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小米的產品,但不認同小米碰瓷式的營銷方式

2020-12-14 科技狗子

為什麼感覺網上很多人黑小米?其實這個問題問的還是比較主觀的,怎樣的情況叫很多人呢?是你覺得你見到的幾乎都是黑子還是在各種圈子裡,黑小米比誇小米的居多?什麼叫黑呢?我覺得這個問題改成「為什麼小米在網絡上聲量最大,銷量卻不是第一?」會更有研究價值。我目前見到黑小米這個牌子(注意,是對小米整體都討厭,而不是單純針對某些高管)大致分兩類,一類就是從未接觸過小米產品的別家精神股東。

另一類是使用小米產品的過程中出現不愉快的事情的前小米用戶。前者沒什麼好說的,單純就是憑自己喜好去定奪;後者才是比較值得去深思的。小米的飢餓營銷,這是很多年以來都為人詬病的情況,雖然現在依舊供不應求,不過情況有所好轉。小米的品控相對其他大廠來說比較差,哪怕是米10這款衝擊高端的產品也存在很多瑕疵,比如鏡頭歪了,這個小問題,至少還能用,葫蘆屏就真的很噁心,一段時間裡友商經常調侃這個事情。

另外,還有斷流的情況時有發生,我兩個大學舍友用的小米3C,均出現故障,而且壞了修,修完又壞,壞了再修,修完還壞,最後一個做了果粉,一個跟我買了榮耀8。品牌形象仍需提高,這個是頑疾,也是小米一直想解決的問題,可我看某些小米高管做的宣傳工作,因為小米自己製造了挨罵的人設,最贊同一點就是,雷軍勇士變惡龍的說法。小米10的發布會,說友商十幾次,說用戶只有幾次,小米造手機難道只是為了狙擊友商。

小米的粉絲都像是有組織,天天嘲諷華為,小米的高管只關心市場不在乎研發,為了銷量親自下場天天帶節奏。本來中國在科技層面一直有市場換技術的傳統,但是小米卻告訴你,東西便宜就可以,中國人只配用便宜的手機(紅米是小米定義的國貨手機,但是零部件沒一個中國製造),小米手機不需要搞技術研發,還嘲諷那些做技術研發的同行。雷軍的造車不用研究發動機和盧偉冰國外的豬肉香,都說明了這一點。小米的產品大都是貼牌產品,手機也只是搞一搞外觀專利和照相機算法。

緊抱著美國手機硬體巨頭的大腿,沒有硬體替代的備用方案,抗風險能力太差,沒資格說是手機公司,我覺得很像買辦企業,因為有一天美國斷供了,或許整個最年輕500強的大廈就塌了。雷軍和小米估計已經在找後路了,但最近還不忘嘲諷友商,既然友商已經超過用戶成為小米最大的存在理由,那麼用戶對於小米公司來說算什麼,難道就只不過是嘲諷友商的工具嗎?我是小米用戶,我認同小米的產品,但不認同小米碰瓷式的營銷方式,也不認同小米不尊重科技研發的發展理念。

相關焦點

  • 「萬磁王」雖走,碰瓷氣息依舊,聯想預熱海報再次「碰瓷」小米!
    經常關注科技數碼圈的都知道,常程以前是聯想手機業務的高管,由於其過人的營銷智慧,早些年每當小米有發布會的時候,他幾乎都會發表相應的言論進行調侃,就是大家所謂的「蹭熱度」。不少網友也調侃這是「碰瓷」營銷,更有甚者,有些網友直接用調侃的語言來形容常程是「萬磁王」。
  • 當年常程「碰瓷」小米,如今與盧偉冰、王騰、雷軍湊成一桌麻將
    2020年第一天上班,數碼圈就出現了一個又香又甜的大瓜:曾經的聯想總裁常程去了小米集團當CEO。昨天還是那個「碰瓷」小米的常程,今天搖身一變就成了小米高管,不少網友感嘆猝不及防。不如盤點一下,那些年常程「碰瓷」過的小米。
  • 小米:小米10碾壓華為p40 網友:紅米8A碾壓iphone XR
    想必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小米為了不被整個手機淘汰掉,在近兩年的時間裡新引進了許許多多的人才,也淘汰掉了許許多多的人才,頗有一種要將整個小米高層大換血的感覺,似乎如今的小米公司,除了雷軍這個創始人主力沒有換外,其它的都換了,就連小米的營銷教父黎萬強也離開了小米,不知去向。
  • 小米10青春版低俗文案營銷!網友吐槽萬磁王怕不是豬隊友!
    因為喜歡在營銷套路上玩「碰瓷」,原聯想手機負責人,現任小米集團副總裁常程,被網友們送了個「萬磁王」的外號。本來打廣告這件事嘛,有些「誇張」的成分其實也可以理解,但常程這兩天在微博上為小米10青春版的攝像頭打廣告時,卻被很多人吐槽人設太「LOW」,被解讀為給購買小米10青春版的年輕人們,強行套上一些不太適宜的標籤。即將在4月27日正式發布的小米10青春版,按照小米公司對外的宣傳,其最大的賣點在於強大的拍攝功能。
  • 碰瓷小米,硬剛元氣森林,這家新飲品企業創立2年估值2億元
    近期,藍鯊有貨專訪了清泉出山兩位創始人邸傑、孫大強,不禁為其團隊的專業、品牌營銷的巧妙、以及勇敢跟老東家元氣森林在產品、渠道上打硬仗嘆服。01碰瓷2019年4月4日,一款名為「小米可樂」的新飲品在網上被人瘋傳,許多人甚至小米公司內部的人都以為這是小米「生態鏈」產品。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場美妙的「誤會」。當天下午,小米公司發言人發布澄清聲明稱:「此產品既非小米集團產品,也非小米授權出品。
  • 小米聯手《嚮往的生活》,打造高品質理想生活
    外賣無法給予的煙火氣,工作無法給予的優哉遊哉,都在節目裡展現出來,這是一種田園牧歌式的慢生活,是都市青年的詩和遠方。小米和《嚮往的生活》這次強強聯合,充分傳達出一種生活的品質感,讓屏幕前的觀眾看得舒心的同時也潛移默化的在心中種下了一顆「嚮往的種子」,它代表了人們對於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而這其中一定就有小米的身影。
  • 韓立勇:小米,「價格屠夫」何必「丟了西瓜撿芝麻」?
    在現代品牌競爭中,「高端」不僅取決於產品質量、設計包裝,更取決於消費者的「身份認同」,即消費者願不願意通過支付高價格來通過產品獲取高端的身份認同。這次小米作為衝擊高端市場的生產商,給用戶貼上「屌絲」標籤,原本潛在的高端消費者會因為對「屌絲」身份的不認同而拒絕成為小米用戶,而原本的存量用戶「米粉」則會因為既然花高價買了高端手機還是「屌絲」,又何必花這個錢,可謂「裡外不是人」。
  • 又少一個瓜,榮耀申開朗宣布退休,以後不懟小米了嗎?
    盧偉冰進入到小米之後,全權負責紅米的業務。盧偉冰在去年以碰瓷手法,全面對標榮耀,雖然贏得了不少熱度的,但是在營銷方式上卻經常被人詬病。榮耀和華為的幾大高管沒太大工夫陪盧偉冰耍嘴皮子,但隨後榮耀的榮耀營銷部營銷經理申開朗站了出來,頻繁與小米各大高管對線,也是讓群眾吃了不少瓜。
  • 小米7將支持無線快充技術:小米MIX意外被碰瓷 米粉質疑海軍司令
    科技犬獲得消息,目前蘋果最新發布的iPhone X和iPhone 8這兩代產品,對目前的手機圈來講已經起到了推動作用,採用玻璃機身和無線充電這兩大元素即將成為未來手機行業熱門追捧的對象。它是首個無線電源行業標準的組織,為15W的低功耗應用制定了規範的行業標準,得到該聯盟的認證的產品都會被標註一個「QI」字樣的LOGO,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小米旗下的手機很快就會標配這個無線充電功能,而最新的開始的機型就是明年小米發布了小米7。
  • 華為和小米,代表的是強者和弱者,絕非產品的優與劣
    小米與華為存在哪些差距?首先,微信與QQ的差距,上層人士把持著標準,包括審美,價值認同等。老闆和有錢人都用華為,他們用手機只是為了接打電話。小米的受眾都是些追求性價比的屌絲,這些人用手機打遊戲,這些窮屌絲,沒有主見,沒有清晰的價值觀念,不堅定,隨風飄,兩邊倒,只知道玩遊戲,一事無成。
  • 小米營銷x艾菲國際論壇 | 點燃智能營銷時代的新引擎
    小米營銷以"手機 x AIoT,智能營銷新引擎"為主題與行業共同探討,在智能時代的營銷新賽道與新思考。   去年,小米與美贊臣在MIDC大會的AI分論壇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建立了數字創新夥伴關係,以科技推動中國母嬰健康發展。一年來,雙方共同構建AI母嬰服務平臺,為千萬的媽媽帶來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從龐大的智能生態中挖掘新的需求,以智能化、數據化的方式重塑可持續的服務與體驗。
  • 盤點小米的「復仇者聯盟」各成員,都是行業大佬
    小米10至尊紀念版首發120W快充,120Hz刷新率屏幕,120倍變焦等等,可以說是一款非常不錯的高端產品;紅米K30至尊紀念版定價1999元起,則重新回歸小米主打的性價比,致敬小米1;小米透明電視則是一款極具科技感的產品,給用戶帶來極致的體驗。今天我們不詳細介紹產品,來專門聊一聊小米「復仇者聯盟」的成員。
  • 小米做產品、做品牌、做用戶的核心密碼「雲對接」
    在金山時期,雷軍的口頭禪呢是一路上有你苦,一點也願意;在小美是順勢而為,過去雷軍是個KPI高手,現在呢沒有KPI,甚至他講不強調KPI。雷軍從金山到小米最大的一個轉變是什麼呢?我認為它最大最大的一個轉變是做產品營銷,這是一個天翻地覆的一個改變。
  • 小米:我們的成功不是靠營銷,而是創新!
    小編點評:不評價,大家來發表意見。「大家認為小米的成功,就是因為小米的市場營銷、推廣做得好,我覺得這其實是對小米最大的一個誤解。」他告訴記者,今年小米申請專利目標是4000件,現在小米離這一目標已經不遠了。「這些專利的申請不僅限於國內,而是包括全球內如歐美、日韓都有申請,其中核心的技術專利申請包括硬體技術、軟體體驗、硬軟體結合的綜合體驗,如邊緣觸控、兒童模式、人臉識別等。」小米如何技術創新?為什麼說小米的成功只靠營銷是誤解?因為口碑的本源仍是產品。
  • 小米隱憂:研發退位,營銷為王
    銷售費用同比大幅增長,佔營收比明顯上了一個臺階;研發費用則呈現與之完全相反的下滑趨勢;不是上周的十周年慶,雷軍剛提了小米「技術為本」嗎?當然,降低研發、增加營銷的策略轉變,或許有業內趨勢改變的推動,先不急著做判斷。
  • 聯想手機前掌門人常程加入小米,「萬磁王」要救老對手
    2019年最後一天,熱衷於碰瓷小米的聯想手機負責人常程宣布離職。2020年第一個工作日,他加入了自己的老對手小米。 此前,聯想集團稱,常程長期奮鬥在競爭激烈的手機一線,承受了巨大的業務壓力,家庭聚少離多,基於個人身體健康和希望更多精力照顧家庭的原因,常程近期提出離職。
  • 小米營銷發布智能營銷新引擎,流量要讓位給場景嗎?
    實際上,不只是網際網路企業,所有生意都要圍繞場景去設計產品與服務,以給到用戶最極致的體驗。就營銷來說,場景營銷不再是「將流量導入漏鬥再轉化」的線性思維,而是關注消費者在全場景下的行為觸點,在全渠道獲取其碎片化的注意力,識別其行為,「潤物細無聲」地影響其決策。
  • 雷軍撕不掉小米標籤
    與之相對的,是微博上網友的調侃:「以前沒錢買小米,現在沒錢買小米。」小米用價格篩選的方式,將自己的用戶進行了分層。 向高端手機市場轉型是小米不得不為之的選擇。小米在2018年成功上市,智慧型手機市場卻面臨日趨飽和的局面,手機廠商洗牌的壓力從沒有減輕過,從金立到錘子,二線的手機廠商紛紛倒下。
  • 趣睡科技終止上市:重營銷輕研發失去產品壁壘 李勇如何跳出小米...
    換言之,趣睡科技現在有多舒服,去「小米化」時就會有多不堪。當然,未來也不排除趣睡科技永遠生在在小米「溫室」內的可能。   研發投入較低 難以找尋核心競爭力   趣睡科技過度依賴小米的風險其實已經體現。
  • 以用戶認同為目的,如何構建自循環的社區文化?
    本文將從個人自我認同和群體認同的角度入手,通過社區文化景觀搭建、模因的產生與病毒式傳播等方法,試圖去闡述構建自循環社區文化的邏輯,最終減輕社區運營成本。 其次要減輕操作成本,用最快的方式讓用戶感知到、體驗到。例如:小米曾經在B站舉辦過「鬼畜」大賽,官方給出了很多鬼畜素材,雖然很多參賽UP主並沒有用到,但這的確降低了活動的參與成本,並及時的被其他圍觀用戶感知到。 最後是親和力,要和用戶做朋友,在表示形式上去掉與「利益」相關的詞語,多用人稱的視角來面對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