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而來,
白衣天使們義無反顧,逆行出徵,
沒有什麼豪言壯語,
他們用職責和擔當守衛生命。
今天,
小編帶您認識崇明一位逆行出徵的白衣天使,
聽聽她的抗疫感言,
讓我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適卸鎧甲 又披戰衣
——我的兩次「戰疫」感悟
文/新華醫院崇明分院護士 吳春娟
庚子,鼠年,畢生難忘。
2020年的新年之初,本應是闔家團圓、萬家歡樂的日子,一場讓中國乃至世界出乎意料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祥和的新年氛圍,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軌跡。
我是新華醫院崇明分院吳春娟,作為一名護士,在2020年1月28日那天,面對著未知的新型病毒,毅然踏上前去湖北武漢的戰疫徵程,成為了那名「逆行者」,因為,我不僅是一名護士,更是一名中共黨員。
吳春娟
雖然在上飛機前已經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但下飛機後,看到偌大的天河國際機場萬籟俱寂,昔日繁華的武漢街道只有路燈閃爍,我的內心還是被狠狠衝擊了——這場戰役遠比我想像中的要艱巨!
但,我們終究勝利了!
是的,在經歷了55天與新冠病毒的戰鬥後,我們勝利了。在這55天裡,我親眼目睹了武漢人民、中國人民堅強對抗疫情必勝的決心,這種堅強和決心讓我至今仍舊動容,而我也會永遠牢記於心。我會牢記第一天上班時那位血透患者知道我是「上海崇明」的護士後,抬起顫抖的手翹起的大拇指;我會牢記在我幫助患者洗手、洗臉、餵飯時,他的一句「你是最棒的」;我會牢記,那位我只護理了三天,卻能在出院後還記住我是「崇明島護士」的老周;我會牢記,「三八婦女節」那天,一位女患者拿著花對我們說的「節日快樂」;我會牢記,一位使用面罩吸氧的患者在看到我靠近他執行護理時說的一句「別靠近我,我有病毒」;我會牢記,一位危重患者親手書寫的「別拋棄我」,我們雖然盡力施救卻還是無力挽回的失落;我會牢記,那位驅車800餘公裡送來一車布娃娃的「睡衣哥」……我需要牢記的實在太多太多,每次一想起那個地方、那些人,我的心就會隨之感動、隨之起伏……
吳春娟在武漢抗疫一線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中華民族歷經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的確,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中,從中國四面八方馳援而來的數以萬計的醫務工作者,這些「逆行者」時刻都在詮釋著「大愛和責任」,面對疫情,他們衝鋒在前,無畏無懼,舍小家顧大家,將小愛化作大愛。
抗疫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後,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我們的戰鬥仍在繼續。
2020年11月6日,崇明區傳染病醫院收治新冠疑似患者,需要醫護力量支援,我志願報名參加護理工作,又一次直面新冠病毒。這一次,我又戰鬥了30天。
由於病例是境外輸入,護理對象是外國友人,我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溝通難題,於是,一個手持翻譯機便成了我日常工作的必備工具。因為需要反覆採集咽部、鼻腔、肛門核酸樣本及血液樣本,剛開始即使使用翻譯機也無法讓他們理解,我們就想辦法使用圖片示例,並用英文對圖片進行步驟說明,後來住院的外國友人接受採樣,基本都能正確擺好姿勢,配合我們的採樣程序。
吳春娟在崇明傳染病醫院收治點
為尊重部分穆斯林飲食習慣,傳染病醫院的營養食堂將豬肉換成雞肉,這一人性化的改變得到很多外國友人的肯定。有時,他們會問:「有沒有咖啡或者水果? 」我們會將自己的水果或者自帶的咖啡送給他們,融洽了醫患關係,他們更加理解和支持我們的工作。每當看到他們出院時,帶著燦爛的笑容向我們告別,我的疲憊感都會瞬間減輕許多!
最讓我感動的是傳染病醫院的護士,我親密的「戰友們」!傳院的護理工作一般要連續30天,因為中班、夜班、日班連續上班的原因,導致大家近一半的夜晚都處在失眠的狀態。姐妹們每隔4個月需要輪換到隔離病房工作,一年裡有三個月的時間不能與家人團聚,即使她們與家人也許只是相隔一條街道!
在工作中,她們始終認真負責、毫無怨言,因為她們說:「這是身為護理人的一種責任。」她們的付出沒有像武漢抗疫時那麼特殊,聚焦了全國的目光,但她們用行動詮釋什麼是「幕後英雄」,她們用默默付出,換來崇明的平安和寧靜,因為崇明不只是她們的家,更是大家的「家」!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這句話我看到過多次,在經歷了這兩次戰疫後,我更加明白了其中的含義,「醫務工作者」只是簡單的幾個字,但,其中包含的責任和奉獻是無法用量詞去衡量、用形容詞去描繪的,其中的份量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懂得——我們的責任感來自內心,真正的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感言滿滿,非一紙可裝,
豪情在胸,豈片言能盡。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為白衣天使們點讚,
為中國抗疫加油!
原標題:《適卸鎧甲,又披戰衣!一位崇明白衣天使的「戰疫」感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