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能決定前半生 但你可靠這2點決定後半生

2020-12-24 前瞻網

作者|田志剛  來源|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 

網上這個文章《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史上最成功的父親梁啓超》很火,說的是近代中國的思想啟蒙者梁啓超,不僅他自己的成就斐然,而且子女個個成才,一個家門走出三個院士,其他的幾個孩子在自己的領域也都各有成就。

另一個高曉松,他的外公張維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力學家,曾當過清華大學的副校長,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一手創辦了深圳大學,並擔任深圳大學首任校長。

他的外婆陸士嘉是德國哥廷根大學博士,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學生、關門弟子。中國著名的流體力學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籌建人之一,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陸士嘉的祖父陸鍾琦在清代時曾任山西巡撫。他的媽媽......

這樣的單子可以列出十萬字,那是不是原生家庭一般的人就沒戲了?

/01/

有一個叫「王謝子弟」的成語指東晉的「王」與「謝」兩大家族,一個是山東琅琊王氏,即王導一家;另一個個是河南陽夏謝氏,也就是謝安那一家。

王導、謝安都做過東晉的宰相,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

但如果僅僅是2個宰相還能算家族,這王、謝兩家都出了許多人才,不僅包括政治、軍事上的人才,文學藝術上也人才輩出。

書法領域最推崇的「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出自王家,詩人中的「二謝」:謝靈運、謝朓,出自謝家。

古代如此,近現代也是如此,江蘇無錫的錢家,除了著名國學家錢穆、錢基博、錢鍾書,著科學家錢學森、錢偉長、錢永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等。

自人類文明出現以後,人們其實都很疑惑那些卓越的人、優秀的品質、智慧甚至高顏值是怎麼來的。

在西方因為有上帝,所以大部分認為是上帝「賦予」某些人的;而在中國,我們都認為是遺傳的結果: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通俗點理解,無論東方和西方,大部分觀點都認為真正的高手和特殊能力是來自於天賦,你的出身決定了你能走多遠和多高。

/02/

近些年國內也有許多文章講原生家庭對於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影響,說原生家庭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和高度,讓許多出身貧寒的、小時候家庭文化和氛圍不好的人們深受壓力,為自己的未來迷茫甚至喪失了奮鬥的信心。

歐洲最早甚至有「每一個真正的精英至少有一個精英的親戚」這樣的說法,認為有成就的人最核心的因素來自於血緣。

但這樣的說法靠譜嗎?

在心理學領域,心理學家們一直嘗試去發現卓越人士之所以卓越的原因,特別是一些天才人物的成功之道。

但真正從實證角度做這個研究的第一人是英國的弗朗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1822年-1911年),他是科學家和探險家,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會員和皇家學會會員,晚年還被冊封為爵士,同時他還是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的表弟。

他的研究是基於對各行業名人及其血緣關係的分析,在1869年發表了《遺傳的天才》中發現之所以成為名人受制於三個因素:

先天能力、工作熱情及做大量艱苦工作的足夠動力(大部分人其實動力不足)。

高爾頓的研究雖然承認了後天努力及練習對於成功的促進作用,但他還是更注重天賦,認為練習在某個空間內可以提升水平,但天賦卻限制了水平的最高狀態。

/03/

在19世紀的時候,人類對於心理學的知識十分缺乏,技術水平也很低下。

從20世紀五六十年開開始,人工智慧、認知心理學的發展早已證明了血統論是一個不值一駁的謬論。

1996年由佛羅裡達大學的心理學家K. Anders Ericsson教授出版的《優秀者之路:藝術、科學、體育和競賽中的專家行為獲得》是這個領域研究的裡程碑式著作,之後基於他的研究成果才出版了相應的暢銷書類似於《異類》、《一萬小時天才理論》等。

K. Anders Ericsson教授的研究覆蓋了體育、音樂、醫學、記憶、閱讀、創造和科學等多個領域,探究從新手到專家的過程中影響因素,包括先天因素(例如天賦)和後天因素(如指導、練習)。

結論是在成就卓越人物的過程中,雖然需要天賦,但相對於這些人後天的追求、名師的指導、刻意練習、及時反饋及持續的努力等內容,天賦的作用沒有想像的那麼大,而且並非是決定性的因素。

這就是現在流行的刻意練習之類的來源。但這裡有一個前提,心理學裡面的研究大多還是聚焦於可重複的技能型工作較多,而對於更大量從事客服、管理、研發、市場工作的知識型員工的工作,則少有研究。

但以自己天賦不好、出身不好為藉口的人,可以閉嘴了,以自己原生家庭不好的也可以閉嘴了。

曾經在Google工作多年、任過騰訊副總裁、寫過《浪潮之巔》、《數學之美》的吳軍在他的《大學之路》中曾經寫到過:

看過馬拉松比賽的人都知道,在起跑的那一瞬間道路是很擁擠的,但是當1/4賽程過去之後,選手們彼此的距離就拉開了,在起跑時佔得的那一點便宜到這時早就蕩然無存了。

很多中國的家長都在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他們會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儘可能地搶位子。但其實,成功的道路並不像想像得那麼擁擠,因為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路上,絕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動退下來了。

到後來,剩下的少數人不是嫌競爭對手太多,而是發愁怎樣找一個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

/04/  

二十多年前的1997年,在月生活費不到150塊錢的時候,上網費是18塊錢一個小時。

而且,當時網際網路上信息和知識很少,你想找到有價值的內容都很難。因為那個時候各種資源的大規模上網還沒開始。

這樣一比,現在的我們是多麼幸福:只要你願意去找,各領域的大部分知識都可以獲取,雖然有些要收費,但只要有收費的,你費點勁也總能找到免費的。如果你要有問題,網際網路上這麼多高手,總有人有時間、有熱情願意幫助你。

如果你不NB,真的不是因為家庭出身,也不是因為你智力低下,更不是因為沒錢讀不起書。

那是因為什麼呢?

這個世界上,不希望變好的人基本上沒有。這個變好包括了健康、習慣、財富、影響力、價值等各個方面。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能變得越來越好!

小時候談到理想的時候都希望有所成就,無論是當科學家還是警察、教師、售票員,都希望自己能夠有價值對他人和社會有用。

但在歲月流逝中,許多人讓自己變好的動機越來越弱。

這裡面一方面是教育給的我們負面的暗示:你英語不行、你數學不好,你上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就一般甚或很差,讓大部分只知道自己不擅長幹什麼而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和特長。

當到社會上以後,權利尋租、拼爹和品顏值、關係大於能力、投機取巧好過踏實肯幹,劣幣驅逐良幣,又讓許多人心裡哇涼。

即便是有強動機的人,也不一定變得更好。

如果一個人十分想有錢目標是成為中國首富,這個大致也很難實現。因為錢是一個結果,僅僅有想變好的動機還不夠,還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而錢不是目標,必須有通過什麼方式賺到錢才是目標。

同樣,我想成為一個專家也不是目標,而基於你的當前境況、個性、特長和優勢,成為你所從事的工作上的專家可能算一個目標,因為這個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並不是所有的目標都能達成,你的目標要有可行性,要有相關的資源準備。

有了這些,還只是一個良好的願望而已。

要實現目標需要去付出艱苦的努力:持之以恆的學習、尋找好的實踐機會並堅持實踐、持續的反思與思考、主動的表達與傳播。

這些工作都不容易做,都有點反人性,都不在自己的舒適圈,所以最後堅持下來做的一定是少數人。

/05/

所以真正的有所成就,主要是兩個核心因素:

1、靠譜的目標。在你的成就動機下,是否確定了可行的目標。這個目標不是結果(很有錢、很有才),而是實現結果的手段和方法;

2、持續的努力。夢裡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有許多人只不過是想想而已,也有許多人真的去幹了,這就是區別。

當然,這裡面還涉及到方法問題。如果你努力了,但方法不得當,一定是事倍功半。但最核心的不是方法,如果真的去做,方法到容易學會。

這樣就形成了四類人:

第一象限:有目標,真去幹。

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下大功夫去學習、實踐、反思。在正向上積累,即便最後目標沒有實現,也會有大的收穫。

第二象限:沒目標,也去幹。

在現在的環境下,專業分工越來越細,信息和知識爆炸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目標而胡亂努力,希望亂拳打死老師傅,這樣的概率極低。那些一年讀了500本不同領域的書,訂閱了從得到到豆瓣知乎混沌研習社,整天參與拆書21天改變習慣樊登讀書會的,類似於這個象限。

因為沒有目標,所以沒有辦法積累,將來會成為大百科全書式的萬事通,但他的知識和經驗都是在百度上可以查到的,很難形成核心優勢!

這一象限的人感覺最好,而且很難勸:因為他覺得自己夠努力啊,每天都忙得要死的去長進自己,他還不認為自己沒有目標,因為目標是「成為更好的自己」呀!

確定目標需要思考,但真正的思考是很費勁的,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來逃避了!

第三象限:沒目標,不去幹。

依然認命,不做掙扎,這樣的人也許很幸福:雲淡風輕,歲月靜好。

第四象限:有目標,不去幹。

該象限的人都類似於幻想家,混亂了現實與想像的關係,認為只要目標定下了就等於實現了。

真正的努力很艱苦,他們也會逃避這些艱苦而習慣用替代的方法來麻痺自己:糾結於細枝末節而不顧核心、讀那些很容易讀的書、乾重復的工作,看起來也很忙很累,但實際上沒有長進。

寫完《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後許多人問我成就卓越的密碼到底是什麼,其實簡單說,就是:

找對路子(方向),下夠功夫(持續努力)

每個人都可以!其他的學習、實踐、思維、個人品牌只有在前面兩個前提下才有。(完)

該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作者田志剛。您可通過微信號:511956894 與他聯繫或加入他的【二班】

本文來源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期待已久《我的前半生2》快要來了!馬伊琍卻去哪了?
    主要講述的是大學畢業就嫁給真愛的羅子君(馬伊俐)從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家庭婦女,遭遇丈夫陳俊生(雷佳音)出軌後,在閨蜜唐晶(袁泉)和男友賀涵(靳東)的幫助下,自我成長變身為一個職場獨立女性的故事。其實羅子君這個角色本來是給孫儷量身打造的,只可惜孫儷因為檔期原因而錯過了這個角色,於是劇組請來了馬伊俐來出演這個角色。
  • 原生家庭再不堪,終究會成為我們的前半生,並沒有斬斷所有的後路
    原生家庭是近年來非常火爆的一個詞語,一方面,是由於人們認知能力的提升,找到了自身所在問題的源頭,是由於小時候的某種不幸經歷導致的,留下了心理陰影,從而引發一系列的性格缺陷。但人終究要學會與自己和解,斷了線的風箏,你無論怎麼拼命追趕,都無法追趕上,只能讓它飛走,放過它,更是放過自己。1作為一個從小被打到大的女孩,對於生在不幸的原生家庭的種種不堪,真的切有體會。
  • 《我的前半生》:餘生很長,女人不要讓婚姻折斷了自己的翅膀
    |劇評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是一個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闊太太羅子君,遭遇婚姻的背叛後逆襲的故事,同時也影射出了現實生活中全職太太的真實寫照。離婚後的羅子君在好朋友的幫助下走出了感情失敗的陰影,並專注於自己的事業當中。
  • 《我的前半生2》開拍,主演不是馬伊琍,而是她
    文|酉月觀影《我的前半生》播出之時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如今,網絡有準確消息放出:《我的前半生2》已經開拍了。只不過《我的前半生2》主演遭到大換血,馬伊琍不再飾演「羅子君」。之前在《我的前半生》中,馬伊琍飾演的「羅子君」可謂深入人心,不知道這次換人對第二部有沒有影響。因為「羅子君」這個角色,馬伊琍成功俘獲了一批觀眾的喜愛,也幫助她從「離婚」事件中走出來。
  • 《我的前半生2》滄海桑田後,羅子君是否會與賀涵牽手後半生?
    在《我的前半生2》裡,羅子君是否會與男神賀涵牽手後半生呢?很多觀眾特別希望羅子君能跟賀涵終成眷屬,同時又覺得,他們倆在一起,對唐晶特別不公平,真是左右為難。好希望有兩個賀涵啊。對於子君來說,心裡也同樣過不了唐晶這個坎,子君說過,賀涵可以和任何女人結婚,唯獨不可以和她結婚。所以只好背井離鄉,所以只好把對賀涵的愛默默安放在心裡最深處。
  • 《我的前半生2》將拍,靳東回歸,女主馬伊琍卻換成了劉濤?
    因為靳東、馬伊琍、袁泉的表演,已經給很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很多觀眾希望《我的前半生2》還能由原班人馬出演。 不過,網傳《我的前半生2》靳東回歸,女主馬伊琍換成了劉濤。很多觀眾聽到靳東回歸的消息,感到十分開心。
  • 《我的前半生》第二部什麼時候播出 我的前半生第二部會有哪些看點
    相信看完《三十而已》的觀眾會不覺想起來《我的前半生》這部劇,這部劇已經播出了3年的時間,屢次傳出第二部的開播,但是一直沒有播出。《我的前半生》第二部什麼時候播出?《我的前半生》第二部會有哪些看點?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 港劇《多功能老婆》,楊千嬅飾演家庭主婦,劇情似《我的前半生》
    可能是喜歡粵語的原因吧,所以對港劇一直情有獨鍾,儘管如今TVB的劇集一部不如一部,可還是沒能停下追劇的腳步,這不,又入了《多功能老婆》的坑。《多功能老婆》作為臺慶劇接檔《解決師》,已經更新9集,由楊千嬅、周柏豪、黃浩然、陳煒,朱晨麗等人主演。
  • 等了多年的《我的前半生2》將開播,馬伊琍不再出演,你還期待嗎
    看了這麼多年劇,你是否依稀記得有這樣一句話:「賀函只應天上有,人間處處是白光」。這句話是網友對曾經火爆一時的《我的前半生》這部劇非常精闢和獨特的總結與許多都市情感類作品不同的是,這部劇摒棄了那些一貫放大的人生雞湯和愛情至上的法則。
  • 《我的前半生2》即將上映,馬伊琍缺席,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我的前半生》是一部很成功的都市情感劇,劇中主要講了全職太太羅子君(馬伊琍飾演)與丈夫陳俊生離婚後,在閨蜜唐晶和其男友賀涵的幫助下走出困境,重新步入職場,圍繞著三人的倫理情感故事。前半生的羅子君馬伊琍是座山,無人能翻越劇中羅子君簡直是為馬伊琍量身而打造,選馬伊琍簡直是神來之筆,這是為何?大家都知道現實中的馬伊琍同樣經歷過和文章離婚,更懂得一個女人在離婚後的處境和生活。現實中馬伊琍還是 《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經歷離婚後,都更能夠看透前半生。
  • 二刷《我的前半生》,我終於明白了羅子君為何會輸給不起眼的凌玲
    《我的前半生》是2017年度特別火的影視劇之一,根據亦舒的同名小說改編,強大的演員陣容,自帶共鳴與轟動的話題,成為人人必看的一部劇。馬伊琍,袁泉,靳東,雷佳音,陳道明,吳越等出演,讓這部劇火上加火。而在《我的前半生》裡,馬伊琍飾演的羅子君,她的家庭被小三插足,導致最後兩人結束了十年的婚姻。重新看《我的前半生》,突然明白了羅子君為何輸給不起眼的凌玲?
  • 婚姻心理諮詢:《我的前半生》揭示老公出軌女人明智做法
    《我的前半生》羅子君遭遇老公出軌,離婚後大翻身,並獲得精英男賀函的寵愛。 然而,並非每個人都像羅子君那般幸運,在遭遇婚姻困境的時候,既有能夠有「養得起你」的閨蜜唐晶,又有運籌帷幄的軍師賀函,還有各種男人追。
  • 「最美小青」陳美琪:被關之琳、馬清偉「毀掉」的前半生
    那個最經典的《新白娘子傳奇》裡的小青,想必你就會知道。陳美琪的一生,至少是前半生,不甚太平。她,是個有故事的女人。陳美琪出生於1958年。可以說,7歲以前,她對父母、家庭都沒什麼概念。原生家庭給她帶來的影響,一直伴隨著她的成長。16歲那年,她考上TVB藝員培訓班,成為了這個造星機器的第一批明星學員。
  • 馬克吐溫的語錄,道盡了大多數人的前半生和後半生,一針見血!
    在我們這個年代,相信很多人沒有讀馬克吐溫的語錄,也能說出很多人的前半生和後半生,我們這個年代,大多數人的前半生,估計都在為房子奮鬥,一套房子,可以讓全家人奮鬥半輩子,當房奴半輩子。其實很多普通家庭裡,花個二三十年在一線城市買一套房子,還算比較不錯的,大多數家庭,只能在縣城裡買套房子。很多人前半生辛苦為房子奮鬥,後半生幾乎也不能清閒,還要為兒子奮鬥房子。
  • 《我的前半生2》即將開拍,靳東強勢回歸,「羅子君」換成她來演
    《我的前半生2》即將開拍 尤其是在最後大家都非常關心這三個人之間的感情到底會是一個怎樣的走向,羅子君跟賀涵的愛情故事是會一直延續呢所以在《我的前半生》結局後,大家都紛紛期待有第二部的到來。
  • 《我的前半生2》即將播出,靳東霸氣歸來,女主是《歡樂頌》的她
    但是自從《我的前半生》播出後,馬伊俐又強勢的回歸到眾人的眼前。 這部劇雖然槽點多,但也正是因為被吐槽的多所以才火了!而最近又傳來好消息,說是第2部即將開播。
  • 三年後,重溫《我的前半生》:別傻了,我們都成為不了羅子君
    前段時間,一段青年節的宣傳片《後浪》刷屏,被罵得很慘,因為它裡面展現的內容根本不符合大部分青年人的生活。現在的人喜歡看真實,貼近現實的內容,比如《小歡喜》《找到你》《我是餘歡水》這類的影視劇。很顯然,《我的前半生》不是,至少離我的生活很遠。
  • 《我的前半生》:離婚後,女人最好的活法,是這一種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離婚後,女人應該更加的堅強,瀟灑的忘記過去,去迎接新生活的開始。 對一段已經結束的錯誤關係,可以偶爾傷感,但千萬不能止步不前,離婚並不是女人一個人的錯,用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去為男人的錯誤買單,真的不值得。 離婚後,女人最好的活法,是這一種:放下過往,重新開始。
  • 12生肖,其中四個生肖,前半生忙碌後半生享福
    有的人,前半生瀟灑自由自在,碌碌無為,到了萬年過得就有點 悽涼了。而有不同的人,前半生看似一個命苦,坎坎坷坷,到了他們後半生卻苦盡甘來,順遂社會富裕。這4個生肖的女人,前半生生活忙碌,後半生就是享福,看一看有你嗎?
  • CSGO茄子,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CSGO茄子,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近兩年,csgo在國內熱度直線上升,這一現象也離不開茄子直播事業的崛起,剛開始直播事業的茄子可以算得上是生意慘澹了,直播熱度僅僅只有幾百幾千隨著茄子漸漸走入大眾視野,這名fps年輕人背後的故事也漸漸被人熟知。茄子本名吳權清,廣東茂名人,他還有一個小他三歲的弟弟叫吳輝。茄子出生的家庭並不富裕,兄弟二人相依為命互相支撐著長大,兩人關係非常要好,形影不離。小學的茄子經常混跡各種網吧,一眼看中了當時國內大火的射擊類遊戲《CS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