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通訊員許 智靈
金黃色的稻浪,激情的搖滾歌手,田裡作畫的油彩畫家……10月11日,在桐廬縣百江鎮聯盟村,一場別開生面的「稻香百江田園音樂節」熱情開場。
帶著豐收喜悅的稻田裡,新動新民樂、義大利飛毯樂隊、波蘭鋼琴演奏家彼得·託馬斯、烏克蘭美人魚樂隊等來自國內外的音樂達人同臺演出,一場國際化、多元化的音樂盛會吸引了許多遊客、村民的熱情觀看。
熱辣的田園演唱會旁邊,搭配上農間地頭的當地小吃。
富有百江特色的千層糕、竹筒飯、五色飯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方式精彩亮相,既讓前來遊玩的遊客一飽口福,也拓寬了百江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一摞摞米袋子的百江稻香櫻雨大米售賣攤位,激起了遊客的購買熱情。
「這些大米就是在面前的500畝稻田裡生長出來的。」桐廬農發糧油專業合作社社長方雪勇說,村裡流轉了1600多畝土地,年產量200多萬斤米,肥料農藥殘留少,味道甘甜的百江好米還獲得了2017年浙江好稻米金獎。
過去,聯盟村村民的家門口是一塊塊荒地,堆滿砂石、雜草叢生。
去年,百江鎮將荒地復墾為良田,並由桐廬農發糧油合作社種上稻米。「打開家門就能看到田地,以前農村的感覺又回來了。」村民露出了開心地笑容。
改地成景、改田連村……借力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百江鎮有序拆除村中破敗房屋,盤活閒置資源,將村莊、農田、山林、河流等串聯起來。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村旁的荒地變成了田地,村莊從「擁擠」變成了錯落有致,一幅歸園田居圖已初見雛形。
秋天,連片的水稻讓人感受到豐收的喜悅,可這已不是聯盟村唯一美麗的季節。百江鎮將聯盟村與雙塢村定為「聯雙區塊」,按稻、花、水、茶四項主題打造,春可品茶賞花、夏可親水納涼、秋可割稻豐收。
百江鎮在培育好雙塢櫻桃等原有特色產業的同時,還積極延長茶產業鏈,發展抹茶加工產業。
「景色變好以後,來百江玩的人多了,購買我們大米的人也就多了。」社長方雪勇介紹,2019年,合作社售出大米700噸,比2018年增加200噸。
除了農業大豐收,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設也在穩步提升。
在啟動儀式上,蕭邦國際藝術中心、杭州西子畫院、北京袈藍等多家藝術機構與百江鎮籤訂合作協議,通過引進藝術機構,搭好深挖藝術鄉村的平臺,打造以音樂、書畫、美術、田園等為特色的藝術村落。在百江設立蕭邦國際藝術中心百江田園藝術創作基地,將通過開展音樂藝術的教育、培訓、比賽、夏令營、歌曲創作等活動,為百江藝術鄉村建設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