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將至,在10首清新活潑的古詩詞中,欣賞最美的初夏之景

2020-12-10 二胎媽媽的星辰大海

五一過後,馬上迎來立夏節氣。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古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

清新優美的初夏之景,小朋友們都看到過哪些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古詩詞中有關初夏的美麗景色吧!

01.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①出處:《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②賞析:高駢的這首《山亭夏日》視角獨特,有視覺,有嗅覺,綠樹濃蔭,樓臺倒影,水晶簾動,薔薇飄香,一氣呵成,不著痕跡。「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動靜結合,靈動飄逸,仿佛初夏的氣息已透過文字撲面而來。

02.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①出處:《閒居初夏午睡起》(宋)楊萬裡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②賞析:楊萬裡的小詩生動活潑,朗朗上口,頗受孩子們的喜愛。這首詩選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來表現初夏這一時令特點。詩人閒居初夏的鄉村,午睡初起,悠閒地看著兒童撲捉空中飄飛的柳絮。一個「閒」字,把詩人心中那份恬靜閒適和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0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①出處:《小池》(宋)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②賞析:楊萬裡的這首《小池》,猶如一幅畫,畫面的層次感非常豐富:太陽、樹木、小荷、小池,色彩豔麗,還有明亮的陽光、深綠的樹蔭、翠綠的小荷、鮮活的蜻蜓,清澈的泉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看似信手拈來,其實深得鍊句之妙。

04.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①出處:《初夏》(宋)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②賞析:朱淑真用女性的細膩筆觸,準確捕捉到了初夏的清幽景致,以及天氣初熱,令人容易睏乏的特點。竹影搖曳,海棠凋謝,飛絮飄盡,夕陽初長,詩人的心情也變得舒暢。

05.試把櫻桃薦杯酒,欲將芍藥贈何人。

①出處:《初夏》(宋)戴復古

等閒過了一年春,雨後風光夏景新。

試把櫻桃薦杯酒,欲將芍藥贈何人。

②賞析:春天悄然逝去,穀雨節氣過後,夏天就漸漸來臨了。「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此刻,櫻桃紅了,芍藥也已經盛開,可是我摘下的芬芳花束,該贈送給誰好呢?

06.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①出處:《初夏遊張園》 戴敏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②賞析:春末夏初,梅雨季節,江南的天氣似陰還晴,變幻不定,那些機靈活潑的小鴨,成群結隊,爭先恐後地跳下水塘,不管水深水淺,自由自在遊樂。詩歌前兩句裡,通過「乳鴨」、「熟梅」等景物,逼真地描繪了初夏的景致,讀後使人感到真實生動。

一個「醉」字不僅狀寫果農歡飲至醉的情態,更折射出人們幸福快樂的心情。「摘盡枇杷一樹金」這句表現力極佳,本來是一樹枇杷,顆顆飽滿,金黃燦爛,令人垂涎,詩人形象描繪為「一樹金」,仿佛那就是一樹金子。快樂灑在枇杷樹上,歡笑迴蕩在果園上空,將果農們歡天喜地,心花怒放的歡快心情如在目前。

07.魚蝦潑潑初出網,梅杏青青已著枝。

①出處:《初夏淮安道中 》(元)薩都剌

魚蝦潑潑初出網,梅杏青青已著枝。

滿樹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過準時。

②賞析: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遊山玩水、歸隱賦閒、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不過這首《初夏淮安道中》,卻形象生動,毫無生澀之感。魚蝦潑潑,梅杏青青,滿樹嫩晴,雨過天晴,令人無限嚮往。

08.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①出處:《客中初夏》(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②賞析:四月天氣已是清明和暖,雨過天晴,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淨了。空氣中沒有了隨風飄揚的柳絮,只有葵花朝迎著太陽開放。詩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詩人久在官場,早已看透人性的複雜,不願自己成為隨風飄搖的柳絮,而是選擇了做一株向日的葵花,託物言志,意蘊豐富。

09.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①出處:《喜晴》(宋)範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②賞析:據說範成大喜歡在窗前種梅樹,夏可嘗青梅,冬可賞梅花。這首詩《喜晴》描寫的是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牆角下的竹筍也長成了林。好幾天都在下雨,都不知道春天何時已經結束了,天晴才發現夏日已深。本詩共四句,都採用的是六個字一句,形式新穎,比七言詩少了一個字,可是表達效果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10.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①出處:《初夏絕句》(宋)陸遊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②賞析:陸遊的這首《初夏絕句》格調清新,前兩句寫夏景尤其傳神,後兩句先寫桑麻行不盡,最後一句才道出詩人的心情。由初夏的布穀聲聲,萬物生長,桑麻蓬勃等欣欣向榮之景,得出「始知身是太平人」的感慨。美麗的夏日新景,讓人始終為國家憂心的陸遊,暫時忘記了那些苦難與憂愁。

今天分享的10首小詩,短小精悍,非常適合低齡孩子賞析背誦。關於初夏的古詩詞還有很多,接下去我們再分享一些篇幅較長的,供年齡較大的孩子們鑑賞背誦。大家覺得哪些關於初夏的古詩詞必須讓孩子學習,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集思廣益,努力為孩子們搜集到最佳的學習素材。

五一勞動節,10首關於勞動的古詩,帶孩子認識勞動的意義

這15個古詩詞中的常用典故,孩子一不小心就會理解錯,一起來積累

別時長亭柳依依,總結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幫孩子讀懂更多古詩

相關焦點

  • 「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今日立夏,一起在古詩詞中迎接初夏
    立夏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標誌著夏天的開始。立夏時節,萬物繁茂,繁花似錦,綠樹濃蔭。《逸周書·時訊解》云:「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即: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 「立夏」裡的詩情畫意:一起來欣賞這4首關於「立夏」的詩詞
    明天就是全年的第七個節氣「立夏」了。那麼,唐宋時期的人們,在初夏的時光裡,是如何體會時序的輪換所帶來的詩情畫意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4首關於立夏的詩詞吧。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在這首詩裡,我們隱約可以感受到初夏的光景:隨著時序的推進,美好的春日已悄悄離去。而初夏的熾熱已經漸漸開始使人感到疲倦,似乎氣溫一高,就快要昏昏欲睡了。
  • 24節氣之立夏,5首立夏古詩詞,唯美又文藝
    看看日子,原來是要立夏了!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這可不就是立刻進入夏天了嗎?夏天是多彩的季節,不僅薔薇、月季、荷花競相綻放,而且,還有大街上的花花裙子,不像是冬天一片蕭瑟,冬衣的顏色也很單一。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5首立夏古詩詞,一起來感受唯美又文藝的夏天吧!
  • 五月五日立夏,立夏前後栽地瓜,欣賞下描寫立夏的古詩詞
    古語說:「清明秫秫穀雨花,立夏前後栽地瓜」立夏是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預示夏天的到來,天氣將逐漸炎熱。在古代,人們要舉行隆重的「迎夏」儀式;民間亦逐漸形成了吃「五色飯」、雞蛋等一系列習俗,寓意消災祈福。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告別春天,迎來夏天。這是一個充滿活力、大地換新顏的季節。繁花、綠草、蟲飛、荷香……是時候穿上花裙短袖,去擁抱一個陽光明媚的季節啦!
  • 立夏中的繁花與詩
    立夏中的繁花與詩 白居易有詩言:
  • 「立夏」科普:6個冷門的「立夏」小常識
    比如,「立春」的風,名叫「調風」;「春分」的風,名叫「庶風」;「立夏」的風,名叫「清明風」;「夏至」的風,名叫「景風」;「立秋」的風,名叫「涼風」;「秋分」的風,名叫「閶闔風」;「立冬」的風,名叫「不周風」;「冬至」的風,名叫「廣莫至風」。那麼,立夏之日的風,為什麼叫做「清明風」呢?其實它和「清明節」並沒有什麼關係。這裡的「清明」,是「耳清目明」之意。
  • 最美不過古詩詞,25個出自詩詞中的名字,定有你所愛!
    中國古詩詞,真可謂是煙波浩渺,燦若星辰,不僅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風景,而且還是中華民族永遠的情感庫藏,仿佛寫盡了人間最美的故事。所以,從詩詞中為孩子起名,不僅很美,而且也有中華傳統文化的特色,那麼接下來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古詩詞中的唯美名字,不知道,你還聽過更好聽的嗎?
  • 立夏詩節丨竹影清搖 時有微涼不是風
    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立夏讓我們一起品讀最美立夏詩詞在詩詞的微風裡清爽一夏吧製圖:長城新媒體 林墨製圖:長城新媒體 林墨賞析:這首詩還有一個名字:《四月二十日池陽山店即賦》。詩中所寫的景色,正是立夏前後。傍晚時分,作者騎馬來到池陽山店,正欲投宿。忽然驚鳥飛天,暗花墜地,一陣清風,送來晚香。這種情景,令人留戀不已,正想著繼續陶醉一下。忽然一聲笛鳴,擾亂了思緒,原來前面就到了酒肆客棧了。
  • 立夏|夏木陰陰可人處,黃鸝飛上碧枝頭
    夏之生《禮記·月令》之中曾如此描述立夏:「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逸周書·時訊解》中亦有云:「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而「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此三景,又被古人稱為「立夏三候」。一候螻蟈鳴。關於此一候中的「螻蟈」具體指的是什麼,古今學界中一直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這是一種又名「螻蛄」或是「蜊蜊」的小昆蟲,又有考證出這鳴叫實來源于田野和池塘之中的夏蛙聲。
  • 初夏來臨,十首精美詩詞,帶你領略夏日的芬芳魅力
    初夏的靜美繁榮在短短四句詩詞中被描摹殆盡,到處是生機勃勃的景象,初夏是繁榮如編的慈竹,初夏是悅耳的蛙鳴奏,在該詩中,初夏的美是樸素生動的,詩句雖簡潔,然而讀之卻覺韻味無窮。《初夏即事》唐·王安石石樑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
  • 荷花詩詞千千萬,唯有蘇軾解花語,4首蘇軾唯美的荷花古詩詞
    自古以來,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就非常的多。漢代的《涉江採芙蓉》想採了荷花送給自己的心上人「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荷花寄託了相思之情。漢樂府中的《西洲曲》,女子「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更是用蓮花來比喻自己的嬌豔,用蓮子的諧音「憐子」來訴說自己的衷情。今天我們從眾多的古詩詞當中,選了4首宋代詩人蘇軾帶有荷花的古詩詞,從「蓮葉如小錢」到荷花開敗,結為蓮蓬都寫到了。
  • 王維的這首田園詩描寫初夏景色,清幽秀麗,層次分明
    王維寫過很多山水田園詩,也非常受讀者喜愛,有的清新明快,有的格調高雅,有的禪意深遠。比如「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描寫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還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表現了詩人對不畏艱苦,以身許國的守邊戰士的愛國精神的讚美。
  • 有關元旦的古詩詞欣賞
    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有關元旦的古詩詞欣賞,僅供參閱! 有關元旦的古詩詞欣賞 1、癸已除夕偶成 6、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裡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 古詩詞中的10場春雨,首首經典,句句傳神,美得令人驚嘆
    它是「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它是「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它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今天,讓我們走進10首經典春雨詩詞,品味春雨帶給人的無邊詩意,感受春雨入詩的別樣風情。提到春雨,韓愈這首早春詩會讓人第一時間想到,他實在將春雨之潤澤寫得太美了!春雨在他眼中,是「潤如酥」;而在這雨水的滋潤下,春草才冒出絨絨的新芽,遙遙看去有一點新綠,走近一看卻近乎無。僅兩句,將春雨之滋潤,早春之清新,盡皆描繪而出。無怪他說,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候,比煙柳滿皇都的時候都還要美啊。
  • 詭神詩話:在古詩詞中聽雨,江湖上,客舟中,茅簷下,夜半時
    暮春初夏,雨水漸多,此時最宜聽雨,有人陪也好,無人陪也罷,聽著聽著,便是古詩詞,便是半生往事,或喜或悲,最後都剩了默然。大詭:韋莊也是花間派,但其作品並不濃豔華美,這首詞就頗為清新流暢,感情也真摯動人,江南春天多雨,詞人正遊樂畫船上,當時聽雨的心情應很好,聽著聽著就睡著了,如此心境,羨煞旁人,及時行樂常被人批判,但偶爾為之,又有何不可呢?
  • 令人心動的夏日句子和清新小詩,希望你開啟一個美好而溫暖的季節
    《七絕 初夏漫興》 東籬芍藥隨風落,池裡芙蕖伴雨開。乳燕呢喃時入夏,蟬鳴何日進樓來。 《五月的花》文/香妃meiyi 五月來了,春也謝了 你習慣念著春 愛憐那些花的嬌豔 認為那才是人生最美
  • 立夏,梨花似雪未落盡,多少梨花詩,朵朵梨花寄深情
    立夏今日立夏,春天已經不知歸處。杏花落盡青杏小,桃花已隨流水去,柳絮飛欲盡,梨花似雪未落盡。一場雨洗後,薰風送暖。潔白的梨花,花開如雪,花落也如雪。這首詩寫梨花白,東欄一株雪。梨花開如雪,一株雪,把梨花比成雪,與上面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相較,是反其道而行之。柳絮飛滿天,梨花滿城開似雪,都是言春欲盡,是暮春時節。從而寄託坡仙傷春的惆悵,「人生看得幾晴明」的春愁,感慨春光匆匆,人生易老等複雜情緒。
  • 古詩詞韻 寄懷抗疫
    古詩詞韻 寄懷抗疫 中國的古典詩詞是五千年文明當中生命力之所在,是我們民族特有的文化標識。為激勵學生傳承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感悟中華文化精髓之魅力所在,豐富閱讀的內涵,實現文化的復興與壯大。我校在3月4日組織高一、高二年段全體師生通過網絡視頻開展「詩詞古韻 寄懷抗疫」的主題班會課。從古詩詞學習要義入手、通過閱讀和鑑賞各類抗疫古詩詞,來增強學生對美的鑑賞力,開拓和塑造青少年的心靈之美。
  • 書法作品中出現最多的5首古詩詞,你家裡掛了哪幅
    今天給大家分享5首書法作品中出現最多的古詩文,與大家一起品評欣賞。要說書法作品中出現最多的古詩詞,當屬蘇軾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是一首懷古思今,感慨人生際遇的詞。雖然追憶英雄人物,表達懷才不遇、人生坎坷的憤慨,但卻憂而不傷,情感基調慷慨激昂、奔放豪邁,是歷來書法家最喜歡寫的作品了。「人生如夢」,舉杯邀月同飲,也並不顯得孤獨,喜歡蘇軾的豁達豪放。
  • 情景故事法記憶古詩詞,讓古詩詞在生活中靈動
    路轉溪橋忽見記憶古詩詞的方法通常有兩種1:簡筆畫法2:情景故事法>今天咱們用情景故事法來記憶古詩詞。情景故事法讓自己置身於詩詞所描寫的情景中。仿佛身臨其境,所發生的事情都和你有關,然後每一句找一個提示詞並把它們串在一起。如記憶下面這首辛棄疾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