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蹭《哪吒》熱度的《姜子牙》:是國漫的崛起,還是國漫的迷失?

2020-10-13 歷來現實


《姜子牙》這陣風,颳得有點晚,颳得也有點慘。也是受疫情影響,原本《姜子牙》該在春節檔上映的,連如今播出的彩蛋都是大年夜團圓飯合家歡,如今卻姍姍來遲,趕在了國慶上映。

但不管何時到來,只要質量好,來得再晚也不會影響觀眾對它的喜愛。然而,這部飽含了國民期待的國漫新電影,自上映以來就一直差評不斷,劇情差勁是它公認的槽點。

現在《姜子牙》上映十天,票房已經超14億,但可惜的是,這跟它的實力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完全是借了國漫崛起的東風,尤其是隨著去年夏天《哪吒》的熱播,50億票房帶來國漫的高光時刻,國漫崛起之路瞬間寬敞多了,國產動畫電影一下子為更多的觀眾所關注。


因此,作為《哪吒》的同系列片子,更作為《哪吒》的片尾彩蛋,雖然兩者世界觀並不相同,也並非一個導演和製作團隊所拍,但僅憑著歷史神話中姜子牙與哪吒的關係,就讓《姜子牙》這部片子在未上映之前就已經收穫了空前的關注度。即使當時放出的宣傳片遠不如《哪吒》吸引人,但人們還是期待著它能像去年的《哪吒》一樣,從看似老套的故事裡講出什麼新意,再給人振奮一擊。

然而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相比於這幾年越來越優秀的國漫電影,《姜子牙》實在是太不合格了。在某種程度上,它也給了那些眼看著國漫崛起的觀眾當頭一棒,提醒我們:國漫崛起的路,還長著呢。

‌一、單一刻板的人物形象,看了前頭就猜到結局的劇情——這次的《姜子牙》,和《哪吒》可不止差了一條街

《姜子牙》播完之後,全片幾乎沒有能讓人忍不住不斷回想的人物,可見它在刻畫人物上是如何失敗。對於以人物為主的影視作品來說,人物形象的真實性、立體化、複雜性,對於主題的鋪展與延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姜子牙》還是以主角名字命名的……然而《姜子牙》中的人物都很平板,沒有挖掘出深度,就像是紙片人,只像是為了劇情走個過場,完全無法獨立生存。

片中對於申公豹、狐妖、蘇妲己、師尊的刻畫都流於單一,人物形象非常單薄。申公豹對姜子牙的嫉妒或是崇拜,都鋪墊得不到位,臺詞也尷尬不已,人物完全沒有立住,對比《哪吒》中開端就用元始天尊棄有能力而為豹子身的申公豹而用不學無術無能慵懶卻身份"正統"的太乙真人,短短一個場景,再配合上後來申公豹的幾句關鍵自述,就將申公豹這個被"成見"所壓抑一生的角色塑造得十分深刻,講述極其精煉但內容卻極其豐富,為申公豹贏得了極大的觀眾支持度。


除此之外,《哪吒》對於面冷心熱的李靖、慈母心腸的李夫人、心善卻常喝酒誤事兒的太乙、深受壓抑的龍族……甚至不解真情人云亦云的普通百姓的刻畫,都通過種種細節展現給觀眾,這些細節既不影響劇情,又加深了劇情的深度,既真實,又深刻,讓人很容易感同身受,因為這些場景本就來源於生活。再配合上恰如其分的笑點,觀眾的觀感自然很好。

再反觀《姜子牙》,所有人都仿佛只是工具人,很少有值得挖掘的人物。網絡上所說的那些人物故事,幾乎都是觀眾根據已有歷史信息拓展想像出來的,《姜子牙》電影本身所展現的東西遠遠達不到這個效果。不管是獨斷專行、漠視蒼生的師尊,還是最後出來制裁師尊,幫助姜子牙"主持正義"的師祖,都刻畫得平平,因此有的觀眾都直接在影院無聊到睡著了,因為劇情實在是太沒意思了,沒有一點"意料之外",一看開頭就猜到了結局。

二、本就平平的劇情加上平平的講述,《姜子牙》並沒有講好一個故事

說起《姜子牙》的劇情,其實就是姜子牙受師尊之命斬殺九尾狐,卻在九尾體內看到一個無辜的人,姜子牙不願累及無辜,九尾以此誘惑他解除了自己面具的封印。雖然在最後姜子牙依然斬殺了九尾,但九尾體內有一個無辜元神的事一直困擾著他。師尊說這都是九尾給他製造的幻想,以他還有心魔為名,將他貶下凡間。而申公豹則追隨他一起下凡。

帶著這樣的心結,姜子牙日日糾結,此時的他失去神力,受世人唾棄,一身落魄,在人間數年,終於遇到了當年在九尾體內看到的那個人類女孩小九,小九被世人認作狐妖,人人都想要割掉她的耳朵拿去領賞,而她要前往幽都山尋找記憶中的"阿父"。


姜子牙為了解開心結,一路追尋小九,最後與她一同來到幽都山,在這裡意外遇到了已經被姜子牙斬殺的狐妖。原來狐妖的元神並沒有死,此時她已經重塑真身。從狐妖的口中,他們得知小九原來就是無辜的蘇妲己,也得知了自己一直敬仰崇敬的師尊,原來掩藏著諸多秘密:九尾就是師尊派去蠱惑人間的,她助師尊統一三界,而師尊承諾事成之後將她封神,但卻過河拆橋,在最後斬殺了整個狐族滅口。

信念崩塌的姜子牙在最後做出了抉擇——斬斷天梯,這等於斬斷了神界對人間的控制,封神之權也歸於人類自己手中,最後然後師祖懲罰了師尊,一切歸於平靜,但狐族已不復存在。

這個故事平平無奇,本身情節就很簡單,而電影除了畫面製作還可以,在劇情鋪墊、細節處理、人物臺詞上甚至不合格,更是難以把本就一般的劇情撐得起來。

影片一直在講斬殺狐妖是為了蒼生,可是斬殺狐妖如何為蒼生?這裡前期鋪墊和後期揭示的都很少很少,觀眾只能大概根據已有的歷史信息以及後來影片中紂王所說的狐妖作亂,來自行腦補一下曾經狐妖禍亂天下的事情。但即便能腦補出來這一點,但斬殺了狐妖就能救蒼生嗎?而且如果姜子牙為了救那個與狐妖綁定在一起的蘇妲己,而沒能殺掉狐妖,讓狐妖作亂人間,那蒼生豈不是又被置於危險之中?

姜子牙所面臨的這個兩難的抉擇,本該是影片的重頭戲,就像《大聖歸來》裡,孫悟空失去神力,既想恢復往日神勇,又受困於神力不再的事實,但其實心魔是困住他的根本,因此等前期鋪墊到位了,江流兒的危難處境使得悟空覺醒,那一瞬間金箍棒重現人間,特效製作配合音樂,給觀眾超燃的體驗,《哪吒》後期陰陽交融,哪吒敖丙以及太乙共同反抗天道的拍攝也是走得這個套路,都收穫了非凡的效果。但《姜子牙》中看起來畫面動作做的不錯,但劇情完全沒撐起來,因此本身再好的畫面也看起來沒那麼好看了。

這個本該重點表現的抉擇,因為缺少鋪墊和潤色,理所當然的,影片並沒有講清楚處於抉擇兩端的它們各自的分量。因此,困擾姜子牙幾乎全片的這個抉擇,在觀眾看來其實並不是那麼重,所以很難將情緒帶入到姜子牙的世界裡去。

其實整場電影看下來,不難發現電影本身劇情就沒有寫好,整部片子看下來確實十分"假大空",搞笑的地方也做得很老套,整個影院幾乎聽不見笑聲,連孩子都不覺得好笑。

兩個小時的電影看下來,其實沒講出什麼東西。甚至相比於沒那麼多票房的冷門同類作品《大護法》《風語咒》《妙先生》等等,《姜子牙》都遜色太多。說起來都替《大護法》和《妙先生》不值,要不是題材環境不佔優勢宣傳不到位,這遠超《姜子牙》的質量也不至於就拿那麼一點點票房。

單就《妙先生》裡,從主角到配角,哪個不是自成章節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主題抉擇,冰紈玉、金蟬、彼岸花環環相扣相互制約的設定,甚至看似是江湖騙子的算命先生為所追求的道而甘願赴死,哪怕跟《大護法》相仿的地方太多,依然會讓人覺得共情和震撼。《姜子牙》拿著封神演義這樣優勢的題材還能拍成這樣,怎能不讓人失望?

‌三、《姜子牙》:是國漫的崛起?還是國漫的迷失?

單一刻板的故事形象,老套的故事情節,從一開頭就看到了結局……這哪是國漫的崛起?這分明是國漫的迷失。

作為一個中國人,誰不希望國漫恢復曾經的輝煌?如今,隨著國家力量越來越強大,我們的文化自信也被重新建立起來,年輕觀眾也漸漸地厭倦了總是在銀幕上看日漫電影和西方動畫的日子,我們也希望能看到越來越多真正屬於我們中國的動漫。

但國漫崛起不是簡單的一個詞,它匯集了許許多多人的努力,既包括製作方,也包括給予其支持並檢驗其質量的觀眾。

就拿我來說,從2015年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引發眾多"自來水"自發宣傳之後,國漫崛起成為熱詞,幾乎每年的國漫電影,我都會第一時間和朋友約著一起去影院觀看並關注討論,期待著國產動畫能越來越出色。

後來的《大魚海棠》在畫面製作上是一個高峰,也是幾乎引發了全民關注;《大護法》則在成人向國漫電影的發展上探索了新方向,沒有去省力氣的改編已有的具有一定國民度的中國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而是勇敢地構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觀,並且自圓其說,既把故事講好了,又相當深入的探討了複雜的人性,雖然受眾很小,也受當時環境的限制,知名度並不高,但對於國漫來說,卻真的是一個新的突破。

再後來,《白蛇緣起》算是常規的藉助於已有故事而進行新的改編的動畫電影,雖算不上有特別多的新意,但是在劇情、音樂、畫面上面都還算和諧,有一些場景也堪稱經典,整體也算是成功的。

再後來的《哪吒》,雖然充分應用了一些套路,但是人物形象做得立體生動,又十分符合當前人們個性化的需求,而且對於命運主題的討論也不落俗套,講述了許多存在於我們身邊的道理,因此很容易讓人有沉浸感,為之奉獻自己的喜怒哀樂。所以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極高,它既有笑也有淚,雖然也不免有些缺陷,但真的真的讓國漫電影又前進了一大步。

而在這個時候,《姜子牙》出現了,從他所呈現出來的效果來看,實在是太不理想。因此我想姜子牙很可能是受了當前國漫勢頭正盛的影響,以為在現在大家對國漫寄予極大希望的時候,國漫的錢是不是看起來還挺好賺的?

似乎只要一個電影打上國漫的頭銜,在當今的消費時代和民族文化騰飛時代,多多少少都能保證一定的關注度和熱門度,只要畫面做的好,主題劇情上炒炒冷飯,觀眾還是願意吃的。畢竟在中國,神話、歷史……這都是刻在骨子裡的東西,只要相關題材有一定的知名度,就有大量觀眾願意去捧場。所以《姜子牙》索性就偷了懶,沒有在劇情上下那麼大功夫。

"姜子牙救妲己"?乍一聽好像挺有意思的,但按這幾年流行故事發展的方向來看,這設定幾乎已經毫無新意,如果再沒講好,那真是大型翻車現場,要多失望有多失望。相信在《姜子牙》這部電影看完之後,在座的觀眾大多都是這個感覺。

曾經我無數次吐槽《大魚海棠》的劇情,自從看了《姜子牙》,不好意思再吐槽《大魚》了,人家起碼是野心挺大,想講一個超級牛的東西,雖然能力有限翻車了,但好歹也講了個故事,而且人家那中國風畫面做得多美。但《姜子牙》……它根本就沒好好寫劇本,仿佛明明能考90分,你覺得就算發揮失誤,也能70吧,結果出來成績——59分……實在是讓人斷腸。

《姜子牙》和《大魚海棠》確實在劇情翻車上有點相似,構架看似宏大,劇情卻沒能撐得起來。

當年有觀眾形容《大魚海棠》,仿佛"大山臨盆,卻生了個耗子。"形容它野心挺大,表現出的東西卻一般,而如今的《姜子牙》,甚至還遠比不上曾經的《大魚海棠》。

當然,網上還有一小撥人在奮力地為《姜子牙》洗白,說他其實並不是在講電車難題,而是在講電車難題為什麼會出現,還去解剖師尊這個人物形象,講他其實有很多可深挖的點,去證明其實並不是《姜子牙》拍得不好看,只是你沒有看懂而已。這場景跟當時為《大魚海棠》劇情洗白那些人所說的話是如此相似,甚至讓人不得不懷疑這是不是同一波觀眾。

這種被強迫餵解析的感覺就仿佛在侮辱觀眾的智商一樣:一部電影放在你面前,你把它看完了,感覺劇情也就如此,然後就有人跳出來說,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然後他根據影片中那些零碎的一點信息,拼湊起一個聽起來特別高大上的故事,告訴你說,這些冰山下的故事才是導演要講的東西……

呃,電影就是要首先在明面上講清楚一個故事,暗線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絕對不能捨本逐末。如果一個電影主線故事講好了,而副線故事經過推理探索,讓人們發現它在輔助主線的作用上也如此的出色,這個時候會不得不佩服導演的講述方法。

但如果主線故事都沒有講好,卻非要讓你自己去延伸塑造一個新的故事,這早就違背了電影的初衷。就像師尊這個人物確實有值得深挖的點,但那是觀眾挖的,不是導演挖的,我們費不著幫導演去做這個閱讀理解。

《姜子牙》的劇情確實就是薄弱,這也提醒了我們還要擺正心態,既不否定國漫的進步,但也不用過於樂觀。我們期待國漫電影能越來越好,但卻不希望有人拿情懷來愚弄觀眾,就《姜子牙》這樣的水平,真的對不住觀眾對它這麼長時間的期待,也對不住"姜子牙"這個超級標籤。

誠然,不可能每一部國漫電影都能一次比一次進步,畢竟不同的導演、不同的編劇水平也有不同,而且不一定每一個做國漫的人都是為了情懷,都有匠心精神,但我們還是希望國漫能再努力一點,再用心一點,能夠勇敢的嘗試不同的風格,敢於去認真地講一個新的故事,而不是一味地因為擔心失敗,就永遠只能炒冷飯——畢竟冷飯再炒,也沒什麼營養。

相關焦點

  • 《姜子牙》:一部蹭《哪吒》熱度的國漫贗品
    《姜子牙》在宣傳及預告時,主打的就是世界觀,說什麼姜子牙為了狐妖背叛神界,講究眾生平等,當時的我認為如此宏大的世界觀加上《哪吒》的製作班底,姜子牙超過《哪吒》成為國漫之光是有很大希望的,可是我錯了,錯得很離譜。
  • 繼《姜子牙》之後,《新哪吒》又來蹭《哪吒》熱度?還定檔春節
    2019年一部封神之作帶給觀眾不少驚喜,讓國內觀眾重新又對國漫燃起了希望。沒錯就是它《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億的票房登頂年度票房榜榜首,不僅如此還是中國票房榜第二,累計票房僅次於《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還有更多的意義,它飽含本土特色,哪吒正是我們家喻戶曉的《封神榜》中的人物。《哪吒》的成功給國產動漫創造了更大的舞臺,總觀影人次高達1.4億,在這之後的所有動漫都會沾光,這不,《姜子牙》實實在在地「蹭」了一波熱度。
  • 《二郎神》發布PV惹爭議,蹭姜子牙熱度,海報「抄襲」千與千尋?
    近年來,關於「國漫崛起」的聲音此消彼長,隨著國內動畫製作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優秀的國漫作品湧入市場,從國漫「三大」《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到《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動畫大電影,國漫的成長確實讓人覺得欣慰。
  • 《姜子牙》導演:從未想過蹭《哪吒》熱度,封神宇宙是「孤立」的
    《姜子牙》原本就是作為《哪吒》彩蛋而被揭露的項目,而自後者功成名就之後,這部國漫也一直用著「封神宇宙」的名號來進行商業宣傳。《姜子牙》和《哪吒》的道理也一樣。這是兩部幾乎同時立項製作的國產動畫,而就在4年前那個國漫可謂一地雞毛,也沒有任何人能夠確鑿未來發展方向的時候,如果毅然決然的將這兩部國漫彼此牽連在一塊。那原有的創作風險便會膨脹一倍,如果《哪吒》走向衰亡,那也必然會帶動同一世界觀下的《姜子牙》被一面倒的看衰。
  • 繼《二郎神》被吐槽蹭熱度後,《白素貞》也來了,粉絲:就這?
    近年來,關於「國漫崛起」的聲音此起彼伏,從國漫「三大」《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到《白蛇:緣起》,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系列優秀的國漫作品開始湧入市場,這些優秀的國漫作品讓國人看到了國漫崛起的曙光。
  • 繼哪吒後國漫又一裡程碑~《姜子牙》!國漫勢必崛起
    隨著今年姜子牙的上映,隸屬國人的超級英雄已經刻畫到了高潮。《姜子牙》上映後短短2天,票房就破4億大關。國漫崛起之路已經銳不可擋!在國漫成功崛起的背後是萬千人日以繼夜的努力,感謝這些人為我們呈現出這麼多熒幕上的經典,那麼還有哪些代表呢?
  • 新國漫《哪吒重生》,是蹭熱度還是另一部驚喜之作?
    50億的票房紀錄只低於《戰狼2》排名第二,而魔童的成功也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國漫的前景跟市場。哪吒是中國古代的神話人物,說起哪吒,老一輩的人都能說出一大串的故事。在娘胎裡待了三年才出來,抽了龍王三太子的龍筋,為保陳塘關百姓割肉還母,剔骨還父,最終用蓮藕化身歸來,位列仙班。每一個故事都讓人膾炙人口,關於哪吒的電視劇也是翻拍了一次又一次。
  • 票房近12億,將國漫引入新的誤區,《姜子牙》你可知罪?
    從《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始,《姜子牙》就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有人說這部影片是蹭《哪吒》熱度,也有人說《姜子牙》會成為國漫的抗梁之作,無論有何想法,在《哪吒》爆火的時候,《姜子牙》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但是伴隨著高預售票房的還有高期待,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姜子牙》會續寫《哪吒》的傳奇,引領國漫走上新輝煌,甚至將開創屬於中國的"漫威宇宙",然而問題就在這裡,國漫的輝煌從來不是靠一部影片就可以引領的。
  • 姜子牙蹭哪吒熱度?
    因為我們經歷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高光時刻,同為國產動畫的它居然在去年用50億票房炸裂了整個院線電影,並登頂成為了年度第一的國產電影--->《姜子牙》原本就是作為《哪吒》彩蛋而被揭露的項目,而自後者功成名就之後,這部國漫也一直用著「封神宇宙」的名號來進行商業宣傳。
  • 《姜子牙》:口碑兩極化背後是國漫的尷尬與堅持|姜子牙|哪吒之魔童...
    △《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口碑分析圖表來源:貓眼對於擁有同樣高製作水準的國漫電影而言,最終決定影片口碑與票房命運的還是劇本,還是故事。儘管《姜子牙》在人物設定上對姜子牙、申公豹、蘇妲己等人物進行了顛覆性創新,影片的立意也具有值得挖掘的深度,但這些值得嘉許的地方並不能代替編劇與導演並沒有把《姜子牙》的故事講好。
  • 姜子牙之後還有什麼?國漫是真的開始崛起還是曇花一現?
    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繼大聖、哪吒之後,又一位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姜子牙,將被搬上螢屏。《姜子牙》是由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北京中傳合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的動畫片,由程騰、李煒執導。目前,《姜子牙》已是春節期間最受觀眾期待的電影之一。
  • 被吐槽蹭《哪吒》熱度!這部「煙燻大聖」的國漫,難逃抄襲嫌疑?
    》《姜子牙》等一系列依據中國神話傳說改編的國產動畫的上映,而它們也均獲得了不菲的票房成績。而本期將重點解讀的《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則是另一部被網友吐槽「蹭熱度」的神話改編國漫---它被認定的蹭熱度對象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部在去年憑藉50億票房穩定國漫影史桂冠的動畫---
  • 國漫神作《姜子牙》豆瓣評分降至7.1,國漫崛起之路艱難
    我就已經昏昏欲睡了,勸還沒去的朋友們一句,如果你是喜歡哪吒那種歡樂劇去看的,就不要去了,《姜子牙》真的弱爆了,反正對於我個人而言弱爆了,以至於上映一天票房雖然多但是豆瓣評分只有7.1,而且肯定會持續走低,《姜子牙》整部片子的內核很好,拯救蒼生的大主題,不聽天命甚至是反抗師尊的決心都似乎和哪吒有異曲同工之妙,
  • 接棒《哪吒》的國漫終於來了,僅預售票房就過億!姜子牙你可知罪
    接棒《哪吒》的國漫終於來了,僅預售票房就過億!姜子牙你可知罪!苦苦等待了8個月的《姜子牙》,已經定檔在國慶當天上映,本應該在2020年春節就與大家見面,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切電影都延期播放,《姜子牙》也「難逃一劫」。
  • 接棒《哪吒》的國漫終於來了,僅預售票房就過億!姜子牙你可知罪!
    接棒《哪吒》的國漫終於來了,僅預售票房就過億!姜子牙你可知罪! 苦苦等待了8個月的《姜子牙》,已經定檔在國慶當天上映,本應該在2020年春節就與大家見面,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切電影都延期播放,《姜子牙》也「難逃一劫」。
  • 國慶檔《姜子牙》玩「捆綁營銷」,哪吒、大聖遭「綁架」
    打著「封神宇宙」噱頭的《姜子牙》借著去年爆款國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熱度,為自己做了一波成功的營銷。所以這就是人物、神話背景相同的兩部國漫。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姜子牙》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沒有任何關係!沒有任何關係!沒有任何關係!導演也不是餃子,也沒有他參與的任何部分!
  • 《姜子牙》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我還是喜歡《哪吒之魔童降世》
    一定要看到最後哦為什麼說是《姜子牙》蹭哪吒熱度,大家都知道《哪吒之魔童降世》去年整整火了一年。什麼國產動漫巔峰之作,國漫崛起好像都是說這部影片了。以往的哪吒都是鬧海鬧海還是鬧海,要不就是削肉還母,削骨還父,只要哪吒一出,大家基本就能猜到後面是什麼情節。
  • 《姜子牙》突破16億,是蹭了「哪吒」的熱度,還是憑實力說話?
    截止2020年11月20日,《姜子牙》正式突破16億票房大關,穩坐動漫電影票房的第二把交椅,從春節一直拖到了國慶,上映近一個月,最終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那麼這份「成績單」到底是蹭了「哪吒」的熱度,還是憑藉自己的實力說話呢?
  • 15億票房僅次《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代表國漫崛起了嗎?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產動畫票房排行榜前10中,若以受眾為劃分,國產低幼動畫只有「熊出沒」系列的3部,成人化的國漫動畫影片多達7部;並且《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更是牢牢霸佔票房榜前三,無論從票房表現上還是數量上代表成人化的國漫均對低幼動畫形成壓倒性優勢。
  • 國漫發展又到瓶頸,題材雷同,孫悟空、哪吒、白素貞又來了
    目前中國的動漫市場被日漫佔據了半壁江山,而國漫在近年來也急起直追。由於國家政策的扶持,動畫製作技術的提升,以及大量優秀動畫製作人員的加入,國漫近年來的發展勢如破竹。從國漫「三大」到《白蛇:緣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讓粉絲們看到了國漫崛起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