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無事,把《春嬌救志明》又看了一遍。其實在二零一七年的時候就看過一遍,但是那時候可能想法比較簡單,也沒多大耐性,算是跳躍式看完的吧,所以說實話,沒怎麼看懂。如今時隔三年再看,才發現,其實這部電影挺好的,至少影片中春嬌與志明的感情發展的很真實。
影片開頭一部分就埋下了一點小引線:兩人相互不知道對方小時候的喜好。春嬌和朋友抱怨過,志明不知道《小雙俠》讓她很不爽,而春嬌也不知道志明喜歡的「達利」。
並且春嬌看到「達利」的第一反應就是問志明達利多少錢,然後開始抱怨志明亂花錢買些沒用的東西,可以看出春嬌當時的表情其實是很無奈的,特別的不理解志明,覺得他是孺子不可教,簡直幼稚極了。其實這個情節就已經表露一點了:他們倆在思想和觀念上存在著差異。
而隨著影片劇情慢慢發展,於是又出現了一個由一條簡訊引發的誤會,雖然最後志明也解釋了,但是出於女性多疑的性子,春嬌自然是半信半疑,但是她還並不想和志明分開,所以只能選擇相信。
然後緊接著,志明年輕貌美的乾媽出現,而志明又對春嬌表達了很不正式的求婚信息,這些就又為倆人的感情撕開了一個小口了。好在志明懸崖勒馬最後明確了自己的立場,所以便有了兩人開開心心去臺灣的場景。但是最關鍵的來了,一場小地震讓春嬌失望了,她覺得志明當時的反應是丟下了她,安全感瞬間喪失,這也就直接點燃了她的情緒,之前暴露的各種問題在此時連在一起得以釋放,於是矛盾得到激化,春嬌選擇了一個人離開,兩個人在這裡算是分手了吧。
其實故事很老套,但是倆人的感情線很真實,也很自然。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常見,首先兩個人相處久了,過了熱戀期,自然而然,一些觀點的差異,想法的不同,就會一點一點慢慢侵蝕兩人的感情了。但是其實兩個人之間相處久了,的確會有很多問題出現,但是只要不觸碰到對方的底線,一般都是會被對方原諒的。
影片中,春嬌缺乏安全感,她只想做個小女人,希望危險時能有一個人可以依賴,所以她希望志明能夠成熟起來,可以給她想要的依靠。而這一點,其實也是很多女性內心真正需要的吧,儘管現在很多女性崇尚獨立,但是如若真的有人可以依賴,誰又願意偽裝堅強,一個人孤軍奮戰呢?
對於志明第一次表達的求婚信息,春嬌很失望,算是拒絕了吧。其實很正常,因為大多數女性都幻想過王子和公主的愛情。雖說求婚尋求的只是一種儀式感,但是對於女性而言,它是男性對女性的承諾,是一種責任,更是女性決定是否進入一個新角色的象徵,那是一種純潔而又神聖的儀式。而志明連最基本的標配:鮮花,戒指等都沒準備,只是隨口的一句話,若真的答應了,那該是有多恨嫁呢?所以影片的結尾志明舉辦了一次正式的求婚,自然,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很喜歡《春嬌救志明》這部電影,簡單、真實、更貼近生活,真的走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