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扶貧大有可為|衝刺脫貧攻堅 電商平臺已成重要抓手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4月23日電(趙秋玥)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上行,正迎來爆發增長期,在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衝刺時刻,電商成了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來自電商平臺拼多多4月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農村網店在拼多多上賣出的農產品訂單數超過10億筆,同比大增184%;單品銷量超過10萬的農(副)產品達到1030款,接近2019年全年近七成的水平。

拼多多方面表示,自創立以來,平臺農產品上行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未來,將繼續以農產品上行為核心戰略,未來5年內投入不低於500億元支持農業農村「新基建」,並將助力農村地區打造100萬家年銷售額過百萬元的店鋪。

助農直播 解決「電商起步難」

4月21日,在「2019年財報」正式披露前,拼多多率先發布《2019年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助農訂單超過10億元,位於「三區三州」的國家級貧困縣銷售額增長413%;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平臺註冊地址為「三區三州」地區的商家數量達157152家,同比增長540%;年訂單總額達到47.97億元,同比增長413%。

2018年,蒙自市冷泉鎮的貧困人口仍有幾千,部分剛脫貧人口還不富裕,通過拼多多把小黃姜賣出好價錢,是鄉親們的希望所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農產品線下流通渠道受阻,大量農產品供給轉移至線上市場。對此,拼多多通過助農直播、農資農具補貼推廣、農產區智慧鏈建設等措施,推動農業農村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特別是助農直播領域,現已經有超過百位各地市長、縣長加入了拼多多助農直播間的排期表,給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帶貨,同時利用政府效應為當地農民店鋪帶來漲粉,解決農民的「電商起步難」問題。

4月7日,長期駐紮在瀾滄扶貧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左一)第一次走進了拼多多和央視新聞的聯合直播間,為自己引進並帶領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冬季馬鈴薯代言。田間挖土豆之餘,朱有勇院士也不忘向網友秀一波廚藝。

在多方努力下,消費者已經越來越習慣通過電商選購原產地農產品。拼多多數據顯示,僅市縣長助農直播間中,農產品店鋪就新增了719萬新粉絲。拼多多還將進一步加大農產品上行力度,開啟「助農雙百萬計劃」,未來三年內,讓平臺內年銷售額過百萬元的農村網店數量突破100萬。

「拼」模式助推農村與電商「新基建」建設

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推動下,中國的農產品網絡零售額不斷增長。根據拼多多提供的數據,隨著通信網絡、數位技術,以及融合性「新基建」的普及,農業農村與電商實現加速融合。

2019年,拼多多平臺農產品活躍商家數量達58.6萬家,同比增長142%,直連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人。基於持續增長的海量需求、極簡的產銷供應鏈,以及完善的商家服務體系,拼多多大幅降低了電商創業的門檻,為農戶創造了友好的創業土壤。

進入2020年,農村網絡零售的結構發生進一步變化,農產品上行所產生的「收入」成為農村網絡零售的重要組成部分。拼多多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平臺新增涉農店鋪超過27萬家,接近2019年全年新增店鋪數,其中60%註冊地址為農村地區。在此推動下,3月以來,拼多多以新鮮蔬果、水產肉類等為代表的農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184%。

數位化產業鏈初具規模

依託農產品上行的發展優勢,拼多多率先提出了「人才本地化、產業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的發展策略,通過架構新農業農村教育體系、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打造農村新基礎設施等方式,帶動農村地區實現全面穩定發展。

在雲南、貴州、廣西、海南等省區及省區內少數民族自治州,誕生了一批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區。相關產業鏈的下沉,豐富了當地的輕工業體系,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有效提升了覆蓋地區的農戶收益。僅2019年,拼多多直接孵化的涉農加工企業超過14000家。

除產業升級外,在拼多多海量農產品增量市場的帶動下,覆蓋農產區迅速形成了一系列包括封裝、倉配運等在內的農業新物流和新產業基礎設施。尤其在中西部農村地區,誕生了一批小、快、靈的「村級」封裝、倉儲空間,使得鄉村地區常住人口中包括老人、婦女在內的非技能型人口,可以通過多樣性的工作方式,獲得更多收入。

2019年,拼多多進一步提出「兩臺四網」概念,即以「市場+科技」為核心,創建中國農產品上行平臺以及中國網際網路農業數據平臺,將技術和大數據傳遞至農業種植、農業科技創新、農產品物流創新領域,建立健全農產品標準化制度,解決農產品有產地、無品牌以及農業消費數據與生產數據脫節等行業難題,推動中國農業產業實現大規模品牌化,幫助農戶實現「以需定產」,持續提升中國農業的數位化和智能化水平。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孫沁表示,隨著「兩臺四網」架構的深入推進,拼多多將進一步發揮平臺的市場和技術優勢,加強農產區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完善以電商為核心的農產品網絡銷售體系,深入探索中國農業現代化模式,為脫貧攻堅的衝刺和鄉村振興的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相關焦點

  •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張祥:電商扶貧助力實現精準脫貧
    他表示,電商扶貧是新一輪扶貧開發的創新舉措,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電商扶貧頻道和中國電商扶貧聯盟等工作為主要抓手,深入實施電商扶貧,地方、企業和社會各界踴躍參與、積極探索,取得顯著成效。
  • 中國社交電商大會召開,芬香榮獲"社交電商扶貧攻堅"優秀企業獎!
    中國社交電商大會召開,芬香榮獲"社交電商扶貧攻堅"優秀企業獎!國務院參事湯敏、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網監司副司長韋犁、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副會長仲澤宇、北京大學中國直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謙、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等政府協會領導、學者專家、社交電商頭部企業代表、媒體共同出席了本次大會。芬香受邀參會並榮獲組委會頒發的"2020年度社交電商扶貧攻堅優秀企業"大獎,以表彰芬香本年度在助農扶貧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貢獻。
  • 大有可為 大有作為——松原市打造「網紅吉地」推進電商扶貧紀實
    這一活動,也拉開了該市充分藉助網紅直播等新渠道,全面推動以電商潮帶動產業潮、以產業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序幕。「好的產品需要推介,需要讓更多的人知道,才能有銷路,網絡『直播帶貨』的方式很好地將生產和銷售聯接在了一起,對農村產業發展必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今後,我們將進一步支持電商產業發展,為農產品創造更多的銷售渠道,助力脫貧攻堅取得最後勝利。」
  • ...產業支撐 政策兜底 電商扶貧 精神脫貧追尋脫貧攻堅的「民和...
    產業扶貧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一年之計在於春,脫貧攻堅正當時。百姓新生活脫貧,要有一股新的力量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中,電商正在成為一股新的力量,為民和縣扶貧注入新動能。通過電商平臺,民和縣特色農產品成功實現消費者、產品與市場的對接,一幕幕扶貧大戲正在精彩上演。
  • 助力扶貧攻堅 一畝田亮相2020中國農村電商供應鏈博覽會
    一畝田公共事務副總裁張馳在主論壇2020中國農村電商供應鏈大會上做扶貧攻堅領域的匯報,參加會議的還有商務部原副部長陳健,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原農業部副部長尹成傑等國家和地方政府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1200位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代表、農產品企業及農村電商服務企業代表。
  • 央企消費扶貧電商平臺來了!
    央企消費扶貧電商平臺來了!,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和中央企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視頻會議精神。線下,推動中央企業加大貧困地區農產品採購力度;線上,搭建中央企業消費扶貧電商平臺,為定點扶貧縣農產品提供長期穩定的電商銷售渠道,打造央企扶貧工作品牌。
  • 電商扶貧怎麼扶?主要模式有哪幾種?
    2020年是決勝脫貧攻堅關鍵之年,由於受疫情影響,很多農產品都處於滯銷狀態。因此,很多農村居民開始利用網際網路+拓寬銷售渠道,電商扶貧就是其中一種。那麼,電商扶貧怎麼扶?主要模式有哪幾種呢?一、電商扶貧怎麼扶?1.利用「網際網路+」打通供需兩端把「網際網路+」引入脫貧攻堅戰中,讓一根根無形的網線,一頭連著大山深處,一頭連著消費市場,使供需精準流向貧困地區、貧困農戶。
  • 消費扶貧新形式!電商平臺「愛心購」上線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消費扶貧將持續助力鄉村振興。昨天(9日),由北京市國資委和北京市扶貧支援辦指導建設的「愛心購」電商平臺上線啟動,平臺將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網際網路+」方式,讓年輕消費者更加便捷地一站式「買買買」助力脫貧攻堅。
  • 通城:電商扶貧結碩果 農特產品借網「出山」
    在扶貧過程中,電商作為一支特殊的力量,扮演著其重要的角色。老百姓「守著金山銀山沒飯吃」的產業發展瓶頸,是脫貧攻堅過程中遇到的一大難題。通城縣通過積極推動特色農產品與電商產業對接融合,藉助電子商務平臺,整合優質特色農產品資源,通過網絡直播、線上銷售、線下配送等形式,打通農產品銷售最後一公裡,助力優質農特產品借網「出山。「我們這裡的農特產品很有特色,生態有機還富硒,剛開始沒有電商,銷量有限,我們也不敢大規模的種植髮展」塘湖鎮望湖村的農戶向記者說道。
  • 鄭州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之產業扶貧專場
    產業扶貧是貧困地區內生發展活力和動力的「推進器」,是脫貧攻堅穩定和持續發展的根本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鄭州市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實施產業扶貧作為高質量落實脫貧攻堅和鞏固脫貧成果的基礎和重中之重,大力鼓勵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 馬鞍山和縣的電商扶貧創新之路
    在此基礎上,新建村又發展了電商扶貧,借力電子商務平臺,實施「金平臺」扶貧工程。「電商+旅遊」脫貧做出新特色近年來,和縣創新實施「電商+旅遊」的新模式,讓電商扶貧和旅遊業有機結合共同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為了打破傳統的銷售模式,借力電子商務,實施「金平臺」扶貧工程。充分發揮電商平臺作用,堅持做到貧困戶有什麼就賣什麼,貧困戶會做什麼就賣什麼。據統計,2019年度新建村站點累計接待遊客超過1300人次,收發快遞共5000餘單。
  • 廣西梧州八旬老農觸「網」售手藝 借電商脫貧
    廣西梧州八旬老農觸「網」售手藝 借電商脫貧 2020-07-15 11:28:47 鐘鳴 攝   中新網梧州7月15日電(鐘鳴 林潔琪)7月15日,在廣西梧州市蒼梧縣京南鎮寺垌村村民蘇國厚的家裡,他正熟練地將竹篾按壓又疊入,小竹籃在粗糲有力的指下漸成雛形。  「今天要製作4個菜籃子和2個竹編葫蘆,然後放到第一書記的扶貧產品網店裡上架售賣,不靠田不靠地,在家就能掙到錢。」蘇國厚說。
  • 鄧州小楊營鎮:舉辦電商扶貧培訓 助力脫貧攻堅
    映象網訊(記者 申連偉 通訊員 肖威鵬)11月30日,小楊營鎮舉辦電子商務精準扶貧抖音短視頻宣講培訓會,駐村第一書記、帶貧企業負責人及有意從事電商行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代表等60餘人參加了培訓。此次培訓,是在新形勢下為推進精準扶貧收官之年而新開闢的一條致富途徑,旨在普及和強化電商知識,推動「網際網路+電商」與扶貧攻堅的深度融合,助力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借力電商助推經濟發展。
  • 四川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電商直播助力 農貨文旅破圈出川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四川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尤其在甘孜、阿壩、涼山等「三區三州」地區。  四川各級黨委政府全力應對挑戰,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 線上線下雙渠道,湖南郵政919「電商節」助力脫貧攻堅
    第四屆湖南「郵政919扶貧助農電商節」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活動以「郵政助脫貧,惠農進萬家」為主題,以「扶貧助農」為主線,實施惠農合作,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紅網時刻9月3日訊(記者 李璐 楊楊 實習記者 魏麒安)9月3日,第四屆湖南「郵政919扶貧助農電商節」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活動以「扶貧助農」為主線,將配合優惠券、紅包雨、限時購等多種銷售形式,讓廣大市民享受實惠,實施惠農合作,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北京消費扶貧電商平臺「愛心購」上線啟動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消費扶貧將持續助力鄉村振興。12月9日,北京消費扶貧融媒體電商平臺發布會暨「愛心購」上線啟動活動在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舉行。當日上線的「愛心購」電商平臺,將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等「網際網路+」方式,讓年輕消費者更加便捷地一站式「買買買」扶貧產品。
  • 北京消費扶貧融媒體電商平臺發布會 暨「愛心購」上線啟動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落實市委常委會關於扶貧支援工作的部署,12月9日,由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龍騰藝都(北京)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北京消費扶貧融媒體電商平臺發布會暨「愛心購」上線啟動活動在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舉辦。
  • 狂奔的農村電商
    這條電商創業示範街的建設目的,是為引導金寨縣電商企業集聚發展,重點扶持中小微電商企業,打造線上線下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模式,促進農特產品銷售,助力脫貧攻堅。  據劉兆勝介紹,該示範街的商鋪入駐申請得到縣商務局認可,商鋪跟政府籤約一年,可在網上銷售,也可在線下經營。  金寨湯家匯鎮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號稱紅色"小延安"。
  • 宜賓市翠屏區電商物流發展中心召開2020年翠屏區農村電商扶貧產品...
    四川民生報導網宜賓訊(王先元)2020年11月17日上午,宜賓市翠屏區電子商務和物流發展服務中心在六樓會議室組織召開2020年翠屏區農村電商扶貧產品信息員工作會,聽取各貧困村扶貧產品信息員工作匯報和意見建議。
  • 「梨都」碭山:脫貧興農 千軍萬馬共赴「電商盛宴」
    這個擁有百萬人口、百萬畝果園,年產170萬噸水果的皖北農業大縣,依託「網際網路+」,不僅讓碭山的桃「梨」遍天下,成為全國網上農產品銷售第一大縣,還走出一條特色的電商精準扶貧之路。梨膏棒棒糖、梨膏果凍、梨膏潤喉糖、梨膏飲料……在安徽龍潤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全透明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忙著將梨膏棒棒糖打包,而在與生產車間相隔的電商大廈,各類網絡銷售平臺每隔幾秒就有人下單購買梨膏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