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評醫 ▏又見傷醫事件,除了「怒」,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2020-12-15 健康界

5月3日在媒體看到,最近,北京又發生了一起傷醫事件。

由於發生在疫情緩解但尚未完全解除的當下,故,顯得更加引人注目。

媒體以《怒!又見傷醫事件,北京一男子暴力毆打女醫生》為題進行了報導。

呼籲:請還醫護人員一個安全的執業環境!


 

事件是這樣的

 

2020年429日下午430分左右,延慶區一男子楊某帶其懷孕妻子到延慶區醫院產檢並辦理住院手續,後向醫生提出產婦回家居住要求。因孕婦已經辦理了住院手續,瘢痕子宮,有宮縮。考慮孕婦身體原因,醫生告知不能離院,需要在醫院嚴密觀察。 

楊某對此答覆不滿,不聽勸告破口大罵並毆打醫生,薅掉女醫生額前的頭髮,用膝蓋踹了女醫生肚子,握拳蓄力毆打醫生頭部。並且,患者家屬在毆打醫生過後,還撥打了12345投訴了醫生。 

據北京市公安局延慶分局微信公眾號5月2日消息,目前,楊某已被延慶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網友呼籲,「把他加進醫療黑名單!」「傷醫事件屢禁不止,請嚴懲!」

 

為什麼傷醫事件屢屢發生?

 

疫情期間,筆者曾針對


3月21日,內蒙古醫生湯萌被患者襲擊送進ICU搶救;129日,武漢定點醫院醫生高逸(化名)和護士長王萍(化名)遭患者家屬毆打暴露於感染環境;24日,男子田某在武漢市一醫院就醫時,因就診問題導致情緒激動,持刀威脅現場一名醫護人員;220日,武漢市第七醫院新冠感染者朱保華無端訓斥夜班護士給自己打掃廁所,拒不聽取護士解釋,態度蠻橫無理、頤指氣使。……


一系列暴力傷醫事件接受過媒體採訪,認為疫情之後,醫患關係並不會因為醫務人員是最美逆行者,做出了巨大犧牲和付出而好轉,自己也寫過一篇《暴力傷醫事件為什麼屢禁不止?》,



表達了以下觀點

疫情兇猛,暴力傷醫事件不斷上演:痛心

《通知》《決議》《規定》依然擋不住暴力:遺憾

25年來,政府打擊暴力傷醫,不遺餘力

25年努力,醫療環境依然如故,值得反思

 

今天再針對延慶這一起具體傷醫事件談幾個具體看法

 

①既然做過產檢並辦理了住院手續,家屬為什麼會向醫生提出產婦回家居住要求?在家屬心裡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印象,就是辦理了住院手續後產婦仍然可以回家待產。是不是之前他有過這種經歷或體驗,還是他聽說就在這家醫院過往有過類似的做法,就是辦過住院手續後是可以回家的?


到底不允許產婦回家是制度規定還是病情因素?從媒體提供的「證據」看,似乎主要還是病情原因。大家仔細看:因孕婦已經辦理了住院手續,瘢痕子宮,有宮縮。考慮孕婦身體原因,醫生告知不能離院,需要在醫院嚴密觀察言下之意是,如果身體可以,回家不是不可以。 


③醫院管理制度不允許住院患者擅自離院

患者從辦理住院手續後那一刻起,醫院就必須負責患者的安全。因此按照2011年5月衛生部發布的《全國醫院工作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


尊敬的患者及家屬:歡迎您來本院檢查治療,為了保證您在住院期間得到精心、妥善的治療護理,增進醫患雙方理解,配合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確保醫療安全,在您入院之際向您做一簡要介紹,並請您協助作好以下各項:1.請按病房規定時間作息,室內請勿吸菸。聽收音和錄放機等請用耳機。不得使用外接電源和電器。2.住院患者飲食,由醫師依病情決定,不能擅自更改。院外送進的食品,須經醫生同意方可食用。3.住院期間不能自行邀請院外醫師診治或自行用藥。原則上不外購藥品,如確需外購,需事先與主管醫師協商,並經管理職能部門批准。4.患者和家屬不得向醫院職工饋贈錢物。5.住院患者未經許可不應進入診療場所、不得自行翻閱病案及其他醫療資料。 6.辦理住院手續後,服從病房床位安排,患者不得擅自離院或外宿。擅自外出者,按自動出院處理,確有重要原因必須離院者,需籤署離院知情承諾書,由此而產生的一切不良後果,責任自負。 7.住院患者可攜帶少量必需的生活衛生用品,其他物品不得帶入病房,嚴禁帶入重要文件、危險品等。錢財等貴重物品自行妥善保管。8.請按醫院規定時間和要求探視。是否陪伴須經主管醫師、護士長根據病情決定,陪伴者需開陪伴證,持證出入醫院。9.愛護公共財物。勿將病房用物移出病房或供他人使用,損壞公物按價賠償。不得在病區內使用酒精爐、電飯煲、電爐、電熱杯、充電器等,嚴禁向樓下倒水、扔汙物、菸頭,如因此發生火險,將追究法律責任。10. 住院期間如因治療、手術用血,需提前按規定辦理用血審批手續。11. 醫院歡迎提供改進工作的意見。患者如有不遵守院規或違規者,醫院要給予勸阻、教育,必要時通知工作單位或請有關部門處理。以上各項,患者及家屬已閱知,並願執行。患者本人籤字: 家屬代表籤字:200 年 月 日(此線下由工作人員填寫)──────────────────────


④既然有制度就必須嚴格按照制度執行,人性化服務絕不允許拿制度開玩笑,不能存有任何僥倖心理,而且希望全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共同遵守,給社會、患者、患者家屬一個統一標準,自覺養成公序良俗,不因醫院級別和要求不同而有別。

 

⑤必須重申:不管有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暴力傷醫的藉口,對任何人實施暴力都是絕不允許的。



相關焦點

  • 再現傷醫事件
    老教授被砍傷了手臂,以後可能都沒有辦法再次站在手術臺上面為病人們做手術了。在醫院行兇傷人的患者很快就被控制住了,但其行徑極其惡劣。現在是疫情期間,醫務工作者們冒著生命危險治病救人,卻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簡直就是喪心病狂,令廣大醫護人員寒心。近年來,暴力傷醫事件頻發,社會輿論一直流傳著醫生「黑心」、看病貴、看病難等謠言。
  • 央視評廣州傷醫事件:一萬句道德譴責比不上一個對醫生的安保措施
    嫌疑人已自殺,被傷醫生無生命危險,傷情較為平穩,但視頻中嫌疑人揮刀在醫院亂砍、醫護四處恐慌奔逃、甚至保安都在躲藏的視頻,還是讓人觸目驚心。一個醫生的話寫出了很多醫護的痛心:我們在醫院裡奔跑的場景,應該是去搶救病人,而不是為了逃避行兇者對我們的屠殺。我們的白大褂是用來治病救人,而不應再染上同事的鮮血。就在前一天,馬鞍山一醫生遭患者家屬毆打疑似脊椎損傷,連發的傷醫事件使醫患關係又蒙上了厚重的陰影。
  • 全亞洲最大的醫院驚現傷醫事件
    據健康時報報導,鄭大一附院,全亞洲最大的醫院,又見傷醫事件。6月23日上午,一位患者舉刀刺傷包括該院泌尿外科主任在內的兩名醫護人員,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據報導,暴力傷醫事件頻發,僅今年上半年時間就發生了11起,真是令人心寒。當行醫成為一個危險職業,優秀的人才誰還來學醫?誰來保護醫護人員的安全?醫護人員已經成為弱勢群體,成為患者的出氣筒,全社會應該堅決抵制傷醫事件,政府也應該出臺措施確實保證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全社會希望看到戴著頭盔上班的醫護人員嗎?
  • 暴力傷醫事件頻發,我們該如何應對?|問2020
    但就在4月,疫情還尚未結束,湖北孝感市中心醫院的口腔科就又發生了患者「帶刀醫鬧」事件,再度引發社會對醫護人員安全的擔憂。暴力傷醫事件頻發,背後的深層癥結是什麼,如何破解,成為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
  • 停止暴力傷醫!對民航醫院急診科醫生遇害的幾點反思
    事件熱度會逐漸消退,但我們對暴力傷醫的反思不能停息。1、暴力傷醫多發生在三甲醫院「滿懷熱血走上行醫道路,最後卻喪命於信仰之下 。」近年頻發的暴力傷醫事件,寒了不少醫護人員的心。2016年以來,較為典型的42起暴力傷醫事件中,共致約60名醫護人員受傷或死亡。
  • 2020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暴力傷醫事件
    江西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2020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暴力傷醫事件,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   最終,殘忍殺醫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主流觀點   @國家衛健委法規司司長趙寧表示:對「北京民航總醫院傷醫」一事非常痛心,也非常憤怒。這個事件不是所謂的醫療糾紛問題,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刑事犯罪。國家衛健委對任何形式的傷醫事件的態度是零容忍。
  • 內蒙古鄂爾多斯發生傷醫事件 行兇者被當場控制
    內蒙古鄂爾多斯發生傷醫事件 行兇者被當場控制 2020-03-22 11:22:44 來源:大眾網  |  作者:萬小軍 |字號:A+ | A- 【內蒙古傷醫事件】19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發生傷醫事件,21日晚間,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發布情況說明,被傷醫生病情穩定,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 4天內北京發生兩起傷醫事件
    兩會期間,4天之內,北京發生兩起「暴力傷醫」事件。西城警方發布一則通報稱, 5月28日9時許,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第二住院部一醫生辦公室內,患者家屬谷某月(女,32歲)因對手術安排不滿,將與其溝通解答的醫生打傷。接報警後,西城公安分局民警迅速到現場將谷某月控制。
  • 傷醫事件受害者陶勇上脫口秀,把網友看哭了
    【文/觀察者網 童黎】2020年初,暴力傷醫事件受害者、北京眼科醫生陶勇,曾讓眾多網友掛心。轉眼到了年末,他卻帶著受傷的左手走上脫口秀舞臺,向大家回饋以幽默。你還想要什麼效果?非得拿飛鏢扎中我嗎?」而這樣的風輕雲淡,卻把不少網友看哭了。12月25日,眼科醫生陶勇「跨界」走上《脫口秀反跨年》的舞臺,頻頻拋梗,現場爆笑不斷。比如,同來參加節目的嘉賓為什麼很開心?再比如,為什麼陶勇恢復工作後,還是選擇了原來的診室?在脫口秀開場後,陶勇平靜地做了自我介紹:一位遭到自己病人襲擊的眼科醫生。
  • 傷醫事件頻發:安檢,真的能攔下砍向醫生的刀嗎?
    在內地,醫患矛盾和衝突也並非近些年才出現,但為何數十年前人們未見如此多的暴力傷醫事件,也沒有那麼多患者對醫生和醫院的抱怨之聲呢? 一個可能原因是出現了選擇性偏誤,即當時並未報導這類事件,而不是沒有事件發生。但根本上,造成這一差異最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進步,人們對商品和服務的感知發生了巨大變化。
  • ...事件最新進展:受傷醫生湯萌是否搶救成功?內蒙古傷醫事件始末詳情
    震驚全網的內蒙古傷醫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傷醫事件頻發?3月21日,有網友爆料稱內蒙古鄂爾多斯中心醫院一名醫生被病人用刀捅傷,目前仍在該院重症監護病房(ICU)搶救。社交平臺傳播的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傷醫事件有關信息。截圖於社交平臺內蒙古傷醫事件始末21日,有知情人士在社交平臺向醫生等相關行業大V博主稱,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血透室醫生湯萌被病人用刀捅傷。
  • 又一起傷醫事件!兩名醫生被砍
    6月22日16時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科發生一起傷醫事件。此外,醫院醫護人員告訴記者,此事件系行兇男子對治療效果不滿意後蓄意報復。目前,醫院已加強安保措施。
  • 又出暴力傷醫事件!男子帶著孕妻檢查對答覆不滿,毆打女醫生
    疫情還未完全過去,暴力傷醫事件居然再現!然而現實是暴力傷醫事件仍然在各地上演,據健康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疫情期間,全國多地已發生至少7起暴力傷醫事件。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北京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規定(草案)》進行一審,全文共三十二條,明確了毆打傷害醫務人員、攜帶刀具和易燃易爆物品等七大類嚴格禁止的侵犯醫務人員安全、擾亂醫院安全秩序的行為。
  • 短短三個月,7起暴力傷醫事件:暴力傷醫何時休?
    2.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一位醫生被自己的病人捅傷2020年3月19日中午12時45分許,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東勝部血液淨化室主治醫師湯萌醫生準備給病人做透析時,病人突然持刀捅向湯醫生,導致湯醫生左上臂、脛骨、腹部多處受傷。行兇者被當場控制。
  • 北京朝陽醫院暴力傷醫事件,行兇者被檢方批捕!
    北京朝陽醫院暴力傷醫者被檢方批捕20日下午1時55分左右,北京朝陽醫院眼科發生暴力傷醫事件,共有三名醫護人員被砍傷,另有一位患者受傷傷醫事件兩人阻攔被砍傷被認定見義勇為22日中午,北京市市委社會工委書記、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朝陽區委書記王灝,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彥梅等領導專程到醫院看望了朝陽醫院傷醫事件中的見義勇為人員田宇
  • 疫情尚未結束,又有醫生被捅傷:為什麼殺醫事件屢禁不止?
    2大家記得疫情爆發前,在網上發生的那幾個暴力傷醫事件嗎?2019年12月24日,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的楊文醫師,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2020年1月20日,北京朝陽醫院眼科的陶勇醫生,左手手掌被砍斷,前臂肌腱受傷。
  • 雙十一醫美不良事件高發 熱瑪吉風險高 業內:醫美職業打假人太少
    簡報中,11月上半月行業整體輿情呈現中性偏向負面,其中有三大問題:非法產品銷售、7000多條不良事件報導以及網紅「貴婦級」醫美項目「熱瑪吉」的高風險。值得關注的是,不良事件輿情的高峰正好與11月的促銷節點重合,流量思維、直播帶項目同樣風靡於醫美行業營銷,但業內對這一做法表示擔憂,甚至認為促銷量與醫美糾紛量成正比。
  • 醫美「胸」險
    除了別人的目光,不到一米六的小琳也承受著一些來自巨乳症帶來的病症困擾,胸部過大並且下垂,導致小琳的肩膀經常會被內衣帶勒得酸痛。今年3月,一直羞於向家人啟齒的小琳和嫂子說出了自己的困擾,做生活美容的嫂子給小琳推薦了一家醫美機構。「自己的親嫂子還會騙自己嗎?」小琳想。
  • 什麼是儒醫?儒醫的精神又是什麼?
    儒本來是儒,醫本來是醫,自春秋戰國以來,儒與醫二者並沒有過多的交集。比如,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中就沒有懂中醫的。至於漢代有華佗、仲景,皆以醫名世,而非儒者。至晉代有葛洪,南朝有陶弘景,唐代有孫思邈,皆屬道家人物,並非儒者。至於宋代,出現了一個特殊的醫家群體——儒醫。
  • 美女主播小深深自曝驚人醫美史:除了臉上動刀,什麼針都打過!
    不過隨著醫美手段越來越豐富,很多女生做微整形的也越來越多,剌個雙眼皮,打個針什麼的也蠻正常,更別說比普通女生更加注重自己樣貌的女主播了。前幾天我們聊到舞蹈區的美女主播小深深兒就自曝去打了去頸紋的醫療針,那圖看起來都疼,之後小深深在直播裡聊到這個事情,說自己的頸紋是遺傳的,為了美觀就打針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