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誕生密碼

2020-12-24 騰訊網

冬日的古都洛陽,朔風撲面,寒意凜凜。而在市中心一處街角,2300平方米的「洛陽源耕」品牌旗艦店內卻暖意融融,不少顧客正在專心挑選商品。富硒小米、山珍林果、玉米糝、蘑菇醬等500餘款特色農副產品包裝時尚,陳列考究,舉目望去一片色彩斑斕,如同把豐收秋景一股腦搬了進來。

地處中原糧倉,卻非產糧大市,洛陽域內山川丘陵交錯,山地面積佔比85%以上。伏牛山脈像一道枷鎖,曾讓山區農民吃盡苦頭。

2016年以來,洛陽市委、市政府獨闢蹊徑,瞄準縱橫蜿蜒的條條溝域著墨發力,找準「兩山」轉換的要訣,以溝域經濟架起城市板塊和鄉村板塊良性互動的「生態橋」,昔日遠在荒山無人問的鮮果、乾果、雜糧等特色產業競相迸發。今年,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洛陽源耕」應勢而生,為溝域生態經濟加快發展賦予了新的強勢動能。

此起彼伏的農業品牌創建熱潮中,作為河南全省較早的一個市級區域公用品牌,「洛陽源耕」因何緣起、指向何處、有何特別,在有效賦能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上是否有可資借鑑之處?歲末時節,記者走進古都,在河洛山水間試圖探析一個農業品牌的誕生密碼。

溝域經濟點金特色產業

很長一段時間,洛陽「十年九旱」的氣候和「五山四嶺一分川」的地形,成為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障礙。

在洛陽乃至豫西地區,提起櫻桃,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新安縣。新安櫻桃溝位於磁澗、五頭、倉頭3個鎮,溝域長約17公裡,為豫西地區最大的櫻桃基地,櫻桃種植面積8萬餘畝,現有千年櫻桃樹30多棵、百年以上櫻桃樹3200多棵。

雖然櫻桃市場很火,但由於傳統櫻桃採摘期短、品種老化、宣傳不夠,免不了吃盡「提籃叫賣」的苦。農民提著籃子擠車進城,摘下的賣不完,未摘的爛在了樹上,眼看著錢卻裝不進口袋,果農心疼得直掉眼淚。

眼淚和無奈在許多人心中寫下一個大大的「問號」:洛陽山區農業怎樣才能跨過地形地貌這一天然「門檻」?更為緊迫的現實問題是,洛陽農村貧困群眾大多居住在丘陵山區,找不到可持續性強、帶貧效果好的扶貧產業,尋不著丘陵山區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窮根」就難以連根拔起,「小康夢」更無從談起——而這,無疑是洛陽市委、市政府在推進農業農村發展時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辯證來看,丘陵山區具有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河水資源豐富、立體氣候和生物多樣性等優勢,這正是發展高附加值特色產業的資源稟賦。」在洛陽市委副書記趙會生看來,發展溝域經濟,是洛陽市委、市政府根據自然地貌特點和農業農村發展實際進行的科學決策,是丘陵山區農業產業發展的「點金之筆」,更是在壓力中激發動力、在挑戰中善抓機遇的主動之舉。

「發展溝域生態經濟,推動溝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是經濟規律和大勢使然。」洛陽市副市長王軍告訴記者,「洛陽堅持『一溝一特色、一域一亮點』的發展思路,明確一個溝域一個規劃,因地制宜選擇特色產業和發展模式。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和經濟效益,又保護了生態環境,避免了人工造景。」

高山雜糧、伏牛山珍、特色林果……洛陽人開始從溝域裡挖機遇,向生態保護要效益,將溝谷這一地理和發展上的「窪地」打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寶地」,一個個涵蓋溝谷文旅業、半坡林果業、山頂生態林的全景式溝域經濟帶「破繭而出」,不斷點亮河洛山水。

洛陽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安佔立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53個市級溝域經濟示範帶,年均總產值達30億元。示範帶內特色高效作物種植面積佔比達90%,培育出新安櫻桃、洛寧蘋果、欒川山珍等特色品牌,全市「三品一標」總數均居全省第一。

產業升級呼喚品牌助力

溝域經濟的蓬勃發展,在伏牛山脈催生出一條條特色產業帶。這些特色產品如何能走出大山、賣上價錢,成為新的課題,而品牌無疑是破解此題的趁手武器。

洛陽人均耕地不足1畝,山嶺溝域交錯的地理條件,決定了洛陽農業產業的「多、小、散」,難以形成規模化,單品體量上不佔優勢。但辯證地看,溝域特色也賦予洛陽農產品品類多、生態好、質量高的長處,高山雜糧、道地藥材、時令小雜果等在省內外頗有名氣,全市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多達26個。

「洛陽特色農產品綠色生態、種類多樣的獨特品質,成為洛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開展市場競爭的差異化空間。」王軍表示,洛陽一直在籌劃創立一個能夠涵蓋全部特色產業的全品類品牌,賦能溝域經濟。

品牌打造的方向有了,關鍵要找好品牌著力點。農產品充分飽和的時代,差異化定位是農產品市場搏殺、品牌開疆拓土的利器,能否做好差異化定位決定著農業品牌的成敗。

與同類型地域相比,洛陽農業特色並不明顯,最大的底氣就是五千年歷史、十三朝古都與河洛文化底蘊。換句話說,「洛陽」兩個字本身就是最強的品牌原力,最大的文化資產。

河洛文化中心、華夏農耕文明源頭、「世界非遺」二十四節氣重要發祥地與踐行地……作為中國農業的靈魂和根脈,以「洛陽源耕」命名市級區域公用品牌,水到渠成,畫龍點睛。

作為市政府授權獨家運營「洛陽源耕」的公司,洛陽農發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郅書安表示,以政府為主導的各產業在品牌傳播中,都會使用「洛陽」這個金字招牌,把所有農產品的品牌推廣動作,都聚合成「做強洛陽農業」這一打法。

經商朝時期「廚聖」伊尹點讚的伊川小米,種植歷史悠久,並於2018年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即便如此,想在沁州黃小米、赤峰小米、敖漢小米等「豪強林立」的小米品類中「出人頭地」,談何容易。

借力「洛陽源耕」這個品牌「靠山」,伊川小米找準自己的差異化價值,亮出「富硒小米」的鮮明特色。這一千年名粟完美詮釋了「洛陽源耕」的品牌內涵:五千年河洛味道·十三朝首膳之選。

「洛陽源耕」甫一問世便初露崢嶸。日前舉行的「一帶一路」(洛陽)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上,洛陽源耕牌富硒小米榮獲金獎,線上線下終端銷售價格持續上揚,成了「洛陽源耕」產品矩陣拼闖市場的「尖刀連」。

「洛陽源耕」富硒小米授權子公司洛陽農發科技公司負責人表示,有了公用品牌的加持,全程可溯源的洛陽農發富硒小米基地的產品終端銷售價格上漲了近30%,為公司和合作農戶帶來了顯著收益。

品牌賦能帶動溝域騰飛

作為一個全品類區域公用品牌,「洛陽源耕」如何夯實品牌影響力,持續賦能溝域特色產業?

做減法、推精品、強鏈條,是「洛陽源耕」品牌運營的首要原則。目前,「洛陽源耕」品牌授權涵蓋菌類、高山雜糧等品類,特色產業必須同時滿足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三品一標才能納入品牌使用範疇。

農業企業一頭連著小農戶,一頭連接著大市場,在穩就業保增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多一條銷路就多一份收入,多一份品牌支撐就多一分市場競爭力量。

「多品類可以帶動更多關聯農業企業,為更多的溝域產業賦能。」洛陽源耕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潔表示,只有打響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公信力,才能真正起到「一企帶一方、一企帶一域」的品牌作用。

伴隨著「洛陽源耕」品牌旗艦店投入市場,洛陽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有了屬於自己的堅實陣地。漫步於洛陽源耕旗艦店一層大廳,伊川、新安、嵩縣、宜陽、欒川等市縣的特色農副產品琳琅滿目,二層則重點展示牡丹瓷、牡丹酒、澄泥硯等洛陽特色農創產品,意在提亮「洛陽源耕」品牌的文化底色。

「『洛陽源耕』始終會堅持開放、包容的特質。」胡潔告訴記者,實體店是營銷平臺和展示窗口,適用於農產品的特殊性,具備和線上平臺不同的功用。未來線下實體店將覆蓋洛陽全域並走進北上廣等大城市,針對不同的農產品量身打造發展戰略,幫助洛陽本地農產品「搭平臺唱戲、著新衣亮相」。

「我們將實施旗艦店、自營店、加盟店、社區店相結合,線上、線下銷售相結合,農特產品、大宗農副產品相結合,溯源基地培育、全域產品開發相結合,自營、外包銷售相結合的行動戰略。緊密圍繞線上、線下兩個主戰場,做實渠道銷售、電子商務、資本運作、品牌宣傳、基地孵化、服務支撐、協會運營、爆品打造八大業務,完善標準管控、增值業務、專家服務、物流配送四大支撐體系,實現品牌的快速發展。」郅書安介紹說。

與文旅品牌的營銷對象「靜態」不同,農業品牌營銷所針對的農產品,始終處於「變量」狀態。這就意味著,全品類品牌不僅要塑強線下區域展銷中心,還要對農產品全產業鏈進行有機整合,強化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

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謀劃下,農發集團正著手整合域內現有冷鏈資源,投入巨量資金進一步細化冷鏈鏈條。洛陽源耕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傑介紹說:「過去我們的農產品只能賣50公裡,未來計劃通過洛陽農發集團的努力,力爭賣到5000公裡,打破外來水果的強勢地位。」

在「田間地頭」發力冷鏈建設的同時,農發集團還與物流企業萬邦展開合作,在「動靜」之間達到「冷熱」互促共融,為供應鏈的不斷完善建立牢靠的基礎。

品牌提升帶動的不僅是經濟效能的提升,同時也是人才效應的聚變,能夠吸引到有志於農業板塊發展的人才回歸與積聚。宋傑說,「洛陽源耕」猶如一塊身處深山的巨型磁鐵,將高端農業人才、資金、電商等資源源源不斷導入到大山深溝。

隨著土特產們「乘風破浪」走進千家萬戶的餐桌,過去的窮山溝變了模樣。截至目前,溝域經濟示範帶內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年均收入8萬元以上、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0%,帶動8.6萬貧困群眾穩定增收、30萬山區群眾從中受益。

「溝域經濟要堅持特色產業產品的發展,做到『一溝一特色』。」安佔立表示,擁有了統一品牌的背書,再加上各有差異的獨立市場,特色產業才能不斷吸引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溝域經濟的發展才能持續下去,生生不息。

原標題:「洛陽源耕」賦能溝域經濟——解開一個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誕生密碼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馮克 陳顯萍 王小川

編輯:裴遜琦

監製:王澎

相關焦點

  • 助推農產品品牌化!邢臺酸棗仁區域公用品牌正式發布
    人民網石家莊12月17日電 (楊文娟、田巧梅)一顆顆酸棗仁色澤鮮亮,一瓶瓶酸棗汁令人垂涎欲滴……12月16日,由邢臺市委市政府主辦,邢臺市農業農村局承辦的「邢臺酸棗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
  • 「承德山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LOGO正式啟用
    為展示承德農產品綠色、生態、優質、安全的良好形象進一步擴大提升「承德山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2020年5月1日承德市面向全國範圍公開有獎徵集「承德山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承德市委、市政府立足承德生態優勢,舉全市之力打造「承德山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在提升區域知名度和形象的同時,既是對自身資源的有效整合和重塑,更可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推動產業發展。
  • 臨邑尚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在京發布
    推介會現場德州新聞網訊(劉文顧浩戴志凱)12月11日下午,臨邑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產銷促進暨臨邑尚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推介會在京召開,現場20多家企業展銷產品100餘種。推介會上,臨邑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臨邑尚品正式發布,臨邑尚品寓意崇尚食品安全,追求品質標杆。打造臨邑尚品區域品牌,是臨邑縣委、縣政府立足打造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作出的重要決定。
  • 膠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推介會在濟南舉行
    記者 翟勝男為提高膠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膠味領鮮」的知名度和認可度,16日,由膠州市政府主辦,膠州市農業農村局承辦的「膠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暨農產品品牌研討會」活動在濟南開幕。發布會現場設置了專門的戶外美陳,突出「膠味領鮮」和特色農品品牌。場內外精心設計的白菜造型和「膠味領鮮」品牌的視覺氛圍,加上膠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以及農產品企業代表生動傳神的專題推介,讓整個活動場地變成一個大直播間,與會嘉賓在濃厚主題氛圍中全方位領會「膠味領鮮」的品牌內涵。
  • 濟南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走進濟南萬達華府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5日訊 12月5日上午,濟南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授權企業進社區活動在濟南萬達華府舉行。來自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等相關單位嘉賓領導、20多家濟南「泉水人家」授權企業代表,10多家主流媒體代表和萬達華府社區居民參加了本次活動。
  • 惠農網培育的新寧「崀山臍橙」獲「年度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惠農網聯合創始人鄧武傑在會上作《協同供應鏈賦能農產品區域品牌高質量發展》主題演講,並參與全國鄉村網紅聯盟啟動儀式。由惠農網培育的新寧"崀山臍橙"榮獲"年度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農業農村部在今年5月頒布的《"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工作方案》中明確提出,建立完善適應農產品網絡銷售的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惠農網聯合創始人鄧武傑以靖州楊梅為案例,闡述了惠農網在當地培育區域公用品牌的過程,以及在實踐過程中對於協同供應鏈創新的思考。
  • 南京(六合)優質農產品博覽會開幕 「茉莉六合 」成區域公用農產品...
    圖為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人民網南京12月18日電 18日,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指導,南京市農業農村局、六合區政府主辦的「茉莉六合 」第五屆中國南京(六合)優質農產品博覽會,在江蘇國際農業展覽中心舉行。展會期間還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分別召開了南京現代農業投資推介會和 「茉莉六合」區域公用品牌專場推介會。記者看到,展會現場人頭攢動,交易頻繁,多個展位的優質農產品大受市民青睞,現場一度呈現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在「茉莉六合」中心展區,網紅主播進行了現場直播帶貨。本次展會為期3天,為了真正做到親近市民,服務市民,展會每日舉辦六合地產新鮮蔬菜優惠促銷活動。
  • 多方支招助力山西區域公用品牌建設
    近年來,區域公用品牌的建設方興未艾。我省各地相繼推出具有濃鬱地方特色和傳統文化的區域公用品牌,如:清徐的「清風徐來,無醋不在」、吉縣的「吉祥吉縣,吉地吉品」、陽曲的「首邑田園」、石樓的「塬谷石樓」等。  然而,與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 第二批「泉水人家」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企業及產品開始遴選
    4月29,濟南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正式上線發布,濟南維康莊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成為第一批「泉水人家」授權使用商。在申報條件中,明確要求申請人須是註冊地在濟南市的涉農經營主體,且有在濟南市轄區內註冊並歸申請人所有的註冊商標,且商標正式註冊已滿兩年;採用國家、行業或者省、市地方農業等標準進行生產,有規範的生產技術標準和質量追溯體系,近三年內在市級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中未出現不合格情況;同時,申請人質量管理體系健全、運行有效,產品通過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誌產品認證
  • 胡海卿:我涉足塑造的第一個區域公用品牌
    在外界看來,我們塑造的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品牌是「褚橙、柳桃、潘蘋果」。實際上,在我涉足農業早期,觸動最深,讓我意識到自己從事的事業具有巨大價值的,是我們孵化的四川省蒲江縣「長秋山不知火柑」品牌,這既是我涉足的第一個區域公用品牌項目,也是品牌農產品帶動一方產業發展的一個具有啟發性的案例,這個案例也入選了美國《商業周刊》(中文版)。
  • 「臨高田品」區域公用品牌正式對外的發布使用
    消費日報網訊 ( 嚴學豐 李豔梅 臨高報導) 12月11日上午,「臨高田品」公用品牌發布會在海南迎賓館隆重舉行,「臨高田品」公用品牌正式對外的發布使用,這是臨高農業發展史上又一個重要裡程碑,標誌著臨高農產品品牌化建設進入了新階段。
  • 2020青島西海岸新區區域公用品牌推介在京舉辦
    中新網12月7日電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品牌興區戰略,提振品牌消費,拓寬品牌推廣渠道,提高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品牌的知名度和認可度,12月4日,2020青島西海岸新區區域公用品牌暨優質農產品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辦。
  • 「桐誠禮」、「菊物堂」桐鄉市的優質產品,認準這兩個區域公用品牌!
    (原標題:「桐誠禮」、「菊物堂」桐鄉市的優質產品,認準這兩個區域公用品牌!)
  • 元一智庫鐵丁老師在內丘福崗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上授課
    他提出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本質就是構建全域農業高質量發展「生態圈」,並用「品牌囤」的邏輯圖,從五大維度出發詮釋了品牌生態學,強調建設農產品公用區域品牌的核心是給本地人幸福,給外地人驚喜。」 基於此,他提出,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本質就是構建全域農業高質量發展「生態圈」。他說,良好的品牌生態圈,是一個可以自我調整、自我定位修補的系統,可以進行造血和更新,實現品牌的可持續發展!這也是目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 讓「善美韶農」品牌更響亮!韶關在深舉行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
    6月5日下午,「善美韶農」韶關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粵港澳大灣區宣傳推介會活動在深圳龍崗萬國食品交易博覽城舉行,活動現場頒發「善美韶農」品牌授權及展銷中心授牌牌匾,並籤約「善美韶農」農產品走進粵港澳大灣區重大項目戰略合作協議。
  • 統一標識、加強品牌包裝,東港草莓推出直接有效的區域公用品牌保護...
    目前,區域公用品牌的時代已經來臨。一直以來,區域公用品牌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區域整合力與區域聯動力,因此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對品牌農業發展意義重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品牌的管理和保護上,在加強產品質量安全提升上,確保區域品牌經久不衰上的作為還是有限的。公用品牌的被假冒、高仿屢禁不止,傍著名牌農產品,外觀、包裝和商標上真偽難辨。
  • 邢臺內丘縣富崗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舉辦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張淑梅、趙冬玉)8月1日,以「綠水·青山·金蘋果」為主題的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富崗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在崗底村李保國先進事跡教育基地舉辦。本次發布會採用了「線下主會場+線上雲會場」的方式,開展了內丘富崗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品牌發展戰略研討、富崗優品推介、產銷對接等系列活動,為做大做強富崗蘋果搭建起了新平臺。
  • 達拉特旗舉行「黃河幾字灣」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暨北京、川渝、呼...
    達拉特旗舉行「黃河幾字灣」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暨北京、川渝、呼包鄂榆地區品牌合作運營方籤約儀式 2020-12-03 2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海青稞區域公用品牌正式發布 推動青海青稞產業加快發展
    央廣網西寧12月10日消息(記者劉澤耕)12月10日,由青海省農業農村廳主辦、青海省青稞產業聯盟和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機構共同承辦的青海青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在西寧召開。青海青稞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劉澤耕 攝)在青海青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上,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機構總經理莊慶超進行了品牌解讀。12家從事青稞生產、加工的企業進行了籤約,籤約青稞產品3萬多噸,籤約金額達到1.2億元。
  • 河北內丘富崗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舉行
    田澤陽攝  8月1日,由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邢臺市政府指導,內丘縣委、縣政府主辦的「綠水 青山 金蘋果」內丘富崗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在邢臺市內丘縣李保國先進事跡教育基地舉辦。  圖為「綠水 青山 金蘋果」內丘富崗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