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多多少少看過周刊少年JUMP的漫畫吧,七龍珠,海賊王,灌籃高手,聖鬥士等等,那麼這家雜誌社當初是怎麼創建的呢?又有些什麼有趣的故事呢?今天就來聊聊吧,不過估計這可能有些長,要分個幾期才能聊完,今天先來聊聊JUMP的創業階段吧。
1968年,由於日本的漫畫風潮興起,集英社也準備出一款漫畫周刊雜誌來撈錢,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JUMP。不過當時的日本漫畫市場是小學館的《少年SUNDAY》和講談社的《少年MAGAZINE》雙雄稱霸多年的格局。而集英社又是小學館的子公司,JUMP的出現不僅會打破現有的市場格局,還要搶母公司的飯碗,自然是會受到無情打壓的,所以當時JUMP的日子相當不好過,連找地方印刷都找不到(JUMP初刊的印刷量是10萬本,印刷廠嫌單子太小懶得接),最後還是託人找了門路才找到了願意印刷的印刷廠。
當時少年SUNDAY和少年MAGAZINE有多強呢?大家看下作者就知道了,SUNDAY的主要作者有:手塚治虫(漫畫之神不解釋)、石森章太郎(假面騎士他祖宗不解釋)赤冢不二夫(阿松,最早的無釐頭漫畫)藤子不二雄(機器貓總知道吧)橫山光輝(三國志,日本人對三國歷史的知識基本都來源於這位大神)。而MAGAZINE雖然不是大神雲集,但是定位準確,主打15歲左右的青少年,以體育運動類漫畫為主。一個大神雲集,一個定位準確,都不好對付啊。
而作為萌新的JUMP該如何破局呢?一代目長野規想來想去,老老實實硬拼是死路一條,只能劍走偏鋒了。比如本宮宏志的孩子王,以熱血的不良少年為主,永井豪的無恥學園以掀裙子來打色情擦邊球吸引青少年。這些元素在現在來看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在當時可是引起很大的社會爭議的,甚至有些地區還發起了拒絕購買JUMP的運動。不過這反而激發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JUMP的銷量不降反增。
不僅如此,一代目長野規還對JUMP做了很多非常重要的設定,這些設定很多都沿用至今。比如其他的漫畫雜誌是有其他的類似體育特輯的內容,要佔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篇幅。而JUMP是沒有的,JUMP從頭到尾都是漫畫,讓讀者感到很值。還有JUMP漫的三要素:友情,努力,勝利,獨特的編輯制度,調查表制度等等,這些東西我就不一一細說了,總之靠著各種手段花招,總算是在漫畫市場上站住腳跟了。
不過等到1969年,秋田書店出版的《周刊少年CHAMPION》創刊了,而且這CHAMPION也是來勢洶洶,沒過兩年就請到了大神手塚治虫,開始連載了怪醫黑傑克。這下就給JUMP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頭上兩座大山還沒擺平,後面新人又開始背刺了,而自己的主力漫畫家由於身體健康問題不得不將熱門作品停刊,這可怎麼辦呢?長野規最後靈機一動,挖不到大神我們就自己創造大神唄,手塚治虫大神挖不到,借用他的名義搞個漫畫獎拉新還是可以的,於是手冢賞就誕生了,後面還又搞了個赤冢賞。
手冢賞設立於1971年,選拔故事漫畫作品。赤冢賞設立於 1974年,選拔搞笑漫畫作品。雖然手塚治虫和赤冢不二夫這兩位巨匠和《JUMP》這家新興雜誌沒有什麼淵源,但他們的大名為漫畫獎提供了極高的權威性。 這兩個獎後來被譽為日本戰後少年漫畫的起源,相當多的漫畫大師被吸引而來,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北條司、桂正和、富堅義博、井上雄彥等等。
依靠手冢賞和赤冢賞吸收來的新鮮血液和熱度,JUMP總算是在1973年以每期銷量超100萬成功成為漫畫周刊的冠軍!當然大家都知道這只是剛剛開始,JUMP真正的輝煌時代還沒來呢。不過這也讓其他漫畫雜誌開始正視這個剛剛誕生沒幾年的對手,真正的漫畫大戰即將開始!
那麼接下來登場又是哪幾位風雲人物呢?我們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