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12月9日電(記者孫曉玲)中國使7億多人擺脫了貧困,「其數量佔世界總人口的約10%,這是過去40年來全球脫貧領域取得的最大成功」,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主席、著名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說。
圖為2018年9月13日,「金磚國家」概念提出者、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在「新時代大講堂」上發言。當日,中英兩國學者官員在倫敦出席「新時代大講堂」活動,盛讚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新華社發,史蒂芬·程攝)
奧尼爾曾擔任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和高盛資產管理公司主席、英國財政部商務大臣。2001年,他最先提出「金磚」概念,並預測金磚國家佔全球經濟比重將大幅上升,被稱為「金磚之父」。
奧尼爾說,過去40多年中國強勁的經濟增長對其取得脫貧成就非常關鍵。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角度看,工業化、城鎮化、融入全球貿易體系、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這幾方面可能共同促成了中國的脫貧成就。
他認為,如果中國的成功經驗能在擁有大量貧困人口的國家推廣,成果將會是令人讚賞的。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和中國工業化進程為中國脫貧事業提供了保障。
奧尼爾表示,當今世界仍有很多地方處在貧困中,包括印度南部、非洲及美洲部分地區,這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脫貧需要國際合作。
「通過國際貿易和增加消費支出,更多國家擺脫貧困、走向繁榮,這不僅有助於本國人民,也會使其他所有人受益。」他說。
[責任編輯: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