,入侵柬埔寨,這些侵略行徑理所當然地遭到了中國的堅決反對。越南於是視中國為其推行地區霸權主義的最大障礙,加緊進行對華戰爭準備。越軍下了很大工夫在北部邊境六省山嶽叢林地區利用、改造地形地物,設置障礙,企圖以此增強其防禦的穩定性。

  從1978年下半年起,越軍就有計劃地在邊境炸橋、毀路、設障、埋雷。到我軍自衛還擊作戰打響之前,在雲南方向,除了河口大橋、船頭大橋被堵塞暫時沒有炸毀之外,昆明軍區當面中越之間所有橋梁皆被毀壞,所有邊境縱向公路皆被切斷,邊境大、小通道皆布設布雷,重要區域還拉了鐵絲網,設置了竹籤、釘板。越軍設置的障礙中,對我軍威脅最大的是防步兵地雷和反坦克地雷。防步兵地雷大部分為壓發、絆發雷,少部分為定向雷和跳雷。那麼,越軍是怎麼打地雷戰的呢?

  

  重點設置。

  越軍陣地前沿布設有大量地雷,同時在重要城鎮(如孟康、發隆)周圍主要接近道路,我軍偵察分隊活動之區域進行重點布設或臨時布設。越軍判斷老街右翼,即我國牛皮塘當面是我軍的主要進攻方向,戰前即在此區域的330高地布防步兵地雷300餘枚,每米正面達3至15枚;又比如我軍偵察分隊推進至小曹活動,越軍發現後即迅速布雷,全線情況皆是如此。

  布雷詭密。

  越軍除了在陣地前沿、一線通道和炮火死角必然布設地雷之外,還特別選擇我軍可能利用的小路兩側草叢、耕地或山坡,或者有利於我軍疏散、展開或休息的地域布設地雷。當我軍部隊繞行、隱蔽、疏散時正中其下懷。我軍121團偵察分隊在發隆附近行進中發現越軍雷區後,離開小路幾米進入耕地,力圖避開雷區,卻不料多次觸動絆發、壓發混合雷群。此外,越軍在撤離防區之前,還善於在道路及倉庫中臨時布設地雷,我軍在這次作戰中多次遇到這種情況。

  

  混合布設,嚴密偽裝。

  越軍在反坦克雷區前布設有防步兵地雷,並將壓發雷和絆發雷混合使用。草深林密處多為絆發雷,植被稀疏處多為壓發雷。重點區域1枚絆發雷旁邊布設1至3枚壓發雷,用樹葉、樹枝、雜草掩蓋。絆發雷使用細鐵絲、繩子、布條、藤條引發。越軍布雷沒有一定的規則,但有的雷區設有識別標誌,以防止自傷。

  假陣地及主動撤離的誘惑陣地布雷多。

  越軍通常在我軍可能攻佔、利用,但對其戰術價值不大的高地上構築假陣地,不派兵或者少派兵,多布雷,同時進行火力控制。其主要布雷區是在塹壕、掩體或掩蔽部內,當我軍攻佔、利用此類陣地時則可能被地雷殺傷。比如在我牛皮塘當面的一個無名高地上,越軍在每75米至80米長的塹壕裡埋雷10餘枚,每個掩體裡埋雷1至3枚,掩蔽部裡埋雷6至8枚。

  

  前沿布雷多,縱深布雷少。

  為了重點封鎖邊境一線重要通道,越軍經過較長時間的準備,布雷較多,而且成組、成群布設。其縱深地區,除了少數重要陣地前沿之外,一般未布設地雷。我軍149師在沙巴進攻戰鬥中,主攻及迂迴部隊,被地雷殺傷的比例較小。

  炸橋毀路,布雷設障。

  越軍通常於撤退之前緊急炸橋,企圖阻滯我軍前進。在自衛還擊作戰中,從朱至缸荷至沙巴的10號公路上有9座橋梁,大部被越軍炸毀,在7號公路一段25公裡長的路上,大小橋梁7座,全被越軍炸毀。而且越軍還在這個路段上布雷13處,設置了不少障礙。

  

  越軍地雷對我軍步兵的威脅極大,如41師123團進攻孟康地區1227高地、1372高地西南無名高地時,衝擊中觸雷傷亡51人,影響了部隊戰鬥;42師126團在滿鎂戰鬥中,觸雷傷亡佔總傷亡的20%;122師365團8連進攻那良諾1號高地時,先後觸雷傷亡32人,佔了全連兵力的四分之一,被迫停止進攻,改由364團7連投入戰鬥。

  2月17日第一天的戰鬥結束之後,針對越軍地雷的嚴重威脅,部隊總結出一條經驗:「各部都必須十分重視排除地雷,敵在我必經之路線兩側設置不規則地雷場,對我進攻影響甚大,也是造成我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後必須嚴密組織排雷,不可粗心大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對越反擊戰爆發時,越南「親華派」在幹什麼?
    這就導致了著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發生。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根本原因還在於中國和當時的社會主義大哥蘇聯之間糟糕的關係。當時越南實現全國統一之後,親華派的代表在越南領導人的寶座爭奪中失敗,使得作為「親蘇派」代表的黎筍上位。作為「親蘇派」的代表黎筍一向非常聽從蘇聯的指示,而因為之前70年代初中蘇關係的惡劣化,蘇聯早已不滿中國的態度。
  • 對越反擊戰:許世友善用火力覆蓋,我軍48個團群毆越軍炮兵9個團
    前言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雙方主要參戰部隊為陸軍。為此炮兵的火力覆蓋,便成為這場戰役的關鍵!「打進去就是戰術」1979年對越反擊戰,是分為東西兩個戰場來進行的。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便負責東線廣西方向。許世友的作戰風格便是剛硬,這從他的軍事思想便可得知。許世友將軍有句名言:「什麼叫戰術?打進去就是戰術。」
  •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打開越軍監獄,看見了什麼?氣的渾身發抖
    1979年2月17日,對越反擊戰打響,128師直偵連奉命深入敵後偵察敵情,旨在為後續大部隊提供準確情報,但在偵查過程中,128師直偵連的解放軍,卻在途中發現了越軍的監獄,打開一看,氣的渾身發抖。
  • 對越反擊戰中越軍打仗有特點,火力猛工事強逃跑快能打遊擊戰
    先和法國人打,再和美國人打,南北方自己還打,加上侵柬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幾代人烽煙不息,都打成了精。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軍充分發揮了陸軍的主要作戰特點,同解放軍進行了硬碰硬的較量。下面就試舉一下越軍的主要作戰特點。
  • 他是對越反擊戰犧牲的最高將領,兇手被捕後,竟是個越南老頭?
    對越反擊戰雖然持續的時間不長,但是給解放軍造成的損失卻是很大的,我們在短期內不但犧牲了很多的戰士,甚至還有十五位高級將領也折損進去了,這樣的戰況讓人深覺沉痛,今天要說的這位就是這場戰爭中,我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時任42軍126師副師長的趙連玉。
  • 對越反擊戰,他一人全殲黑玫瑰特工部隊,卻聲稱自己是無意之舉
    對越反擊戰,他一人全殲黑玫瑰特工部隊,卻聲稱自己是無意之舉對越反擊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一場自衛反擊戰爭,對於開戰的越南與中國來講
  • 對越反擊戰,50軍被俘人數高達200多人,連長指導員率全連投降
    在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各支部隊中,很多都有著光輝的歷史,50軍就是當時比較特殊的一支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滇軍60軍,曾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運動等眾多歷史事件,在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這支部隊也立下了赫赫戰功。
  • 「對越自衛反擊戰」五個焦點問題大詮釋!
    中國軍隊從雲南和廣西兩個方向發兵打擊越寇的囂張氣焰。雲南邊境參戰的官兵,統一由熟悉越軍兵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邊境的作戰,由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出動9個軍29個步兵師、兩個炮兵師、兩個高炮師、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在約500公裡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
  • 對越反擊戰中的奇恥大辱,此團200多人被俘,連長指導員帶隊投降
    對越反擊戰是距今最近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中國的對手是當時的同志加兄弟越南。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隊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徹底摧毀了越南北部地區的所有基礎設施和工廠,對越南造成了沉重打擊,但是在後期撤退的時候,卻發生了一場嚴重的失利。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最倔師長:寧可被罷官,也絕不放過一個俘虜!
    根據中央軍委的作戰方針,對越作戰的第一階段,必須迅速向南挺進,以越南重鎮高平、同登為在主要戰略目標,作為東線作戰的主攻部隊之一,163師承擔了突破越南防線的主要任務。圖|戰鬥英雄邊貴祥師長對越自衛反擊戰開打的時候,作為163師師長的邊貴祥,已經和這支部隊有了九年的交情,見識過沙場上屍橫遍野的殘酷場面的他,把每一個士兵都視如己出。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兵臨越南首都,因這3個原因不得不撤軍!
    因此中國進行自衛反擊,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此開始。雲南省作戰由臨時調任的熟悉越軍戰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 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2個炮兵師、兩個高炮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在約500公裡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越軍以6個步兵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
  • 上將李作成,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出來的名將,首任解放軍陸軍司令員
    提起發生在我國近代史上的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肯定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磨礪了我軍將士的意志,更為我軍提供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此同時,在這場戰爭中,我軍湧現出大批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上將李作成就是其中之一。
  • 對越反擊戰中唯一一次失利,該團200多人被俘,連長帶著部隊投降
    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50軍150師並不是50軍的老部隊,畢竟原滇軍60軍還是很能打的,原50軍150師在1964年被改編為遼寧省獨立師。1967年,50軍從東北換防到四川後,又在成都軍區幾個獨立團,獨立步兵營,還有軍區高炮營,步兵學校勤務連等部隊的基礎上建立了150師。新建立的150師作為乙種部隊,平常主要從事生產基建任務,只有少數部隊參與軍事訓練。
  • 1979年對越反擊戰,我軍即將打到越南首都河內,為何突然撤兵?
    引言: 對越南自衛反擊戰從1979年的2月17日開始,到當年的3月16日結束,事實上中國部隊從3月5日開始便動員撤軍了。這場為期28天的自衛反擊戰,明明都已經要打到越南首都了,為何會做出撤軍的決定呢,這其中有什麼考慮嗎?
  • 對越反擊戰,我軍陣亡的最高職務軍官,胸部中彈終年51歲
    1979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下達開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通知。中國在短短十多天內便佔領了越南20餘個重要城鎮。一個月後,中方宣布退出越南,並一路摧毀了越南的基礎建設和援助設施。 在這場自衛反擊戰中,雖然中方取得絕對的勝利,但在戰爭中還是犧牲有許多戰士將領。我軍在這場戰爭中陣亡的最高職務軍官:林鳳雲,因胸部中彈而逝世,終年51歲。
  • 國軍名將陳明仁,起義後部隊縮編55軍,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戰功最高
    在共產黨的努力之下,廣大國民黨官兵的政治覺悟有了迅速的提高,也開始認識到要投向人民的懷抱,就必須要割斷和國民黨之間的關係,起義之後,他們意識到仍然佩戴有國民黨字樣符號是莫大的恥辱,有的人把國民黨字樣符號給撕下來扔到了廁所,在當時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這一名稱已經完全失去了意義。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究竟有多窮?老兵:你想像不到
    越南國內此時也正進行備戰狀態,可是越軍左等右等,不見中國軍隊有什麼動向一片寂靜,越南不斷向中國國內發布著要進軍的警報,越南心裡犯嘀咕到底什麼時候開戰?  正式開始對越自衛反擊戰,用時28天  1979年2月14號中國政府終於開始向全國下達開始全面準備自衛反擊戰,戰事一觸即發。
  • 最年輕現役中將劉振立:22歲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現任陸軍參謀長
    前面我們講述了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解放軍高級將領李作成上將,今天小編繼續為各位講述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他在作戰中十分勇敢,後來成長為解放軍的高級將領。他22歲的時候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30年後成為解放軍現役中將中最為年輕的,他就是陸軍中將劉振立。劉振立,1964年8月出生,河北欒城人。劉振立1983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年劉振立19歲。
  • 越軍趁夜偷襲,卻踏上了解放軍的地雷陣,結果被炸得人仰馬翻
    越軍趁夜偷襲,卻踏上了解放軍的地雷陣,結果被炸得人仰馬翻 柯來西南無名高地位於越南諒山省祿平縣以東13公裡,是周圍群山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圓形高地,山頂面積較小,長有稀疏鬆樹,山坡茅草叢生,山腳環繞著水網稻田,四周視野良好。佔領了這個高地就可以控制柯來至班龍,班龍至618高地的交通要道。
  • 當年反擊戰解放軍噴火兵詮釋什麼叫快速烈火列印
    1962年爆發的對印反擊戰中,解放軍能夠大獲全勝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在於步兵分隊輕武器水平完全壓倒了對手。而更讓參戰的印軍官兵恐懼的,則是當時解放軍一個十分年輕的兵種:防化兵,嚴格說來也叫噴火兵。而此時中蘇關係十分密切,所以解放軍很快模仿蘇聯的TPO50噴火器製造了58式噴火器。58式的射程為40米,攻擊範圍明顯超過此前美日噴火器,而且58式採用火藥燃氣動力,可靠性相對百式和M2也有優勢。解放軍最初配備的噴火器是繳獲日軍的百式噴火器隨著58式量產,解放軍也組建了更多噴火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