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拖欠員工工資 青島浩大海洋生物科技被責令整改
「去年10月份的工資到現在都沒發,浩大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無故拖欠離職員工工資。」近日,市民張先生反映稱,他於2020年11月份從浩大海洋生物科技公司離職,但10月份的工資一直被拖欠。青島浩大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信網(0532-80889431),張先生10月份的工資確實沒發,因為他沒有進行工作交接,牽扯到幾十萬的貨款帳目沒有說清楚。張先生說,自己2020年1月份入職青島浩大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其電商銷售業務。「2020年9月份,我提出了離職申請,同年11月正式離職,但10月份的工資一直被無故拖欠,總金額15000元。」
-
博白縣卓順置業有限公司向徑口鎮三育學區捐資10萬元
▌博白縣卓順置業有限公司向徑口鎮三育學區捐資10萬元為響應縣委、縣政府「教育優先」的號召,日前,博白縣卓順置業有限公司(幸福裡-書香清華苑)向徑口鎮三育學區捐資10萬元,助力該鎮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交接儀式現場,李忠還向企業回贈了「愛心助學、功德無量」的錦旗以表敬意。
-
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生態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專業簡析
一、我的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等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 985 工程」和「 211 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校訓是海納百川,取則行遠。
-
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以工興海 為海洋工程創新搭建「青島舞臺」
青島新聞網12月22日訊(記者 韓彤彤)「做出一項科技成果需要科技工作者腳踏實地堅守多年。這個獎項是對青島科技工作者的一種鼓勵,說明我們的科研大環境是很好的。」今天,在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李華軍獲得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
青島輝乘鴻運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健康做品質服務
青島輝乘鴻運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於探索如何使大家的身體保持健康,如何更好的改善體內環境,如何給予肌膚新的活力。 魯網6月3日訊 隨著21世紀步伐的不斷推進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漸漸的開始關注個人的身體健康。
-
捐資捐物超1000萬元,南京棲霞區民企多舉措支援戰「疫」
助力精準診斷,諾唯贊生物成功研製病毒檢測試劑為保障供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核心原料,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員工紛紛放棄春節團聚機會,堅守崗位。諾唯贊公司啟動緊急方案,組織尖端研發力量,針對感染性 RNA 病毒檢測的需求,開發出高靈敏度的 RT-qPCR 試劑。
-
加快海洋科技創新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世界海洋科技論壇籌備期間,在人才引進和項目投資方面,形成了多項合作成果,論壇開幕式舉行了其中三個項目的籤約儀式,分別是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政府與山東港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山東港口集團科技總部項目,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與青島市即墨區現代海洋產業招商發展辦公室的青島前沿海洋三倍體種業研發中心項目,青島軍盛名世物流包裝標準化技術研究院與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船舶科技園的「海陸空」一體物流集裝化體系建設示範工程項目
-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國際)會議在...
、國家海洋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管華詩,中國工程院院士侯保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海洋學會榮譽副理事長、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南石油大學)主任周守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蔣興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華軍,中國科學院院士、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舉辦系列活動紀念建置90周年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迎來光輝燦爛的建置九十周年,為此舉辦系列活動紀念學院建設和學科發展史上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 校長於志剛,副校長李巍然,德同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海洋生命學院1978級校友華紹炳,海洋生命學院教授李永祺、張志南、張學成,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生命學院院長包振民為銅像揭幕。儀式由學院黨委書記初建松主持。 於志剛在致辭中首先向海洋生命學院建置九十周年表示祝賀,向捐資塑像的華紹炳校友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在海大的辦學歷史上,匯聚和湧現出了一批開創事業、指引後學的大師。
-
聚焦「藍色動能」,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國際)會議在...
(西南石油大學)主任周守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蔣興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華軍,中國科學院院士、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廈門大學)主任戴民漢,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局長郭明克,山東省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紀洪波,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長、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
-
加持金融資本的海洋科技,這是青島藍谷的底氣!
恰巧的北緯37度,與美國矽谷處於同一緯度隔海相望,青島藍谷也正在不斷優化產業生態。作為青島市主動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產物,青島藍谷肩負著海洋科技源頭創新的重大使命。歷經八年沉澱,青島藍谷已集聚起一大批海洋科技領域「國之重器」和高端人才。
-
探討健康產業新突破 「2020中國(青島)氫與人體健康科普高峰論壇...
11月19日,「2020中國(青島)氫與人體健康科普高峰論壇」在位於平度市南村鎮的青島海之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舉行。論壇中眾多資深專家們相聚一起,深入探討氫與人類健康關係,傳播健康知識,促進公眾健康水平提高。
-
2020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擬獲獎項目及海洋優秀科技圖書擬獲優書目...
煙臺大學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山東維尼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洲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山東廣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寧波捷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舟山寧泰遠洋漁業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陳新軍、劉必林、餘 為、朱文斌、汪金濤、貢 藝、胡貫宇、陳 峰、李雲凱、陸化傑、李 綱、方 舟、李建華、賀 波、餘謙超二等獎1.項目名稱:我國南海典型藥源生物活性物質的結構與功能推薦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
世界海洋科技論壇青島舉行 發布十大海洋前沿問題
新華網青島8月16日電(郭亞麗)13日,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系列活動之一的「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國際)會議」在青島舉行。中國科協在會上發布了十大海洋科學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本次論壇以「加快海洋科技創新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中國科學院院士、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守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戴民漢等六位院士做了現場主題報告,就當下海洋科技領域熱點問題交流了觀點。
-
中國政法大學校友捐資設立「百花獎助學金」!
日前(12月21日上午),「百花獎助學金」捐贈儀式在中國政法大學昌平校區三樓會議室舉行。中國政法大學99級捐資校友代表鍾平、譚姚祺,我校副校長、校友總會會長馮世勇及相關部處、學院負責人出席捐贈儀式。此次,邏輯英文文化傳媒(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長鍾平,深圳先東科技有限公司CEO譚姚祺,樂禾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允峰,長安國際信託有限公司部門負責人楊亞敏,4位99級校友共同出資100萬元設立「百花獎助學金」。用於資助外國語學院、商學院、社會學院的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本科生。
-
青島市科技創新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
鄒譯慧(青島大學)二等獎Z2018-2-1 具有抗病毒、抗瘧等藥理活性海洋天然產物的發現與應用研究完 成 人:邵長倫(中國海洋大學)王長雲(中國海洋大學)魏美燕(中國海洋大學)Z2018-2-2新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關鍵材料與器件化研究完 成 人:唐群委(中國海洋大學)段加龍(中國海洋大學)賀本林(中國海洋大學)陳海燕(中國海洋大學)Z2018-2-3 高增敏微納傳感材料及器件構建與敏感性能研究
-
新動能新山東|明月海藻集團:科技賦能盛開青島「海洋之花」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潘超 董宇翔 青島報導從基礎的海藻酸鹽傳統產業,到轉型延伸出海洋化妝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等新興產業,在52年的創新發展中,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明月海藻集團在海藻活性物質的深度開發和應用上做文章,將海藻開發得淋漓盡致,並著力構築基於海洋生物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圈
-
青島西海岸新區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科技創新賦能海洋產業
在青島明月海藻健康集團公司的展廳裡,以海藻為原料製成的麵條、脆片、飲料等食品以及護膚品、醫用敷料、生物肥料等琳琅滿目。公司常務副總裁李可昌自豪地說:「通過提取活性物質,進行精深加工,像陸地上的草一樣遍布海洋的海藻就成了寶。」這是青島西海岸新區科技創新賦能海洋產業的生動縮影。
-
莊辰科技有限公司向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捐贈10萬元防疫物資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助力校園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莊辰科技有限公司向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捐贈價值10萬元的微酸次氯酸消毒液、消毒機等防疫物資。9月21日上午,捐贈儀式在學校卓越樓前校標廣場舉行。
-
青島即墨:科技工作者「小驛站」解決企業技術「大難題」
、橡膠、化工和生物醫藥等多個行業,累計走訪調研 100餘人次,企業與高校、院所等累計對接 20餘次,有效解決需求10餘項,形成2項技術成果並已備案。其中,森科特水下常駐型機器人在水下充電、自動與充電座對接、光纖傳感、視覺定位等方面遇到的技術痛點通過驛站得到了技術指導;青島淨海水業有限公司抽水儲能電站、超大型電池組技術升級問題得到技術問題解答;藍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矽材料產品檢測技術開發,解決檢測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