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期間,憑藉美國強大的空中實力,「聯合國軍」幾乎控制了戰場上空的制空權。據不完全統計,韓戰期間,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總共出動飛機104萬架次,平均每天800-1600架次。雖然有中蘇空軍的協同作戰,但是在除了清川江以北狹小的「米格走廊」之外,美國空軍始終佔據了絕對優勢。
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朝空軍卻多次成功組織了對美空軍縱深基地的夜間空襲,美軍無可奈何的把這種夜襲稱為「查鋪的查理」,意思就是這些不速之客,讓美國士兵感到像半夜查鋪的軍士長一樣,令他們感到不安。
執行夜間空襲的主角就是波-2教練機,是蘇聯著名飛機設計師尼古拉·波利卡波夫設計的一種雙翼初級教練機,1928年首次試飛,1930年開始大批量生產,一直持續到1953年,總產量約33000架。
這款飛機:「簡單可靠和造價低廉」。全機採用木質框架加蒙布的結構;起落架為固定式主輪加尾橇(在滑行轉彎時要有地面人員幫助);發動機外面沒有整流罩(起動時,要由機務人員用手扳動螺旋槳)。
因此成本極其低廉、易於生產,甚至可在任何一個家具廠組裝!
衛國戰爭期間,木質機體的波-2可被雷達探測的距離比較近,在茫茫的夜空中很難分辨。為了達到更大的隱形效果,飛行員在距離目標還很遠時,就關閉發動機。隨後,憑藉波-2良好的滑翔性能飛臨目標上空,當德軍還沒反應過來時, 300公斤炸彈就已經在他們的頭頂上落下了。
在蘇德戰場戰功赫赫的波-2來到朝鮮後,同樣讓美國人束手無策。
1951年6月14日凌晨,中朝空軍司令部派出兩架波-2型飛機,對三八線以南近200公裡的水原機場成功進行了首次空襲。
三天後,2架波-2再次來到水原,炸毀一架F86戰鬥機,炸傷8架,其中4架損壞嚴重。
根據美國公布的資料,從1950年11月28日至1953年7月1日,朝鮮人民軍的波-2飛機曾32次襲擊美國佔領的機場和防空陣地。
如1950年11月28日,平壤機場,11架美F-51型戰鬥機受損,其中3架報廢;1953年4月15日,草島雷達陣地,一套防空武器被毀,2人死亡;1953年4月23日,金浦機場,5架RF-80型偵察機受損; 1953年5月1日,金浦機場,輸油管道被炸斷;1953年6月17日,仁川,美軍的500萬加侖燃料付之一炬。
整天耀武揚威的美空軍,面對波-2的夜襲,一直到1953年,都「還未找到辦法來對付這種令人頭痛的空中襲擊。」
為什麼呢?
當時美軍的戰鬥機F86E噴氣式戰鬥機的巡航時速一般達到600-750公裡,遠大於時速只有156公裡的波-2。後者只要向旁邊來一個轉彎機動,就必然衝到波-2前面,不得不繞個大圈重新尋找。
比如在1953年的6月13日,一架執行夜間襲擾任務的波-2在任務途中遭遇了一架F-94的攔截。F-94從多個方向對這架波-2進行了猛烈的攻擊,然而波-2憑藉著自身優秀的低速控制性能與靈活的躲閃,成功的使F-94的多次攻擊落了空。
惱羞成怒的美軍飛行員,一怒之下決定放下起落架與減速板打算硬生生的撞下這架頑強的波-2。然而沒想到的是,高速的F-94很快進入失速,最後直接摔在朝鮮夜晚寒冷的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