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任天堂為Switch配備了兩隻Joy-Con手柄,這款原裝手柄非常小巧且精緻,但在遊戲體驗上並不算完美,小手柄的遊戲操作體驗和打擊感都非常弱,同時特別是玩一些賽車遊戲時沒有線性回饋遊戲的體驗也大打折扣,再加上Joy-Con本身設計尺寸的原因,長期遊戲下來手會非常的累。
當然老任也早已經想到了這一點,所以配套推出了Switch Pro手柄,拋開國行版459元的售價外,本身手柄在做工和握持手感以及遊戲體驗上都不輸另外兩大平臺,如果讓我給三大主機手柄排序:那肯定是Xbox one>Switch Pro>PS4 Slim,但是Switch Pro手柄也不是完美的,它有一個最大的遺憾就是它的ZL/ZR只是單純的開關鍵,並不像其他兩大主機平臺的手柄一樣採用扳機鍵,這也 讓Switch Pro手柄在玩賽車遊戲的體驗上大打折扣。
作為平常主要用手柄玩Switch上的《馬力歐賽車8》和《超級馬力歐兄弟U》的水母來說,還是決定入手一款ZL/ZR採用線性鍵程的手柄。
開箱:
在朋友的推薦下選擇了穀粒金剛Pro,這個Pro是真的和Switch Pro手柄做到了功能完全一樣,相較標準版,除了外觀有差異外,最重要的是支持學習錄製循環和Amiibo的支持,但是價格只有Switch Pro的一半,最重要的是玩《馬車8》體驗會有明顯的提升。
手柄包裝採用了全黑色設計,低調又不失大氣,正面的渲染圖展現了手柄的外觀全貌。
包裝的背面則有著產品的幾大主打賣點。
打開包裝就能看到手柄本體,本來還以為這是送了個手柄的矽膠套,實際上是硬質的手柄保護殼,第一次見買手柄送收納盒的,這樣不玩的時候手柄也不會吃灰了。
來張穀粒金剛Pro手柄的全家福,除了手柄、保護收納盒、Type-C充電連接線外還有手柄按鍵指南、說明書以及信仰貼紙。
手柄在外觀方面有點像Xbox one的精英手柄,扁扁的造型,握柄寬大,按鍵分布也比較合理,機身上有磨砂噴漆塗層,手汗黨也完全不用擔心。
穀粒金剛Pro手柄上有很多原裝手柄和第三方手柄沒有的功能,比如A-B X-Y鍵互換位置、支持震動力度調節、搖杆和ZL/ZR靈敏度調節以及10分鐘的按鍵錄製學習功能等。
手柄的Type-C充電口和模式切換鍵、配對鍵均放到了手柄的頂部,工作狀態的指示燈也被「安排」到了手柄的頂部,工作狀態一目了然的同時也沒有了光汙染。
ZL/ZR、L/R鍵都有銀色點綴,很好的提升了手柄的檔次,也讓純黑色的手柄沒有那麼單調。
穀粒金剛Pro是配備了雙震動馬達,並且也可以調節震動靈敏度,給水母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錯,幅度大且集中,同時還非常柔和不麻。加上本就不錯的握持體驗,在實際的遊戲表現中還是非常符合水母的預期的,甚至有些「超常發揮」。
很多遊戲手柄產生漂移、失靈等問題,都是因為搖杆跟手柄外殼摩擦而產生塑料粉末,塑料粉末產生之後掉到搖杆下面的傳感器上而導致的故障。穀粒金剛Pro在搖杆位置加入了「金剛圈」,保證順滑的同時還不掉粉。
遊戲體驗:
首先不管是放到桌面還是客廳的電視柜上,這款手柄的顏值是沒有問題的,沒有那些跑馬燈「非主流」設計,好評。
連接配對方面非常簡單,跟原裝Switch Pro手柄一樣可以通過第一次USB線配對或設置裡搜索配對,配對完成後手柄會自動識別,並且還支持手柄電量的顯示。第一次連接成功後,後期使用則不需要再配對,會自動進行配對。手柄在不使用的時候會自動休眠,需要使用時只需任意按下ABXY即可自動連接,連接成功會有震動反饋。
手柄操作起來沒有延遲,非常流暢,震動反饋方面乾淨利落。
和原裝Switch Pro手柄一樣支持讀取Amiibo信息。
幾局《馬車8》玩下來,體驗要比Joy-Con手柄手柄爽太多了,無論是手柄的震動反饋還是線性的加速、漂移體驗都非常棒。同時還可以對ZL/ZR線程按鍵靈敏度進行自定義調節,並且調節都可以直接在手柄完成,不需要下載其他軟體或APP。不光是賽車遊戲,線性的ZL/ZR在射擊類遊戲中也能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
除了Switch可以完美兼容外,Steam的眾多3A遊戲大作也可以用穀粒金剛Pro手柄暢玩。
總結:
穀粒金剛Pro手柄相較Switch Pro手柄確實有很多優點,甚至可以說是把Switch Pro手柄上的遺憾和不足全部發現並補齊了。不錯的外觀顏值,霍爾線性感應式ZL/ZR線程按鍵、ALPS微動開關以及出色的震動反饋和豐富的組定義功能設置,讓它的可玩性都變得更高,同時只要原裝手柄一半的價格,即使已經有Switch Pro手柄,買穀粒金剛Pro來當副手柄拿來聯機對戰也是非常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