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有一家小小的唱片店,裡面塞滿了古典樂,搖滾樂,爵士樂,流行樂等各種黑膠唱片。
這家唱片店常常開到深夜,每天都會有形形色色的人到這裡來尋找慰藉,他們或者孤獨、失眠、傷心、無家可去……
神奇的是,這些人只要到唱片店聽了音樂,他們的心事就會一掃而光,他們的陰霾就會被驅散。
唱片店的主人曾說:"你所有的煩惱和憂愁,都能在這家唱片行得到傾聽和治癒。"
確實如此,那家小小的唱片店安撫了許多人受傷的心,成了人們的心靈驛站。
這個溫暖的故事來自一本小說,音樂的魔力讓人感到驚奇。
都說小說創作來源於生活。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音樂真的會產生這樣的奇蹟效果嗎?
01.
安德魯.舒爾曼,是美國一名知名的音樂家,吉他演奏家。2009年的夏天,57歲的安德魯患了重病,住進了伯克希爾醫療中心的急救室。
就在安德魯生命垂危的時候,他妻子無意中播放了一巴赫的《馬太受難曲》,這首音樂就像觸及到了安德魯的靈魂,把他從死亡邊線拉了回來,賦予了他再生的力量。
這簡直出乎意料,沒有人想到安德魯的生命會被音樂拯救,連照顧安德魯的護士驚呼這是"馬太帶來的奇蹟"。
康復後的安德魯了解到,音樂可以拯救病人,這並不是奇蹟。早在多年前,歷史上出現過"音樂治病"的事情。而且音樂療法已經取得了大量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的支持,包括神經科學、醫學和音樂領域的前沿研究。同時,在現代的醫學治療當中,音樂在治癒身心過程中具發揮著強大的作用已廣為人知。
被音樂拯救的安德魯親身體會到音樂療法的神奇,為了幫助到更多病人,他加入到了伯克希爾醫療中心的音樂治療部,成為了一名音樂治療師,用音樂幫助其他危重病人康復。
在用音樂療愈病人的這些年中,安德魯既見證了音樂給予生命的力量,也感受了一次次生死離別的溫情。
音樂,不僅能治癒破碎的心靈,也能治癒病危身體。它給了病人新生的希望,也給了他們死亡之前最後的安詳。
如今,作為一名音樂治療師的安德魯把自己所經歷的這一切寫成了一本書《最好的療愈:當靈魂遇見音樂》。這本書不僅記錄了安德魯用音樂療法治癒病人的事跡,也從專業的角度闡述了音樂治療在醫學臨床方面的科學性、實用性。
該書出版後,獲得了《人物雜誌》精選非虛構圖書推薦,在年度最佳圖書評選中,入圍"擁有更好生活的最佳第一本書"獎。
作者安德魯認為,我們感受到的痛苦與我們喜愛的歌曲和作品之間,有著一種根植於溫柔超然的共生形式的關係。
所以,音樂療愈可以治癒每一個心靈或者身體受傷的人。
02.
音樂治療相對來說還是一門很年輕的學科,尤其在我國還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不過,根據歷史查證,音樂治療在世界的起源卻很早。
《音樂療法導論》這本書講到,早在非洲原始部落時期,音樂治療康復就已經顯現。那時候,巫師同時擔任部落的首席音樂家,藥師和神職人員。當有人生病的時候,巫師就會採用特殊的曲目、節奏、樂器、舞蹈和戲劇,結合魔法以及宗教儀式,引出繼而驅趕體內的病魔。
在早期的印度,印度教徒確信:由音樂引導產生的、神秘的、形上學的意識形態,可以幫助他們實現自我與宇宙的合一,促進身體、心靈與精神的健康,並實現更純粹的內心覺醒。
古埃及的祭司將音樂稱為"治癒靈魂的良藥",經常將聖歌療法作為醫療實踐的一部分。古羅馬人因相信,音樂可以治療蛇咬傷,對抗瘟疫。
除此之外,古希臘、中世界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各個時代都有用音樂治癒身體的事跡。
安德魯也從大量的書籍中找到了音樂治療的科學理論支持,羅切斯特大學教授曾經通過一些試驗證實:意識或大腦間的生理神經連接會將"信息"反饋至身體,人的意識活動,心理狀態還有起伏起伏都會影響身體狀況。
這說明了音樂可以通過刺激大腦的不同區域來影響身心變化。
到了近現代後,音樂治療逐漸的成為了一門現代專業學科,並且在醫院佔有一席之地。
在二戰期間,美國的一些醫院請樂師來醫院為受傷的士兵或者水手演奏音樂,事後醫生發現,傷員的們的身心恢復,因為音樂而得到的極大促進。
到了20世紀40年代,醫院認為有必要給樂師供供正式的培訓,進一步確立音樂療養師的用人機制。在隨後的1944年,密西根州立學院精神病學家阿特舒勒在美國發起了針對精神病患的大規模音樂治療項目,還培訓了不少音樂治療醫師。
1950年,美國音樂教師協會成立了世界上首家專業音樂治療協會,這標誌著音樂治療在現代醫學中走上正軌。
無論是早期的宗教頌歌,還是近現代專業的療愈曲目,音樂其實是一種巨大的能量,它帶給人身體和心靈上的寧靜和激昂,勝過任何使人精神煥發的身體活動。如一個音樂療愈家所言:「音樂的能量場會導致身體上、情緒上、及心理上的行為或症狀。如果我們改變能量場,那麼身體上、情緒上、及心理上的行為也會隨之改變。」
03.
我們知道,不同的音樂對人的心情影響是不一樣的。安靜的鋼琴曲讓會讓人心情變得的平和,激烈的搖滾樂會讓人瞬間變得亢奮。
對於音樂治療師來說,選擇什麼樣的音樂來治癒病人尤為重要。因為音樂既然有很強大的"治癒"力量,它同樣也能起到很強大的"致鬱"效果。
而且每個人對音樂的喜好都不同,怎樣選擇最適合病人的音樂,並且對他起到良好的治癒作用呢?
根據安德魯的經驗,如果病人意識清醒,那麼就直接選擇他喜歡的音樂,如果病人處在昏迷中,或意識不清醒,就首先選擇舒緩優美的曲目。
在安德路長期的音樂治療當中,他發現巴赫的音樂作用最好。除了作者本人的偏好外,也經過了醫生的科學證明。
安德魯的一位醫生朋友對巴赫的音樂進行了分析,由於巴赫在作曲中同時運用了和弦樂和對位作曲法,且兩者程度相當,使得聽眾大腦的左右半球都參與到對音樂信息的接收處理中來。這種聽覺刺激在複雜的腦迴路中傳遞遊走,帶來神奇效果,促使病人從昏迷中甦醒。另一方面,科學人員通過大量實驗發現古典音樂比其他音樂更能讓人舒緩壓力、放鬆身心。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過,安德魯在昏迷中所聽到的《馬太受難曲》就是巴赫的音樂。
一位詩人曾說過,音樂是人類的共同語言。在給病人進行音樂治療的時,眾所周知的古典名曲是最適合療愈的曲目。
04.
《最好的療愈:當靈魂遇見音樂》不僅僅是音樂治療師與病人之間鼓舞人心的故事,也是經過大量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的知識科普。
現在想來,在我們失眠、難過時聽的音樂就是一種身體和心靈的療愈,只是那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音樂療愈的專業性和科學性。
醫學通過身體治癒心靈、靈魂和精神;音樂通過心靈、靈魂和精神治癒身體。
如今,音樂療愈雖然被一些醫院設為專業學科,但是要在人群中普及並達成專業共識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不可否認的時,音樂可以改變人的心情。就像德國詩人伯特霍德·奧爾巴赫所說:」音樂可以洗去靈魂在日常生活所沾染的塵埃」。
希望,每一次悠揚的音樂響起時,我們心中就少一點憂愁和悲傷,多一些寧靜和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