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國家教育中心:
南京西安武漢領先,深圳蘇州重慶落榜
中國內地城市的教育實力與GDP排行出現明顯偏離。
北京作為國家教育中心的地位毋庸置疑,而GDP第3城的深圳、第5城的重慶、第6城的蘇州全部名落孫山。
相反,南京、西安、武漢反超廣州,成都、長沙則超越深圳、蘇州、重慶等經濟強市,躋身「國家潛在重要教育中心」之列。
這些城市的教育實力,從高校數量和質量上就可見一斑:
本科院校最多的城市分別是:
北京(67所)、武漢(46所)、西安(44所)、上海(40所)、廣州(37所)、南京(34所)、天津(31所)、成都(29所)、瀋陽(28所)、杭州(28所)、哈爾濱、南昌(27所),鄭州、濟南、重慶(26所)。
這方面,在《再說一次,千萬不要選錯城市!》一文中,有詳細分析。
07
國家文化中心:
西安南京鄭州居前,深圳上榜
文化與經濟、科技、貿易不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優勢的。
根據報告,北京是國家文化中心,國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是上海、西安、廣州、杭州、南京和鄭州。國家潛在重要文化中心城市是重慶、深圳、武漢、濟南、蘇州、成都和長沙。
文化中心,與文化底蘊、文化資源集聚度等有關。
北京、西安、廣州、杭州、南京、鄭州等均為古城,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相對豐富,與文化相關的行業也相對發達。
深圳為何也能位列文化中心?
深圳雖然只有40多年的歷史,缺乏文化底蘊,甚至被詬病為文化荒漠,但作為經濟第三城,深圳匯聚的文化資源並不差,且文化創意產業呈領先之勢,這是不能忽略的。
08
國家醫療中心:
北上廣遙遙領先,深圳蘇州落榜
醫療實力,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日益受到關注。
根據報告,北京是「國家醫療中心」,上海、廣州、西安、武漢、南京、成都等地位居「國家重要醫療中心」,深圳、蘇州、青島、寧波、大連等經濟強市均為入榜。
雖然深圳經濟實力突出,但醫療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也需要一流科研的支撐,城市歷史相對悠久、各項綜合實力突出、資源集聚相對充分的直轄市、強省會能夠脫穎而出,不是沒有理由的。
這一排行,與前不久發布的「2019年中國醫院百強排行榜」可以相互印證。(參閱《百強醫院排行》一文)
在百強醫院中,北京21所、上海18所、廣州9所,三個一線城市佔據「半壁江山」,詮釋了一線城市的底蘊所在。
西安、武漢、杭州、重慶各有5所醫院上榜,南京、成都4所,濟南、天津、長沙、瀋陽都是3所,這些均為大區中心,且又是教育強市,醫療實力隨之而抬升。
09
國家信息中心
根據報告,北京為國家信息中心。
深圳、上海、廣州、成都、杭州、重慶六座城市是國家重要信息中心。
天津、南京、武漢、西安、鄭州、濟南、長沙、合肥、哈爾濱、蘭州、瀋陽、廈門、青島、寧波、大連15座城市是國家潛在重要信息中心。
這一指標,衡量的是信息產業的集聚性,以及在全國城市網絡中的聯繫和輻射作用。
10
國家對外交往中心:
北上廣領先,成都杭州居前
對外交往中心,說到底是城市的國際化程度。
衡量一個城市的國際化程度,國際航班、使領館、跨國公司、國際會議、國際遊客數量都可作為參考。
北京自不用說。無論是國際航班、使館數量還是國際遊客數量,北京都位居前列,屬於名副其實的第一大對外交往中心。
上海其次,廣州再其次。這兩地作為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的大區中心,不僅領事館眾多,而且國際航線、跨國公司數量都位居前列。
深圳雖然沒有使領館,國際航班也不及廣州,但深圳經濟產業實力突出,跨國公司眾多,對外交往能力不容小覷。
成都、重慶作為西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在國際航班、使領館數量、跨國公司等方面也有突出優勢,位居前列不是沒有理由的。
11
誰是一線城市?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是當之無愧的一線城市。
先說一句,這份報告雖然還有諸多不足,部分維度評價標準不夠完善,但排除了單純的GDP指標,從多維度進行城市評價,無疑有重要意義。
這份榜單,全面展現了內地城市的綜合實力,從中不難看出為何北上廣深是一線城市,廣州又為何排在深圳之前,杭州、成都、武漢等到底弱在哪裡?
在10個榜單中,只有北京全部躋身其中,上海、廣州躋身9大榜單,深圳則躋身7大榜單。
在10大榜單中,北京奪下7項第一、3項第二。位居首位的分別是國家政治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醫療中心、信息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堪稱綜合實力最強。
上海緊隨其後,奪下3項第一、5項第二、1項第三;上海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交通中心指數均位居首位,而在科技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醫療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均位居第2,遠超廣州和深圳。
廣州是名副其實的綜合實力第3城。雖然GDP被深圳超越,但廣州在各領域都不存在明顯短板,所有榜單均上榜且位居前列。廣州的醫療中心、交通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均位居第3,而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均位居第4。
深圳則是經濟突出,但綜合實力稍遜一籌。深圳在信息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等進入前三,科技中心、對外交往中心排名居前,但在教育中心、醫療中心中名落孫山,而文化中心排名墊底。
北上廣深之外,其他城市均有不少亮點,但不是在每一個領域都十分突出。
杭州只有文化中心指數躋身前5,成都只有信息中心、對外交往中心進入前5,武漢則在科技、教育、醫療中心指數裡躋身前5,重慶只有交通中心進入前5,天津只有金融、貿易進入前5。
可見,論全能型城市,北上廣最為突出,不愧是老牌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