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由日本女學生組成的「姬百合」是做什麼的,最終結局如何

2020-12-06 張生全精彩歷史

說起二戰時期日本的「姬百合」,不熟悉的人們,一定會想到了慰安婦,其實並不是。

當年,日本在和美軍發生的慘烈的衝繩島攻防戰中,「姬百合」作為日本衝繩居民全民皆兵計劃中的一部分,她們是由衝繩女子高中和衝繩師範學校的女學生們組成的護士隊。

(姬百合護士隊)

在整個衝繩戰役中,作為擔負傷員救治任務的「姬百合」,最終僅有73人得以生還。這群天真爛漫的花季少女,究竟經歷了怎樣可怕的戰爭摧殘呢?

二戰後期,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中途島、瓜島、硫磺島先後失守。僅存的衝繩島,成為保護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屏障。此時的日本兵力已經捉襟見肘,無力增援。只能依靠由牛島滿率領的,駐守衝繩的32軍近10萬人,來面對54萬美軍的進攻。

牛島滿清楚,以區區10萬兵力,根本無法和美軍對抗。他將飽受日本軍國主義毒害的衝繩本地居民,和學生組織起來,成立義勇隊參加戰鬥。

1945年3月22日,別名「乙姬」的衝繩縣女子高中,和別名「白百合」的衝繩師範學校,一共數百名女學生和女教師,被牛島滿的日軍徵用,組成了「姬百合護士隊」,參加即將打響的衝繩戰役戰地救護。

這些女學生年齡在15歲到18歲之間,是真正的花季少女。單純的她們,並沒有意識到戰爭的殘酷性。報到的時候,還帶著梳子、文具和課本,打算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衝繩島戰役打響後,「姬百合護士隊」的學生們,被安排在日本衝繩陸軍醫院,協助醫生進行傷員救治和術後護理。

由於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護理知識培訓,面對源源不斷血肉模糊的日本傷兵畫面,這幫少女每天處於恐懼和手足無措之中。在持續的精神壓力之下,她們之中一些人甚至選擇了自殺。

(衝繩戰役)

戰鬥進行到一個月後,兵力完全處於劣勢的日軍,抵擋不住美軍的強大攻擊,只能不斷後退收縮陣地。

牛島滿下令日軍向衝繩島南部防線後撤,利用山區複雜地形,開展遊擊戰。「姬百合護士隊」也跟隨衝繩陸軍醫院轉移,把戰地醫院隱蔽在山洞中,繼續開展傷員救治。

山洞裡既沒有電,也不允許出現明火,避免醫院位置被美軍發現。就在這溼漉漉黑乎乎的山洞中,姬百合隊員仍然較好地對日本傷兵進行了搶救護理。

退守南部山區之後的日軍,充分利用懸崖峭壁、深溝高谷等險峻地形,構築起堅固隱蔽的防禦工事。為了充實陣地參戰人員,牛島滿命令所有男性進入前線,拿起武器和美軍戰鬥。對於情報傳輸,食物運送以及傷員轉移等保障工作,牛島滿就將其交給了山洞戰地醫院的姬百合隊員。

被迫走出山洞的姬百合隊員,只能冒著隆隆的炮火,偵察美軍動態,及時反饋到日軍指揮部。或者將食物送到戰場的前沿壕溝。或者把受傷的日軍抬回戰地醫院進行救治。

在一次送飯的途中,從天而降的美軍炮彈,將9名姬百合隊員當場炸死。

面對即將到來的敗亡,6月18日,牛島滿通知所有日軍做好最後一搏。同時解散姬百合隊衛生隊,讓女學生自行回家。

(姬百合隊員舊照)

山洞外激烈的炮火和槍聲,讓這群少女猶如一群被拋棄的羔羊,驚恐茫然,不知所措。她們根本不知道如何面對身處的險境。兩天內,僅衝出洞外被炸死,和因害怕而自殺的,就達100多人。

最慘的,當屬陸軍第二外科壕洞內的姬百合隊員。在沒有收到投降喊話的回覆後,美軍用火焰噴射器封堵住洞口,43名隊員當場窒息而死。逃出洞口的7名隊員,又有兩人遭槍殺,原因是她們沒有及時舉手投降。

戰後,衝繩民眾在這個洞口,修建了姬百合紀念塔和姬百合和平祈念資料館。

根據塔上的數據記載,當年,由衝繩高中和師範學校少女組成的姬百合衛生隊員,共計297名,在82天的衝繩戰役中,有224名死亡。

搖滾樂隊The Boom在參觀姬百合之塔後,創作的《島歌》,在日本口口傳唱,家喻戶曉,被衝繩人民視為代表當地文化的象徵。

以姬百合衛生隊為題材,日本導演今井正和水木洋子編劇的《姬百合之塔》,是戰後日本最知名的反戰電影。從1953年首映以來,前後重拍高達七次之多。它的持續熱映,提示我們: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參考資料:《姬百合紀念館》《揭秘二戰日本女兵》)

相關焦點

  • 衝繩島戰役的姬百合是什麼組織?這些女生不用去慰安,經歷卻更慘
    在二戰中,值得書寫的日本人並不多,但「姬百合」學生隊算是比較值得書寫的組織。這其中的原因並不是它做了多少反法西斯的貢獻,而是這個組織在戰後所肩負起的責任。當然,在這之前,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這個名為「姬百合」的學生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組織。
  • 二戰尾聲,日本女高中生組成了姬百合隊走向戰場,活下來的不到6%
    前段時間網上爆出一條新聞,非常耐人尋味,那就是日本適齡男子少有意願參加「保家衛國」的自衛隊。兵員不足怎麼辦?從鄰國中招募唄。好在鄰國有不少年輕人倒是非常樂意參加自衛隊,因為成為自衛隊後,不但一年能得到10萬美元左右的薪酬,還能擁有日本國籍。(因為日本是募兵制,薪水很高,據說每30個人中就有2個外國男兒服役。)看完新聞後,很容易一頭霧水。
  • 二戰時日本女性為鼓勵日本男人積極參戰,她們究竟是什麼做的?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雖然在諸多「人性化」戰爭影片裡,二戰時期的日本女性,常是一幅悲戚戚的受害者模樣。其中某些在中國火熱的影片,還惹得多少善良國人抹一把同情淚。但是放在那場給全世界帶來無數災難的二戰戰場上,多少看著「可憐」的日本女性,卻正是日本兵到處奸淫擄掠的「精神動力」,無可爭議的「幫兇」。日本女性如何做「幫兇」?
  • 二戰中美軍一支由日裔組成的部隊——第442步兵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政府為了防止在美國的日本人配合日本政府搞破壞,便將12萬日本人送入集中營。但是這種方式在夏威夷不起作用,夏威夷日籍人口佔40%,而且還有很多在軍隊中服役,美軍無奈之下將他們組建為夏威夷獨立營,這便是著名的美國100步兵營前身。
  • 老照片:日本大正年代的女學生,為何穿皮鞋不穿木屐?
    1這些妹子身上所穿的,是日本女學生們畢業時的禮服。而這種服裝,還是百年前留下來的。日本百年前是什麼年代?2那是日本的大正天皇在位時期(1912-1926),這個時期是日本近代少有的比較安定的時期,較少對外侵略的時期。一句話,對亞洲其它國家而言,是日本二戰投降之前,最正常的時期——
  • 代替學生遭受日軍侮辱的金陵十三釵,唯一倖存的玉墨,最終結局如何?
    而在此其中,有十三位歌姬被他們帶走,最後只存活了一位,得以見到日本人的失敗,那她是誰,結局又是什麼? 南京發生那場巨大磨難時,她和自己的姐妹們前往一座教堂避難,於此中偶遇幾個同樣年輕單純的女學生。只是,教堂並沒有成為足以庇護她們的存在,蠻橫的日本人還是闖入裡面,想要帶走女學生。
  • 二戰後期,守衛日本本土的「三大總軍」司令官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戰爭結束後,日本國內本準備用於保衛本土的「三大總軍」,除第一總軍改制為復員司令部,專門負責部隊復員工作外,其餘兩個總軍均遭裁撤,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比方面軍規模更大的「總軍」的司令官都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又走向何方!
  • 二戰時強大的美軍和蘇軍為什麼不願登陸日本本土作戰?
    之所以美軍和蘇軍在二戰後期沒有強行登陸日本開闢新的戰場,是由當時的環境和力量所決定的。二戰末期,雖然日本在各地的佔領區和殖民地節節敗退,但是本土所受的影響並不大,在本土內還是有著充足的軍事力量的。據相關資料統計,到了1945年時,日軍大本營為準備與盟軍決戰而進行的擴充軍隊的行動。先後進行了四次擴軍動員。
  • 二戰1945年日本紫電改精英飛行員營野直大尉的最後一戰
    確實日本到了後期神風特攻隊組建確實世界航空歷史上一大敗筆和汙點,從中我們也看出二戰後期日本軍國主義在兵敗如山倒局面下,想出最為畸形的自殺性戰術思想,從中不免讓人知道什麼是日本天皇,什麼東條英機之流,基本都是無能之輩,在失敗陰影之下人格殘缺瞬間就暴露無遺,才會命令飛行員駕駛著戰機去撞擊美軍軍艦,總體以上這兩位才是日本最終走向侵略戰爭的始作俑者。
  • 二戰結束,日本迅速恢復人口到一億,用的方法害苦無數女學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傷亡慘重,再加上美國的空襲導致二十萬平民喪生,所以戰爭結束後,日本人口銳減,為了儘快戰後恢復,日本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增加人口數量,當時日本用了一種極端的方法,雖然非常有效,但是卻害苦了無數女學生,讓她們全部淪為國家的生育機器。
  • 二戰後日本如何對待本國女人?為何短時間人口大增?真相難以啟齒
    歷史上很多國家的女性地位都比較低下,但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是日本國家。在日本的社會觀念中,女子就是他們的洩慾工具,並沒有什麼別的特殊價值,只是自己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存在。加上日本人原本就被軍國主義洗腦,現在都還在祭拜某神社。正是因為日本的野心,導致了二戰爆發,雖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但是日本在二戰期間對世界各國人民造成的影響依舊是難以抹去的。
  • 二戰後,在關島密林中過了27年野人生活的日本兵,結局如何
    經過盤問,才知道這個男人是二戰時期的日本士兵。消息傳出後,人們在震驚之餘不免疑惑,二戰已經結束27年了,他為何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卻要一直躲在山洞裡呢?在他少年時,學校和教科書裡,也都是鼓勵他們上戰場去打仗,做不怕死不投降的軍國少年。因此,橫井莊一在學校裡受教育到十幾歲後,便和其他同學一樣,迫不及待地應徵入伍,希望能通過徵戰為國家帶來榮譽。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一直活躍在南太平洋一帶,並取得節節勝利。他們先後佔領了俾斯麥群島,及萊城等重要軍事基地。這讓他們大喜過望,認為不久的將來,日本軍隊就能踏足美國沿海。
  • 日本投降時,擔任海軍三長官的將領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而當時正在擔任日本海軍三長官的將領都分別是誰呢,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海軍大臣:米內光政,早年曾在日俄戰爭中參加過對馬海戰,後於1936年升任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兼第1艦隊司令。
  • 這支球隊由麵包師傅組成,在二戰期間曾和德國的足球隊一決勝負!
    二戰巴巴羅薩計劃實施後,德國軍隊一直有一個大問題要解決,那就是如何管理早期佔領的大片土地。雖然有些人轉向德國軍隊當傀儡,但各地的抵抗和遊擊戰爭並沒有停止,普通人也暗暗不滿。德國軍隊組成了一個足球聯盟。不僅德國足球隊,基輔人民也被其要求組成足球隊。當然,最終德軍還是為了發起了一場「激烈而快樂」的足球比賽來擊敗他們。這一舉動將不僅贏得了精神上的勝利,還營造了一種「善意」的氛圍,顯示出基輔在德國政府的統治下是多麼幸福。起初,那些原本窮困潦倒的基輔球員在大蕭條的廢墟中掙扎求生,他們還認為在德國足球聯賽踢球是與敵人合作,沒有人願意加入。
  • 由空中霸主到到任人宰割的火雞,二戰中日本零式戰機經歷了什麼
    二戰前期亞洲戰場上最優秀的戰鬥機非日本零式戰鬥機莫屬了,它就像神一般的存在,其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火力猛等特點大大優於同時期其它戰鬥機,它的出現令盟軍戰鬥機飛行員驚慌失措,因為他們對零式戰機無可奈何,據美軍統計,太平洋戰爭初期的零式戰鬥機與美軍戰鬥機的交換比達到了恐怖的1:
  • 南京淪陷後,她們假扮學生「自願」被日本人接走,結局怎麼樣了
    有這樣一群女子,在南京淪陷後,她們假扮學生「自願」被日本人接走。她們為了保護當時很有女學生不被日軍蹂躪,就組成了「敢死隊」,她們就是——金陵十三釵。
  • 二戰日本最後量產的中型坦克三式中戰車,為何沒能發揮任何作用?
    三式中戰車是二戰日本於1944年研發成功的一款坦克,它的目的是和盟軍的M4中型坦克相抗衡,為此坦克的火力得到很大的加強。它是二戰中日本量產的最後一型中型坦克,軍隊高層也對它寄予厚望,不過這樣一款坦克卻沒能在戰爭中發揮作用,這又是為什麼呢?
  • 二戰期間美國的日裔移民,組成了其陸軍歷史上的「最狠步兵團」
    與此同時他們需要面對的一個棘手問題是:如何對待本土大量的美籍日裔移民?第一批移民到美國的日本人 很大程度上還保留著日本傳統在歷史上,這個問題的最終答案呈現十分魔幻。當時,大量美籍日裔居民被當做敵國僑民而遭到敵視、監視和集中管制。
  • 二戰時日本女人都幹什麼?二戰後又去了哪裡?難以置信!
    總所周知,二戰期間日本鬼子侵佔了大半個亞洲,要知道當時整個日本才有七千多萬人,日本帝國主義到處侵略,為了達到侵略目的,在帝國主義天皇的邪惡思想的帶領下,可謂是「全民皆兵「男性基本上都扛著槍走上了戰場,但大部分人不熟悉的是日本女人在戰爭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那麼日本女人在戰爭中究竟幹了什麼
  • 經歷二戰失敗的日本,到底失去了什麼?
    相比之下,日本的人口損失要輕微的多,約300萬左右,其中包括210萬日軍和死於盟軍轟炸的70萬平民。(以上數據由各方綜合得來)東京大轟炸有施必有報,日本在二戰中犯下滔天罪惡,理應受到懲罰,但據上述統計數字,報應的力度似乎還不夠大,說好的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呢?侵略者理應受到更嚴厲的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