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央行公布了八位用於新版5加元上面的人物肖像作為候選,這八個人物肖像,是從45000名被推薦人中層層遴選出來,其中有一位華人,他叫溫有金。
作為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華人在世界各地的發展中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被印上鈔票的也有很多,比如陳嘉庚、許哲、朱梅麟、王慧卿……
加拿大央行稱,這八個人為加拿大人民的生活變得更好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的影響遍及整個加拿大。溫有金被認為在彌合白人和華人之間鴻溝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溫有金,是有記錄以來最早出生在加拿大的華人,他出生於1861年,非常有語言天賦,精通英語、粵語、客家話和當地土著奇努克族(Chinook)語言。
他在大學攻讀法律,當時華人飽受歧視,他無法成為律師,做了警察局一名傳譯員,是首位華人擔任公職的。溫有金活躍於社區,利用掌握法律知識的便利,幫助了很多人,其中很多華人收到他的幫助。1949年,加拿大廢除排華法案,成為第一批具有投票權的華人。
歷史上,曾有下面幾位傑出人物被印在外國的鈔票上:
1998年,為了紀念朱梅麟為模里西斯所做的巨大貢獻,政府發行了印有朱梅麟頭像的25盧比的鈔票 。
2019年, 新加坡為慶祝開埠200周年,發行20元紀念幣,將8位影響巨大、做出突出貢獻的各族先賢人物肖像印在上面,其中有三位華人,他們分別是陳嘉庚、許哲、王慧卿。
1、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陳嘉庚
陳嘉庚先生,國人並不陌生,他一生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開國領袖毛主席稱讚為「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建國後受邀參與新中國政治協商和國家建設,曾任政協副主席。
除了在國家危難之際的慷慨捐贈並積極組織華僑捐款捐物、號召華僑回國救亡,在民族教育方面貢獻頗大,除了早年2000大洋(1893年的2000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大家自己算算)創建私塾「惕齋學塾」之外,陳嘉庚先生先後創辦了集美小學、集美中學、集美大學、廈門大學等等,被學生和老師們親切地稱為校主。
陳嘉庚先生始終牽掛全國人民, 1906年11月的江蘇洪澇災害、1908年的漳州水災、1917年的天津水災、1918年的潮汕地震、1920年的威海饑荒、1922年的潮汕風災、1924年的廣東和福州水災以及1929年的陝西和甘肅旱災,1935年11省水災,遠在新加坡,陳嘉庚先生都積極捐贈,並積極募捐。
2、新加坡國寶:許哲
許哲出生在清朝光緒年間,汕頭人,後隨母親到馬來西亞檳城,27歲入小學,後學過護理,發願一生為了幫助窮苦的人而生。
一生往返於中國、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主要的活動在新加坡,新加坡以擁有她為榮,視她為「國寶」;天主教徒將她與特蕾莎修女相提並論;佛教徒認為她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她卻說:「我只是一個會掃地,喜歡做工的平凡女人。」
許哲先生(女,我尊稱為先生,她絕對當得起先生二字)詳細資料請參閱百度百科 許哲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B8%E5%93%B2/978311?fr=aladdin)
3、傑出女教育家王惠卿
王慧卿1918年出生於新加坡,父母為福建人,是新加坡教育學院創始人,是一位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學家,在新加坡廣受尊敬。
4、救民於水火的朱梅麟爵士
朱梅麟的父親是廣東人,闖南洋討生活來到模里西斯,吃苦耐勞創辦了一份家業,並在朱梅麟先生手中發揚光大。
朱梅麟的主要成就在於兩次就模里西斯人民於水火之中。
第一次是二戰期間,模里西斯作為島國,食物和生活用品全靠外界補給,此時,英國船隊已經無法完成這項工作。當時作為華商會總主席,朱梅麟號召企業協助政府保證了人民的生活用品和食物的供給。同時,不忘積極為中國組織捐款,資助抗日。
由於表現出色被選入立法會,模里西斯獨立後,被任命為財政部長,1972年被封為爵士,受到伊莉莎白二世的接待。
第二次是70年代的經濟危機,朱梅麟,積極聯繫中國、臺灣、東南亞的華商,在模里西斯健全了很多生產行業體系。
朱梅麟允許模里西斯人賒帳,因為他們多是普通工人,只要月底能還上,可以賒帳。
總之,印在鈔票上的華人都受到當地人的廣泛尊敬和愛戴,他們雖然有的已經不是中國人,但作為華人族群一員,也是我們的驕傲!比之現在那些,在國內撈金,卻加入外國籍,首鼠兩端的明星或者富二代們,不知強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