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玩家在遊戲裡建造過山車 坐完一圈需現實中的12年

2021-01-16 蠶豆網


在2002年有這麼一款遊戲叫做《過山車大亨2》,它就算是過了十幾年,但是憑藉高度的自由創作空間,到現在依然有不少玩家樂在其中,並在遊戲裡挑戰和建造各種奇怪的過山車,這些過山車不僅可以是風格迥異趣味十足,也可以平平無奇卻挑戰乏味極限。



近日,有位國外的玩家在《過山車大亨2》裡建造了一條瘋狂的過山車軌道,整個軌道包含了多種花樣,還添加了很多複雜的設計,到最後,重點來了,遊戲裡的人物坐這個過山車一圈需要花費時間82147年,當然這是遊戲中的,折合成現實生活中的時間大概就是12年。



這位名字叫做Marcel Vos的外國玩家建造的龐大設施枯燥乏味,就連他自己都忍不住吐槽,給這個設施取了名字叫做「煎熬的12年」。



為了降低過山車的運行效率,延長整個運行時間,該玩家還想方設法的給過山車製造「障礙」,各種重複複雜的設計來拉低過山車通過時間,讓本來有雲霄飛車之稱的過山車成為「老爺車」,還是行駛在大堵車的環境中。






有網友開玩笑說開始還好是遊戲人物,不用和人一樣吃喝拉撒,看一個遊戲人物坐過山車12年,確實想不出來還有什麼比這更無聊的事情了。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不代表本公眾號及主體個人觀點,侵刪)


— 【 THE END 】—


往期精彩文章回顧:


大半年過去了 呆妹兒走紅毯依然不變的是偷看主持人的胸


軒子老師的第三波毛衣照片 能把毛衣穿成這樣的就只有她了


周淑怡拍定妝照被七煌老總要求帶黑色蕾絲內衣 網友:這是潛規則?



相關焦點

  • 迷你世界:最美「玻璃水屋」,安裝水上過山車,玩家:還去什麼迪士尼?
    前言:在迷你世界遊戲中,每一位玩家都想製作出漂亮豪華的生存小屋,能住在自己動手加製作的小屋裡非常的自豪溫馨,而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挑戰建造叢林「玻璃水屋」,不但小屋外形顏值爆棚,還安裝了水上過山車,能玩能住雙重享受!
  • 廈門一山地果園裝軌道 水果坐上「過山車」
    臺海網11月29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很多人都坐過「過山車」,但您見過農產品坐「過山車」嗎?在廈門同安就有。 我市農戶在農業機械化生產方面有了新的探索,以機械化軌道運輸設備替代人工搬運,大大提高山地農耕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昨日,記者在同安一處果園內就目睹了肥料是如何乘坐「過山車」,在陡峭崎嶇的山地裡快速移動。
  • 遊戲圈裡的「東京電視臺」,是從不正經玩遊戲的明日之後玩家
    而在遊戲圈,也有個和「東電」有著同樣腦迴路的傢伙——《明日之後》,遊戲背景本來設定在一個危機四伏,天氣環境極其惡劣,還被北方帝國、自由貿易聯盟、科技會、神秘教會四大勢力瓜分的世界,而玩家的首要任務本是奪回城市,拯救這個支離破碎的世界。然而這些和「東電」有著同樣腦洞的玩家們並沒有按官方套路出牌,如今依然危機四伏的《明日之後》已成為了玩家們的「度假村」。
  • 迷你世界:高難度過山車製作,安裝360度螺旋軌道,上去5秒就暈!
    迷你世界是一款休閒類3D款沙盒遊戲,在迷你世界中你可以進行創造與破壞方塊,和好朋友們進行聯機建造屬於自己遊戲世界,迷你世界當中有著上千種道具供我們來使用與放置,對玩家們來說是十分公平的,只要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建造我們自己的建築物或者其他工具都是可行的。
  • 英國「安樂死」過山車:轉一圈只需3分鐘,回來已成一具屍體
    英國「安樂死」過山車,是安樂死的一種方式,同時也飽受爭議,因為只要坐上這個過山車,轉一圈只需3分鐘,而回來已成一具屍體。二.英國的「安樂死」過山車關於安樂死的方式,現在比較多的一種,大概就是藥物或者手術,通過麻醉的方式,在讓人在死亡的過程當中感受不到一絲的痛苦。不過,這個方式卻存在著不少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會被有心之人利用,造成了許多無辜的人失去生命。
  • 北京大爺4年坐8000次過山車 天天去遊樂園一天能玩43次
    北京大爺4年坐8000次過山車 天天去遊樂園一天能玩43次時間:2020-12-07 20: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大爺4年坐8000次過山車 天天去遊樂園一天能玩43次 過山車瘋狂刺激 你以為坐過山車是年輕人的最愛嗎?
  • 有人在《過山車大亨2》裡做了個6.6×10^19758年才能走完的迷宮
    然後是第二個問題——《過山車大亨2》(RollerCoaster Tycoon 2,RCT2)是怎樣一款遊戲呢? 該作正式發行於2002年,玩法以高自由度的遊樂園建設為主。後來有老玩家在其原始碼的基礎上進行開源,為其添加了諸多更適應現代玩家的新功能(比如最最基本的支持任意解析度)。
  • 遊樂場三寶:旋轉木馬過山車摩天輪,都有各自的黑歷史!
    為了驗證坐過山車和排出腎結石的關係,研究者將三枚大小不同的結石,置入矽樹脂做的腎和輸尿管中,並注入尿液,並將它們帶到過山車上,重演腎結石在腎、輸尿管中的移動過程。研究人員帶著這三枚石頭坐了20圈過山車後,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坐在過山車後部,甩掉結石的成功率為64%,而坐在前面的成功率為17%,所以,坐在過山車的後排,還真的有助於排出腎結石。
  • 廈門果農用單軌運輸車替代人工搬運,水果坐上了「過山車」
    很多人都坐過「過山車」,但您見過農產品坐「過山車」嗎?在廈門同安就有。 我市農戶在農業機械化生產方面有了新的探索,以機械化軌道運輸設備替代人工搬運,大大提高山地農耕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昨日,記者在同安一處果園內就目睹了肥料是如何乘坐「過山車」,在陡峭崎嶇的山地裡快速移動。
  • 英國安樂死過山車,轉一圈只需3分鐘,下來後已成了冰冷的屍體
    一、安樂死的發展史由於受到宗教的影響,很大一部分人覺得,生命是神賦予的,所以什麼時候死亡也是神決定的,人不能自殺,否則就算死了也要接受懲罰,就比如說在佛教裡自殺就是一種罪,所以安樂死在歷史上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20世紀30年代左右,安樂死重新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甚至人們自發組織起來成立自願安樂死合法化委員會,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這個組織的目標是什麼。
  • 70歲大爺4年坐8000次過山車 幾乎每天都來坐
    70歲大爺4年坐8000次過山車 幾乎每天都來坐 你見過會坐過山車的大爺嗎?有個70歲的大爺酷愛過山車,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這個大爺是啥情況,為啥這麼愛玩過山車呢?70歲北京大爺4年坐8000次過山車又是個什麼情況呢? 12月5日,北京70歲的   原標題:要的就是刺激!
  • 一家公司包攬一整個樂園的過山車,除了它找不到第二家
    這裡吐槽一下,藍裕文化接觸到的很多客戶定的目標都是500萬以上的年遊客接待量,卻不知道,在全球最好的25大樂園中,有些遊客量都沒有突破五百萬。像故宮和長城這樣的也在800-1000萬遊客之間,勸各位還是現實點。
  • 《花與劍》女玩家:現實中不近男色,遊戲裡瘋狂輸出
    但是我最近卻在網上發現有很多花與劍女玩家在曬自己遊戲裡的男人,有的甚至還朝三暮四,每天換著男人曬。這就讓小編我感到十分不解,平日裡不近男色的女生怎麼一到遊戲裡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難道遊戲裡那些紙片男人的魅力比我們還大嗎?不服氣的我帶著身為男人最後的一點尊嚴進入了這款傳說中的戀愛遊戲。
  • 飛行員坐過山車什麼感覺
    本人男,31歲,單身,四大航之一的某航副機長。(這不是徵婚廣告)說起過山車呢,本人自己與之沒什麼緣分,但恰好身邊有個同事,借過山車撩到了自己的現任女友,這可能是我聽過的最扯的故事。△那時候大家都還是飛行學員,雖然戴著「準飛行員」的帽子,但找對象這種事兒還得靠顏值。
  • 美國男子一年減重86公斤,只為了能坐上過山車
    為了能夠坐過山車,美國的一名男子減掉了190磅(約86.2公斤)的體重。裡姆一年減重86公斤賈裡德·裡姆最重時體重達到了430磅(約195公斤),這使得他無法坐上自己最喜歡的過山車。這名來自俄亥俄州的男子從小就和家人一起去國王島公園(Kings Island)玩,而當該公園宣布計劃推出獵戶座過山車時,裡姆知道他必須做出重大改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裡姆成功減重190磅。
  • 建造有趣的單機手遊推薦 模擬類單機手遊下載
    > 模擬類遊戲是受玩家比較喜愛的一類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可以化身為主人公,體驗不同職業、不同事物的生活。 過山車之星 過山車之星Planet Coaster過山車公園模擬遊戲的明日之光重磅來襲!建造您的過山車公園帝國,為人們帶來難以置信的驚奇、歡樂和刺激。放飛您的想像力,與世界分享您的成就。
  • 「安樂死」過山車:3分鐘轉一圈,7個迴環結束回來已是一具屍體
    一位英國的設計師就腦洞大開,他設計了一種安樂死過山車,將死亡與這種刺激的遊樂項目結合到一起,不知道該說他是天才,還是說他惡趣味。這種安樂死過山車需要三分鐘才能轉完一圈,等到7個大迴環結束,回來的乘客已經是一具屍體了。
  • 遊戲圈中令人感動的「頭號玩家」
    我想他就是現實生活裡的一位「頭號玩家」,接下來我還想聊一聊與他相似的一些感動:英雄不朽吳宏宇,廣東工業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2015級學生。在2016年5月23日,當天15時50分左右,吳宏宇得知有人在校園內偷車後,立即前去追截。
  • 過山車是如何運行的?坐了那麼多次,今天算是搞明白了
    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過山車出現在1884年的美國,它是用木頭建造的環狀過山車,還將這個娛樂項目商業化,一經推出就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但那時候的過山車還相對簡單,結構是木製的,還需要人來控制速度和剎車,速度和舒適性也沒那麼高。
  • 遊戲與現實破壁,2020年被低估的賽道
    大多數遊戲玩家或多或少萌生過這樣一個念頭:如果可以化身遊戲中的角色,生活在遊戲中的世界裡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或許像《頭號玩家》中那樣在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裡無縫穿梭的場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畢竟VR行業剛剛從寒冬迎來暖春,無論是硬體上的創新,內容生態的建設,還是用戶行為的培養,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在遊戲中舉辦一場學術會議,組織一場線上活動,乃至開一場演唱會,在技術上已經趨於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