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電器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的技術與管理體系,並不斷改進和完善
自動化的設備大大節省了人力
記者 劉龍飛 通訊員 李翔宇
在現代人們家中的電視、空調、洗衣機裡面,有一個很必要但是人們並不熟悉的部件,許多家用電器都少不了它的存在,這就是高頻高壓變壓器,而坐落於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德州三和電器有限公司便是生產製造這個裝置的企業。作為國內技術最先進的磁性部品、電源轉換器等製造企業,從早期的熊貓、牡丹電視機,到現在的海爾、海信、松下、索尼,基礎配件中均能看到三和的品牌。
在電器企業較少的北方地區,究竟是什麼讓三和電器成為數家知名電器企業的長期供應商?德州三和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保慶告訴了記者答案:這得益於企業對客戶負責、對員工負責的企業文化。
三和電器的前身,是德州無線電三廠。1991年,三和電器引進國外先進的的技術與管理體系,並在發展中不斷改進和完善。當時,三和為松下公司生產的磁環在自檢後,發現產品不完全符合標準,公司高層在這一危急情況下,不顧高損失,決定全部報廢,「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隨後公司召集員工連夜趕製,成品出來以後,公司安排技術人員趕赴日本,與松下的檢驗人員共同檢驗成品,保證達到100%的合格率,並最終成為松下燃料電池的獨家供貨商。
三和對於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堅持信譽第一的理念,也成為三和集團能夠長期與松下、海爾、TCL等知名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係的重要原因。多年來,三和電器專注於電源及變壓器行業,隨著新舊動能轉換的進一步推進,三和電器集團意識到這不僅僅是機遇,也是責任和挑戰。三和搶抓機遇,在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制度的同時,組建了60人的研發團隊,目前,企業科技研發投入已經達到每年600萬元。
記者進入生產車間時,發現一款自動化的檢測設備,據介紹,這款設備是研發團隊耗費半年時間自主研發製造的,能夠代替三個人的工作量,進一步保證品質,提升效率。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三和近年來也加大生產設備的改造升級,把FBT時代從日本進口的已折舊的自動繞線機改造成用於生產變壓器、電感線的自動化設備。
發展至今,三和已成為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生產磁性部品、電源轉換器、新能源發電等產品的大型企業。截止2017年,公司總資產達1.8億元,年生產磁性部品1.2億隻、電源產品4000萬套。三和電器在磁性部件生產行業做到了國內前茅,即使在全球也是領先水平。作為目前國內相關行業技術領先的企業,三和能為不同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解決方案,這有力地推動了國產品牌的發展進程,並多次參與國家相關標準的制定,風雨數載,三和的發展史具有明顯的時代印記,見證著中國家電數十年的發展壯大。
「目前,我們將通過日本分廠的設立,向醫療器械等新領域進軍,開拓日本市場。」三和電器總經理田中林告訴記者,企業新設立的日本分廠已有20多名日本員工,眼下該分廠生產的低頻變壓器已與多個日本高端企業達成了合作,通過技術升級向多領域拓展,「未來可以讓更多國際知名電子產品中出現咱『德州』的影子。」田中林自豪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