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日本偶像劇及日本偶像劇人文精神淺論

2020-12-15 網易娛樂

解構日本偶像劇及日本偶像劇人文精神淺論

2001年02月28日20:18:23 網易報導 候孝賢

  日本偶像劇風靡一時,本人也投入哈日大軍,至今看了30部左右,發現每一部有每一部的好處,於是很貪婪,託朋友從瀋陽先後買了幾次VCD。

  最早看的一部就是經典的《東京愛情故事》,表弟從豐臺有線臺轉錄的錄像帶,當時感覺非常特別和新鮮。

  看了一些日偶,流了一些眼淚,歡笑不少也感動了幾回,於是思考偶像劇的成功之處,藉此機會總結一下,相信益處良多。

  限於觀看的經驗和對日本社會生活、文化的切身體會,本人的議論可能尚處於泛泛之談,如果可以成為引玉的小磚一塊也就心滿意足了。

  我喜歡的偶像劇
 
  限於我的觀影經驗,目前自己比較喜歡的日劇名單為:《東京愛情故事》、《沉睡的森林》、《高校教師》、《同一屋簷下》、《新聞女郎》。

  片頭片尾:日偶製作的精良顯示在每一個細節上。

  片頭和片尾是電視劇先聲奪人之處,所以精彩的畫面,流暢而準確的剪輯,優美的音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日偶片頭片尾往往像一部漂亮的musiv video,從開始的第一秒鐘就緊緊抓住觀眾,而絕非國內影視劇片頭片尾簡單的字幕加畫面,其簡單提供觀眾觀看前調整(去洗手間、幹雜事)的功能。

  《沉睡森林》深沉凝重的綠色,從一開始就賦予了其神秘、緊張和浪漫;《同一屋簷下》系列,柏木一家兄弟姊妹7口的偶像面孔的集中轟炸是任何一位青少年不願錯過的,日光下家庭成員的逐一登場,給人親切、自然、溫暖及平靜和諧的感覺,和全片的主題緊密結合;《麻辣教師》的片頭充滿速度和力量,反町隆史飄逸的長髮被太子摩託疾馳的風輕輕揚起,巨大的紅色場燈閃耀,這樣出場的中學老師令人振奮;《東京愛情故事》的片頭,夕陽下戀人擁吻,東京的喧鬧擁擠將現代都市人愛情的快節奏、不安定及種種躁動情緒牽引而入;《神啊!再多一點時間》的片頭極盡唯美之能事,金城武一身白衣在沙灘上奔跑,遠處是蔚藍的大海,令人頓生心胸開闊之感,與劇中大量的內景及夜戲的壓抑氣氛形成鮮明對比,產生情緒上的巨大撞擊;《魔女的條件》的片頭片尾利用了CG動畫效果,宋島菜菜子擁著滝澤秀明躺在雪白的病床上漸變為漫畫式的人物,高光的攝影,純白和粉色的交織構成了極端浪漫和純潔的場景,令人砸舌讚嘆。

  字幕:字幕一般是疊加在片頭和片尾之上的,所以不能割裂開來單獨講。

  一般說來,字幕都是緊緊和片頭片尾相疊加的。經典日劇字幕的滾動方式最先出現的是編劇,因為編劇在日本偶像劇中擁有最高的地位,而非國內的導演中心制,導演說了算,可以隨意修改劇本。

  在日本,劇組乃至電視臺對編劇極端尊敬,導演只是完成拍攝罷了,技術上的工作多一些。

  隨後是主要演員的畫面和字幕。偶像劇嘛,看的是偶像,一般給每個主要演員1-3個畫面,其中至少一個為特寫。當然也有不給演員畫面的。

  日偶顯示出對創作人員的尊敬,在最後一集的片尾要重新滾動一遍字幕,每個演員的名字從銀屏底端升起,直到該名字飛出銀屏頂端後,下一個名字才升起。國內一般在製作上圖省事,所以片子傻傻的,片頭片尾都一樣,毫無生氣。

  字體一般採用斜或正印刷宋體(請教美術專家,那些字體到底叫什麼體),看上去給人現代、乾淨、精巧的感覺。儘管在字體上不求奇特,但一般字的顏色為銀、粉、紫、白等幾種,字底加陰影和模糊,製作非常精細。

  導演:「只有差的導演,沒有差的編劇。」

  「只有差的導演,沒有差的編劇。」這話的意思是說,好的劇本在差的導演手中也會慘遭虐待,讓人不忍足睹,而一部質量平平的劇本在優秀的導演手中可能煥發出無限的光芒。

  因為影視是一門視聽上的藝術,尤其注重的是畫面、構圖、色彩、光影、層次、景別等等問題,一名優秀的導演首先要從技術上過關,然後才是將編劇和劇情意圖準確表達。

  想要有所創新非常困難,要做到完成任務就不錯了。

  當然,創作日偶的各個部門都是非常敬業和到位的,所以其在品質上幾乎無可挑剔,假使將劇本換作給中國人拍,那後果肯定是不堪設想。

  演員:演員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明星是票房和收視率的保證。

  偶像劇的名稱已經將機密洩露無疑,偶像劇,偶像嘛。

  說起偶像劇明星,一般身處音樂、影視、廣告等行業。比如木村拓哉、福山雅治、酒井法子都是音樂出身。一般偶像劇明星都是全面出擊,影視歌三棲非常普遍,而且發展平衡,各個人氣沖天,勢不可當。

  竹野內豐看上去文氣十足,留起長發充滿藝術氣息,而一臉絡塞鬍子則顯得野性十足。木村拓哉相比戲路要窄些,總演些奶油一點的角色。酒井法子還是比較適合演小家碧玉的角色。松隆子和深田恭子的戲路更寬些……總之,日本偶像劇每個偶像都是具有獨特氣質和魅力的,儘管戲路不同,適應能力相異,但總是能順利完成演出任務,給人深刻印象。

  偶像一定要特別漂亮,絕對漂亮是吸引人的關鍵,漂亮的連男生都要像女生(如龍澤秀明),就是不看劇情,光看演員也是享受啊!不過武田鐵矢另說。

  劇集:日偶一般長度為11集

  這樣不至於太長,不至於看的太疲憊,本人認為這是一個相當合適的長度。當然也有15集左右的,比如《將太壽司》等。

  故事

  電視臺電視劇的策劃主陣地,比如日本生產偶像劇的大戶富士電視臺。其電視劇生產者要直接向電視臺的收視率和廣告負責,壓力巨大。

  日偶策劃者成功了可以升官,而失敗了就面臨下崗。

  在市面上可以看見一版13碟的《同一屋簷下2》,其第十三張碟是《同一屋簷下2》的策劃內幕,一部電視劇在開拍前要經過反覆論證,其認真程度恰恰是產生精品收視率的有力保證。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是也。

  編劇:編劇在日偶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是領袖,是日偶的真正父親。

  一部優秀的日劇不僅僅擁有強大的演員陣容,演員要說話,要行動,這一切有賴編劇的基礎。一方面我們為偶像們精彩的表演歡呼,但另一方面千萬不要忘記默默耕耘的編劇,是他們將故事講得那樣牽動人心、感人肺腑。

  野島伸司是我個人非常偏愛的編劇,他的《101次求婚》、《高校教師》、《同一屋簷下》最為大家所耳熟能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高校教師》,筆者認為是他的顛峰之作。

  《高校教師》以淡淡筆調寫出日本高中學生、教師的極端生活:校園暴力、師生戀、亂倫、青春期的衝動等等。

  《高校教師》裡的主要人物全部是病態或曰變態的,儘管病態,但在觀看過程中並不會感覺到什麼不舒服,而是深深的為野島伸司製造的情境所徵服。
野島顯然是深具社會批判、理想主意、悲觀主意的編劇。關注現實生活、揭露社會黑暗、對現實生活進行思考、批判是野島編劇基礎強大的根本。
每一部成功的日本偶像劇都與一度創作的編劇關係密切,可以說是編劇主宰了一劇的成功。

  顯然「日本偶像劇」的稱呼是對日劇的誤解,某些不了解日劇的人也往往以「演員漂亮臉蛋」為口號對日劇肆意攻擊。了解了日劇的編劇,似乎「日本偶像劇」換名為「日本社會劇」或「日本問題劇」或「日本電視連續劇」更貼切。

  美術/色彩/光:色彩對於一部影視作品相當重要。

  日劇的色彩因劇本或具體情境的不同而選擇,而且非常仔細和重視且運用得當。
如《神啊!再多一點時間》的夜戲非常重,這與面臨愛滋病的灰暗心情相當吻合,主要場景的金城武家、演唱會場館總是不見天日的。

  這方面日劇幾乎無懈可擊,值得學習的地方俯拾即是,在此不再饒舌,其中的種種妙處非得憑眼睛感覺不可。

  動畫/小道具:日劇的製作遵循精緻和精美的原則。

  精緻和精美體現在創作的每個環節,如《悠長假期》片名出現的動畫。

  《戀愛世紀》中那個水晶蘋果,既是剪輯和場面調度的有力道具又不斷加深著影片主題。木村冰箱上、街道上以及松隆子家鄉山坡上巨大的廣告牌都在重複著愛的主題──「LOVE NEVER RUNS SMOOTH」。

  水晶蘋果將戲裡戲外巧妙交織,堪稱細小處見真功的大智慧,顯示了編導的深厚功力,令片子更上層樓。

  配樂及主題歌:主題歌一般會隨電視劇的播映而廣泛傳播開來。

  如,《一零一次求婚》的主題曲是恰克與飛鳥演唱的《Say Yes》;2000最受歡迎日劇《魔女的條件》的主題曲《First Love》;《麻辣教師》主題曲由其主演反町隆史演唱的《毒藥》;工藤靜香演唱的《神啊!》主題曲《In The Sky》等等等等,太多了。總之有偶像劇的地方就有日本最流行的聲音和旋律。

  日偶音樂經過精心打造,演唱者絕對都是當紅巨星。

  日偶中出現了一批配樂大師,如小田和正、日向敏文等等。

  偶像劇是一個相當大的行業,是電視劇細分的一個巨大市場。
 
  拍攝的景別、運動、角度、構圖

  日劇往往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景別,比如超大或特小的景別。在交代環境(巨大的建築物、開闊的地帶)時往往採用大全甚至超大全景,在表達人物內心時卻經常運用特寫及大特寫並配合推鏡頭或拉鏡頭,從而快速製造氣氛或緊張情緒,等等。
日劇在拍攝過程中藉助了斯坦尼康和吊臂等設備,只要導演要求的畫面,幾乎全部可以滿足。先進設備的介入,極大的滿足了觀眾視覺的新鮮感,攝影角度也有更多選擇,在攝影機運動上更具創作的自由和美感。

  以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吻定情》第一集第一場戲為例:從佐藤籃子和2個女生在樓道內奔跑開始至與柏原崇接吻結束一共5個鏡頭,13秒鐘。其中3個鏡頭為奔跑,兩個中景、一個全景,3個不同機位,分別是背後、腳下和側面,一個搖鏡頭。就是短短的一個跑動,導演為了將運動拍攝得更加好看運用了多種攝法和機位。

  日劇的機位往往稍稍帶一點仰拍,這樣人物顯得更加高大,偶像們的腿也更長了。

  另外日偶的經典運動為「搖」(這個提法沒有什麼科學,只是我自己的感覺而已。)尤其是熱戀的情侶往往站立相距一段距離,然後攝影機從左搖到右,再從右搖到左,形成呼應,非常好看。

  記得《愛情白皮書》校園中那棵松樹嗎?攝影機越過教學樓,越過松樹相當富有氣勢,那感覺就好像多年畢業的學生滿懷深情的故地重遊般。

  總之,豐富的場面調度為觀眾不斷提供視覺的新鮮,讓人興致昂然,不知疲倦。
先說這麼多吧。
 
  誇張:日劇的誇張式表演可能出自日本的傳統。

  日本等級制度森嚴,日本的禮貌與中國之禮貌相比多了形式而少了感情(內容),比如日本人在送行時真的會等你已經離開100米了還在鞠躬,所以國人總是覺得他們誇張,甚至虛偽。

  但在日偶中中,日本式誇張可是大大的。最多的恐怕是「追逐」、「打架」和「跌倒」。

  男女、親人之間發生誤會後一般是受到委屈的人拔腿就跑,另一個人拼命追,其中必有一個跌倒,結果或者沒追上誤會越來越深,或者追上了,誤會解除。《同一屋簷下》大哥和弟弟的隨時開打非常讓人感到驚奇,日本人怎麼個個像好鬥的公雞。以上只不過是表象的誇張,其實推進劇情發展的內在誇張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將太壽司》,說來說去就是生肉和米飯捏來捏去,結果人家搞了十幾集,還特好看。
看過《神啊!》,怎麼覺得全日本的未成年少女都像在搞援助交際,這也是誇張吧?不過誇張的好,有警世作用。

  早在一千多年前日本人就開始了對中國文化的學習,所以日本人的文化認同保留了大量中國漢唐氣象的遺風。
  
  尤其是感情的認同,中國人和日本人在人種、地理和歷史上的親緣讓我們更加容易理解日本偶像劇,顯得比較親近。

  而進入上世紀70年代,亞洲經濟高速發展的代表──日本在文化上愈加呈現出文化的強勢,具體到偶像領域和視聽領域,中國已被日本全線擊潰。對於日本而言,對中國青少年的這場沒有硝煙的文化戰爭已經大獲全盛。其實敗這一仗是必然,落後的被先進的徵服是必然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我們學習人家趕超人家不就得了嗎。

  學習必然有模仿的階段,但模仿不等於照搬和抄襲,讓我們向《將愛情進行到底》的編劇們莫哀,三鞠躬。

  落後不要緊,落後不可恥,抄襲太可恥。

  一貫的美

  富士山、櫻花、北海道的溫泉、伊豆的舞女、精美的茶具和和服是本人對日本文化中美的部分的最直接感受。

  日本文化一方面表現著大和民族一貫溫文爾雅、淡淡憂傷、寧靜、理智、平和、協調的美,一方面又在暴露著極端的醜惡。

  日劇的節奏往往給人詩歌或散文般的感受,感情的積累如清泉般慢慢溼潤觀者的心。那種美,非常純粹,非常冷靜。比之憂傷淡淡、悽美冷豔的川端康成散文;淡粉色的電影《情書》;讀起來讓人心口會痛的《挪威的森林》……
 
  當人們向前走時總應該回頭看看,看看是否落下了什麼重要的東西。日本古風猶存,民族精神保持不滅,為此,才是一個民族不斷向前發展的源源動力。

  社會現實批判:社會現實批判是日偶的刻意或不經意結果。

  物質的高速發展往往給人的精神帶來負作用,實際上目前中國人的精神非常值得同情和關注。

  《神啊!》將焦點對準愛滋病、援助交際等社會熱點問題,毫不隱諱,勇氣可嘉。據說,這部劇集在播出後,在日本國內引起強烈反響,整個社會開始關注這個問題,尤其是擁有中學女生的家庭開展了一系列有效的預防措施,而嫖客們也人人自危。
 
  無論如何,大和民族是個變態的民族。

  可能是錯覺吧,日本人好像特別熱衷於偷窺、男女共浴、亂倫、師生戀、援助交際一類事情,事實上,日本人也活得非常壓抑和疲憊,動輒訴諸暴力。

  《感觀王國》片刻不歇的性愛,《失樂園》殘酷終結的男女命運,《談談情跳跳舞》的壓抑,《高校教師》的殘缺人格,《魔女的條件》的忘年之愛,《麻辣教師》的種種問題學生所勾勒出的是日本社會現實和歷史的精神疾病。

  值得尊敬的是,日本編導者敢於直面現實進行酣暢淋漓地表達和批判。
歌頌真善美

  真、善、美是日劇所歌頌的人類共同母題。

  愛情、友情、親情是日劇謳歌的主題,這一點顯而易見,我不贅言。

  我們對美好的事物總是情不自禁,對日劇也是一樣的心情。

  奔跑與精神的堅持

  日本人特別堅韌,所以跑動成為了日劇中的重要表現手段。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然而人又何嘗不是在生命跑道上好像《疾走羅拉》般狂奔不停呢?《同一屋簷下》柏木大哥對馬拉松的堅持就是一例。

  仔細想來幾乎每部日劇中都有跑動的場面,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日本人積極進取的良好精神風貌。

  《將太壽司》描寫了堅守傳統飲食之道的兩家壽司店與超級連鎖壽司店之間看似先進的生產手段與落後的作坊式經營的角鬥,實則已經不復為壽司之間的戰鬥,而成為捍衛傳統、尊嚴、理想、感情的聖戰。

  物質的極端追求造成人類精神家園日益遭到破壞:利慾薰心,唯利是圖。可憐在眾人皆濁的社會裡日劇以感性的溫柔畫面向群眾傳達著萬般堅決的理性火焰,不由得不敬佩日劇了。
 
  造夢與現實:日劇這個東西很有點興奮劑的味道。

  看過後,忍不住會生發出很多想法。人的一生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困難可能被克服,只要你努力。如果你竭盡全力都不能克服那困難,日劇教給你如何以平靜心態去面對,這更需要勇氣。

  日劇如同所有的影視作品一樣造夢,但她最終一定將你拉回現實,由於創作植根於強大的生活泥土之中,觀者絕對不會迷失其間,總會根據自己的閱歷得到或多或少的人生經驗和啟發。

  以中國、韓國、日本3國的經典電視連續劇做對比不難看出:《將愛情進行到底》(中國)一直在竭盡全力製造誤會,維繫故事的推進,停留在對一大批經典日偶表面情節的抄襲和對中國當下社會生活較低臨摹的層次;《星夢奇緣》(韓國)的故事根本脫離一般百姓的生活基礎,是現代版的《灰姑娘》,製作再精良也不過是精彩藝術品的翻版或曰贗品;日本偶像劇《神啊!》講述了一段根本不可能的超越階級和年齡的愛,深田恭子見到金城武的熱切心情比灰姑娘期待王子的心情過猶不及,這樣懸虛的故事經過高手的編織肯定可以成立,但該劇絕就絕在加入了愛滋病的一筆,這沉甸甸的一筆將灰姑娘瞬間激起的愛火和飛到天空的夢想拉回痛苦的現實。由此,也就確立了日劇自身特立獨行的品格。

  日劇早已超越韓劇和我國的電視劇,電視劇製作的技巧可以學習,而編劇個人的素養和對人生的體驗卻是學不來的。編劇不僅僅是擁有技巧的手藝人,而更加應該是胸懷夢想和希望的思考者。

  我非常喜愛羅素的一句話:「支撐生命的有三種激情:對愛情的追求,對知識的渴望,對人類苦難的同情與悲憫。」

  上述三種激情業已在日劇中被發揚光大。

  結語

  羅嗦了半天,發現只是開了個頭,一點淺見不過管中窺豹,希望多聽聽大家的意見,也希望得到更多真心熱愛日劇朋友的幫助。

  無論如何,我更加喜歡日劇了。

  (來源:西祠胡同「日本偶像劇場」) 

相關焦點

  • 日本偶像劇鼻祖「姿三四郎」去世
    第1頁: 第2頁:《姿三四郎》  1981年,日本電視劇《姿三四郎》在中國熱播,也讓該劇男主角竹脅無我一夜成名。這也是上海電視臺譯製部引進的第一部日劇。圖為《姿三四郎》海報和劇照。  日本演員、日本偶像劇開山鼻祖、電視劇《姿三四郎》中姿三四郎扮演者,2011年8月21日在東京去世,67歲。  1981年,黑白電視在中國還遠未普及,但有一部電視劇卻在播出時出現了極為轟動的場面。
  • 阿水悄咪咪下海去日本拍偶像劇?玩家發現某日本女演員神似阿水
    網上有人解釋阿水不能籤合同的原因後,豆瓣某網友在追劇時發現阿水「出現」在日本偶像劇裡,主要是出演這部日本偶像劇的女演員跟阿水有幾分神似,兩人無論是笑容還是臉型輪廓,都極其的像。盯著多看幾眼,甚至都會讓人懷疑是阿水女裝出演的日本偶像劇,這名豆瓣網友Get點以後,也是立刻發布動態,調侃阿水是不是從湖人轉會,偷偷下海跑到日本演電視劇。這個神似阿水的日本女演員叫岡田奈奈,屬於KAS經紀演藝公司,擔任STU48女團隊長,是一個非常紅的明星,通過這點你們有沒有發現,大多數名人好像都長得有點像哦。
  • 《流星雨》今晚登陸韓國 天娛偶像劇走出國門
    據筆者收到的最新消息,2009年轟動全國的青春勵志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將於今晚正式登陸韓國,在韓國ITV頻道播出。這部由湖南衛視、天娛傳媒和春秋風雲共同出品的偶像劇,也將藉此拉開東亞地區巡迴播出的序幕。
  • 最醜偶像劇女主角,醜女配帥哥,日本電影真的做到了
    最醜偶像劇女主角,日本電影真的做到了。大家都知道,有很多的中日韓的偶像劇裡,會讓一些美女故意扮醜去出演醜女角色。比如迪麗熱巴曾經飾演的一部現代劇中,就是前面扮醜,後期再變身大美女。而最近,日本的這樣一部電影,確真正做到了讓醜女去當偶像劇的女主角,甚至看過劇的人都一致同意,這應該就是史上最醜的偶像劇女主角了吧。這部電影的名字也非常應景,叫做醜女之戰。在這部電影中,女主角是一位專業的婚禮策劃師。從小是醜女的她,甚至會用自己的外貌去開導別人。
  • 綜述:為日本偶像劇配樂的音樂魔術師們
    日本偶像劇依照各位編劇不同的個性,發展出不同流派,因而也奠定了不同風格的配樂大師的位置,如擅長營造輕柔樂風的千住明,足以激勵人心的服部隆之,對愛情劇有催化效果的日向大介與日向敏文,以及清新靜謐「神思者」(S.E.N.S),他們如今都佔據了日劇配樂的大半市場。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臺灣偶像劇,為何一去不復返?
    然而近年來,曾經我們追過的臺灣偶像劇,為何一去不復返?臺灣偶像劇唯一留存在人們腦海中的也就是一些像「你們不要再打了」之類的搞笑梗。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曾經統治了一個時代的偶像劇走向了沒落,是誰殺死了臺灣偶像劇?
  • 誰殺死了臺灣偶像劇?
    從此,偶像劇在臺灣成為正式劇種,臺灣偶像劇的黃金時代正式拉開序幕。臺灣的影視公司、電視臺開始腹瀉式產出純愛風格的偶像劇。據統計,至2005年臺灣青春偶像劇總量已突破100部。其中就有你主動看過或者被動聽過的《惡作劇之吻》和《王子變青蛙》。
  • 言承旭因開拓日本市場,錯過國內黃金期,43歲只能和沈月演偶像劇
    43歲的言承旭又演偶像劇了,這次的搭檔對象是「第二代杉菜」沈月。 這部《我好喜歡你》是實打實的「傻白甜」偶像劇,改編自小說《交換吧,運氣!》。
  • 在B站看一部賈玲偶像劇,比日本愛情片上頭
    一般和流量男星演偶像劇都是高風險工作,尺度不好把握,近了蹭熱度,遠了不入戲。但在B站,能被剪刀手來一出和賈玲的感情戲,是數據灌水修不來的福氣,不是啥明星都能和她組CP,但只要和賈玲一起出現在娛樂區,就得到了實打實的名氣。
  • 把《花過天晴》當喜劇看,就能擺脫偶像劇標籤帶來的憤怒
    在千禧年之初,漫畫式的言情偶像劇在中日韓三地十分流行,《花樣男子》被改了又改,創造了一批影響力頗深的明星,拋開1995年青木陽子、藤木直人、谷原章介的日劇老版本不談,臺灣有從偶像劇裡走出的偶像組合F4和本來就很有名氣的大S,日本新版本有松本潤、小慄旬、松田翔太和井上真央,韓國版本捧紅了具善惠、李敏鎬、金賢重,就連經常被拿出來調侃一番的《一起來看流星雨》也算是成就了張翰、鄭爽的偶像地位
  • 鄭爽不想演偶像劇 盤點鄭爽主演的偶像劇有哪些
    鄭爽不想演偶像劇,近日,鄭爽在綜藝節目《拜託了冰箱》中分享對拍攝偶像劇的看法,她直言不是很想演偶像劇,因為現實生活太殘酷,而偶像劇完美的人設會讓人變傻,隨著年齡的增長希望自己能夠轉型,鄭爽長相清純可人,從外形上來看完全是青春偶像劇女主角的標配,所以頗受偶像劇導演青睞,演過多部經典好看的偶像劇
  • 誰殺死了臺灣偶像劇?為何只留下「你們不要再打了」的搞笑梗?
    20年前,一部《流星花園》開啟了臺灣偶像劇的黃金時期,隨後諸如《終極一班》、《公主小妹》、《惡作劇之吻》等諸多優秀的作品將臺灣偶像劇推上了時代的巔峰,捧紅了諸如F4、明道、飛輪海、陳喬恩等一眾優質的臺灣偶像。然而近年來,曾經我們追過的臺灣偶像劇,為何一去不復返?
  • 臺灣偶像劇才是最強回憶殺
    因為陪伴他們成長的除了光怪陸離的香港電影之外,還有內地的歷史正劇、香港TVB的武俠劇、臺灣的偶像劇。其中,臺灣的偶像劇更是許多少女心中的粉紅泡泡,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偶像劇鼻祖《流星花園》。自2001年起,很多國家和地區都爭相邀請由《流星花園》而爆紅的F4,且在日本、韓國、泰國都掀起一股學中文的熱潮。在菲律賓,言承旭到去參加記者會,受到菲律賓總統的邀約,全程以皇家禮遇接待。
  • 盤點那些年偶像劇的主題曲
    筆者作為95後,出生在有網際網路的年代,一直以來就不缺偶像劇看。然而經常刷到如下類似微博,筆者都很想大吼一句:偶像劇看得多的人,是單身狗有什麼錯?!今天,「音樂存儲站」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我們童年的偶像劇主題曲吧!
  • 90年代的日本,進入「偶像劇黃金期」,盤點那些不輸時光的美人
    近期在日本ins上出現了一陣懷舊風,追溯那個90年代的日本,進入「偶像劇黃金期」,誕生許多家喻戶曉的經典日劇,同時也湧現出許多「舊時光」的美人。在那個還沒有美顏網紅臉的年代,日本網友們一起盤點出來了那些不輸時光的美人。一、工藤靜香。
  • 回顧內地偶像劇二十年,也許新版《流星花園》得這麼拍才能紅
    90年代的經典日劇自成一格,清新的格調和單純的愛情故事讓中國觀眾得以窺見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演繹,這種從艱澀而沉重的傳統國產劇中無法得到的體驗也使得中國觀眾尋到了極好的心靈寄託和精神釋放載體 總體而言,自《將愛》播出到2002年期間,內地的青春偶像劇市場並未出現更優秀的作品,但日本青春偶像劇在國內積累的人氣和《將愛》的大火側面表明了內地觀眾已有了觀看青春偶像劇的「基因」,且對偶像劇的審美方面深受日本文化的浸染。
  • 分享七部最新的日本愛情偶像劇,日劇迷千萬不能錯過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仙女給大家分享七部最新的日本愛情偶像劇,喜歡的日劇的小夥伴趕緊收藏起來吧東京獨身男子石橋太郎(高橋一生飾)在大銀行工作,雖然是個平衡感很好的人,但天生的分析能力和觀察力卻使他的戀愛不順利
  • 青春偶像劇:讓年輕姑娘狂熱的五大套路
    但是在電影電視這一個行業,「造假」就是「造夢」,這就是行業的特殊性,尤其是青春偶像劇更甚。因為你如果不能滿足廣大觀眾的「夢」,那就無人問津,遭到唾棄。所以青春偶像劇的特殊性,決定了它的另類發展之路。跟著星期五一起來探究分析——套路一:這是所有類型劇中最「看臉」的劇:男女主角必須長得好看青春偶像劇男女主角選擇必須是符合大眾審美的,尤其必須符合15歲-35歲女性的審美。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個劇本身是「看臉」的。所有的青春偶像劇,男女主角如果不好看,那指定不是偶像劇,可能是懸疑片或者恐怖片。
  • 日本女優臺灣客串偶像劇 稱不習慣穿衣拍戲
    AV女優葵司,受邀客串中視偶像劇
  • 豆瓣9.3分,這部偶像劇天花板,嗑死我了!
    最近,在小清新界已經揚名立萬的泰國偶像劇再一次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播出2集後,《假偶天成》就在豆瓣收穫了9.3的高分,第三集播出後,依然高分不下,甚至出現了各種嗑CP嗑到頭腦發昏,要拿腦袋哐哐撞牆的影迷們,在短評中頻頻留言虎狼之詞,以表達對這部劇的痴狂。在豆瓣9分以上是什麼概念,拿其他電視劇比較下就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