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11月24日報導,隨著北半球秋冬季到來,一些國家已出現新冠病毒二次暴發的情況,我國近來也頻頻在海外進口的部分商品外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近來在我國幾個地區還出現本土新增確診病例。
報導稱,23日晚,上海市和天津市的分別報告一例本土新增確診病例,目前兩地正在開展大規模全民核酸檢測,上海市的新增確診病例就是在大規模篩查時發現的。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4日7時26分,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確診人數已超過5907萬例。多國重新開始"封鎖"、提升防疫等級。據環球網報導,目前許多歐洲國家已實現不同程度的"封鎖",韓國也上調了首都圈的防疫等級。
面對國外疫情的複雜態勢,這個冬季我國疫情防控局面又將如何?對此,我國3位重量級專家早有預判。
吳尊友:面臨一場大考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自11月以來,我國一些地區出現零星的本土病例,這提醒我們,今年冬天我們將面臨一場疫情大考。
吳尊友指出,11月份後,全球日新增確診病例經常超過60萬,多次突破紀錄,新冠病毒還不斷"敲打"著國門。因此,還是要建議民眾提高警惕。
鍾南山:秋冬會有局地暴發
早在今年9月1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就曾預測稱,今年冬季到明年春季這段時間疫情可能仍將繼續存在,很有可能在局地暴發。當時適逢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出現聚集性疫情。
在最近的一場公開活動上,鍾南山也向公眾做出提醒。鍾南山表示,就目前全球的疫情形勢來看,程度還比較嚴重,因此在科研和防治水平上還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張文宏:下波疫情11月來
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早在今年4月份就表示,我們在11月份將面臨巨大挑戰,屆時全球很有可能會迎來疫情的第二波高峰。
張文宏同時還指出,相比於中國在應對第一輪疫情時積累了很多經驗,下一波疫情的嚴重程度將會小很多,但像非洲、南美洲一些醫療資源匱乏的國家,可能很難熬過這個冬季。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儘管一些地區出現了新增本土病例,但我國始終保持著常態化的高壓防控態勢,最終必然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文/海蜇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