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與生俱來的孔子追隨者,一個行動上的清教徒,一個信仰上的佛教徒,一個性格上的基督教徒。」是卡朋蒂埃對於丁龍的最為中肯評價,由此可見,在丁龍的心裡還是非常看好丁龍的。
丁龍何許人也?為何會得到卡朋蒂埃如此高的評價?
其實,丁龍只是近代時期眾多眾多華人移民中的一個,他出身低微,卻對世界有著突出貢獻。尤其是對於哥倫比亞大學,丁龍有著不可忽略的巨大貢獻。
然而,丁龍只是賣豬仔出身的移民,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貢獻。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還要從丁龍的傳奇經歷談起。
一、生在動蕩不堪的時代,命運充滿著轉折
晚清時期,可以說是中國真正積貧積弱的一個時期,這個時候的中國百姓無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丁龍也只是萬千中國窮苦百姓中的一個,但是丁龍的遭遇同其他的窮苦百姓相比,似乎又有幾分幸運。
1857年,丁龍出生在廣東,他和其他人一樣,都是當時窮苦百姓的代表。在丁龍十八歲那年,被迫前往美國加州討生活。與此同時,丁龍也成為眾多華人移民中的一個,而他的命運也處在一個未知的狀態中。
原本,丁龍只是被賣往美國的一個苦力,他的命運似乎已經定格。但是,傳奇人物的一生總會有些傳奇的遭遇,就在丁龍埋頭苦幹的時候,他遇到自己生命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人,也就是他後來的「主人」——卡朋蒂埃。
對於丁龍而言,卡朋蒂埃讓他的人生出現了轉折,如果不是卡朋蒂埃,或許丁龍一輩子都只是一個無人知曉的苦力。即便是埋骨他鄉,也無人知情。
卡朋蒂埃是美國加州當地名人,身世顯赫,地位驚人,他的家裡有很多的傭人,而丁龍也只是其中一位。然而,作為美國加州的權貴人物的卡朋蒂埃脾氣似乎不是太好,他總是衝著僕人發脾氣。
相傳有一次,卡朋蒂埃喝醉酒衝著僕人破口大罵,並且將僕人全部趕走,但只有丁龍留了下來,不僅承受卡朋蒂埃的責罵,更要悉心照顧醉酒的卡朋蒂埃。
等到卡朋蒂埃酒醒以後,他感到非常的好奇,問道:「其他人都離開了我,你為何不走呢?」
對於僕人離開的現象,卡朋蒂埃早已經習以為常,之前的僕人,也有很多在他醉酒後被趕走。但是在所有的僕人中,只有丁龍一個留了下來。所以,卡朋蒂埃才會感到非常的好奇,他無比的在乎丁龍留下的原因。
隨後,丁龍回答道:「雖然你的脾氣古怪,但是人不壞,在你喝醉的時候,我不能離開你。中國有位聖人孔夫子曾經說過,人要懷有忠誠之心,既然我跟了你,就要對你負責。」
當卡朋蒂埃聽完丁龍所說的以後,心裡不由自主的被丁龍所折服,他完全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僕人竟然擁有這樣的精神境界。從那以後,卡朋蒂埃不僅選擇高看丁龍一眼,更把丁龍當做自己的知心朋友。
後來,隨著丁龍和卡朋蒂埃關係進一步加深,丁龍的命運也發生轉折。任誰也想不到,一個大字不識的苦力竟然也有翻身成名的機會。
二、一顆赤子之心,終將流芳百世
常言道:「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在丁龍悉心照顧卡朋蒂埃幾十年後,丁龍也迎來了退休的年紀。雖然這麼多年來,卡朋蒂埃和丁龍一直都是主僕關係,但在卡朋蒂埃心裡,早已經把丁龍當做自己的家人。
就在丁龍退休的之前,卡朋蒂埃曾與丁龍進行交談,他想把丁龍留下來和他一起度過餘生。卡朋蒂埃心裡非常感念這個僕人,他為了更好的照顧自己,一生從未婚配,單身過了大半輩子。可以說,卡朋蒂埃的心裡對於丁龍既有感恩,也有虧欠。
當時,卡朋蒂埃問道丁龍有什麼願望需要幫助完成,其實卡朋蒂埃意圖非常明顯,他想在離別之際滿足丁龍最後的願望。
但是,讓卡朋蒂埃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僕人離別之前的要求既不是花不完的財富,也不是賴以生存的事業,而是和他離開多年的祖國有關。
丁龍虔誠的說到:「請主人出面把我終生一分一分積攢的血汗錢,捐獻給一所有名的美國大學,請這所大學建立一個漢學系,來研究我祖國的文化。」
1901年,在卡朋蒂埃的幫助下,丁龍向哥倫比亞大學捐贈了12000美元,幫助哥倫比亞大學成立東亞漢學系,主要研究研究中國文化和語言、民俗等。
之後,清朝最高統治者聽說這件事情後深為感動。就連只顧貪圖享樂的慈禧太后都親自捐贈了五千餘冊珍貴圖書,當時清朝的首輔大臣李鴻章和清朝駐美使臣伍廷芳等人也都為哥倫比亞大學漢學系捐贈圖書。可以說,丁龍的確在美國最傑出的大學裡辦了一個享譽世界的漢學系。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美國開設的第一個漢學系,近現代著名大家胡適、陶行知、徐志摩、聞一多等人,都曾在此深造過,由此可見,哥倫比亞漢學系在近代史上的影響力。
毫不誇張的說,以丁龍的傳奇經歷和所作所為足以讓他流芳百世。
但恰恰是這樣一位優秀的人物,最終卻徹底的消失在歷史舞臺之上,如同人間蒸發一樣,徹底的找尋不到。
三、銷聲匿跡,世間再無丁龍
1906年,漂泊一生的丁龍回到祖國,此時的他已經成為祖國的功臣,享受著源源不斷的榮譽,可就在這個時候,丁龍卻突然消失,至此以後,從沒有再出現過。
一百多年來,很多史學家都想進一步挖掘丁龍的生平信息,但是,世界找了他100多年,都不知道他何去何從。可以說,關於丁龍的去向至今依然是個謎。
一直以來,關於丁龍去向主要有兩個猜想。有人說,丁龍回到祖國以後,便隱姓埋名過起了再普通不過的生活。也有人說丁龍回到美國,同卡朋蒂埃過起了老年生活。但是,至於丁龍的具體去向,沒有人能夠給出肯定的答案,也沒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裡。
雖然丁龍早早的離開世人,但丁龍的影響力一直存在,即使到了今天,世人仍多多少少受到丁龍的影響。
正如哥倫比亞大學對於丁龍的評價一樣:「Dean Lung不是一個學者,不是一個將軍,不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僅僅是眾多美國第一代華人移民中的一個,他捐出來的是錢,但更重要的是貢獻了他的視野和理想。」
可以說,丁龍對於世人的影響不僅僅是捐錢那麼簡單,而是源遠流長,意味深長的影響力。
結語:
常言道:「位卑未敢忘憂國。」而丁龍就是這句話最好的寫照。雖然丁龍出身卑微,也曾是一個命運坎坷的苦力、僕人,但丁龍終究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爭取到一定的地位。
通過丁龍的事情,我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屬於丁龍的愛國情懷,在他被賣到美國的時候,他沒有忘記祖國。在他成為美國權貴的僕人以後,他仍沒有忘記祖國。在他志得意滿、即將退休的時候,他依舊牽掛著祖國。
可以說,丁龍的一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尤其是他拼盡全力為哥倫比亞大學建立一個漢學系,更是將他的愛國情懷展現的淋漓盡致。無論到了什麼時候,丁龍都是我們後世之人應該崇敬的對象。
不過話又說回來,丁龍最後到底去了哪裡?這讓世人深感疑惑。
參考資料:《「賣豬仔」丁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