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少年說》是湖南衛視的一檔關於青少年口述成長問題的心理健康節目,旨在面向全國的中小學生並傾聽少年們的訴求,呈現中國當代校園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由此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大家都希望能在其中獲得一些教育啟示。
在某期節目中,一位3年級的小男孩"控訴"家長重女輕男,總是嫌棄自己。例如過生日時媽媽用一個蛋糕打發他,總是嫌棄他做作業慢、時常誇讚妹妹等。爸爸還把他的玩具扔掉,而妹妹的玩具卻可以堆積成山,讓他的心理很不平衡。
小男孩問道:"難道我是點外賣送的嗎?"面對孩子的內心真實的想法,他的爸爸媽媽們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下決心進行改正。
01
生男生女一樣好
古時候的人們重男輕女,當然,現在的一些較為落後的鄉鎮依舊存在這種現象,因此,"重女輕男"成了大家容易忽視的話題,也是青少年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潛在問題。
其實有很多男孩都會有同樣的疑惑,他們不懂為什么爸爸媽媽偏愛自己的妹妹或是乖巧的姐姐,即使是因為天生的性格不同,但是父母間愛的偏差也不能過大。
難道因為是男生就一定會貪玩嗎?難道作為男生,成長過程中所有的標準都要更加嚴格嗎?難道小男孩就不能有一個被重視的生日嗎?
生男生女一樣好,所有的孩子都值得被平等對待。
02
偏愛非良藥
偏愛從不意味著對孩子的成長有任何一點的好處,或是能讓他們更懂得分享,更懂得感恩。偏愛非良藥,因為孩子可能比大人更看重平等的愛。
父母"重女輕男"的壞處:
1.孩子性格偏執或過度自卑
父母"重女輕男"可能會讓家中的"小公主"性格更加偏執,甚至讓孩子養成了撒嬌的習慣;相反,兒子就是被冷落的那一個,心裡不僅會失去平衡,還會認為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以至於發出"自己是不是點外賣送的"的疑問,造成心理健康問題。
2.親子關係受影響
父母"重女輕男"除了直接影響孩子們之間的和諧關係外,還會給將來孩子是否孝順埋下隱患。在爸爸媽媽眼中,或許男孩天生就要學會承擔更多的責任,學會保護妹妹,可是你若不給他足夠的愛,他哪裡有愛可以分享呢?
03
父母如何做到不偏心?
1.同等標準的鼓勵和批評
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爸爸媽媽們都要一視同仁,不能有變相的"性別歧視",而是要用同等標準獎勵或是批評孩子,儘量不偏袒任何一方。
2.換位思考
部分爸爸媽媽可能會因為女兒較為乖巧就拿她跟兒子進行比較,我們要學會看到雙方的優點,從而讓他們的性格進行互補,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如果是你因為性格、性別亦或是長相收到不平等的對待,相信你也會埋怨自己的爸爸媽媽。學會換位思考很重要,這樣我們才能更貼近孩子的心靈。
無論何時,爸爸媽媽們都要記得不能偏心。其實,兄弟姐妹間的矛盾很多都是因為父母的偏愛產生的嫉妒引起的,為了保護孩子、維護家庭,我們要端好愛的天平。小男孩的心聲父母也要要懂得傾聽,"重女輕男"問題也值得我們重視。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