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角北路社區北區
有一支特殊的「老街坊健康護衛隊」
他們的平均年齡70歲
自疫情發生以來
始終堅守奮戰在社區防控第一線
這支隊伍主要由
八角北路社區第三黨支部
和第八黨支部的退休黨員們組成
他們主動做表率
做起居民小區的「守門人」
01
義不容辭 構築社區防疫線
「您好,請您出示一下社區出入證」「您好,我來為您測量一下體溫」「您好,外來車輛請登記」……每天,在八角北路社區北區大門值守點,總能看到「老街坊健康護衛隊」老黨員辛勤而忙碌的身影。
大年初四,八角北路社區黨委召開黨小組長以上黨員幹部會議,動員黨員幹部參與抗疫,得到了黨員幹部們的積極響應。八角北路社區第三黨支部組委劉金海和第八黨支部組委老黨員羅景文第一時間牽頭召集老黨員老街坊,組成了這支社區的「老街坊健康護衛隊」。
這支「老街坊健康護衛隊」有隊員20名,其中10名來自第三黨支部,8名來自第八黨支部,另2名為社區居民,每兩人一組,分為5個班次,每組值守2個小時,從早8點到晚6點,輪流值守在北區出入口,對人員檢測體溫和檢查來往人員及車輛的出入證件。
02
爭當先鋒 做好社區「守門員」
「我們是黨員,這種時候,不能含糊」「我身體好,嗓門大,正好去守門」......在疫情面前,黨員們誰都不願意被落下,爭先恐後向「老街坊健康護衛隊」認領社區工作任務。
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瓶消毒液、幾把體溫槍、一摞宣傳單和幾本登記表,就是「老街坊健康護衛隊」的「戰鬥裝備」。在黨支部的帶動下,黨員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在這些老黨員中,第三黨支部組織委員劉金海心臟裝有支架,第八黨支部宣傳委員張鳳琴身患腸癌,仍毅然上崗;第八黨支部黨員徐安鎖,為照顧患病的嶽父,需要在廣寧村和八角北路社區北區之間兩頭跑,不辭辛苦,風雨兼程;第三黨支部黨員張玉華和呂冬梅,也在家人患病的情況下,仍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八角北路社區屬於老舊小區,「老街坊健康護衛隊」隊員在這裡生活多年,街坊鄰居都熟悉,他們巧用「熟面孔」進行柔性勸導,社區居民也主動配合防疫工作,工作效率事半功倍。他們不僅讓防控疫情的知識家喻戶曉,也在無形之間拉近了鄰裡關係。老黨員們認真負責的態度,嚴防死守的原則,任勞任怨的擔當,堅守崗位的身影,足以讓居民們安心。
03
嚴守陣地 老黨員退休不褪色
平日裡,80歲的羅景文對人和藹可親,但在日常社區值守時,他就變得嚴肅認真起來。出入證、測量體溫、登記在冊一樣都不能少。每當別人問他:「你都退休了,幹嘛還這麼認真做這些?」他都認真地回答:「我是一名老黨員,雖然已經退休,但退休不能褪色,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為了堅定不移落實好防控要求,「老街坊健康護衛隊」裡的老黨員們全力以赴、不畏艱難,用自己的辛勞和堅守、奉獻和汗水築牢了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幾十天來,「老街坊健康護衛隊」值守工作有序地進行著,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大家齊心協力,把病毒擋在「門外」。
一支隊伍就是一個集體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正是這一面面鮮紅的旗幟
時時刻刻踐行著黨員的初心使命
聞令而動站排頭
勇挑重擔當尖兵
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上空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