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初期400多個民族,如何變成了如今的56個民族?

2020-12-12 柳州政法

當今中國有56個民族,世人皆知。這56個民族,是由解放初的400多個民族名稱,經過長期、大量的科學調查和甄別,才最終認定下來的。

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中國歷史上的許多民族經歷過長期的演變,支系紛繁,族稱眾多。由於歷史上的統治者實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不承認少數民族的存在,許多少數民族被迫隱瞞自己的民族成份,同時也缺乏科學的調查研究,所以根本弄不清中國究竟有多少個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少數民族的平等意識逐漸覺醒,紛紛提出確認自己的族稱和公開自己的民族成份。另一方面,只有確認了民族成份,才能更好地貫徹執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和其他各項民族政策。因此,新中國建立後民族識別工作開始提上民族工作日程。

民族識別是指對一個族體的民族成份和民族名稱的辨別。新中國建立初期,各民族的名稱相當複雜,據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匯總登記上報的民族有400多個,其中有的是自稱,有的是他稱;有的為一個族體不同的漢語音譯;有的以居住區的地理名稱而得名;有的則以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命名,等等。

民族識別是一項集社會實踐性與嚴格科學性於一體的工作。一般地說,民族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歷史產物,不僅有其嬗變過程,而且與周邊民族以至國外的有關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國自秦漢以來基本上處於統一的政治格局中,各民族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存在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特殊的親緣關係。進行民族識別,就是要弄清楚待識別的人們共同體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如果是少數民族,那麼是單一的少數民族,還是某一個少數民族的一部分。

從50年代初開始,黨和國家組織大批民族研究者和民族工作者深入少數民族地區,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密切結合中國的歷史和實際,堅持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歷史長短、發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本著科學研究和「名從主人」的基本原則,對待識別族體的族稱、族源、分布地域、語言文字、經濟生活、心理素質、社會歷史等進行了綜合調查和分析研究,並在充分尊重該族體人民意願的基礎上,對全國匯總的400多個民族名稱,進行了科學的辨識,加上原來公認的民族,到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共確認了55個少數民族成份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民族識別工作大體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新中國建立到1954年。

建國初期,自報的民族名稱紛至沓來,開展民族識別工作成為緊迫任務。當時需要進行識別的族體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有些漢人遷入少數民族地區,以謀生的職業作為少數民族名稱報了上來。如雲南的蔗園人、廣東的疍民。

二是前期遷往少數民族地區的漢人由於備受後去漢人的歧視,要求承認為少數民族。

三是有些少數民族在民族壓迫時代曾以漢族的身份出現,受漢族影響較深,其中又有一部分民族上層統治過當地其他少數民族,被統治過的少數民族不以為他們是少數民族,而他們卻要求恢復少數民族身份。如湘西土家族。

四是一些少數民族在遷徙過程中,民族特徵不再明顯,但始終受到漢族歧視,仍自認為是少數民族。如福建、浙江等地的畲民等。

五是分散遷居到不同地區的同一民族,雖然保持著相同的語言、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但因彼此長期隔離,分別上報了方言的自稱。如廣西的布狀、雲南的布依等。

六是有的民族分布在不同地區後,分別受到當地鄰近民族的強烈影響,但被其他民族用了不同的稱呼。如滇西北漢族所稱的「西蕃」,語言明顯不同於藏語、羌語者。

七是有的民族分散在互不相連的各省,各有自己一定的聚居區,在語言、文化等方面既有相似之處也有較大差別,長期以來被其他民族用同一名稱相稱,他們自己也始終認同是一族。如西南各省的苗人等。

八是有些民族內部對於該族是單一民族還是屬於別的民族的一部分,存在著不同的意見。如東北的達斡爾等。

面對紛繁複雜的情況,通過利用文獻史料、傳說、譜牒、語言和其他各種有關資料,通過歷史學、民族學、社會學、經濟學、語言學、文化學、宗教學等多學科的分析研究,本階段除已公認的蒙古、回、藏、維吾爾、苗、瑤、彝、朝鮮、滿等9個民族外,又確認了壯、布依、侗、白、哈薩克、哈尼、傣、黎、傈僳、佤、高山、東鄉、納西、拉祜、水、景頗、柯爾克孜、土、塔吉克、烏孜別克、塔塔爾、鄂溫克、保安、羌、撒拉、俄羅斯、錫伯、裕固、鄂倫春等29個民族,共計38個少數民族。

第二階段:從1954年到1964年。

在前一階段取得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民族識別工作引向深入,主要是對少數民族的支系進行歸併,重點是突破西南和中南省份,特別是雲南省。雲南省少數民族成分之多居全國之首,而少數民族中支系的繁雜為國內絕無僅有,其中工作量最大的是對彝族和壯族支系的歸併。最終,本階段從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所剩的183個族體名稱中,新確定了15個少數民族,即土家、畲、達斡爾、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龍、京、獨龍、赫哲、門巴、毛難,並將普查中自報的74個族體分別歸併到53個少數民族中。

第三階段:1965年到1982年。

「文化大革命」中,民族識別工作受到影響,本階段僅於1965年確認了西藏珞瑜地區的珞巴族,1979年確認了雲南攸樂山區的基諾族。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民族識別工作有所恢復,一些地方建立了民族識別領導小組或辦公室,繼續進行各地未了的識別工作。截止1982年7月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共確認了55個法定的少數民族,再加上人口最多的漢族,最終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56個民族。

第四階段:1982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

這一階段,民族識別工作除繼續為一小部分族體的認定進行調查研究外,主要是在一些地區對一批人的民族成分作恢復、更改和對某些族體進行歸併工作。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時,要求恢復、更改民族成分的人達500萬之多,涉及遼寧、河北、湖南、湖北、貴州、四川、雲南、廣西等省、自治區。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這一階段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比如貴州,對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需要識別的23個族體,經數年的反覆調查和論證,最後認定為漢族的3個,其餘20個則分別歸併於9個少數民族;鄂西地區的140多萬人,恢復、更改為土家族;苦聰人歸入拉祜族;河北承德和遼寧的一些人恢復為滿族。此外,1985年「崩龍族」改稱「德昂族」,1986年「毛難族」改稱「毛南族」。據統計,截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全國共恢復和更改民族成分的人數在1200萬以上。至此,我國的民族識別工作基本結束。(文章來源:中國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境內有一民族,人口超70萬,卻不在56個民族內,身份證很特殊
    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民族的數量被確定了,一共有56個。各個民族的人互相鞭策,互相進步,共同發展我們的新中國。中華民族的文化有非常高的兼容性,慢慢的每個民族之間的界限也變弱了。但是中國的56個民族有一部分人不認可,在中國還存在著一個極其特殊的民族。他不屬於56個民族之一,有人說他是第57個。而這一民族有將近70萬人,在身份證上也有特殊的標記。
  • 中國56個民族之外的未識別民族有哪些?
    「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大家耳熟能詳。然而實際上還有數個群體,不為大眾知道。他們就是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認定的未識別民族。1、為什麼叫做未識別民族?是祖國不認他們麼?不是!
  • 民族常識|56個民族服飾——朝鮮族服飾!
    服裝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朝鮮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我國吉林省延邊州,其豐富多彩的民族服裝,是朝鮮族人民思想意識和精神風貌的體現。其文化與朝鮮半島的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朝鮮族服裝呈現出素淨、淡雅、輕盈的特點,給人美麗形象,充實了服飾藝術的寶庫。中國朝鮮族在初期,多居於偏僻的山村,服飾的原料以自種自織的麻布和土布為主。
  • 新中國成立初期漢語拼音字母的確定
    文字改革是新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簡化漢字、制訂漢語拼音方案和推行普通話,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同時,它又是一項嚴謹細緻的工作,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新生的人民政府如何處理文字改革中諸多複雜的問題,這是新中國歷史研究中不應忽視的課題。
  • 中國最神秘的民族,隱居沙漠400餘年,號稱中國第57個民族
    作為中國人大家都知道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除了最為廣泛的漢族,更是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民族,他們還傳承著中國古往今來最為古樸的文化習俗。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便是中國最為神秘的民族——克裡雅人。為什麼說他們神秘呢?就因為他居住在中國的土地上,卻不屬於中國56個民族中的任何一個。
  • 這個民族是56個民族之一,人口只有5萬多,千年來從不與外族通婚
    導言「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妹是一家,56種語言,融成一句話,說愛我中華!」中國一共是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於民族諸多,許多 民族乃至都不被大部分人所了解,下面要為大夥說一個很獨特的民族,他是中國唯一的白色人種民族,而2000餘年至今從來不與異族通婚,只求確保血統的純潔。這一民族稱為塔吉克族,塔吉克族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民族語言為塔吉克語,塔吉克族主體在中亞,中國境內的塔吉克族主要聚居於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
  • 五十六個民族都是哪些?高清大圖郵票帶你領略民族風
    199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國家郵政局於1999年10月1日國慶節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團結》郵票1套56枚,是新中國成立迄今單套包含枚數最多的郵票。郵票志號1999-11,套票發行量2827.5萬枚,市場參考價:70元。
  • 56個民族56幅美女圖
    7、壯族 (zhuàng zú)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11、布朗族 (bù lǎng zú)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唐時稱「樸子蠻」,元、明、清 時稱「蒲蠻」,由於居住的地區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稱。
  • 民族常識|56個民族服飾——瑤族服飾!
    瑤族,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語言分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 瑤族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國華南地區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中國最長壽的民族之一,傳說瑤族為盤瓠和帝嚳之女三公主的後裔 。 瑤族服飾介紹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寫的是什麼民族
    全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民族文化都是不一樣的,就包括語言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就比如我們中國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而且我國還分為56個民族,每個名族的語言、生活習慣、文化等都有很大的區別。
  • 56個民族茶—水族打油茶
    水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字,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侗臺)語支,水族古文字體系保留著圖畫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56個民族非遺文化保護傳承中心 56個民族非遺文化保護傳承中心位於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是榮程集團文化板塊為整合民族文化資源,促進民族非遺保護所搭建的文化傳播與交流共享的平臺。其緊扣創意、創新、創造、創業四大核心要素,圍繞生命、生活、生態、生產四項人類核心訴求進行場景設置,全景式輸出中華民族非遺文化生活化、場景化的生活方式。
  • 另立門戶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當中,有自己特殊的身份
    我們國家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現在進化成了擁有「五十六枝花」的泱泱大國, 五十六枝花意味著我們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我相信大家也已經印在頭上了, 但不可思議的是,為什麼我們的身份證民族有五十七個選擇呢?原來,除了五十六個民族以外,還有穿著和別人不一樣的綠色的人, 我們不能確認他們是哪個民族,所以在身份證上留下特別的選擇,只有直接寫在他們身份證上的青澀人,但他們的民族歸屬還需要討論。雲貴地區,特別是貴陽地區,住著一個叫青人的特殊民族, 人們經常討論打扮好的人是否是土著人民,其中有關於他們民族的故事。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要填什麼民族?
    導語: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要填什麼民族?我國古代歷史有5000多年,在這期間,經歷了不同的朝代,也因此產生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到現在,我國一共有56個民族,比如說壯族、布依族、哈尼族、滿族、土族、布朗族等等,其中漢族所佔的比重最大,已經佔到人口的91.51%。關於中華民族的這一個概念,最早是由梁啓超提出,而民族這一個詞語,是從19世紀末葉的時候從日本傳入到我國。如今已經是新時代,經歷過了長期的發展,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世界上較有影響力的大國。有很多外國人都會來中國旅遊、定居。
  • 「三少民族」求新記
    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託海鎮太陽花傳承發展中心,艾吉瑪(右一)向遊客介紹太陽花手工藝品(8 月 6 日攝) 劉磊攝 / 本刊◇新中國成立初期內蒙古「三少民族」人口平均壽命不足    隨著國家各項扶貧政策的落地,熬珍花等最後一批貧困戶陸續領到脫貧告知書,標誌著內蒙古「三少民族」正式告別貧困。    「三少民族」是指集中分布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區域的三個人口較少民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他們曾共同居住在興安嶺山林中,過著離群索居的原始遊獵生活。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
    這也引來了很多的外國友人,曾不少的外國友人說一個月之內要吃遍全中國的美食,如今怕是還沒有走出一座城吧,由於這些人是外來人口,沒有永久居住權,他們只能申請臨時居住證明。
  • 人口流動與管理變革:新中國城市民族工作變遷管窺
    新中國成立後,民族工作依據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基本分為少數民族人口聚居區和少數民族人口雜散居兩類。城市民族工作內含於雜散居民族工作。這一狀況也與當時中國社會的總體經濟結構狀況密切相關。1此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中,民族工作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具體推動黨的民族工作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深化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實踐,為構建統一的多民族新中國奠定了政治和社會基礎。1949年,新中國成立,民族平等團結原則全面實踐,民族工作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各類民族工作機構實踐民族平等團結,具體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的過程。
  • 56個民族服飾——哈尼族服飾!
    哈尼族服飾上的裝飾物品和刺繡圖案,實質上都是自己民族生存區域地理環境的折光,也是對祖先英雄業績的緬懷和記述。哈尼族服飾工藝哈尼族阿木支系服飾極為講究,其服飾做工精巧,整體勻稱。一套阿木婦女服飾,可分為:帕匹(繡花腰帶)、「帕合」 (衣服)、「阿達」 (繡花圍腰)、「帕吃」 (統裙)、俄摳(頭箍)、「俄巴」 (扎頭帶)、「泡通」 (彩色頭穗)、「住什」 (彩色料珠)、「納斥」 (耳環)、「納斥斥扎」 (銀鏈子)等十個部分,每部分都裝釘有銀飾品或繡有繁雜而又各有特定含意的花鳥魚蟲圖案,繡工精細,圖形規則,構思精巧。
  •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外國人擁有中國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
    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最受關注的國家是那些?無論怎麼說中國肯定算一個,畢竟中國不僅是當今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大家都知道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很多人中國人都選擇去其他國家發展,自然也有很多外國人選擇來中國發展,大家也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一共有56個民族。
  • 中國56個民族為何沒日本大和民族?東北人立功了
    中國56個民族為何沒日本大和民族?東北人起到關鍵作用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國內也擁有這56個民族,這些民族中各有各的特色,譬如俄羅斯族,蒙古族等,為什麼眾多民族中沒有日本族呢?前幾天小編發了一篇關於日本民族的文章,引起了網友的議論,今天我們就來談談。
  • 我國有56個民族,加入我國國籍的外國人,該是什麼民族呢?
    導語:我國有56個民族,加入我國國籍的外國人,該是什麼民族呢?中國是一個擁有很多民族的國家,一共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就代表著各種不同的文化和習俗,也向世界呈現出了中國不同文化的多樣性,這些年來中國不斷的發展壯大。有來自全世界的人民來到中國旅遊,甚至有些外國人決定在中國定居和生活,那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呢?雖然有外國人想要拿到中國國籍,但是實際上,外國人要加入中國國籍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情。特別是對於國外的普通人來說,是基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