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卻毀於「豬隊友」之手

2020-12-21 神鳥知訊君清觀察

在發起大規模兩棲攻擊行動之前,需要進行充分的預先準備,從而提高行動成功率,這就是所謂的「登陸前準備。通過搜集有價值情報以完善攻擊計劃,削弱敵防禦力量以形成目標區,切斷敵援助渠道以孤立目標區等手段,為隨後的登陸行動創造一個有利的作戰環境,形成包括陸海空天電水下等在內的具備明顯優勢的多域「近海戰鬥空間」。

「登陸前準備」包括炮火支援、戰略誘騙、情報偵察、水雷對抗、空中打擊、水下爆破、特種突襲、清除灘頭障礙物等多種軍事活動。通常情況下,登陸作戰由兩棲部隊擔任,支援作戰則由艦艇兵、航空兵、特種兵等其他軍兵種協助完成。而且,支援行動往往先於兩棲部隊出發前就開始實施了,有的還可與兩棲部隊前往目標區的航渡行動同時進行,還有的支援行動(例如佯動和牽製作戰)甚至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戰區進行,旨在吸引敵人注意力,為兩棲部隊登陸作戰減輕壓力。

豬隊友的神助

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既然登陸作戰需要支援行動,必然涉及到兩棲部隊與其他軍兵種之間的協同配合,就必然會出現掉鏈子的問題。在20世紀戰爭舞臺上,有一場舉世聞名的登陸戰役,就因為諸兵種之間的協同配合不一致,作戰意圖被提前洩露,致使後來的登陸行動損兵折將,這就是一戰期間英法聯軍在土耳其蓋利博盧半島(也稱加裡波利半島)的兩棲登陸行動。

役意圖

1914年馬恩河戰役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交戰雙方在法國北部和比利時戰場上開始陷入僵持。法國建議採取「外圍戰略」打破戰爭僵局,英國海軍大臣邱吉爾隨即響應,強烈主張憑藉英國皇家海軍的強大實力打開達達尼爾海峽,打通博斯普魯斯海峽,直取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首都伊斯坦堡並將其逐出戰爭。進而從南線進攻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減輕沙皇俄國在高加索方向對德作戰的壓力。基於這一意圖,英法聯軍決定發動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希望藉助強大的海上優勢,一舉打垮垂死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防禦薄弱

達達尼爾海峽曲折狹長,全長約60公裡,寬1.2至6公裡,東側為亞洲大陸的安納託利亞高原,西側為歐洲巴爾幹半島上上的蓋利博盧半島。古往今來,達達尼爾海峽就是一條重要的戰略通道,不僅溝通黑海和地中海,連接黑海沿岸各個港口,還能溯多瑙河、第聶伯河和頓河等內河幹道而上,連接更多的內河港口。然而,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江河日下,防禦體系脆弱不堪,達達尼爾海峽兩岸的炮臺上,裝備從150到355毫米的各種口徑火炮100多門,新式火炮居然不到20門。海峽最窄處僅有1.2公裡,但這些火炮竟然還有打不到海峽中央的。除了火炮陳舊之外,炮彈儲備也極其不足,很難進行持久防禦。海峽水道上雖然也布設了數道水雷防線,但由於土耳其國力凋敝、工業蕭條,水雷數量嚴重匱乏。還有的是沙皇俄國布置在黑海的水雷,由於斷了雷索而漂流過來的。這些廢舊水雷對於土耳其而言幾乎如獲至寶,充分加以利用。

洩露戰機

在蓋利博盧半島登陸戰役前半年,為了測試英法聯軍海軍艦炮對於土耳其軍隊要塞的攻擊效果,1914年11月3日拂曉,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卡登海軍中將親率英法主力戰艦對達達尼爾海峽入口進行了十分鐘左右的炮擊。他們並未趁當時海峽防禦比較薄弱的狀態加緊攻擊,恰恰相反,這種騷擾性攻擊除了提醒敵方加強防禦以外起不了任何作用。英法聯軍絕對意想不到的是,這次火力測試卻提醒了土耳其人,使其意識到敵人很有可能要對達達尼爾海峽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土軍海峽要塞指揮官稱:「這次炮擊行動給我發出了警告,我意識到必須得抓緊一切閒暇加強防禦了。」於是,到了1915年2月,當英法聯軍真正對蓋利博盧半島發起第一階段攻擊的時候,土耳其守軍已經牢牢地加固了防禦陣地。

天羅地網

土耳其一方面在海峽兩岸增加新炮臺,另一方面改建舊炮臺,配備以中小口徑為主的速射炮。除了永久性要塞之外,指揮土耳其軍隊作戰的德國人馮·贊德爾斯將軍也對於防禦體系進行了極大改善,他調集各型火炮在半島高地設置了陣地,又將5個守備師和1個加強師部署在各個高地上,依託地形、鐵絲網、機槍陣地組成三道防線,居高臨下俯瞰岸邊低地。在此基礎上,他還採取縱深防禦戰術,將部分軍隊作為機動預備隊,準備隨時發起反擊。經過半年多的加緊準備,達達尼爾海峽防禦體系得到了極大加強,英法聯軍要想再度進入該地區,必然會陷入來自兩岸炮臺火力網的覆蓋。若繼續前進,便會遭遇從1914年11月開始布設的十多道水雷網,各型水雷多達數百枚。就這樣,達達尼爾海峽防禦體系,猶如天羅地網一般,無論英法聯軍出現在哪裡,都會招致滅頂之災。

潰不成軍

就這樣,開局的魯莽註定了結局的慘澹。由於英法聯軍過早地在海上採取行動,加之保密工作不力,使得土耳其人準確判斷出了自己的作戰意圖,從而大大加強了防禦體系,僅從這一點而言,英法聯軍已經失去了戰役致勝的先機。1915年4月,繼達達尼爾海峽戰役遭遇重大挫折之後,英法聯軍發起了蓋利博盧半島登陸作戰,而防守一方土耳其軍隊也開始了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抗登陸作戰。由於土軍的殊死抵抗,英法聯軍在付出駭人聽聞的慘痛代價之後,最終以災難性的失敗而告終。

蓋利博盧戰役是一戰期間協約國軍隊的最大敗績,幾十萬大軍勞師遠徵土耳其最終一無所獲。戰役的始作俑者邱吉爾因為此役慘敗而狼狽下臺,成為其政治生涯中最大的敗筆,人生真正的「至暗時刻」。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二戰最大規模登陸戰 美英軍隊攻佔西西里島
    1943年7月9日晚,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入侵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島,此次行動代號為哈士奇及被視為入侵義大利的行動之一。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登陸行動之一,此行動為後來入侵義大利揭開續幕。圖為1943年7月,美軍登陸義大利西西里島。
  • 【資訊】《海洋奇緣》神對手&豬隊友&段子手激萌
    近日影片發布了一支為中國觀眾特別定製的獨家預告片及「冒險啟航」版海報,揭開了莫阿娜冒險旅程的序幕。同時曝光的角色全陣容也展開搞笑攻勢,紛紛獲封「神對手」、「豬隊友」、「段子手」,伴隨莫阿娜一路歡樂前行。極具個性的配角與道具也頻頻搶戲,帶領觀眾暢遊在這個如真似幻的神秘冒險世界。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說實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多少還有點不同,這也就決定了戰爭的慘烈程度不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帶有侵略性質的非正義的戰爭,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勢力與反法西斯勢力之間的戰爭。
  • 首次大規模兩棲登陸戰:英法傷亡26萬多不敵土耳其
    然而,由於協約國軍隊組織混亂、指揮呆板等原因,這場兩棲作戰變得曠日持久,最終落得個功敗垂成的結果。  戰前態勢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7月爆發後,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陣營和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陣營激烈交戰。1914年9月的馬恩河會戰後,英法聯軍粉碎了德國奪取巴黎、迫降法國的計劃,戰局呈現對峙局面。
  • 二戰兵器全集-水陸兩棲車輛篇序
    本篇中所包含的車輛種類比通常意義上的水陸兩棲車輛範圍要廣,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水陸兩棲車輛種類實在繁多。這包括最小的德國Schwimmwagen兩棲車,以及最大的德國LWS兩棲車,還有數量最多的美國LVT兩棲車。之所以種類如此繁多是因為對功能的要求各不相同,有些國家只需要用於兩棲登陸作戰的人員和物資輸送車,而有的國家則需要能夠穿過淺灘的偵察車,而還有的國家需要全地形車。所有這些車輛都包含在本篇當中。
  • 史上規模最大海戰:21艘航母參戰,日本海軍被一鍋端
    如果說戰列艦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仁不讓的主角,那麼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航空母艦就逐漸取代了戰列艦、驅逐艦、潛艇等傳統戰艦,成為決定戰場形勢的「大殺器」。在1944年,爆發了著名的雷伊泰灣大海戰。在這場大海戰中,美軍和日軍一共投入了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列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艦船總噸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06萬噸(盟軍133萬噸,日軍73萬噸),因此被稱為「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1944年10月20日,美軍麥克阿瑟率部攻打菲律賓。其中,一支兩棲部隊在進攻菲律賓群島中部的萊特島時,遭遇日本海軍第二艦隊司令長官慄田健男率領的艦隊攻擊。
  • 美海軍陸戰隊翻車,兩棲戰車突然沉沒,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
    據海外網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遠徵部隊7月31日向外界證實,7月30日南加州海岸附近訓練的一輛兩棲突擊車發生意外,導致至少1名隊員死亡,2名隊員受傷,另有8人失蹤。當開展登陸演習訓練時,一輛AAV兩棲突擊車在向海岸航行登陸過程中駕駛艙內突然大量進水,車輛迅速沉入水下。當時這輛戰車上裝載了十餘名士兵,雖然美國海軍和海岸警備隊第一時間出動直升機、艦艇進行長達10多個小時的搜尋,但依舊有8人下落不明,另外有2人受傷正在附近醫院接受治療,還有1人傷勢因過重不治身亡,可以說是美軍今年以來最大一次演習活動損失了。
  • 如何評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主要參戰國的表現?
    李三萬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幾個主要參戰國在戰爭中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幾個主要參戰國在戰爭中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
  • 曾經你以為兩棲攻擊艦是登陸作戰,現在中國的075不是你想的那樣
    正如國外媒體所說,075兩棲攻擊艦代表了中國海軍兩棲作戰能力的一次飛躍,它將極大提升海軍陸戰隊超視距登陸能力,為海軍立體高速登陸進攻作戰提供人員和裝備支持,表明中國兩棲作戰能力的發展方向。在美國,兩棲攻擊艦的地位堪比航母,有「準航母」之稱的美譽,美軍常常以兩棲攻擊艦為中心,組建兩棲特混編隊航行於世界各大洋。對於中國海軍來說,075兩棲攻擊艦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呢?它能夠肩負去未來的重要的使命任務嗎?
  • 搶灘登陸!解放軍兩棲登陸最新戰法,氣墊船搭載主戰坦克衝上海灘
    那"野馬"氣墊登陸艇則是我們國家研發的一種用於兩棲登陸作戰的重要裝備,其主要任務,便是在戰時將各種人員和陸上作戰裝備從075兩棲攻擊艦或071兩棲登陸艦上直接快速運輸上岸。其配備有兩臺先進的大功率燃氣輪機作為其主要動力來源,雖然其設計時的最高航速為50節左右,但如今在我們官兵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其已經能跑出52節左右的最高航速水平,而由於該艇單次的最大載重量據稱能達到50-60噸,因此,它不僅可以運輸輕型的裝甲裝備,也可以將像96系列甚至99系列這些重量較重的主戰坦克給直接運輸上岸。
  • 為何青島會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戰場?
    隨著一聲槍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家都知道這是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的戰爭,戰場也是在歐洲,但是為何我國的青島會成為其中的戰場呢?今天我就為大家說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青島。大家要知道在1898年3月6日籤訂的《膠澳租界條約》,直接將青島化為了德國的殖民地,對於青島地區,英國和日本早就想要佔為己有,正好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疲於應付歐洲的戰事,導致英日有空子可鑽。
  • 第一次世界大戰:被遺忘的偉大戰爭
    被遺忘的戰爭一個世紀過去,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今日的世界仍影響深遠,無法盡數。然而其所受關注卻遠不如二十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根據網上的信息,一戰的關注度顯著低於二戰。二戰的高曝光度使大眾對其知名戰場如「諾曼第登陸」耳熟能詳,但一戰就遠遠不如了。就算有在課本上看過「馬恩河會戰」或是「加裡波利之戰」,但缺乏繪聲繪影的描寫,一戰在我們的心中的印象就只留下既無聊又骯髒的「壕溝戰」了。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
  •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鬥機合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本質上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為了爭奪殖民地利益和世界霸主地位的不義戰爭,也是第一次波及到世界上大部分主要國家的戰爭,在這次戰爭中各國紛紛開始研製自己的新式武器,英國的馬克型坦克,德國的毒氣彈等等,很多新式武器被運用到了實戰之中,幾乎改變了之後所有戰爭的規則,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在一戰期間制霸西歐戰場天空的戰鬥機。
  • 感冒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係,感冒終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將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終結的是西班牙大流感(1918年大流感),它造成的死亡人數遠超過第一次世界戰死的人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都封鎖了消息,只是傳播好消息,只有西班牙說出了本國爆發流感,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大流感,在西班牙本土則是稱為法國流感。西班牙有800萬人被感染,17萬人死亡,就連西班牙國王也被感染。
  • 中國兩棲戰力「大爆發」
    誰都知道海峽是陸軍最難以逾越的障礙,當年的西方盟軍即使在絕對的優勢之下,進行諾曼第登陸也極為謹慎。直到今天,在日益先進的海防武器威脅下,如何將大量的陸戰部隊跨越大海送上海灘,對任何軍隊來說都是大挑戰。在解放軍的作戰序列中,自然也有專門為兩棲登陸作戰準備的武器,國產726型氣墊登陸艇就是其中的典型。
  • 央視揭秘解放軍搶灘登陸王牌:05式兩棲突擊車與步戰車!
    兩棲戰車多用於搶灘登陸作戰、沿岸警戒等任務,在這樣的特種作戰任務中,兩棲坦克、兩棲戰車能夠憑藉其強大的水陸機動性能發揮重要作用。日前,CCTV-7國防軍事頻道就揭秘了我解放軍的登陸王牌——05式兩棲坦克與05式兩棲步戰車!
  • 國產05式兩棲戰車車族,搶灘登陸排頭兵,獨步水陸有高招
    ,目前它已經演變出十幾個變形的兩棲車族,這些裝備有的火力超強,有的是搶灘登陸排頭兵,獨步水陸的雙面手。它們是世界上水上航行速度最快的兩棲戰車,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兩棲戰車,它們在水中宛如一艘快艇快速地航行。05式兩棲突擊車不僅僅是要能在水裡遊,能在路上跑,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強勁的火力,可以徵戰水陸,還要具備水上高速航行的能力。那麼這種硬核的裝甲戰車,它從戰車變成快艇的秘密是什麼呢?
  • 入水為蛟,出水為豹,二戰兩棲戰車發展簡史
    到了19世紀末,內燃機的出現讓載具的輸出功率大大增加,水陸兩棲載具才再一次回到人們的視野,在20世紀初出現了船形的兩棲車,即在船體上增加四個輪子進行行走。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坦克的出現,一種新的戰爭形態開始被軍事理論家提出,那就是機械化戰爭。機械化戰爭理論要求使用坦克、裝甲車進行快速的戰場突擊,要求車輛具備全地形的適應性。
  •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毒氣戰是誰研發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隨著斐迪南大公夫婦被槍殺,而正式爆發。 作為同盟國的德國在著名的伊普爾戰役,在戰鬥中沒有任何徵兆的德軍使用大炮向地面的英法聯軍轟擊,結果伴隨而來是一團團黃綠色的煙雲,英法聯軍還歡樂雀躍的以為自己看到了什麼奇特景象,卻不知道這是死神來了。
  • 075兩棲攻擊艦排水量4萬噸,堪稱直通甲板登陸航母,性能出色
    排水量高達4萬噸的075,是我國首款兩棲攻擊艦,有人說它比某些國家航母噸位還大,簡直堪稱一款直通甲板登陸航母。而075的到來也將我國帶入了4萬噸級登陸作戰艦國,這對於我海軍震懾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