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演進行時丨音樂劇《再見,1990》2.0版本首演,70後80後觀眾看到了「青春追夢」的自己
2020-06-13
該劇也被納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0年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黃宙輝 通訊員湯小婷
圖/廣東歌舞劇院提供
6月12日晚,音樂劇《再見,1990》2.0版本在廣東藝術劇院正式首演,引發「70後」、「80後」的集體懷舊。本次演出是廣東歌舞劇院劇場復演後的首場演出,6月13日晚將再演一場。該劇也被納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0年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
音樂劇《再見,1990》2.0版本主海報
省歌建院70年的第一部音樂劇
音樂劇《再見,1990》於2018年初開始策劃籌備,是廣東歌舞劇院建院70周年以來的第一部音樂劇。該劇講述:20世紀90年代,在某騎樓裡,一群年輕人為著各自的夢想來到廣州打拼。心懷歌手夢的高俊生,做著金錢夢的張小嬌,帶著留洋夢的陳曉敏,以及有過夢想又被現實慢慢佔據生活的湯婆婆、王小毅、阿星……他們在20世紀90年代的廣州上演著各自或是歡樂、或是遺憾、或是美好、或是唏噓,最終找尋到自我的人生。
音樂劇《再見,1990》2.0版本劇照
該劇總策劃、廣東歌舞劇院院長熊健介紹,「音樂劇《再見,1990》的劇本幾易其稿。我們堅持用自己的團隊,鍛鍊自己的演員和樂隊,初衷也是希望在音樂劇這個領域探索一條市場化、本土化、符合大眾口味的創作之路。」該劇1.0版本在2019年進行了內部演出,並在廣東省內幾個城市進行了一輪巡演,隨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修改提高。
音樂劇《再見,1990》2.0版本劇照
耳熟能詳的旋律勾起觀眾記憶
對比1.0版本,音樂劇《再見,1990》2.0版本在劇情、音樂、舞美、服裝等方面都有了細緻調整。「對比上一版,2.0版本整體上內容更加緊湊、集中,節奏更加明快,舞臺呈現更加多彩。」該劇導演高瑞嘉介紹,「內容上,我們堅持以『青春追夢』為主線。
在豐富主線故事的同時,2.0版本對支線的人物和劇情進行了合理刪減,人物塑造更加鮮明豐滿。舞美上,2.0版本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在原來的基礎上,豐富空間的切換,使之更加符合音樂劇的呈現。音樂方面,則增加了幾首新歌,加深主線內容的表達。」
音樂劇《再見,1990》2.0版本劇照
在2.0版本首演現場,觀眾聽到了《遙遠的星空》等經典的旋律。「2.0版本在音樂方面增刪了一些歌曲,重新創作多首新歌。但不變的是廣州本土元素,尤其是粵語的運用。20世紀90年代那些耳熟能詳的旋律能瞬間勾起大家的回憶,這也是我們對那個年代經典音樂的致敬。」該劇作曲&音樂總監童達琴說,相比上一版,這一版的音樂更具立體感,音樂配器更加豐富,觀眾聽覺上會更加享受。
音樂劇《再見,1990》2.0版本劇照
2.0版本的音樂劇味道更濃了
《再見,1990》特邀韓國當紅舞蹈編導張恩淑打造了風格多變、復古時尚的舞蹈。整個劇根據角色來進行風格區分,所以觀眾在劇裡可以看到爵士、搖擺舞等多種舞蹈。
音樂劇《再見,1990》2.0版本劇照
「對比1.0版本,2.0版本的改動很大,總體節奏要比1.0版本要快,感覺更鬧了,音樂劇的味道更濃了,唱跳的內容增加了很多。」觀眾小黃告訴記者,「2.0版本的一個直接觀感是設計的舞臺更大了,這也增大了演員們唱跳的空間,音樂劇中多次出現了橫跨整個舞臺的唱跳場景,令大家看得很過癮。」
編輯: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