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捐款捐物近八千萬元!江南閥門攜手慈善,共建社會和諧

2020-12-12 天下閥商

2020年11月18日,江南閥門有限公司在溫州市副市長孫維國的帶領下,攜手市政府各機關單位,前往平陽縣懷溪鎮開展扶貧結對幫扶活動,並舉行了市級掛鈎幫扶工作座談會。

會上,平陽縣副縣長金啟浩詳細介紹懷溪鎮目前的發展情況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副市長孫維國對懷溪鎮近年來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讚揚企業家為扶貧工作做出的傑出貢獻。各機關單位、民營企業進行捐贈儀式,江南閥門捐贈人民幣10萬元,希望懷溪鎮克難攻堅、全面打贏脫貧攻堅之戰。

江南閥門有限公司自創辦以來,高度重視慈善公益事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多年來江南閥門幫助傷殘退伍軍人,解決其就業、醫療、養老保險等問題,為其搭建創業平臺。公司還與泰順、文成、蒼南等貧困落後山區的困難戶和貧困學生結對幫扶,為汶川5.12地震災區、颱風災民捐資捐款,擁軍慰問等,累計捐款捐物近八千萬元,還獲得「扶貧濟困、心繫慈善」榮譽稱號。

未來,江南閥門有限公司將以務真求實的一腔熱忱,在完善企業發展的同時,繼續履行社會責任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實現自身與全社會的和諧發展。

相關焦點

  • 江蘇一包裝廠榮獲慈善大獎 已累計捐款、捐物五百餘萬元
    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江蘇興文包裝有限公司時刻不忘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各類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其董事長馬寧一曾在多個場合表示:「興文能夠有今天的發展,更多地得益於中國的改革開放,趕上了好的時代。所以我們感恩社會、感恩時代,感恩國家。企業不僅僅是為了賺錢盈利,更應該關注社會公益事業,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據了解,該企業從創業初期開始,就堅持慈善助殘事業。
  • 慈善造福百姓是為感恩社會
    從中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所顯示的部分信息中,多年以來,楊毅融先生為了感恩、回報社會,為慈善、公益事業捐款、捐物,達1100多萬元。他常對員工說,建設和諧社會,支持慈善事業,是功在當代、利及千秋的大事;扶老助殘,救孤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他熱心公益事業,樂施善舍,通過各種方式去回饋社會。近些年,據不完全統計,楊毅融先生為慈善、公益事業捐款、捐物達1100多萬元。第一、積極投身慈善公益活動。
  • 威海市慈善總會授予榮成海奧斯「攜手慈善,共建和諧」榮譽獎牌
    (原標題:威海市慈善總會授予榮成海奧斯「攜手慈善,共建和諧」榮譽獎牌)
  • 支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上海民宗系統已捐款捐物三千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29日,上海民族宗教系統已累計捐款捐物超過3000萬元。1月25日,上海市佛教協會向市慈善基金會捐款人民幣500萬元,專項用於支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月26日,上海市道教協會向市慈善基金會捐款人民幣200萬元專項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和救治工作。1月27日,上海市伊斯蘭教協會向市慈善基金會捐款20萬元,表達全市穆斯林對湖北武漢疫區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關切和始終與疫區群眾和廣大醫護人員心連心的情意。
  • 吉林省各地踴躍捐款捐物支援湖北
    央廣網長春2月21消息(記者劉源源 通訊員於婷)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吉林省各地踴躍捐款捐物支援湖北。一批批防疫物資緊急發往荊楚;一筆筆愛心捐款涓流成河,匯聚起溫暖人心的力量。各大企業也成為捐款捐物的主力。一汽集團捐款1000萬元,一汽-大眾公司捐款4000,主要用於武漢市及全國其他省份疫情嚴重地區購置醫藥、醫療器械、試劑盒、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醫用物資;同時還用於獎勵有突出貢獻的醫護人員及困難家庭「救急難」資助;其中500萬元用於為武漢市及當前疫情比較嚴重省市提供疫情防控指揮及防疫應急保障車輛支持。一汽-大眾公司還提供了500臺防疫用車。
  • 安嶽燈虹村在外企業家捐款捐物助力家鄉戰疫
    自安嶽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安嶽縣燈虹村在外企業家紛紛慷慨解囊,踴躍捐款捐物,助力家鄉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為支援家鄉人民共抗疫情,近日,燈虹村在外企業家張媚除了捐款3333元給安嶽慈善會,同時委託縣慈善會向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捐款3333元。據了解,張媚是長河源鎮燈虹村三組人,2007年外出打拼,摸爬滾打十餘年,現創辦的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
  • 和衷共濟 同盼春來 ——桐城民企捐款捐物突破2000萬
    從安徽華日集團率先捐款20萬開始,安徽百事佳包裝有限公司捐款30萬、桐城市金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捐款200萬元、安徽龍達集團井巷有限公司和安徽黃梅酒業有限公司合計捐款30萬元······多筆善款陸續到帳。
  • 波札那華僑華人捐款捐物 助中國抗擊疫情
    據了解,當前和統會暨華人慈善基金會共收到近160多位僑胞和中資企業及機構的捐款共計307147普拉(202233人民幣)。經徵求使館意見後善款分別捐助給湖北省黃岡市中心醫院及湖北慈善總會,定向用於武漢第七醫院。截止發稿前和統會暨華人慈善基金會還在不斷收到僑胞捐款。
  • 抗擊肺炎,眾房企紛紛捐款捐物
    信息時報訊(記者 羅莎琳)日前,為了抗擊肺炎,房企也紛紛行動,目前融創、萬科、萬達、恆大、碧桂園、中國奧園等房企已向武漢捐款捐物。新城控股集團捐款1000萬元1月26日,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
  • 東莞捐款捐物抗擊疫情,10天逾億元支援一線
    作為中國製造業大市的東莞,全市的民營企業捐款捐物,以強烈的責任感回報社會、彰顯大愛。截至2月6日24時,我市兩家單位共接收愛心捐助情況如下:東莞市紅十字會:1月21日至2月6日,累計接受捐款合計:630.25萬元。其中:定向捐款125.65萬元,指定用於武漢疫情防控。非定向捐款504.6萬元。
  • 愛心企業捐款捐物增援防控一線
    ■全市商協會為疫情防控一線捐款捐物1月26日、27日,中山市工商聯(總商會)向各鎮區工商聯、各商(協)會先後發出兩個相關倡議,隨後市工商聯(總商會)領導班子成員立即帶頭捐資捐物,從1月28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市工商聯(總商會)領導班子已認捐258萬元。
  • 古耀明持續深耕公益慈善領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而且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在助力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也決定其肩上的社會責任逐漸加重。對企業來說,公益慈善是其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普惠社會的重要舉措。所以,古耀明在創立集團之初,就一直帶領集團參與各項公益慈善事業,並獲得市場肯定。
  • 「齊魯糧油」在行動|山東糧油產業聯盟愛心企業捐款捐物抗擊疫情
    在眾多醫療工作者、軍警戰士抗戰在疫情一線的時候,山東糧油產業聯盟的愛心企業也肩負起社會責任,捐款捐物,共同「戰疫」西王集團:捐贈超百萬元的蛋白棒1月29日,西王集團將最新加急趕製的首批價值超百萬元的營養蛋白棒發往湖北,為抗擊疫情提供支援。
  • 陝西省慈協攜手邁科集團 探索金融助力慈善新模式
    她表示,一直以來,邁科集團作為公益事業的躬身踐行者,從未停止過向社會傳遞愛心的步伐。從公司成立就涉足公益事業,建立希望小學,響應省上號召加入「萬企幫萬村」活動等。 尤其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邁科集團董事局主席何金碧親自掛帥,第一時間捐款捐物。
  • 愛心匯成戰「疫」洪流 社會各界馳援紫陽縣疫情防控工作
    連日來,紫陽縣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廣大民營企業、民主黨派、少數民族及宗教界人士、非公經濟人士、海外僑胞、社會新階層人士及愛心人士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紛紛通過縣委統戰部、工商聯、商會協會、慈善協會、紅十字會等各種渠道和平臺,向紫陽縣捐贈現金、醫用物資和生活物資,迅速掀起了捐資捐物共抗疫情的熱潮。
  • 武大校友抗疫期間向武漢捐款捐物超12億,佔受捐總額1/4
    武大校友抗疫期間向武漢捐款捐物超12億,佔受捐總額1/4 陳曉彤 吳江龍 劉丹/微信公眾號「武漢發布」 2020-11-29 10
  • 山東近500家房地產企業心系疫情一線 捐資捐物超數億元
    疫情當前,山東省房地產業協會,向全省房地產企業發出倡議書,鼓勵廣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積極貢獻房地產行業力量;呼籲全省業主(房東)朋友們與房地產中介、住房租賃企業一起凝心聚力、共抗疫情,在疫情期間適度減免房租租金,或協商雙方可接受的其他房租租金優惠方式,用實際行動減輕各經營主體負擔,攜手共渡難關。
  • 深圳民營企業已累計捐款超10億元
    深圳民營企業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以捐資捐物、生產調配醫療資源等各種方式馳援疫情防控。記者日前從深圳市工商聯獲悉,截至目前,深圳民營企業已累計捐款超過10億元,加工生產、全球採購各類物資持續供應支持抗疫一線,無數愛心和善舉匯聚成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
  • 引企攀高峰不忘社會擔當,濟南這位企業家累計捐助近200萬
    熱衷公益事業個人累計捐助近200萬留學期間,雖然學費生活費全部通過打工賺取,但沈繽依然資助了河南省兩名失學兒童。在他看來,要始終保持善良和正義,向弱勢群體施以援手。在帶領企業做大做強之際,沈繽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踴躍捐款捐物。近三年來,他帶領企業累計為特殊群體、貧困家庭捐款捐物20餘萬元。今年疫情期間,沈繽個人向抗疫一線捐助價值45萬元的醫用口罩10萬隻、一次性醫用手套1萬隻、消毒液10箱,他被濟南慈善總會授予「疫情防控特別貢獻個人」稱號。粗略計算,沈繽累計捐助近200萬元。
  • 「2020年度廣州市十大最美慈善家庭」獲表彰
    自2015年起,李小良、林潔夫婦積極參加不同形式的公益慈善活動,兩人捐款捐物累計近百萬元。2019年,李小良與清遠市清新區太平鎮南北村村委會籤訂捐贈協議,用實際行動支持脫貧攻堅工作。林潔充分發揮媒體人的積極影響,身體力行地呼籲更多人參與公益, 4年裡累計資助91名兒童完成學業。隨後,李小良、林潔夫婦出資10萬餘元為鄉村小學建設多功能運動場,為孩子營造更好的文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