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笛聲似私語般傳來,如泣如訴,如詠如嘆……11月17日晚,央視綜藝《我要上春晚》第二期節目繼續在長沙馬欄山錄製,這次登上舞臺的選手裡,既有身手矯健的雜技高手,也有外形帥氣的音樂組合,而一支由多民族樂器樂手們組合的音樂樂隊,則給現場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據悉,本期節目由任魯豫、汪聰、於莎莎主持,王源擔任「推薦官」,吳克群、李誕、黃夢瑩、李光潔、高曉攀擔任「助夢嘉賓」。
《飛天》的東方意境裡,聽者踏樂翱翔於碧空間
作為本場錄製最後登臺的果敢新絲路樂隊,他們帶來的器樂表演《飛天》,融合了東西方音樂風格,將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完美融為一體,在充滿東方神韻的《飛天》意境裡,觀眾們仿佛隨著樂符扶搖而上,翱翔於浩渺碧空間。
演出結束後,果敢新絲路樂隊的吹管樂手楊贊也興奮地表示,「今天的演出非常滿意,從觀眾的神情裡,能夠感受到他們進入了我們演奏的音樂世界裡。」果敢新絲路樂隊由留法音樂家果敢領銜,9名樂隊成員一專多能,既有二胡、陶笛、古箏、大鼓等民族音樂,也有電吉他、貝斯等西洋音樂。
負責演奏陶笛與印第安笛演奏的楊贊,坦言自己被長沙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富有特色的民間文化深深吸引。「希望可以通過音樂的方式,走進這一片文化底蘊深厚的湖湘大地。」
4年前的長沙之行,在他心裡播下一顆湖湘曲藝的種子
像二胡、古箏、貝斯之類的樂器,想必普通觀眾都是熟識的,但這次在舞臺上演奏的陶笛和印第安笛,或許就沒有那麼多觀眾認識了。
作為演奏者的楊贊也介紹說,「陶笛的外形與一般的吹管類樂器不同,大部分陶笛是由陶土燻燒而成,陶笛音色柔美空靈。」另一個樂器印第安笛,則更是不為大多數觀眾所知曉。這個樂器說是笛,其實更像簫,是豎著吹奏的。楊贊也介紹說,「印第安笛的音階是五聲音階,和中國古代音律一樣,音色則介於簫和尺八之間,表現力豐富,既有婉約派的溫潤如玉,也有豪放派的秋風蕭瑟。」
楊贊回憶說,9年前,自己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留學時,偶然間在街市上遇上一位當地商人販賣特色工藝品,其中外形別致的印第安笛讓楊贊眼前一亮,從此與之結緣。「雖然沒有人教我怎麼去演奏這個樂器,但是其實音樂的邏輯是相通的,管弦樂器也是如此,我也是慢慢自學吹奏印第安笛。」楊贊還表示,印第安笛在國內確實不為大多數人知道,「據我所知,印第安笛亮相央視舞臺還是第一次。」
談及對於湖湘的印象,楊贊透露說,4年前自己和父親一起遊學之旅時,「我們就特意把嶽麓書院列為必去的一站,那是他第一次來長沙,這片土地的文化和歷史底蘊太深厚了,因為我的祖輩是從事曲藝的,所以我對於這個地方的曲藝文化特別著迷。」
楊贊直言,長沙的花鼓戲幾乎家喻戶曉,「像李谷一老師、張也老師等著名歌唱家,都有戲曲功底。」楊贊還感慨說,「我是學民樂的,就特別希望感受每一個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曲藝,我覺得湖南這個地方有太多的文化可以給我以營養,我也希望以後可以多來湖南,多來長沙,為我今後的藝術創作,積累更多的靈感和營養。」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