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這部動畫電影,從上映初期,就爭議不斷,很多影迷對於故事中出現的,兒子愛上媽媽的情節,表示不能理解。既然是為了表達親情,愛情的加入,會不會讓親情變了味道。
這部動畫電影,我前前後後看了三遍,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體會。第一遍自然是很多人都感動到的母愛的偉大。第二遍讀出了女人作為母親的無力感和孤獨感。第三遍看到了女人堅強,又脆弱敏感的內心,就算是註定的離別,也是遂不及防的煎熬。
註定的緣分,我們選擇彼此相依偎
《朝花夕誓》這部動畫電影,很多人把它評價為治癒系的動畫電影。清新的畫風,恰到好處的音樂,所以能夠看出導演岡田麿裡的用心之處。很多時候女性和男性有不一樣的視角。所以《朝花夕誓》這部動畫電影,呈現出來的效果,溫柔多一點,人物之間情感的描寫更加細膩一點。
這部動畫電影是岡田麿裡,第一次當導演的作品。這部電影中,還是她擅長的人物關係矛盾的描寫,以一個主角或兩名主要角色為先導,然後再配合以一個小型的團體鋪展劇情。這就是這位美女導演,編導的一貫風格。
網友評價岡田麿裡這種風格的特點,就是凡屬於這個團體的人物,基本都會有相應的劇情進行演繹,讓團體中的各人物都得以在劇中發揮作用。劇情往往是發生在這個團隊內部的,以這個團體中人物的發展帶動整個劇情的推進。
《朝花夕誓》這部動畫電影,也的確還是延續了岡田慣有風格。故事的開端,就出現一個神奇的不老民族,經為流逝的日月,緯為人們的生業,在遠離塵世喧囂的地方,生活著伊奧魯夫民族。
這個民族的與眾不同是,因為他們的族人擁有上百年的壽命,並且容顏停留在16歲,就會停止生長。這個設定真是讓人羨慕至極,最好的年紀最美麗動人的容顏。因此,被稱為「離別一族」。
這樣的設定,很多人解讀出了導演岡田的內心孤獨。是留住了美好,還是沒有盡頭的折磨?
從岡田對於故事情節的安排中可以看出,在岡田的故事裡,總有一個停留在原地,恆定不變的元素。就像是這個元素在整部電影裡,偷偷按下了停止鍵。
女導演把現實生活中不能釋懷的童年情感,投射在電影中
比如在《朝花夕誓》這部動畫電影裡,故事的大背景就是一個不老民族,他們不老不死,每天過著平靜一樣的日子。在岡田的電影裡,這次是不老不死,不變的容顏。在她另外一部作品,《在風平浪靜的明天》中,是主人公經歷了很多年,但是他的心理年齡沒有任何的改變。
為什麼在岡田的電影裡,這個看似不顯眼的不變,貫穿了故事的始終。又為什麼總是出現一個恆定不變的因素。
答案是,這樣的設定,不是沒有來由的架空情節,而是導演岡田的童年經歷的影響。岡田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和母親外公生活在一起。
父愛缺失的孩子有一個明顯的特徵,不擅長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並且自卑,對於自己沒有自信心。在人群中總是顯得格格不入,還會成為其他人欺負的對象。
但是這樣的孩子也有一個不明顯的優點,多愁善感,並且內心細膩。因為不擅長語言表達,反而更多時候是心理活動。豐富多彩的心理活動,會讓這樣的孩子在某一件事情上,有不同於常人的思維。
岡田在學校的集體生活中沒有找到溫暖,舒適的感覺。所以從初中到高中都沒有怎麼上學,很多時候都是在家裡。即便是這樣,她對於文字的敏感程度過高,還是被老師發現。語文老師鼓勵岡田參加徵文大賽,並且老師還會推薦推理複雜的小說給岡田。
岡田在這樣的文字世界裡,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並且靠閱讀書籍來緩解自己的精神壓力。這樣的文學深厚的文學功底,為岡田後來的編劇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岡田也有精英編劇的稱號,可見她的編劇能力不同凡響。
童年的磨練是上帝饋贈的禮物,我們用來滋養自己
岡田的自身經歷和她過硬的文筆,所以在她的筆下,角色非常細膩,對於心理刻畫更是整部電影的亮點。
在岡田劇本當中誕生的女性,擁有著女性作家特有的真實感。很多人都知道女人的第六感很準,很多時候僅僅依靠感覺判斷一件事情,就能找出正確答案。
岡田也不例外,對於很多事情都是從一開始通過感性來判斷,並非理性的分析,但是這樣的直覺就是正確。女性就是有這樣神奇的功能,無法解釋,但就是存在。
在岡田的電影裡,一遍又一遍地觀看,會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這個女導演的厲害之處,很多細節上的處理自然流暢,毫無違和感。雖然現在很多作品都是以萌為主要賣點,但是在她筆下的萌,早就超出了普通的範疇。
看似普通的細節,是需要精心安排,深思熟慮之後才能達到的效果。但是呈現在觀眾面前就是,行雲流水般的流暢。不得不佩服岡田的這樣一位有個性的女導演。
不動聲色的力量,最有力量,所以岡田帶給女性的力量是無限的能力,潛心創作出自己的作品,證明自己的存在。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會經歷磨難,是把磨練當成頹廢的理由,還是把磨練當成上帝饋贈的禮物。取決於自己的選擇,女性的偉大之處在於,可以把苦惱轉化成重塑自我的能量,滋養自己更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