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16-20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雲上文博會)以線上展會形式舉行。本屆雲上文博會上,中國知網以「技術驅動創新 數據賦能發展 合作共贏未來——中國知網攜手出版機構,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主題,集中展示其在圖書、期刊、報業數字出版全產業鏈上的新產品。據悉,今年是中國知網第五次參加文博會。此次中國知網雲展廳線上展覽分為期刊出版服務、圖書出版服務、報業媒體融合服務及終端服務四大板塊。
打造全流程數字出版 服務期刊高質量發展
在期刊出版服務板塊,重點展示了學術期刊數位化運營國際平臺、學術期刊定位策劃系統、學術期刊協同評審系統、學術期刊智能排版系統、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國內影響力統計分析資料庫等期刊生產、出版、運營等全流程產品。其中,學術期刊數位化運營國際平臺是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之科技期刊數位化運營國際平臺服務項目子項目。該平臺包括八大系統,以中國知網「世界知識大數據」為支撐,以科技期刊決策支持系統為特色,以智能投審稿系統、集群化發布平臺以及多語種呈現等為重點,為加快推進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化、現代化、全球化、集團化、專業化、多維化進程提供運營支撐,賦能期刊高質量發展。
期刊出版服務板塊
中國知網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期刊的全流程產品功能集中於「科技期刊數位化運營國際平臺服務項目」,該項目於2020年5月陸續開始投入運營服務。「目前,已有3000多家期刊依託平臺服務,實現在線全流程採、編、審、校、發工作。其中,基於『學術畫像』的同行評議、智能化審校排、集群化運營等多項創新性功能受到用戶普遍好評。」該負責人說:「所謂『學術畫像』,即用數位化的方式,對學術對象進行形象化地描述,所形成的具體化的表達,利用這一表達,為特定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
連結作者與讀者 助力出版社實現特色新發展
在圖書出版服務板塊,重點展示了騰雲全流程數字出版平臺、騰雲工具書協同編纂雲平臺、出版內容智能審讀系統、圖書專著檢測系統及圖書專著評價系統。其中,騰雲全流程數字出版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中國知網先進技術積累,實現從數位化加工、全媒體資源管理、產品製作、融合出版到智慧化運營的全流程服務,有效增強各節點用戶體驗,充分發揮出版社的自身資源優勢,助力出版社走出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之路。騰雲工具書協同編纂雲平臺則有效解決出版單位辭書、百科、志書等圖書在編纂過程中多人協同、異地辦公的實際問題,同時還提供輔助編纂、智能審校、自定義模板、智能排版等工具,幫助出版單位規範編纂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出版品質。
圖書出版服務板塊
中國知網數字出版資深專家何朝輝對記者說:「騰雲全流程數字出版平臺在出版流程的各個階段,融入數據挖掘、知識抽取、圖譜構建、用戶畫像(註:客戶數據管理分析工具,將用戶的每個具體信息抽象成標籤,利用這些標籤將用戶形象具體化)等技術手段,幫助出版社高效便捷地進行數字產品建設。」騰雲工具書協同編纂雲平臺則有效解決出版單位辭書、百科、志書等圖書在編纂過程中多人協同、異地辦公的實際問題,同時還提供輔助編纂、智能審校、自定義模板、智能排版等工具,幫助出版單位規範編纂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何朝輝介紹,騰雲工具書協同編纂雲平臺採用SaaS(軟體即服務)模式,由中國知網提供雲平臺,負責平臺的7*24小時的可靠運行技術服務。出版機構無需本地安裝任何系統,在開通該項服務以後,雲平臺可自動為出版機構提供獨立的存儲和應用。機構用戶管理員負責對機構內部的開通帳號、項目管理等日常運行進行業務管理,系統數據將採用加密機制,以確保數據安全。
建設騰雲媒體融合服務平臺 推動形成全媒體新格局
報業媒體融合服務板塊重點展示了騰雲媒體融合服務平臺。該平臺充分利用中國知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技術優勢,以數據中心為基礎,為融媒體中心建立起融媒數據平臺、通信指揮平臺、內容生產平臺、發布服務平臺、傳播運營平臺等五大核心平臺,形成「多來源素材匯聚、多媒體製作生產、多渠道內容發布、多形式便民服務、多方面傳播評價」的生產和運營新模式,實現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深度融合,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形成全媒體傳播的新格局,助力傳媒企業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騰雲媒體融合服務平臺
中國知網騰雲產品設計部主管王海勇介紹,騰雲媒體融合服務平臺將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深度融合,支持報紙、網站、抖音、快手、喜馬拉雅、頭條號、微信公眾號、小程序、APP等各種傳播渠道的內容生產和發布,並實現產品數據同源、服務同根、形式多樣、立體傳播。同時,平臺通過大數據採集和分析用戶數據,實現基於用戶畫像的個性化精準營銷,做到千人千面,增強用戶粘性,推動傳播向縱深發展,助力媒體更加具有影響力,更加有效傳遞主流正能量。
做好終端服務 攜手出版社開拓數字出版新藍海
在終端服務板塊,展示了中國知網在服務機構用戶創新協同發展,服務個人讀者科研創新方面的系列產品,包括知網星空·心可書館、全球學術快報、研學平臺、大數據融合應用平臺、在線教學服務平臺等。其中,「心可書館」將出版發行貫穿到讀者研究學習工作的過程中,以推薦、傳播、利用優質圖書為宗旨,聯合出版社為讀者提供數位化經典圖書。大數據融合應用平臺基於知網世界知識大數據及知識圖譜、智能問答、大數據分析挖掘、人工智慧等技術,為政府部門、智庫機構、科研院所等提供基於大數據分析的協同決策、科學決策,為文化、人文、媒體融合等提供基於業務場景、生產場景的知識服務。全球學術快報、研學平臺則是面向個人讀者,提供文獻檢索、文獻閱讀、文獻管理、精準推送的智能化學習工具。
終端服務板塊
近幾年,中國知網憑藉自身在大數據、雲計算、智能分析方面的技術積累,依託在出版、運營及服務方面的豐富經驗,探索出了一條貫穿出版、傳播、利用全產業鏈的數字出版發展之路,在行業產品標準制定、新業態探索、新模式創立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目前,中國知網與中國1.5萬餘家出版機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家國際出版機構建立合作,整合出版2.8億篇文獻和3億條摘要和一系列科研學習工具,服務了56個國家和地區的3.3萬家機構用戶和1.7億個人讀者。
(本文圖片由中國知網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