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我是君佳。
最近不是陷入到糾結中了嗎,大家的留言都有認認真真地看,真的很感謝大家的關心。
不過我這幾天決定不去想它,放空一陣子,到時候做出什麼決定再跟大家說。
昨晚我躺在沙發上補《靈籠》跟《一人之下》的時候,突然一種牛逼哄哄的暖流湧上心頭。
想當初跟舍友一周等一集海賊或者火影的時候,看完總是會順帶吐槽一下國漫,那時確實不行。
沒想到這才過去幾年啊,在地鐵上就能隨處看到屏幕上播放的是某個國漫。
雖然優秀的作品還屈指可數,但確實是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成長,靠著這些優秀的作品,「國漫≈垃圾」的標籤,終於被撕掉了。
所以,我就想著,既然這個公眾號也是經常變著花樣給大家推電影推書推劇之類的,要不就寫寫國漫吧。
剛好這不很快就十一假期了,沒有安排出遊的,都給我看起來啊~
1、《一人之下》
雖然在看的過程中,總忍不住吐槽「哇靠又注水」「這什麼打鬥場景??」
但我本質上還是愛它的。
因為這部,很可能會成為我們自己的「火影海賊死神」級動漫,趨勢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製作上沒有那些神級動漫的條件而已。
具體我就不說劇情啦,真的很希望它能一直保持水準再去穩步提升質量。
話說漫畫我都追到最新一期了。
2、《霧山五行》
這個小短篇目前只出了三集。
如果你覺得國產動漫就得有國產動漫的樣子的話,那就必須看他了。
水墨畫畫風,加上傳統五行元素的設定,再加上武俠功夫文化,它不炸誰炸。
但真正牛X的是,製作團隊把場面效果拉到了極致。
雖然三集有點短,故事有點單薄,但值得一看,真的。
3、《靈籠》
未來+廢土+異形再也不是別人家的東西。
距離上一次被國產3D動漫洗禮,已經是《秦時明月》那個時候了。
這部是朋友推給我的,他跟我說,劇情確實差點意思,但得讓我感受一下國產3D的逆天。
確實感受到了。
君們啊,聽我一句勸,單單是感受一下製作的精良,就已經值得浪費時間啦。
4、《羅小黑戰記》
我知道,海報跟畫風咋一看都是勸退型的,但真的,國漫被吹爆的也就是這部了。
我一開始也很抗拒,這不是給我侄子侄女看的嗎?
然後點進去發現,媽的,太香了。
要知道,講好一個故事,可比堆砌技術要難得多啊,而這部動漫,講了個好故事。
5、《大理寺日誌》
如果你不是那麼愛摳細節的話,這部動漫對你來說,就兼具了科普性跟趣味性。
而且,也是因為前期粉絲跟觀眾募集資金,《大理寺日誌》才能夠面市。
所以,能看到確實是一種幸運了,但其實這也反應了行業的困境,或者不是因為沒有好作品,而是因為沒有資金去落實到創作層面。
總體來說,這部動漫像是一鍋優質的亂燉,有歷史、推理、搞笑,動作等等元素在裡面,我很想看第二季,希望別崩。
6、《我和吸鐵石和一個死去的朋友》
這部可能有點冷門了。
作者是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專業的學生劉毛寧。
既是他的畢設也是他的自傳,入圍了有「動畫界奧斯卡」之稱的法國昂西動漫電影節。
老君自己很喜歡看短片,真人跟動漫都喜歡,這部只有13分鐘的小短片我看了好多次,捕捉的就是一種感覺,一個情懷。
跟上面5部普適性強,節奏輕快的動漫不同,這部得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看。
其實之前,身邊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對國產動漫有一定的偏見。
甚至連點開都懶得點就說爛。
但都被啪啪啪打臉啦。
不過沒事,被打臉我反而開心了,到處給人安利國漫。
實際上,在這種特殊時期,我們更能看到自己國家的強大。
軟實力也在不斷地驚豔所有人,中國已經不是以前的落後國家。
這裡我就不尬吹啦,還有好多優秀的作品,我沒有那麼多時間看,所以今天就先說這些,大家在留言區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