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自從智慧型手機和4G網絡普及以來,人人都對手機愛不釋手,手機也成為人們打發無聊時間的最佳選擇。但也因為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人沉迷手機網絡。同時隨著網絡低齡化的趨勢,小孩子上網的年紀越來越小,手機成癮的年齡下限也因此越來越低。
14歲男孩連砍自己6刀
一個名叫的小孟的男孩今年14歲,他平時非常喜歡玩手機,並對手機上網形成了強烈的依賴。
某天晚上,小孟的爸爸對小孟玩手機看不過眼,於是對小孟說了幾句,還進行了責罵。不料小孟突然就轉身走進廚房,拿起菜刀朝自己身上砍。他說:"不讓我玩手機,我就去死。"小孟一連砍了六刀,刀刀見骨。
小孟爸爸立刻嚇壞,連忙把菜刀奪下來,連夜送孩子去醫院。寧波婦兒醫院的唐醫生當晚值班,看見小孟這種自殘行為,既心疼又不解。萬幸的是,小孟沒有砍到橈動脈,經過醫生的全力救治,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
孩子為什麼會做出如此極端的事?
小孟會做這種極端的事情,一方面是手機上網具有成癮性,當小孟已經習慣不停上網後,乍然被父母剝奪上網的權利,會引發相應的戒斷反應。
另一方面可能也與小孟父親管教孩子的方式有關,也許是因為責罵太過粗暴了,反而激發小孟的叛逆之心,從而導致小孟自殘的極端作法。
孩子玩手機成癮的原因是什麼?
1、缺乏父母陪伴
孩子並不會天然學會玩手機,很多時候,孩子玩手機的習慣與父母息息相關。比如父母懶,不願意帶孩子,為了轉移孩子注意力,塞給孩子一部手機。又或者由於父母工作忙碌,孩子在無聊情況下接觸手機,產生依賴。總結下來便是,父母對孩子缺乏陪伴和管教是一大原因。
2、聲色娛樂吸引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上充斥著許多聲色娛樂,他們供給人們進行消遣,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孩子乍然接觸到網絡,很容易被豐富的娛樂內容所吸引,從而在上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
父母應多多陪伴孩子,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1、一同進行親子活動
父母要多多陪伴孩子,不要逃避自己養育孩子的責任,而讓手機成為孩子的陪伴者。父母可以多多與孩子進行親子活動,加強交流,也可以一起看電視,做遊戲,增進彼此的感情。
2、規定每日玩手機的時間
手機不是不可以玩,但是為了避免孩子沉溺其中,家長應該規定每日玩手機的時間。孩子的自控力是有限的,家長不能把停止玩手機寄託於口頭的責備和孩子的自律上,而應該規範作出要求,彼此商量溝通,作好約束。
3、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除了手機,還有許多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家長也可以讓孩子進行一些藝術活動,或者讀一本好書,以陶冶孩子的情操,或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讓孩子生活不至於空虛。
總的來說,孩子因為手機成癮而作出極端舉動是值得家長們警惕的。家長平常應該多多陪伴孩子,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同時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讓孩子不用把手機當做自己的精神寄託。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