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歐美疫情影響,目前正在熱播的很多劇集都暫停拍攝,到4月很多劇集出現斷播情況,而《殺死伊芙》第三季提前上線讓劇迷們暫時躲過了劇荒。
《殺死伊芙》第三季原計劃4月26日開播,現在將提前2周於4月12日開播,也就是北京時間4月13日周一檔期上線。
《殺死伊芙》第三季
關注人人看美劇,第一時間觀看!
BBC日前公開了《殺死伊芙》(Killing Eve)第3季的最新英版預告,併集中展現了Villanelle和Eve如何應對「分手」之後的生活,由《權遊》(Game of Thrones)的傑瑪·韋蘭(Gemma Whelan)飾演的全新角色也正式亮相。
《殺死伊芙》上一季末尾維拉內拉以為伊芙死了,事實上對方隱姓埋名繼續著平靜生活。這一季預告中,顯然這個秘密被維拉內拉知道,兩人的愛恨糾纏還沒結束。
《殺死伊芙》是最近幾年女性為主角的劇集中比較突出的,因為此劇,朱迪·科默獲得過艾美獎「最佳劇情類女主」的獎盃,而吳珊卓則是拿到過金球獎「視後」的獎盃。
「死的人太多!永遠不曉得誰和誰是一邊的。」
2018年《殺死伊芙》第一季播出時,有觀眾發出這樣的感嘆。這或許也符合很多觀眾的觀感,實際上,這種捉摸不定同樣延續到去年完結的第二季。
《殺死伊芙》並不是那種講述一般人生活、能使觀眾產生共情的電視劇,儘管它屬於現代題材。它更多帶有一種傳奇性,展現出截然不同於普通人的圖景,滿足獵奇者的好奇心。
這足矣構成《殺死伊芙》吸引人的一面。
劇中人物首先便不是我們生活中會接觸到的。女主之一伊芙(吳珊卓飾)是名長著一張東方人面孔的英國國家情報及安全機構工作人員,她是個探案天才,憑敏銳的直覺常常成為案件調查的突破口。她把自己絕大部分時間精力都投入到了一樁樁命案的追查工作中,卻總也處理不好家務事,和丈夫的感情處在破裂邊緣。
吳珊卓飾演的伊芙
另一位女主薇拉內爾(朱迪·科默飾)則是一名經過了專業訓練、技巧熟練且會多國語言的高智商殺手,她患有精神疾病(psychopath),出生於俄羅斯的她曾因故意殺人(殺害了她瘋狂執迷的女老師的丈夫)在俄羅斯監獄服刑。她還極度貪圖享樂,衣櫃裡堆滿了華麗的衣服和奢侈品,冰箱裡塞滿了各式各樣的名酒。
薇拉內爾可以說符合許多觀眾對於「美女殺手」的想像:姣好的臉龐,能夠駕馭不同風格的裝扮——儘管那是她為了接近「獵物」的偽裝。
朱迪·科默飾演的薇拉內爾
這個不尋常的故事便圍繞著這兩個身份個性都十分鮮明的人物展開。
劇中的薇拉內爾被觀眾暱稱為「小變態」,而在第二季裡,伊芙的變態指數也已經一路緊追。
看過第一季你會知道,薇拉內爾是一個跨國殺手,聽命於一個神秘組織,兩年來在歐洲各國殺人無數,殺人不挑,老的小的年輕的,好的壞的無辜的,只要是目標絕對幹掉。
關鍵是殺人穩準狠根本不能滿足他,作為標準的「木得感情的殺手」,殺人前她要吃吃吃,殺人時得欣賞人的死亡過程,殺人後還要來一番時尚shoping的買買買。
殺人對她來說是一場遊戲、一場享受,搞得還挺有儀式感。
這麼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反派,卻又天真爛漫得像個孩子。喜歡小孩子的糖果,參加組織評估時,穿著一件俏皮的小粉裙。
這也是第一季播出後薇拉內爾吸粉無數的原因,她情感是孩子態的,但行為偏要裝大人,所以她表現的成熟、撒嬌、討好都帶著一種反差萌。
對付她的特工伊芙,雖然是英國軍情五處出身,幹的卻是廢柴的工作;看起來是職位、相貌都普通到了塵埃裡,實際上卻有著卓絕的智慧和心理狀態。
她是最早意識到殺手是個女人,並猜透了薇拉內爾作案手法的人,但別忘了,最好的警察也可以是最好的罪犯。
別人看到兇殺案現場都噁心得不行,她卻覺得超酷,老公隨便開玩笑問的一句:「你會怎樣殺了我?」她下一秒就說出一套縝密變態還能逃之夭夭的殺人方案,我們都要為姐夫哥擔心了!
她的性感,來自她智力上的自信和別致的優雅,也正是這些特質完全吸引了「小變態」。
這麼怪咖的兩個人,在第二季換了編劇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住了這種人格,開頭薇拉內爾就被編劇狠狠虐了一把:讓她穿童裝和洞洞鞋。(對時尚的V來說就是酷刑了!)
但她還是那個殺人不眨眼的殺手,第二季第一集她就乾淨利落地擰斷了病房裡一個小男孩的脖子。不能殺小孩?我又不是正面角色。
而伊芙在和薇拉內爾多次交鋒後,潛在的人格在第二季更加暴露出來,喜歡追逐殺戮帶來刺激的她,連用刀切菜時都會忍不住激動一下。
這兩個處在對立面的女人,就憑著精神上的惺惺相惜糾纏在一起,對伊芙來說薇拉內爾的變態殺人是她欲望的外化,而薇拉內爾卻嗅到了同類的味道。
一個愛殺人,一個愛研究殺人;一個戰五渣卻智力超群,一個身手過硬卻謀略不足,她們真的是天造地設一對子~
所以一見鍾情就在薇拉內爾初見伊芙的那一刻發生了,
嗯……也可能是因為伊芙擁有和薇拉內爾初戀的同款爆炸頭。
小變態因伊芙的關注而興奮,偷走伊芙的行李箱研究並深度嫌棄她的品味,甚至殺人後不急著離開,就為在附近等待伊芙的出現,就想看看她的反應。
伊芙為小變態高超的殺人手法興奮,毫不掩飾自己對一個殺手的「崇拜」, 第一季最後,伊芙一路追到巴黎告訴小變態自己也對她痴迷,小變態更躺在伊芙身邊顯露出難得一見的乖巧。
作為一部黑色輕喜劇,《殺死伊芙》做得最成功的,無疑是塑造了兩個可以進入美劇史的經典獨立女性形象,而她們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互動關係,居然雞同鴨講地成了惺惺相惜。
許多人願意將《殺死伊芙》理解成是一部百合劇,儘管到第二季結束《殺死伊芙》也沒有擺脫「賣腐/賣百合」的嫌疑(即引導觀眾相信劇中人物可能是彎的、但從來沒有坐實的一種拍攝策略)。
就像正義和惡兩種力量總會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進行博弈,《殺死伊芙》用一種藝術化的手段將這種矛盾和糾纏展現出來,並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這是一場比《貓鼠遊戲》更精彩的警匪互動,也是一次堪比《沉默的羔羊》的心靈碰撞,你所能想像的最好看的女人戲,莫過於此。
《殺死伊芙》(Killing Eve)新一季即將首播,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